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的知識

骨質疏鬆的知識

發布時間:2020-04-24 18:08:40

1、骨質疏鬆怎麼辦?

2、老年人骨質疏鬆是很常見的現象,該怎樣預防?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骨病,缺鈣是原因之一。通常在不出現骨折的情況下很難察覺。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很常見,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鈣物質流失加重,骨骼退化嚴重,容易發生肌肉抽筋、腰背疼痛、關節痛、骨質疏鬆等現象,影響日常生活。

鍛煉常識

體內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不過好在是輕微骨質疏鬆。問醫生怎麼緩解?骨質疏鬆怎麼辦?醫生建議及時加強體育鍛煉。中老年人及時進行體育鍛煉有必要,不但可以增加骨骼密度,增強骨骼健康;還可以緩解骨質疏鬆,預防骨折等危害。

食補常識

骨質疏鬆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關注,除了鈣片,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它對骨基質的維護有重要作用,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能有效增強骨骼健康;還有多吃高鈣食物,比如:排骨、蝦、牛奶、豆類等都可以為人體補充鈣質。

補鈣常識

骨質疏鬆吃什麼?周圍很多朋友說鈣片不錯,經過一番了解後,發現吸收好、含鈣量高。每天一至兩片就能補充600-1200mg的鈣質,基本滿足日常所需。鈣質能增加骨骼密度,讓骨骼堅韌健康,有助於中老年人預防和緩解骨質疏鬆,吃後腰腿疼痛很少出現,上下樓也變得靈活。

要注意少喝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動物內臟、腌製品這類食物,這些都是容易導致鈣流失的食物。

3、兒童骨質疏鬆症

兒童骨質疏鬆是的,現在骨質疏鬆的年齡逐漸偏小了,建議要補鈣,但是要吸收好的,現在起哦兒子用的是奈米鈣+鐵的,吃了後感覺食慾明顯增加,而且指甲變硬了好多,兒子也長了,這會兒在網上買了2 瓶

4、骨質疏鬆症患者宜吃食物的目錄

一、骨質疏鬆症的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二)骨質疏鬆症患者知多少
(三)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原因
(四)骨質疏鬆症的分類與症狀
(五)骨質疏鬆症的檢查與診斷
(六)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辨證分型
(七)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措施
(八)骨質疏鬆症的飲食原則
二、骨質疏鬆症患者需攝入的食物
(一)牛奶
(二)酸奶
(三)羊奶
(四)蝦皮
(五)蝦
(六)銀魚
(七)鯊魚
(八)河蟹
(九)河蚌
(十)海蜇
(十一)海參
(十二)淡菜
(十三)干貝
(十四)海帶
(十五)紫菜
(十六)蘑菇
(十七)香菇
(十八)黑木耳
(十九)動物肝臟
(二十)黃豆
(二十一)豆漿
(二十二)豆腐
(二十三)扁豆
(二十四)芝麻
(二十五)核桃仁
(二十六)紅棗
(二十七)刺梨
(二十八)花粉
(二十九)雞蛋
(三十)動物骨頭
(三十一)豬皮
(三十二)栗子
(三十三)菠菜
(三十四)油菜
(三十五)捲心菜
(三十六)蘿卜
(三十七)大白菜
三、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食療驗方
(一)蛋奶類食療驗方
1.牛奶紅茶
2.核桃牛奶茶
3.牛奶蛋黃果汁
……

5、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護理要點

一、 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使骨骼脆弱、並容易折斷的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在病人發生骨折時才會發現。

二、 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髖部、手腕。

三、 我國65 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率約有 19.8%;男性則為 12.5%。大約 1/3 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約為 1/5。

四、 危險因子:

(一)無法改變的因子:老年、女性、遺傳、白種人、亞洲人、體型瘦小者、女性賀爾蒙。

(二)可改變的因子:吸煙、喝酒、體重、體能活動(卧床或長期使用輪椅)、飲食中鈣質和維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葯物會加速骨質流失:

