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copy,可以導致老年人出現胸腰椎和髖部骨折。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非常重要,一般可以從兩個方面講:百第一、葯物治療,葯物預防主要是增加鈣的攝入、增加鈣吸收,同時降低骨質丟失。老年人平時可以口服鈣劑,例如鈣爾奇D或者葡萄糖酸鈣等。第二、度改變個人生活習慣,老年人如果長期在室內得不到陽光照射,很容易出現骨質疏知松,老年人要適當的增加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照射,能夠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第三、抽煙和酗酒都能增加破骨細胞的活性,能夠增加骨質疏鬆道的發生幾率,抽煙和酗酒也是骨質疏鬆發病的重要原因,建議老年人盡量戒煙、戒酒。
2、怎樣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症怎樣防範?
骨質疏鬆症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它悄無聲息地到來,卻嚴重地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人們腰酸背痛,肌肉容易抽筋,影響生活質量。更嚴重的是,容易引起患者在輕微外傷後,導致骨折。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呢?醫學上給骨質疏鬆症下的定義是,單位體積骨組織的量低於正常,骨小梁的數量減少,間隙加大。其基本特徵是骨組織的體積減小,而非骨的組成成分的變化,也就是骨小梁的數量減少,骨礦物質與有機物的比例仍正常。
患骨質疏鬆症時,同樣是原來的骨,但其質量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骨內的主要礦物質鈣鹽大量流失,其內部變得相當松軟,強度明顯下降,很容易發生骨折。
對於避免骨質疏鬆症,樹立現代預防觀,這是頭等重要的,因為一方面一旦發生骨質疏鬆症綜合征,治療辦法不多,難以短期治癒,加之本病又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發生的,不易及時發現;而早期預防卻是可行的,因此有人稱早期預防工作為「一本萬利」之舉。
①飲食。保證鈣的攝入量是各項預防措施中的中心環節,最為重要,還有磷及維生素D的攝入。成人每日需鈣1000毫克;妊娠與哺乳女士、絕經期、老年人及糖尿病、腎病、胃腸病患者等還應增加500毫克。
②在進食調配中,要力求營養均衡,飲食多樣,粗細搭配,尤以多進食含鈣多的食品,如牛奶、魚蝦、豆類、雞蛋及綠色蔬菜。
③在飲食製作中盡量減少鈣及維生素D的損失和有利於鈣的吸收,如加工魚、肉時加一點醋,不僅調味,而且可增加鈣的溶解,促進鈣的吸收。
④運動可增強人體骨礦物質含量,活動又可刺激骨形成,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運動方式並非固定,有氧運動中的步行、慢跑、游泳、滑冰、騎自行車、練太極拳等均可。對於上述極易發生骨質疏鬆的特殊人群,尤應強調採用與體力適合的運動項目,不可「隨彎就彎」地任其卧床而不活動,這對癱瘓病人的康復至關重要。
⑤除忌煙、酒外,還要少喝咖啡,因咖啡同吸煙一樣可促進本症的發生。
⑥充足的日光浴也是預防本病的必要條件之一,尤其北方的冬季更應保持充足的日照,妊娠哺乳期的女士更應長期堅持。
⑦已確定為骨質疏鬆的病人,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並及時治療。
4、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軟化症?
人體的骨骼在生成以後,就一直在繼續不斷地新陳代謝。而人到中年以後,體內就容易發生鈣質代謝障礙,這種代謝平衡的紊亂,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對外來的抗爭力,也就會因而減弱,所以補鈣對老年人很重要。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年齡越大,發病率就越高。
但此病發生的遲早速度,卻是與我們平常食物中所攝取的鈣量多少,有直接關系與影響。如果每天能維持人體正常鈣的需要量,骨質疏鬆的發生,就不會那麼容易。人體內實際鈣的需要量,大約每天是800~1000毫克;但我們一般都未能達到標准。因此,就需要經常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
我們生活在大都市裡,尤其長期坐在空調設備的辦公室,很難接觸大自然,更少有曬到太陽的機會,就容易發生下肢酸痛、乏力的現象,進而漸漸發展至全身骨痛、腰酸背痛等。因此,除了從食物中補充一定數量的鈣和維生素D之外,應該多進行戶外活動。
體內保持正常需要一定量的鈣質,不但可防治骨質疏鬆與骨軟化症,且亦可降低血壓,用來防治高血壓有明顯作用。鈣離子還可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血鈣過低會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神經細胞過度敏感,使人容易沖動,所以缺鈣者很難控制情緒而易怒。若正處更年期的朋友,因受體內激素影響,情緒就已不穩定,如果體內鈣又不足,更會加重情緒波動,增加精神痛苦。所以人到中年以後就要注意在飲食方面,多供給含鈣豐富及易於吸收的食物。
這類食物除水果與蔬菜外,還有乳類、豆類、紫菜、海帶、蝦皮、芝麻醬等。總之,每天鈣的供給量,最好不要低於1000毫克。
5、骨質疏鬆的三級預防分別指什麼?
