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康復

骨質增生康復

發布時間:2020-08-14 12:06:18

1、骨質增生,是什麼病,需要多久才康復?

膝關節、骨關節炎 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是由關節軟骨變性和關節受到損傷所致。遺傳,體質因素也有一定影響;後者繼發先天或後天畸形,損傷或炎症後。如膝內翻或外翻畸形,半月損傷,髕骨軟化症、剝脫性軟骨炎、習慣性或外傷性髕脫位、臏骨骨折等,多發生在50歲以上。因外傷而致的骨性關節炎多發生在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 診斷 1.臨床表現 發病緩慢,早期表現為關節疼痛、發僵,開始活動時較明顯,尤其膝內側疼痛為著,活動後疼痛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後症狀可緩解,晚期為持續性疼痛,活動受限。活動時可及摩擦音。時有關節積液及關節內游離體。2.X線表現 需拍雙下肢負重位X線片。關節積液時關節組織腫脹。關節間隙變窄,關節下骨質緻密,骨密度增高,骨小梁有斷裂,隨之出現囊性變,關節邊緣唇樣增生,脛骨嵴變尖,時可見關節內游離體。 治療原則 1.減少關節負重,減少活動量,休息。2. 應用中葯內服外用灸療整體治療 ⑴ 較輕時主要是保護關節,可少量運用補血、補鈣、營養關節滑膜的葯物。⑵ 中度或嚴重時可用三維立體療法配合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物。⑶關節積液少量時不需要抽出,可局部熱敷,理療即可促進關節液的吸收,關節內注射激素葯物要慎用,盡量不用、更不宜內服激素類。(4)激光治療可解除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消腫、消炎、鎮痛、抑制不良免疫反應等作用。 (5)手術治療:脛骨高位截骨術(北京骨髓炎醫院引進日本的治療方法)。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髖部關節病,又稱增生性關節炎或肥大性關節炎等。其特點是髖關節軟骨變性,並在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有新骨形成,是骨科常見疾患之一。 臨床表現 1、髖關節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好發於50歲以後。繼發性發關節炎的平均年齡較小,一般在40歲左右,多繼發於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骨折脫臼或炎症之後。2、主要症狀為疼痛、跛行和功能限制,疼痛常放射至膝關節內側。 3、關節疼痛是最早的主訴,一般都有活動多則加重,休息則減輕的特點。受累關節常有關節膠著,即該關節在某一位置較長時間靜止不動以後,開始活動時比較困難且伴有疼痛,經短時間活動後,膠著現象才消失,但如果活動過多,同樣會引起關節疼痛。 診斷標准 1.臨床表現 開始時髖部酸痛或鈍痛,慢性、漸進性發展,疼痛加重時常放射至膝內側,跛性加重。髖關節活動受限,首先旋轉受限,尤以內旋為著,繼而影響外展、內收及屈伸活動。2.X線表現 關節間隙變窄甚至消失,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局部軟骨下骨質密度增加,頭臼囊性變以及股骨頭密度和形態上的改變。 治療原則 原發性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發展緩慢,繼發性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發展進程則較前者迅速。 1.三維立體療治療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2.適當休息,減少負重,減輕關節負擔。3.消除致病因素。4.理療,適當活動鍛煉。5.西葯治療非甾體類鎮痛葯。6.保守治療無效時手術治療。 ⑴ 關節鏡\⑵ 髖臼旋轉截骨術\⑶ 髖部截骨術\⑷ 人工關節置換術。 踝關節、骨性關節炎 診斷標准 1.年齡 原發性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生在50歲左右,繼發性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生在40歲左右。 2.臨床表現 ⑴ 疼痛 病變進展緩慢,踝關節開始進展不重,初感關節不靈便,隨運動量增加而加劇,不活動時,疼痛減輕或消失。開始活動時疼痛,隨活動而好轉。 ⑵ 體征 觸及踝關節較正常骨性增大,滑膜腫脹,關節功能不同程度受限,主動或被動關節活動時,可觸及不同程度摩擦音,晚期有不同程度畸形。 3.X線表現 關節間隙變窄和不規則軟骨下骨質密度增加、硬化,關節邊緣唇樣增生,骨贅形成。晚期關節軟骨明顯破壞,關節間隙明顯變窄,關節畸形及半脫位。 網球肘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局部疼痛,並影響伸腕和前臂旋轉功能的慢性或勞損性疾病。 診斷標准 1.多好發於前臂勞動強度較大工種的中年男性,以右側為多。2.局部壓痛點多在肱骨外上髁、環狀韌帶或肱橈關節間隙,活動范圍正常。3.X線片 肱骨外上髁處密度增高。 