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到底該怎麼查
、 經常有患者來了就問骨質疏鬆該怎麼治,我經常習慣的對患者說:「您怎麼知道有骨質疏鬆的」,有些患者會說查過骨密度,但也有不少患者從沒做過任何檢查,只是憑感覺認為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科學地講,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醫院在做、社區也在做,甚至我也見到某些商場裡面也有櫃台掛著「免費檢測骨密度」的牌子。 那麼骨質疏鬆到底怎麼檢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
2、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的診斷
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鬆症,來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症、腎性骨營養自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百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鬆症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度均值的1個標准差(SD)之內;骨質減少為BMD或BMC較正常成問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個標准差;骨質疏鬆症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准差以上;嚴重骨質疏鬆症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准差以上並伴有1個或1個以上的脆性骨折。該診斷標准中答BMD或BMC可在中軸骨或外周骨骼測定。
4、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5、怎麼診斷老年人是否存在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骨質疏鬆,常因發生脊柱或股骨上端骨折或腰背抄痛而就醫。比較常見的具體表現有急性胸腰段壓縮性骨折、急性或慢性腰骶巧部疼痛和脊柱彌漫性疼痛等。
簡單講,老年人骨質疏鬆很容易引起骨折,以及發生莫名其妙的襲骨骼疼痛。真正確定是否存在骨質疏鬆,必須藉助X線攝片,典型病例可以看到疏鬆的骨骼呈密度降低,骨質的骨小梁稀疏知和明顯脫鈣現象。
老年人骨骼由於骨膠原和骨粘蛋白道等減少,無機鹽的增加,以及骨骼蛋白質代謝的障礙,本身都有一定程度的疏鬆變化。嚴格講,只有出現以上症狀表現,才能稱為骨質疏鬆症。
6、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准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玻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7、嚴重骨質疏鬆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骨質疏鬆主要通過以下標准給予評估和診斷:
1、骨密度檢測值(T值):如果患者髖部、股骨頸、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於-2.5,則可能引發嚴重骨質疏鬆;
2、脆性骨折:既往發生過腕部、髖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則意味著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臨床上只有符合以上兩種因素,才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