(一)類固醇(黑葯丸有此成分)

(二)治療癲癇的葯物(癲能停、癲通等)

(三)甲狀腺葯物

(四)某些利尿劑

(五)某些免疫抑制劑(環孢素等)

六、 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骨質密度 T 值(健保規定首次做骨密度檢查需自費 600 元。若檢查結果未達骨質疏鬆,則以後仍要自費;若達骨松標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給付 3 次。)

七、 照護原則:飲食、運動、葯物及跌倒預防

(一) 鈣質:每天建議攝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鈣豐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綠花椰菜、加鈣豆漿、罐裝帶骨沙丁魚、鮭魚、牛奶、乳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乾等。

2. 一份乳製品(一杯牛奶或優格、或 50g 乳酪)約含鈣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蠣殼、骨粉等成分的補充劑,因可能混雜其他重金屬成分。

4. 挺立:每顆含 600mg 鈣 + 200 單位維他命 D。

5. 銀寶善存:每顆含 200mg 鈣 + 400 單位維他命 D。

6. 碳酸鈣片:每顆含 500mg 鈣,於飯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維他命 D:每天需補充 800-1000 國際單位

1. 維他命 D 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並預防跌倒、預防骨折、對肌肉力量有幫助。

2. 使用維他命補充劑。

(三) 葯物: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骨力強、骨維壯)、抗體類(如保骼麗)、荷爾蒙(鈣穩)、副甲狀腺素(骨穩)等。

(四) 規律負重式及肌力運動(如行走)的好處:增加骨質密度、減輕疼痛、增進平衡感及肌肉力量、減少跌倒和骨折的機會。

(五) 預防跌倒與骨折:以改善視力、平衡感、肌肉強度、行動能力及居家環境安全為主。

(六) 若有使用鎮靜安眠葯劑或會造成低血壓、低血糖、頭暈、下肢無力等副作用的葯物需特別注意。

(七) 有需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髖部保護墊等輔具。

(八) 減少危險因子:類固醇、過量的甲狀腺素、煙、酒、過輕的體重等。

(九) 只要有發生骨折,就應該要檢測骨質密度及治療骨質疏鬆。

(十)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都應該要服用鈣片及維他命 D 補充劑,並更積極的避免其他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所有婦女或男性都應都應增加飲食中鈣質及維他命 D 攝取、保持適當體重、避免煙酒、規律運動、避免跌倒。

資料來源於養老信息網《老年骨質疏鬆症之護理指導》

6、老年人骨質疏鬆症如何正確防治?

中老年人骨質疏鬆易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對於中老年朋友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有著巨大的威脅。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在早期症狀較為輕微,甚至沒有感覺。只有骨質疏鬆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腰背部疼痛、身高變矮、脊柱前屈、駝背等現象。」由於骨質疏鬆會使骨骼強度和剛度下降,輕微暴力、跌倒,甚至坐車顛簸、咳嗽,都可能引起骨折。可見,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骨折的主要致病因素。
骨質疏鬆症經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當患者有不適感時一般都已經出現一定程度上的骨質疏鬆了。專家建議,中老年人最好能定期做骨密度檢查,及早發現自己的骨骼狀況,對骨量快速減少的人群,應及早採取積極治療,以便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
從青少年開始「存骨量」
步入中年後,才進行補鈣,其吸收的效果並不理想。專家認為,如果在青少年時保持足夠的鈣吸收和適量的運動,那麼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骨骼發育期峰值骨量,這有助於降低進入中年後骨丟失的速率,而且還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打個簡單的比方,在青少年時期,多運動,多存骨量,這就好比在銀行里存錢,等年老了,就有一大筆財富。」
骨骼的大小和強度在30歲之前持續不斷發展,通常在30-35歲時達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兒童期和25歲-30歲的最佳鈣攝入量對個人的峰值骨量會有積極的影響。兒童和年輕人如沒有攝入足夠的鈣量,到35歲時就不能達到最佳骨密度。
營養均衡多鍛煉才是「硬道理」
「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天的鈣攝入量為391毫克,只相當於世衛組織推薦量的41%,因此,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鈣劑」。專家稱,許多人都知道預防骨質疏鬆需要補鈣,但是往往會陷入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只要吃鈣片就可以補鈣了;二是把骨質疏鬆治療簡單地等同於吃鈣片。事實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還可通過合理的飲食、補充維生素D來調節鈣的代謝達到補鈣和治療骨質疏鬆的目的。
還有的人認為多喝骨頭湯可以補鈣。這是一種錯覺。其實,可以多食用一些奶類及豆類製品,或多食用一些如豬腎、芹菜、蘿卜、玉米、蝦皮、芝麻、排骨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通過合理的均衡的飲食,骨骼的鈣含量是可以達到推薦供給標準的。只有在飲食改善之後,不足的部分才推薦鈣劑補充。
對已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人,應找專業的醫師咨詢及治療,每天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保證足夠的睡眠,經常曬太陽,並進行適量的運動。中老年人每天運動鍛煉半小時到1小時,可以做一些較為緩和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各種運動操等,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游泳鍛煉。

