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致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極為常見的現象,而且可以導致各種嚴重後果,特別是易發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維生素D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失調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維生素D,主要是由於老年人閑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減少,引起內源性維生素D經光合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飲食中維生素D隨著年齡增長而吸收不良。當長期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時,可以引起骨質疏鬆、骨軟化症。導致各種骨折發生。所以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的。
2、骨質疏鬆症發病的原因是什麼?
1.內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個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
3、中風後的後期該如何恢復?
中風分為腦血栓和腦出血兩類,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四高」特點,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在冬季,三高人群非常危險。因為現在進入冬季,氣溫降低,人體血管開始收縮甚至痙攣,造成血壓上升,心臟負荷隨之增加,導致腦出血和腦梗死的幾率加大。
而我國腦中風發病率之所以世界第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另一個原因就是發病年輕化,因為年輕人精神壓力大、熬夜、加班、工作緊張、生活習慣不好等等,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出現腦中風。
其實,中風患者度過急性期病情穩定以後,除了葯物治療外,對於偏癱、說不了話、咽不成飯這些問題,光靠打針吃葯是解決不了的,只有通過系統的康復訓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縮短病程,早日回歸家庭,部分功能較好的甚至可以重返工作崗位。
中風後康復治療一定要早期介入,早期康復有利於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有效預防或減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質疏鬆、壓瘡等並發症,可縮短住院時間。
早期介入要早到什麼時間呢?如果太早了,患者病情還不穩定,太晚了又容易耽誤治療,這就要求我們把握一個合適的介入時機。
第1,根據出院時醫生提供的康復方案,家屬要協助患者繼續鍛煉,在進行站立或行走練習時盡量站在患者的患側,以防跌倒,避免用力拉患者的患側手和上肢,這樣很容易導致肩關節半脫位。還要定期回醫院復診,了解練習方案是否需要調整。
第2,很多患者中風後會出現抑鬱和情緒不穩定,除了患者本身要調整心態,克服焦急情緒外,家屬也要多體諒患者,積極開導、安慰、鼓勵患者。在日常生活及訓練中避免使用負面詞語,比如「你怎麼這么笨,就這一個動作,還學不會」,這類的話不要說,盡量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重建積極的人生觀。
第3,家屬也不要萬事包辦,讓患者盡可能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患者經過訓練後是可以獨立完成穿衣、進食、洗漱等日常動作的,但由於動作較慢,或者家屬出於照顧患者的「好心」而全部代勞,這種「照顧」是要不得的。
第4,如果是卧床的患者,家屬要加強皮膚護理、飲食護理及大小便護理,防止出現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並發症。
第5,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最後一點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避免使用熱水袋給患者保暖,因為大多數患者感覺遲鈍,使用熱水袋容易燙傷,而且燙傷了也感覺不到,給後續的護理及治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腦中風後遺症怎麼治療?