骨質疏鬆的三級預防措施分別如下:1、一級預防:在沒有發生骨質疏鬆時,出現骨密度下降時,維持好骨密度,避免骨質疏鬆的發生;2、二級預防:出現了骨質疏鬆,應通過抗骨吸收葯物、促骨形成葯物,及對生活方式的干預,如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跌倒等,維持好骨密度,預防骨折發生;3、三級預防:已經出現骨折,應積極治療骨質疏鬆,否則患者發生再骨折的風險是未發生骨折的3-5倍,甚至在10年內會還增加死亡風險。
6、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採用目前的治療方法均不能將其逆轉,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預防一般包括運動、營養、葯物幾方面,具體措施如下:
1.提高骨峰值量。自兒童期開始注意合理的營養,特別應補充足夠的鈣。青春期內應攝入1000毫克/日以上;適當的運動對骨骼發育及骨量增加很有利,多戶外活動還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避免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酒、長期飲用濃咖啡等不利於提高峰值骨量。
2.減少骨丟失率。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轉換加速、骨吸收增加而使骨丟失。應用骨吸收抑制劑,使骨轉換恢復至絕經前狀態,即可阻止骨丟失。骨吸收抑制劑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降鈣素、雙磷酸鹽、鈣質、維生素D類及依普拉封等。在此重點介紹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雌激素的使用:
(1)雌激素開始使用時間:愈早愈好,絕經後立即應用,甚或在圍絕經期開始即應用,預防骨丟失的效果最好(因絕經後10年內骨丟失率最高);但絕經後任何時間開始應用均可抑制骨丟失。一旦停葯骨丟失又加速。因此,應用多少年合適?當前還有不同看法,由於髖部骨折多發生在70歲以後,從預防髖部骨折著眼,似乎用至70歲比較合理,有人主張在沒有應用雌激素禁忌證的情況下,終生使用。
(2)常用雌激素制劑有:婦復春膠囊、尼爾雌醇、利維愛、蓋福潤、倍美力、克齡蒙等。第一代:單純雌激素可用於無子宮的病人。代表葯物尼爾雌醇:國產長效口服雌三醇衍生物,每月2次,每次1~2毫克,如有子宮者應每3個月加服安宮黃體酮8~10毫克/天,連用7天,缺點:存在血葯濃度不勻的問題。第二代:序貫療法:代表葯物克齡蒙,用於卵巢早衰的病人,既治療更年期症狀,又每月來一次月經,對身體和精神均起到治療與安慰作用。第三代:小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聯合持續應用,可用於無激素替代治療禁忌的任何病人。利維愛:荷蘭進口葯物,兼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活性。不抑制內源性雌激素的產生。應在正式絕經後開始應用。副作用偶有眩暈、陰道出血、胃腸道不適、體重增加及肝功能變化等。蓋福潤:國內生產。為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復合制劑,每日2片,晚飯後服用。副作用偶見水腫、乳房脹痛、胃不適。服此葯時注意加服孕激素。婦復春:也是由國內生產的雌孕激素復合制劑。並含有鈣及維生素A、D、E等。此葯雌激素含量在國際國內最低,卻達到最佳效果,目前在國內應用較廣。服用方法:①45歲之前輕度更年期綜合征者,隔日一次,每次1粒,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1粒。經期停葯,血凈後繼續服。②45歲以後輕度更年期綜合征者,每日1次,每次1片,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2粒。③50歲以後的婦女出現更年期症狀,每日1次,每次2粒。三個月一療程,症狀完全消失再繼續服用三個月後改維持量,每日1次,每次1粒。④絕經10年以上或60歲以上的婦女,第一個月每日1次,每次1粒,第二個月每日1次,每次2粒。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療程間休息10天。症狀消失後改為每日1次,每次1粒。⑤症狀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量。⑥無症狀預防性用葯一般在45歲以後。
(3)禁忌證:卵巢、乳腺、子宮惡性腫瘤患者;子宮內膜異位症,未切除子宮或未絕經者;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子宮肌瘤大於5厘米尚未閉經的患者;急性血栓性疾病。
綜上所述,預防措施主要是:自童年起就開始注意營養及鈣攝入,長期堅持身體鍛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雌激素替代治療、補充鈣、維生素D等。認真做到了這些骨質疏鬆還是可以預防或減低到最輕程度的。