7、骨質疏鬆吃什麼好

說簡單點:一旦發現了骨質疏鬆了,或者開始疼痛酸痛了,通過骨頭湯啊這些食補的方式就不湊效了,因為太慢了

而目前來說,一般人的概念就是,骨質疏鬆了就是補鈣,但是一般很難補得進去,因為疏鬆包括2方面,1個是骨質,一個是骨膠原流失,就好比我們家裡蓋房子,水泥混凝土和磚頭缺一不可,構成了牆壁,缺了磚頭,就好比缺了鈣,缺了水泥就好比缺了骨膠原。

而對中老年人骨質疏鬆最好的產品,目前算是正分子骨膠原低聚肽了,因為可以補鈣和膠原雙補,最重要的是:是肽劑,人體可以不用分解直接吸收的。你用一下正分子骨膠原低聚肽,可以雙補充,骨質疏鬆可以解決

還有幾點:
第一個,平時可以多曬曬太陽,如果每天能20分鍾曬太陽,可以大幅度促進鈣吸收
第二個,能走動盡量走動,能運動盡量運動(當然是要慢性運動,比如走路,慢跑這些有氧運動)
第三個,很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情好

8、請問能不能提供一些關於骨質疏鬆方面的知識 如果是課件更好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骨強度低、骨折危險性大為特徵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美國近10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1800萬人患有骨質缺乏症(低骨量),存在發展為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表明,在美國骨質疏鬆症每年導致約150萬例骨折。事實上,約1/2的女性和1/8的男性在一生中可能患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就住院治療費、急症護理和長期護理而言,每年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花費達100到150億美元。
骨質疏鬆是由於骨組織逐漸減少造成的,通常是無症狀的過程。因此如果沒有適當的風險評估手段,可能直到骨骼變脆,即使最輕微的外傷都會造成骨折時才會發現患骨質疏鬆症。盡管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能骨折,但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脊椎。65歲以上婦女中,有三分之一患有脊椎骨折,導致體重下降、駝背(上背彎曲)以及慢性背痛。
有幸的是,這些都可以避免。有關專家一致認為,如果患者一生中營養達到骨健康所需的量,就可以降低與年齡相關的骨丟失的嚴重性。事實上,食品葯品管理局(FDA)總結道:「一生中保持足夠的鈣吸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骨骼發育期峰值骨量,有助於降低生命後期骨丟失的速率,而且還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存在哪些風險因素?
影響骨質疏鬆症風險的兩大因素是骨骼發育期的骨量水平(峰值骨量)和生命後期骨丟失的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骨丟失發生前骨量越高,發生骨折的可能性就越小。
各項研究報告指出,許多風險因素對峰值骨量和骨丟失速率有重大影響,並導致骨質疏鬆症(表1)。其中包括:營養不足、缺乏體育鍛煉、吸煙、攝入過量酒精和咖啡因以及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或抗酸劑等葯物。
除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外,遺傳因素和種族因素對鈣和骨骼新陳代謝的許多方面都有重要影響。高加索和亞洲婦女的骨密度通常比非洲和西班牙裔婦女低,因此更易患骨質疏鬆性骨折。身體纖瘦、骨骼小的婦女亦是如此。
可以肯定,經常性鍛煉、長期保持吸收足夠的鈣和其它對骨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獲取最大峰值骨量和最大程度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所必需的,從而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表1.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風險因素:
·家族骨質疏鬆症的歷史
·白人或亞洲人
·體型小
·絕經後
·子宮切除
·鈣、維他命D 及其它營養吸收不足
·飲食中含過量蛋白質
·吸煙
·攝入過量酒精
·攝入大量咖啡因、碳酸飲料和鹽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療法
·長期使用抗痙攣葯物、抗酸劑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
·庫欣綜合症、Ⅰ型糖尿病

