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更年期婦女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骨骼看起來是固定不變的結構,但是它並不是靜止的。骨骼一方面在不斷地破壞、溶解、吸收(破骨),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有新骨形成(成骨),兩者呈動態平衡,骨鈣和血鈣處於不斷的交換之中,飲食鈣在小腸各部均可吸收,以十二指腸及小腸上端為主。更年期婦女體內骨質代謝的平衡被打亂,骨質吸收速度大於骨質生成,由於骨質丟失而發生骨質疏鬆。更年期骨質疏鬆的原因就是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那麼雌激素與骨代謝有什麼關系呢?
1.活性維生素D的生成與活性降低,從而干擾腸道內鈣的吸收。
2.人體內「甲狀旁腺」分泌的「甲狀旁腺素」,是調節體內鈣磷代謝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質消溶。雌激素有拮抗甲狀旁腺激素的溶骨作用。雌激素下降使骨對甲狀旁腺素的敏感性增強,骨吸收增加。
3.雌激素下降使甲狀腺分泌「降鈣素」減少。降鈣素是強有力的骨質吸收抑制激素,對骨質有保護作用。
4.雌激素下降,可直接抑製成骨細胞的活性,使骨生成受阻。
所以當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謝出現明顯的負平衡。特別是絕經以後,由於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負鈣平衡持續進展,骨質快速丟失。最初3~5年,骨密度以每年平均減少2.5%的速度下降。有報道絕經前10年內約丟失骨量15%,70歲婦女平均喪失骨量達30%。因此更年期特別是絕經期婦女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女性較男性多見,並較男性早10~15年發生。吸煙的女性和體型瘦長的婦女骨質疏鬆更為明顯。
骨質疏鬆主要症狀是腰背和四肢慢性疼痛。需經過多方面檢查及化驗血鈣和尿鈣才能確定。
為使更年期後的婦女能不失時機的預防骨質疏鬆症,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早進行雌激素替代治療或者飲食療法及身體鍛煉。
2、更年期骨質疏鬆;就是找不到好的法
你好:
來更年期時,輕微的更年期骨質疏症狀可以通過自己調節可以緩解,平時多食用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魚、蝦、蟹、芝麻等,或適量自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增加戶外活動,進行適宜自身的百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延緩骨質疏鬆的度進程。
如果嚴重者,激素替代治療是有效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的方法,但應在醫問生的指導和嚴密監控下使用。
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婦科進行B超和性激素六項等相關檢查答,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葯!!
3、媽媽更年期要骨質疏鬆,吃什麼比較好?
單純補鈣的話,吃維D鈣就可以了,但你媽媽進入更年期骨質疏鬆的話,還是吃點氨糖的保健品吧,緩解骨質疏鬆的症狀,澳天力就有一款產品既含有氨糖,又能補鈣的,去葯店或者官網上問一下咯。
4、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有哪些原因?
婦女一般在50歲絕經,40~60歲是婦女一生中比較特殊的階段—更年期。這意味著婦女的卵百巢功能開始衰退,由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水平開始減少,這種衰退和減少到絕經期時達高峰。
更年期女性容易得骨質疏鬆的原因
目前已度經證實,雌激素在婦女骨骼的生長、發育中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骨骼問中鈣儲入。雌激素的減少使儲入能力低於流失速度,愈是接近絕經流失愈快,一旦絕經流失就更快。
婦女骨骼中鈣流失速度最快和最多的是絕經後的第1~7年,因此這個階段婦女的補鈣是關鍵時期。事實上,大多數婦女體會到腰背酸痛、小腿抽筋、出虛汗、牙松動以及開答始發生骨折的年齡也就是這個階段。
據測定絕經後婦女骨中鈣質丟失是以每年2%~3%的速度遞增的,骨密度每下降10%,骨折的危險性就增加2~3倍。補鈣能緩解和改善這種下降,但須強調的是絕版經前補鈣的效果明顯比絕經後好,這是絕經前還有雌激素的緣故,而在絕經後補鈣同時補雌激素效果就比較理想。
所以,婦女40~50歲時應及早補充鈣,絕經後則更要補鈣。補鈣劑要選擇含鈣量高,並易於被人體吸收的制劑。權
5、更年期骨質疏鬆 可以用什麼!!!!