7、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與人體缺乏鈣和維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關,補鈣和維生素D更是常用的治療方法。然而,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對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觀點提出了質疑。比如人們發現:有的長期卧床的老人,盡管補充了許多鈣或維生素D,但他們的骨質疏鬆症照樣發展;宇航員的飲食中並不缺鈣,但他們在失重狀態下大量丟失鈣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則需在返回地球後很長時間才能逐漸恢復。有關研究得出結論,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鬆,一方面需補充鈣質,另一方面必須在負重狀態下才能使鈣質有效地吸收於骨組織中。也就是說,缺鈣者多參加適量的運動鍛煉,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於防止骨質疏鬆,提高補鈣的效果。
負重和運動對防止缺鈣的確至關重要。一項研究調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齡為68歲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質疏鬆發病率為9%,遠高於對照組的2.3%,提示腦力勞動者的骨質疏鬆發病因素中,缺乏運動、神經肌肉鍛煉不足等機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項試驗也表明,絕對卧床1周後,尿鈣明顯增加,2周即可出現全身骨痛症狀。對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測定骨礦物質含量,發現平均每周減少0.9%。因為適量地負重和運動不僅直接對骨骼有強健作用,而且運動使肌肉收縮,會不斷地對骨的生長和重建產生積極效應,骨細胞對這種機械性刺激的反應是激活、自我增生並促進骨細胞的有絲分裂,同時刺激骨組織對攝入體內的鈣及其他礦物質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從而達到防止骨質疏鬆的目的。
所以,補鈣結合適當的負重運動,是防止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結合自身情況,參加下述一些運動鍛煉:如慢跑、騎車、跳繩、登高、俯卧撐、舉杠鈴、網球、園藝勞動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證有30分鍾的運動時間(分兩次完成也行)。即使長年卧床的老人,也應每天盡可能離床1小時,使骨組織承受體重的負荷,使肌肉多收縮活動,對推遲骨質疏鬆大有好處。那些整天坐辦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堅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對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平時多喝牛奶,少吸煙,適量曬曬太陽,飲食做到葷素搭配,對預防或延緩骨質疏鬆也是有幫助的。
8、怎樣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病是由於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礦物質和骨基質逐漸減少,骨的顯微結構發生變化,使得骨強度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檢症患者通常沒有什麼自覺症狀,只有一部分病人會有腰背痛的感覺。但如果骨質丟失再繼續下去,脊柱骨就會塌陷、壓縮、變形,骨皮質就無法支持人體重量,發生脊柱骨折或髖部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因而不像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那樣易引起人們的重視,但骨質疏鬆症的最終後果將導致腕部、脊柱和髖部的骨折。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腕部骨折的比例比同年齡男性高十倍,而髖部骨折因並發症而死亡的高達百分之十,死亡率在各種疾病中占第十二位。可見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可以預計,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骨質疏鬆症會急劇增加,並將成為老年醫療保健的重要問題。
目前世界上診斷骨質疏鬆症最先進的雙光子骨密檢查儀可以對人全身及主要骨質易疏鬆部位進行定量斷層掃描,從而迅速、准確的確定被檢查者有無骨質疏鬆症,並對患者進行葯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