骨密度評估
患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取決於骨礦物質密度(BMD),即指單位面積或體積內骨骼所含礦物質的克數。骨礦物質密度取決於診斷篩查,如X射線或超聲。世界衛生組織已確定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准為低於平均值2.5個標准差,骨量減少症則為低於平均值1.0至2.5的分值。此項統計分析僅指高加索婦女的骨礦物質密度;因此如何將此項標准應用於兒童、男性及各種族,存在爭議。

骨質疏鬆症:預防是關鍵
專家一致認為,預防可能仍然是處理骨質疏鬆症最有效的方法。預防的兩種方法是獲取骨骼發育期的最大峰值骨量和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

·使骨骼發育期獲得最大峰值骨量
骨骼的大小和強度在一生的前三十年持續不斷發展,通常在30-35歲時達到峰值。各項研究表明,兒童期和25-30歲的最佳鈣攝入量對個人的峰值骨量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兒童和年輕人如果沒有攝入足夠的鈣量,到35歲時就不能達到最佳骨密度。年輕時期如果未能積累足夠的骨量,隨著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的出現,在生命的後期易骨折。
根據印第安那州立大學醫學院對單卵雙胎兒進行的一項研究,每天補充1000毫克鈣可明顯提高青春期前兒童BMD增加的速率。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鈣攝入量不斷增加,很可能會提高峰值骨量,從而降低生命後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另一項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一組12歲女孩每天補充500毫克的鈣可以大大提高全身和脊椎的骨密度。
持續性骨重建通過骨吸收和骨形成過程得以實現,該過程取決於甲狀旁腺素(PTH)和降鈣素的水平。重建過程依靠兩類細胞交互發揮作用:吸收舊骨的破骨細胞和形成新骨的成骨細胞。骨重建即骨轉換,通常處於平衡狀態,但到生命的第四個十年,吸收會稍大於形成,便會持續發生輕微的骨量丟失。

·降低與年齡有關的骨丟失速率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性都會發生骨丟失:但是男性與女性的骨丟失方式大相徑庭。婦女骨丟失通常始於絕經期前(35-45歲),絕經期後約5-10年間骨丟失明顯加速。婦女一生丟失約35%的皮質骨量和50%的松質骨量,而男性則會丟失三分之二。皮質骨主要集中於長骨的骨幹,而松質骨則主要集中於椎骨、骨盆和其它扁骨以及長骨的末端。
研究還表明,鈣補充物可以降低絕經後的婦女骨丟失的速率。Reid et al 撰寫的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份研究表明,絕經後的婦女在兩年的正常飲食中每日補充1000毫克鈣與服用安慰劑的絕經後的婦女相比,骨丟失降低43%。此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早期一項兩年鈣補充的研究結果。早期的這項研究也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上,它指出健康的絕經後婦女每天鈣攝入量至少達到800毫克時,可以大大減少骨丟失。

