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與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有關系嗎?
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加速體內鈣質的流失,提高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蛋白質可來自動物性食品,也可來自植物性食品如攝入過多,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等增加,腎臟排泄時會增加負擔,同時也可使鈣的排出增加,長此下去會引起腎臟損害或引起骨質疏鬆症。同時過多食用動物性食品,會隨蛋白質攝入大量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進入肌體,從而增加了患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危險。
另外還有報告指出,過量設施蛋白質會誘發乳腺癌、直腸癌、腎癌等。為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82年專門發表了一項聲明,告誡人們不要過多食入蛋白質。
自己想想,我只是借用。
2、為什麼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導致骨質疏鬆?
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加速體內鈣質的流失,提高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蛋白質可來自動物性食品,也可來自植物性食品如攝入過多,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等增加,腎臟排泄時會增加負擔,同時也可使鈣的排出增加,長此下去會引起腎臟損害或引起骨質疏鬆症。同時過多食用動物性食品,會隨蛋白質攝入大量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進入肌體,從而增加了患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危險。
另外還有報告指出,過量設施蛋白質會誘發乳腺癌、直腸癌、腎癌等。為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82年專門發表了一項聲明,告誡人們不要過多食入蛋白質。
3、骨質疏鬆的話每天要攝入多少骨膠原蛋白才好呢?
一般來講導致骨質疏鬆的最直接原因是由於骨質內缺乏膠原蛋白的,導致鈣質不易固定,使得骨骼中的鈣質逐漸流失,骨質密度逐漸下降而形成的。
骨質疏鬆最科學的方法是同時補充鈣和膠原蛋白。這樣,鈣才能在膠原蛋白的粘合下,沉積在骨骼,加強骨的韌性、硬度。
簡單的說膠原蛋白就像骨骼中一張充滿小洞的網,它會牢牢地黏住將要流失的鈣質,如果沒有這張充滿小洞的網,即便是補充了足量的鈣,也會流失掉。
這款膠原蛋白中的羥脯氨酸能將血漿中的鈣運送到骨細胞,膠原蛋白形成的網路提供了鈣沉積的場所,使鈣有效地沉積於骨骼中,不僅提高骨密度,更能增強骨的韌性和骨強度,從根本上改善骨質疏鬆。
4、為什麼骨質疏鬆症要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
膳食要富含蛋白質和來維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顯增加鈣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質,骨有機質生成不良,若缺乏維生素C則影響基質形成,並使膠原組織的成熟發生障礙。自因此,必須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一般主張每日供給優質蛋白60~70克、維生素知C300毫克以道上。這些蛋白質主要從魚、蝦、奶及黃豆製品中獲得。維生素C可通過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獲取。
5、骨質疏鬆患者缺乏哪些營養素
骨質疏鬆缺乏營養:
1.蛋白質
蛋白質能促進鈣質與骨細胞結合,強化骨骼,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症,但是攝入大量蛋白質又可能會增加尿鈣的丟失。
因此,對蛋白質的攝入量最好使用推薦值。理論上成人攝入蛋白質0.8 克/(千克·天)為宜。我國由於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以成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1.16 克/(千克·天)。
蛋白質廣泛存在於動植物性食物中,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植物性蛋白質利用率較低。因此,需注意蛋白質互補,適當進行搭配。大豆及其製品、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提倡食用。
2.礦物質
礦物質與骨健康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鈣攝入不足可引起骨質疏鬆。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其中約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鈣的攝入量增加可以提高骨量的峰值,增加骨密度。因此,攝入足量的鈣是人體骨健康保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鈣適宜攝入量為800 ~ 1200 毫克/ 天。
奶和奶製品含鈣豐富且吸收率高,是鈣的良好來源。鈣含量在小蝦皮、海帶、豆類、芝麻醬和綠色蔬菜中也較豐富。
鉀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鈣的動態平衡,尤其是尿鈣的重吸收和排泄。低鉀飲食會增加尿鈣損失,高鉀飲食可減少尿鈣損失。豆類、瘦肉、乳、蛋、馬鈴薯等含鉀都很豐富。
鈉攝入量增加,可使尿鈣排出量增加,骨密度降低,因此預防骨質疏鬆還應減少鈉的攝入量。含鈉高的食物有食鹽、味精、雞精、醬油、松花蛋、腌製品等。
3.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過程所需的一類微量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D 是膽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種類固醇激素。人體內的維生素D3 主要由皮膚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化而來,也可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取。血漿中維生素D3 直接刺激骨細胞,對骨形成和骨礦化有促進作用,高濃度可增加破骨細胞的數量和活性,促進骨吸收。
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補充維生素D 可使老年人的骨密度增高,骨折發生率明顯下降。維生素K 是骨骼基質蛋白,骨鈣素的羥化所需,為維持骨骼中骨鈣素的最佳羥化,每天最好有≥ 100 微克的維生素K 攝入。
維生素K 在綠葉蔬菜中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類,水果及谷類中含量低。
6、吃蛋白質粉對骨質疏鬆的人有用嗎?
有的,大豆蛋白可減少人體尿鈣損失,且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可抑制骨骼再吸收,促進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