腦中風後遺症,又稱腦卒中恢復慢性期,指腦損傷導致的功能障礙經過各種治療,受損的功能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的改善。此時為進入恢復慢性期,臨床上有的在發病後6-12月,但多在發病後1-2年後進入。導致腦卒中恢復慢性的主要原因有:顱腦損傷嚴重、未及時進行早期規范的康復治療、治療方法或功能訓練指導不合理而產生誤用綜合征、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控制不理想、原發病加重或再發等。腦卒中常見的後遺症,主要表現為患側上肢運動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礙、失語、構音障礙、面癱、吞咽困難、偏癱步態、患足下垂行走困難、二便失禁、血管性痴獃等。此期的康復治療為三級康復,應加強殘存和已有的機能代償性功能訓練。包括矯形器、步行架和輪椅等運用,以及環境改造和必要的職業技能訓練,以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用時注意防止異常肌張力和攣縮的進一步加重,避免廢用綜合征、骨質疏鬆和其他並發症的發生,幫助患者下床活動,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注意多與患者交流,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激發其主動參與的意識,發揮家庭和社會作用。
5、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大多離不開,風,寒,濕,點型的有關節疼痛,走路腿發軟,跟風寒勞累有很大的關系。
6、中風後的後期該如何恢復
中風分為腦血栓和腦出血兩類,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版四權高」特點,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在冬季,三高人群非常危險。因為現在進入冬季,氣溫降低,人體血管開始收縮甚至痙攣,造成血壓上升,心臟負荷隨之增加,導致腦出血和腦梗死的幾率加大。
而我國腦中風發病率之所以世界第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另一個原因就是發病年輕化,因為年輕人精神壓力大、熬夜、加班、工作緊張、生活習慣不好等等,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出現腦中風。
其實,中風患者度過急性期病情穩定以後,除了葯物治療外,對於偏癱、說不了話、咽不成飯這些問題,光靠打針吃葯是解決不了的,只有通過系統的康復訓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縮短病程,早日回歸家庭,部分功能較好的甚至可以重返工作崗位。
中風後康復治療一定要早期介入,早期康復有利於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有效預防或減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質疏鬆、壓瘡等並發症,可縮短住院時間。
7、造成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症狀。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呈迅速上升趨勢,骨質疏鬆症的具體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內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男性則為睾酮水平下降引起,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
2,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
骨質疏鬆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
3,營養因素
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鬆,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也易發生骨質疏鬆。
4,廢用因素
老年人活動減少,肌肉強度減弱,機械刺激少,骨量減少,同時肌肉強度的減弱和協調障礙使老年人較易摔跤,伴有骨量減少時則易發生骨折,老年人腦卒中等疾病後長期卧床不起,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
5,葯物及疾病
抗驚厥葯,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以及卡馬西平,引起治療相關的維生素D缺乏,以及腸道鈣的吸收障礙,糖皮質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又增加腎臟對鈣的排泄。
6,其他因素
酗酒對骨有直接毒性作用,吸煙能增加肝臟對雌激素的代謝以及對骨的直接作用。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還可能由以下多種疾病引起:如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庫欣綜合征、性腺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垂體泌乳素瘤、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8、腦卒中特殊臨床問題有哪些,如何處理