鈣--建議的量是多少?
每日參考攝入量(RDI)形成後即取代了每日建議攝取量(RDA),它是每日營養攝入量的准則,在美國被認為足以滿足達到最佳健康狀態的需要。RDI水平以4歲以上總人口的最新平均RDA為基礎。RDI並不為任何具體年齡組或性別提供建議。
目前,鈣的RDI水平是1000毫克--遠遠低於許多專家所建議的攝入量水平。一篇鈣補充干預試驗評論的作者提出兒童青春期每日建議攝入量應為1450毫克,而其他人則建議鈣攝入量達1800毫克/天。青春期鈣攝入量增加,可對峰值骨量的最大化發揮重要作用。關於老年人的鈣攝入量,許多專家都建議攝入量為1500到2000毫克/天,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骨丟失。
國家衛生研究院關於最佳鈣攝入量共識大會建議,11-24歲鈣攝入量為1200到1500毫克/天,25-30歲為1000毫克,65歲以上為1500毫克。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還建議,超過50歲的婦女如果沒有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鈣攝入量應為1500毫克/天。
雖然鈣的RDI水平可能會成為爭論的焦點,但真正的問題是大部分人甚至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日攝入量。根據美國農業部1994-96年個人食物攝入的持續調查所獲得的數據,約65%美國人口所攝入的鈣低於RDI。婦女的數據更加令人擔憂:60歲,近80%的婦女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日要求攝入量。此外,12-29歲,由於骨骼的快速生長,要求的鈣攝入量達到峰值,然而近85%的婦女甚至沒有達到鈣的RDI。因此,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所面臨的挑戰是教育患者認識到一生持續攝入足夠的鈣的重要性。

鈣吸收
男性和女性腸道的鈣吸收功能都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此外身體更加不能適應鈣供應不足。因而,有必要解決影響鈣吸收的各種因素,對老年人而言,尤其如此。例如,大量膳食纖維會影響鈣吸收,正如利尿劑、酒精、碳酸飲料、皮質類固醇和抗酸劑類的某些葯物以及維他命D缺乏會影響鈣吸收一樣。胃酸過少是一種胃酸分泌較少的情況,同樣能夠阻礙鈣吸收,這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有這些因素的患者更要注意營養。

維他命D
維他命D在保持健康的礦化骨骼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維他命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把血清鈣和磷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從而維持重要的細胞功能並促進骨骼礦化。維他命D的主要作用在於促進腸吸收進而增加血清鈣。
維他命D不足會導致鈣吸收降低、循環中PTH增加以及骨吸收增加。維他命D不足症常見於老年人,這是因為皮膚合成維他命D和腸吸收減少,缺乏陽光照射以及維他命D攝入量不足。許多項研究都表明,每天補充維他命D 400-800IU,可以有效地消除老年人維他命D缺乏症。
維他命D缺乏會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這會加速骨吸收並促進骨質疏鬆症。維他命D缺乏還會增加髖骨骨折的風險。數項研究都表明,鈣攝入量為800-1000毫克/天,並補充維他命D 400-800IU/天,可以降低脊椎和非脊椎骨折,還可提高骨密度。


盡管低骨量是骨質疏鬆症的特徵,骨基質也會發生質變,導致骨脆或易破碎,更易於骨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鎂可能是決定骨脆性的骨基質質量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鎂通過激素和控制骨骼與礦物質代謝的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對骨骼本身的直接作用,可以影響骨基質和骨礦物質代謝。鎂耗盡會對骨骼代謝的所有階段產生有害影響,導致骨骼停止生長、破骨和成骨活動減少、骨量減少症和骨脆性增加。
鎂在鈣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貫穿於其參與控制鈣利用的激素(即PTH、降鈣素)正常活動的全過程。足夠的血清鎂水平對於正常的鈣代謝來說是必要的,低鎂血症會導致低鈣血症,並對維他命D的作用產生外周阻力。如此以來,如果鎂狀態異常,足夠的鈣攝入可能無法保證正常的骨健康。由於鎂不足對鈣代謝所產生的影響,也可能在為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
許多個人都存在鎂不足的風險。各項膳食營養攝入研究一致表明,在許多年齡組,鎂的攝入都低於RDI。各項調查已表明,39%的15到50歲的美國婦女所獲得的RDI均低於70%。由於鈣攝入量高會加劇鎂不足,如果攝入鈣補充物的患者的鈣鎂比大大超過2:1,很可能會患有相對或絕對的鎂不足。不含鎂的鈣補充可以降低飲食中的鎂吸收的效率,進一步惡化雌激素減少的後果,從而造成骨骼攝入鎂減少,PTH去礦物質活動加劇。