半月板損傷 膝關了半月板損傷,包括半月板和盤狀軟骨撕裂、半月板囊腫、半月板周圍炎及半月板過度活動等病,為一種臨床較常見傷病,本病多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和球類、體操、跳躍、舉重運動員、演員等。半月板可單獨受損,也可與內側副韌帶、前支韌帶斷裂等損傷合並存在,若處理不當,常可影響膝關節穩定性和活動功能,並導致膝關節早期退行性改變。 臨床表現 1、多數患者有膝關節扭傷史,傷後膝關節立即發生劇烈疼痛,關節腫脹,甚至活動障礙。 2、慢性期或無明顯外傷的患者,主要症狀患膝關節活動痛,以行走和上、下坡時明顯,部分患者可出現跛行,伸屈膝關節時膝部有彈響,少數患者出現「交鎖」,股四頭肌較健萎縮,膝關節不能過伸和屈曲,關節間隙外常有壓痛。 髕骨勞損 髕骨勞損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髕骨軟骨病,是一種較常見的膝關節疾病,是指髕骨軟骨面及與其相對的股骨髕面的關節軟骨進行性病變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好發於運動員及體力勞動者。引起髕骨軟化病的發病原因多數認為與膝關節長期勞損和局部外傷有關。這種對髕骨軟骨面的直接磨損,長期可使軟骨面發生軟化、纖維化,甚至骨質外露、增殖等,引起膝關節慢性疼痛,負重困難。 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有膝前疼痛和關節癱軟無力,其疼痛多為隱痛不適,半蹲、起跳、落地、急停或上下樓梯痛。在起跳、落地或下樓梯時常突然出現膝痛打軟症狀,重者行走疼痛、跛行。多於負重變化有關,並感關節發涼,髕骨周緣有指壓痛,局部可觸及腫脹或增厚組織,壓、磨髕軟骨痛。2、多數有髕股關節摩擦音或精糙音,單腿或雙腿半蹲痛,久病患者,多有股四頭肌萎縮、關節積液等。 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膝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發生的原因包括外傷及慢性勞損兩方面。臨床上分急性創傷性炎症和慢性勞損損性炎症兩種。前者多因創傷,如扭傷、挫傷、近關節骨折或處科手術引起,使滑膜受壓充血,甚至滑膜損傷破裂出血、積液、積血使關節內壓升高,後者一般由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失治轉化而成,或由其他的慢性勞損導致滑膜的炎症滲出,產生關節積液造成,多伴有滑膜增厚、纖維化、關節粘連等。 臨床表現 1、膝關節受到損傷後,關節腫脹,疼痛,髕骨浮漂,活動受限,創傷性滑膜炎有明顯膝關節外傷史或關節過度活動史。2、腫脹和積液多在傷後5-6小時出現,若傷後腫脹在短時間內腫起,張力大,觸之較硬,則考慮為關節積血所致,有關節內骨折或韌帶嚴重撕裂傷發生。3、急性期,關節腫脹飽滿,多以脹痛為主,慢性期關節疼痛不劇,多感酸脹痛,關節乏力,腫脹程度與關節活動量有關,量大時腫加重,量少或休息則減。嚴重者,關節屈活動時常有滑膜擦音響、股四頭肌萎縮等改變。 增生性脊柱炎 增生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又稱骨質增生症或老年性脊柱炎,多在中年以後發生。好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男多於女,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腰部隱隱作痛,仰俯屈伸、轉側起坐失靈,活動片刻後疼痛可稍緩解,但活動過多又症狀加重,尤其在早晨起床時或久坐後起立時疼痛最為明顯,纏綿反復,常常伴有脊髓神經根放射性疼痛。 骶骼關節炎 臨床上骶骼關節炎可以分為骶骼關節結核性關節炎、緻密性骶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創傷性骶骼關節炎、脊柱炎性骶髂關節炎、牛皮癬性骶髂關節炎、急性化膿性骶髂關節炎、布病性骶髂關節炎等。 臨床表現 骶髂關節炎主要症狀在骶髂關節區疼痛、壓痛、叩擊痛,根據不同病因,存在不同的臨床表現: 1、結核性骶髂關節炎:患者午後低熱,腰臀疼痛,骶髂關節前方可出腫痛或波動,有的破潰形成竇道。2、緻密性骶髂關節炎:關節部位的骨密度增高,常發於青年女性,多為單側,也有雙側者。3、強直性脊柱炎之骶髂關節炎:是該病的早期階段,病變多為雙側,青年男性多發,早期關節面骨質破壞,而關節間隙增寬,晚期關節間隙模糊不清,個別有骨性融合,脊柱呈竹節狀改變.4、創傷性骶髂關節炎:多有明顯外傷史,疼痛局限於骶髂關節局部。 創傷性關節炎 創傷性關節炎是因創傷造成關節面不平或承重失衡,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出現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其臨床症狀及病理改變與退行性骨關節病極為相似。所不同者,患者均有明顯外傷史,並可見於任何年齡組,但最多見於活動力旺盛的青壯年。 臨床表現 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凡負重較大或經常遭到扭、磨損傷的關節均發生,膝關節最多見。 2、急性期關節迅速腫脹、積血,患者有時顯的脹痛、關節活動障礙,若勉強活動或過度運動時症狀加重。 3、晚期關節出反復積液疼痛,過並活動和勞累時症狀加重,休息後緩解。嚴重者肢體肌肉萎縮,關節腫大。

2、骨質增生能治好嗎?有什麼辦法緩解嗎?