只要以平常心對待,注意調適,沒什麼可怕。
6、更年期為什麼會出現骨質疏鬆症
原發性骨質疏鬆包括老年人骨質疏鬆和絕經期後骨質疏鬆。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歲以後開始下降,女性在絕經期以後的骨量丟失遠遠高於男性,故女性的發病率大大高於男性。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常見多發病,它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絕經期後雌激素分泌減少,引起老年婦女骨中礦物質含量丟失而發病;老年人腸鈣吸收功能下降,鈣代謝障礙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骨質疏鬆引起的臨床症狀有軀干縮短、駝背、壓縮性骨折,腰肌痙攣、腰背疼痛,四肢骨容易發生骨折,且以股骨頸骨折最為常見。
預防: 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使骨量維持相對穩定,減少其丟失。
【處方】
1.多曬太陽,使皮膚維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於鈣質的吸收。
2.適量運動,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增加骨密度。
3.多吃含鈣及蛋白質的食物。牛奶及豆製品含鈣較多,魚、雞、牛肉蛋白質含量豐富。
4.忌煙、忌酒。
5.老年人應慎用葯物,如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葯、強的松等均可影響骨質的代謝。
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是骨骼發育、成長、衰老的基本規律,但受著激素調控、營養狀態、物理因素(日照、體重)、免疫狀況(全身體質、疾病)、遺傳基因、生活方式(吸煙、飲酒、咖啡、飲食習慣、運動、精神情緒)、經濟文化水平、醫療保障等八個方面的影響,若能及早加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水平,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積極進行科學干預,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是可能延緩和預防的。專家建議,每日鈣攝取量,青少年約一千三百毫克、成年女性約一千毫克。而且三餐飲食應多留意以下預防之道—
1、 從日常膳食中獲取蛋白質,對於骨骼的形成和全面健康都很重要。多吃含鈣及蛋白質的食物。牛奶及豆製品含鈣較多,魚、雞、牛肉蛋白質含量豐富。
2.多喝牛奶及食用乳製品。
3.少吃加工的肉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含過高的蛋白質及磷質,會阻礙鈣的吸收。
4.低鹽低脂肪飲食,因過高的鹽分和脂肪,會影響鈣的吸收.
5.醋有助鈣的吸收,可適量添加於食物中。
6.少吃過甜的食物,因糖分也會影響鈣的吸收
7.平時少喝酒、抽煙,以免妨礙鈣的吸收。
8老年人應慎用葯物,如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強的松等均可影響骨質的代謝。
9服用補鈣葯物,並注意保持飲食營養均衡。因個人體質不同,以及對營養吸收程度的差異,很多人從食物中獲得的鈣無法達到甚至遠遠達不到日攝入標准。醫生建議,在保持合理膳食的前提下,每天可服用500~1200毫克補鈣葯物,服用劑量應根據實際情況,謹遵醫囑。
除了注意飲食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以下保健—
1.多曬太陽,使皮膚維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於鈣質的吸收。
2.適量運動,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增加骨密度。
3.多吃含鈣及蛋白質的食物。牛奶及豆製品含鈣較多,魚、雞、牛肉蛋白質含量豐富。
4.忌煙、忌酒。
5、保持正確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捕風負擔。
6、不要經常採取跪坐的姿勢。
7、四十歲以上者,應避免從事太激烈、負重力太大的運動。
8.老年人應慎用葯物,如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葯、強的松等均可影響骨質的代謝。
9.防止各種意外傷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處的骨折。
10.定期接受骨質疏鬆檢查。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治療比較困難,有時單純補鈣及維生素D效果不明顯,因此須中西醫結合治療,因人而異,辨證施治,並充分發揮飲食療法的積極作用,補其所虛,增其不足,調節其骨質代謝,使其維持在平衡狀況,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7、更年期骨質疏鬆吃什麼調理
更年期保養 超過一半以上的停經婦女會出現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或是情緒不穩的症狀 大部分的女性停經時間在48~52歲之見,停經前後數年稱為更年期。 1.減低身體不適: 更年期會有一些症狀讓身體不適,想讓情況減低可以請醫生開葯。 使用少劑量的女性荷爾蒙,可以選擇口服、注射或葯膏、貼布;服用精神安定劑或安眠葯來幫助睡眠。 2.健康保養: 均衡營養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你減輕身體壓力。 補充足夠的維他命、鐵、鈣,並戒煙、保持體重的維持。 3.定期檢查: 每年做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做一次子宮頸防癌抹片及骨盆腔檢查;並測定骨量,以防骨質疏鬆症。 4.舒解壓力: 不要排斥更年期的到來,人的身體是自然而然的走到這時期,所以還是順其自然吧;可以借其他的學習來減少更年期的心理壓力,培養新的興趣,並投身其中。 更年期飲食,低脂格外重要——要清淡、忌奪取味。選擇植物油,吃些玉米面及蔬菜、水果、瘦肉、魚類等少膽固醇食物,多食大豆微製品。許多蔬菜纖維,如豆芽、蘿卜、芋頭、海藻等,有助於增加胃腸蠕動。洋蔥、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益氣助食;鮮棗、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對緩解高膽固醇血症、促進鐵的吸收有一定作用。至於更年期肌膚問題,那不是嚴重疾病,只是一種生理現象,關鍵是要找准合適的護膚品對其進行恰當護理。換句說,就是要根據年齡對肌膚進行有效管理。比如萃取自多種天然的植物精華、有效的抗衰老成分和豐富的維生素A、E,這樣的產品能有效抵禦細胞老化,提升肌膚保水能力,讓失調肌膚全面回復平衡,重現健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