微量礦物質
微量礦物質,尤其是鋅、銅、錳、氟化物、硼和硅,在骨健康中的作用正被廣泛研究。鋅為成骨活動、膠原合成和鹼性磷酸酶所必需;銅為膠原蛋白交聯和彈性蛋白所必需;錳為骨基質形成中糖胺多糖的生物合成所必需;氟化物為成骨活動所必需;硼和硅為健康骨形成所必需。
各項研究表明,微量礦物質不足會削弱骨形成和吸收。例如,在一例為期兩年的臨床研究中,絕經後的婦女攝入含鋅、銅和錳的鈣補充物,其骨密度提高;而婦女僅攝入鈣、微量礦物質或安慰劑,其骨密度明顯日益降低。

異丙黃酮
異丙黃酮(7-異丙氧基異黃酮)是自然生成的異黃酮的衍化物,在骨代謝中非常活躍。盡管異丙黃酮在結構上與植物雌激素相似,但已表明它缺乏雌激素活動。無數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表明,異丙黃酮在減少骨礦物質丟失和提高骨密度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患有骨質缺乏症或確定性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婦女,每天服用一劑600毫克異丙黃酮,可以減少骨礦物質丟失,並提高骨密度。在這些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除異丙黃酮或安慰劑外,每天還服用1克口服鈣補充物。作為其中的一位研究人員,Donato Agnusdei博士指出:「長期採用異丙黃酮進行治療可以認為是安全的,可以提高骨密度,還可能預防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骨折。」另一項評估異丙黃酮和維他命D共同作用效果的研究表明,在降低骨丟失方面,綜合療法比此二者的任何單一療法或對照性療法都更有效。
不同實驗模型的活體內研究和活體外研究都表明,異丙黃酮在破骨更新及其活動(骨吸收)中具有抑製作用。各項人體研究確認了在高骨轉換(如變形性骨炎)的情況下異丙黃酮在骨吸收方面有抑制性作用。在此項為期一年的研究中,高骨轉換和低骨質的絕經後婦女攝入異丙黃酮600毫克/天與攝入乳酸鈣800毫克的效果進行比較,這些結果也得到了證實。腰椎骨密度和骨代謝標記在此項研究之前及完成之後都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與乳酸鈣相比,異丙黃酮治療大大降低了預期腰椎骨密度的丟失。骨代謝中的生化標記評估表明,異丙黃酮可抑制骨吸收系統。