質增生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長期骨質增生治療方面一般進行保守治療。首先就是避免過多的負重,可以進行適當的按摩來改善症狀,在疼痛的急性期可以用消炎鎮痛葯物來緩解症狀,平時可以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軟骨保護劑。

3、有誰知道骨質增生的康復保健方法

臨床證明,長期服用中葯治療骨質增生的效果是比較顯著的。患者可用威靈仙30克、鹿銜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去皮雞胸肉250克煲湯飲用。先將上述葯品放入瓦罐內,加10碗水煎至3碗,去滓渣後喝湯。3碗葯汁要暖飲,分早中晚3次,10天為1療程。

不過,為了提高中葯的療效,在治療時還應根據疾病的階段和患者的體質認真辨證才行。中醫認為,骨質增生的早期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葯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鱉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另用蠍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會明顯好轉。鞏固療效可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次,每次10克,連服3個月。

如果病人已是骨質增生的後期,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復雜。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中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葯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乾薑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療骨質增生時,有許多中醫師都喜歡使用馬錢子或馬錢子制劑。臨床證明,馬錢子及其制劑對骨質增生的確有很好的療效。但是,馬錢子辛熱有毒,服後有頭暈和周身熱感,應嚴格掌握其用量和禁忌。患者不可急於求成而擅自使用。

4、骨質增生做什麼運動可以恢復

方針]
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愛惜患病關節,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葯物治療]
消炎鎮痛葯物可減輕症狀,但不宜長期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時長期服用可以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
[手術治療]
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他治療]
可以做理療及適當的鍛煉,以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於控制急性期症狀。

5、骨質增生怎麼治的

綜合治療方法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因此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於運動,意義在於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及時治療關節的損傷
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於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
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
治療
治療方法概述
內服葯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葯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葯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葯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
按摩與牽引
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物理治療會以適切的評估診斷然後運用對病人最適當之物理治療手段與治療方法,有效地直接幫助或支援其他醫療專科,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牙科、婦產科、腫瘤學科等。
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症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西葯治療
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葯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葯;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葯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但實踐證明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易復發。
家庭治療法
骨質增生症會摩擦相鄰的骨頭和神經、血管,導致發炎,並可能在神經末梢形成微小的腫瘤,使患者異常疼痛。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採取手術治療,因為骨質增生症常會再生。
1、減肥
偏胖是引發骨質增生症的原因之一,因此減肥也是刻不容緩。
2、熱敷
如果疼痛的比較厲害,可用亞麻仁敷袋熱敷。
3、泡腳
輪流用熱水及冷水泡腳,對減輕症狀大有好處,用冰按摩腳底也有幫助。
4、有選擇的鍛煉
你可以用騎腳踏車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不會傷及病腳。
5、應避免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類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這些物質將阻撓復原過程,並擾亂體內的礦物質平衡。
骨質增生經治療能消除嗎?醫生的任務不是去消除骨質增生,而是治療骨質增生引起局部組織的充血、水腫、炎症和粘連以及因此而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目前臨床上的內服、外敷、理療、膏葯等治療方法就是起到這個作用,即改善症狀、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適,骨刺是不可能消失的,骨刺消失與否不是判斷骨質增生是否痊癒的標准。
骨質增生屬於中醫痹症范疇。屬於無菌性炎症,所以一般的西醫消炎葯不起作用。手術創傷大、風險高、恢復期長、費用昂貴因而受到極大限制,而且作過手術的患者基本上喪失勞動和劇烈運動的能力,許多手術成功患者的復發期也在3-4年左右。過度牽引容易導致腰脊椎不穩、疼痛加重。
骨質增生治療體現了中醫的優勢。中醫專家xxx說:「中醫的先進就是在不損傷任何機體的情況下,通過調理就可以治好疾病。」西葯是通過動物試驗用上人體,而中醫的經方,驗方則是人們的祖先經過幾百年或上千年在人體的反復驗證得出的經驗,治好後不復發的,手術一旦失敗連糾正的機會都沒有了。對於本病用中醫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至所以社會上有人說頸椎病治不好,是他們對中醫治療慢性病,病毒性病有很好的療效不了解,通過一個時間,人們就會通過實踐有所了解的。中醫的真正偉大才會被理解的,比如非典,禽流感,口足手病以開始就是以西醫為主進行治療和防治的,根本不讓中醫介入,認為中醫不科學,病人受了不少的苦,經濟也花費很低大就是收效不大,後經中醫辨用葯很快就得以控制,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原理,中醫對慢性疾病特別是退變性疾病亦是十分有效的。一般來說只要沒有鈣化,椎管骨性狹窄,只要辨症得地,用葯正確,不僅可以治好,並且復發率極低。當然現在中醫良莠不齊一定要謹慎選擇...........最好到著名大醫院去看看..

6、骨質增生怎麼恢復?

骨質增生的治療主要是緩解增生導致的痛疼症狀,這個情況沒有什麼特殊的治療,治療最好的辦法是卧床休息,盡量減少活動,口服幾天的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局部熱敷及外用膏葯治療,也可以配合針灸及理療。

與骨質增生康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