全方位的骨骼營養:MCHC
微晶羥磷灰石濃縮物(MCHC)是一種通常在健康骨骼中同一生理部位含所有礦物質和有機因素的完整的骨提取物。它是生物活性鈣和骨形成所必需的其它營養物的極好來源,含磷、鎂、氟化物、鋅、硅、錳和其它微量礦物質。
MCHC還含骨蛋白質,其中包括各種生長因子。近來,科學家分外關注這些因素作為骨重建調節器的作用,包括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和Ⅱ(IGF-Ⅰ和 IGF-Ⅱ)及轉化生長因子 (TGF-)。這些生長因子已表明可以促進增殖和成骨活動,同時還可以抑制和調節體外破骨細胞的前體。因此,可以促進骨形成,提高骨量。研究人員理論上證明這些生長因子的存在可以成為解釋MCHC如此有效的一個原因。
刊載於《國際骨質疏鬆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評估了MCHC和碳酸鈣兩種形式的鈣補充物在防止絕經後的婦女進一步的骨丟失方面的有效性。在此研究中,患者採用碳酸鈣治療,其骨丟失速率減少了一半,而採用MCHC,則表現為骨丟失停止。另一項研究以拒絕採用激素替代療法的絕經後婦女為研究對象,旨在對比MCHC和碳酸鈣的療效。此項研究表明,兩年間持續使用MCHC可大大減少骨丟失;相反,使用碳酸鈣或安慰劑則大大減少了骨量。此外,數例臨床試驗表明,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往往骨丟失較快,而MCHC大大減緩了骨丟失。
MCHC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骨丟失,而且還可對骨密度產生積極影響。一項研究以患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婦女為對象,這些婦女同時有鈣吸收不良(一種嚴重的鈣吸收不良)的並發症。此項研究表明,補充MCHC可以將皮質骨的厚度提高6.1%。相反,葡萄糖酸鈣雖然可以抑制骨丟失但不能恢復骨量,沒有補充MCHC組的骨丟失仍然較快。
另一項研究對MCHC在治療兔骨缺損中的其骨癒合作用進行了評估,並將其與對照組和另外兩種鈣補充物:骨礦物質(不含有機因素的MCHC)和碳酸鈣進行比較。結果表明,MCHC治療對骨癒合的形態和質量有明顯的改進作用,而不是另外兩種鈣補充物。這些結果表明,MCHC對骨癒合的過程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化合物的有機成分被破壞,或者如果用碳酸鈣治療來替代,這種作用就不存在了。

確定MCHC純度的准則
MCHC產品的質量和純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骨提取物的來源及加工程序對於確定MCHC的質量至關重要。某些MCHC來源可能包含大量的鉛和其它污染物,或者包含軟骨和肌腱。如果加工程序採用高溫和過度研磨,可使原料產品變成骨粉,但這些產品缺少足夠的礦物質補充物、有機物,以及作為真正MCHC特徵的微晶結構。
如何確保向患者提供高純度、真正的MCHC?下列確定MCHC產品真偽和純度的原則可以幫助臨床醫師向患者提供優質的產品。
1、認證結果的分析能從供應商處獲得。該分析表明MCHC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真正的MCHC的分析應列有骨中通常所見的同一成分的各項比率:蛋白質(主要為膠原蛋白)22-28%,鈣離子 22-28%,磷9-13%,其餘為脂肪和其它礦物質。
2、膠原蛋白分析的結果表明MCHC的純度和無雜質性。Ⅰ型膠原蛋白是骨中所發現的膠原蛋白的主要類型。加工得當的MCHC約含20%膠原蛋白,大多為Ⅰ型。加工不當的骨(如骨粉)所產生的產品僅含0-7%的Ⅰ型膠原蛋白。其它類型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表明用於生產MCHC的原材料含軟骨、肌腱、肌、骨髓韌帶
3、X射線衍射分析的結果可以確定MCHC的微晶結構。
4、一份經批准適合人食用的認證書非常重要。MCHC根據質量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等級。可靠而純凈的MCHC從紐西蘭進口,那裡的牛在無殺蟲劑的環境中自由放養。從紐西蘭進口的MCHC附有農業部頒發的原產地和健康衛生證明。該證明是進口到美國所必需的,它還提供了高等級MCHC的保證。
5、由第三方實驗室所進行的重金屬分析的結果可以獲得。對於某些形式的鈣補充物來說,被重金屬鉛、砷、鋁、汞、鍶和其它金屬所污染是一大問題,MCHC也不例外。在高質量的MCHC中,每克產品中的鉛含量不應超過1微克。
大量關於美國麥金妮斯骨營養素(MCHC)的國外文獻,因為篇幅所限難於一一刊載,如有需求,可向奧林之星公司索取,或登陸麥金妮斯網站。

離子交換軟水器單元

去砷濾水器單元

去氟濾水器單元

活性無機濾料凈水器單元

與骨質疏鬆的知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