腦卒中的特殊臨床病症處理
(一)肩部問題
腦卒中患者在發病1~3個月,有70%左右發生肩痛及其相關功能障礙,限制了患側上肢功能活動和功能的改善,常見的有肩手綜合症、肩關節半脫位和肩部軟組織損傷(如肩袖損傷、滑囊炎、腱鞘炎)等。
1.肩-手綜合症(shoulder-hand syndrome,SHS)肩-手綜合症表現為肩痛、手水腫和疼痛(被動屈曲手指時尤劇)、皮溫升高、消腫後肌肉萎縮、甚至攣縮。病因不清,可能與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在壓迫下腕關節被牽拉並掌屈、過度牽拉、輸液滲出、手意外小傷害等有關。常於卒中後1~3個月發生,多突然起病,節段性疼痛、水腫、血運障礙、關節活動范圍受限、活動後症狀和體征加重。
(1)臨床分期
第Ι期,手部水腫,很快使運動范圍明顯受損。水腫重要在手的背面,特別是指節、指間關節,常中止於腕關節及其近端,皮膚呈橘紅或紫色,特別在下垂狀態時,表面微熱及潮濕感。指甲逐漸發生變化,表現蒼白、不透明。同時伴肩、腕關節疼痛,關節活動范圍受限,特別是前臂被動外旋、腕關節背伸更為顯著。如做超過腕關節活動范圍的被動屈曲時,疼痛加重,甚至做上肢負重的治療時也可引起。指間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手指外展受限嚴重,近端的指尖關節發硬,僅能微曲,不能完全伸展,若被動屈曲該關節,有疼痛;而遠端指間關節可伸展,屈曲幾乎不能,任何被動屈曲企圖,都會產生疼痛。此期持續3~6個月,20%是兩側性的,這一期如出現症狀立即開始治療,常可控制其發展,並治癒;如不及時治療,很快轉入第Π期。被動活動易引起劇烈疼痛為此期一大特點。
第Π期,手的症狀更明顯,疼痛加重,出現自發痛是此期特點,手的水腫可減輕,但血管的通透性發生變化,如皮膚濕度增高、發紅、可見於絕大多數人。手皮膚、肌肉明顯萎縮,手掌成爪形,手指攣縮,發生Dupuytron攣縮樣手掌肌膜肥厚,X線可見骨質疏鬆樣變化,肉眼可看見在腕骨間區域的背側中央、掌骨和腕骨結合部出現堅硬隆起,指關節活動受限漸進明顯。此期約3~6個月,預後不良,為了把障礙減少到最小程度,仍必須積極治療。
第Ш期,又稱後遺症期,水腫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經治療的手,活動能力永久喪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徵的畸形手:腕屈曲偏向尺側,背屈受限制,掌骨背側隆起、固定、無水腫,前臂外旋受限,拇指和食指間部分萎縮、無彈性,遠端及近端的指間關節固定於輕度屈曲位,屈曲范圍很小,手掌成扁平,拇指和小指顯著萎縮,壓痛及血管運動性變化也消失。此期是不可逆的終末階段,病側手完全失用,永久喪失運動,成為終身殘疾。
(2)治療
原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傷(即使是小損傷)、疼痛、過度牽張、長時間垂懸,已有水腫者應避輸液。第Ι期治療效果較好,主要目標盡快減輕水腫、疼痛和僵硬,卧位時患肢抬高,坐位時把患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上,並用夾板固定,避免腕部彎曲。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壓纏繞是簡單、安全、有戲劇性效果,其治療方法:用1~2mm的長線,從遠端到近端,先拇指,後其他四指,最後手掌手背,直到腕關節上。冷療有止痛、解痙、消腫效果,用9.4~11.1℃的冷水浸泡患手30分鍾,1次/日。主動、被動運動應首先進行肩胛骨活動,在上肢上舉的情況下進行三維的肩關節活動。不應練習患上肢伸展的持重活動。
患側上肢的被動運動:可防止肩痛、維持各關節的活動度,但應非常輕柔,以不產生疼痛為度。
交感神經阻滯:星狀交感神經節阻滯對早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減輕或消失,對第Π期效果差。
類固醇制劑:口服/肩關節或腱鞘注射類固醇制劑對肩痛較好,減輕局部炎症。
高位胸交感神經切斷術:對部分患者有效。
物理因子治療:有一定療效。
總之,肩-手綜合症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特別是發病3個月內是治療的最佳時期。
2.肩關節半脫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在偏癱患者中很常見,肱骨頭從關節盂下滑,肩峰與關節盂之間出現明顯的凹陷。
(1)病因:最主要因岡上肌、三角肌後部為主的肩關節周圍肌肉功能下降。此外,肩關節囊及韌帶鬆弛、破壞、長期牽拉所致的延長;肩胛骨周圍肌肉癱瘓、痙攣及脊柱直立肌的影響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轉。
(2)臨床表現和診斷:多於病後頭幾周開始活動後,早期無任何不適,部分患者當患肢垂放時間長時,可有不適或疼痛,當上肢被支撐或抬舉時,症狀減輕或消失。日久可出現劇烈肩痛,可合並肩關節活動受限。查體可見患側肩部三角肌塌陷、關節囊鬆弛、肱骨頭向下前移位,方肩,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轉,關節盂向下傾斜。隨著肌張力增高,肩胛骨後縮,內緣隆起,多靠近脊柱,尤其下角內收,低於對側。關節盂處空虛,肩峰與關節盂之間明顯凹陷,可容納1/2~1橫指,即可診斷。
(3)預防:一旦出現肩關節半脫位恢復較慢,應早期預防。坐位時患肢可放在輪椅的扶手或支撐台上,或採取其他良好的肢位;站立時可用肩托(Bobath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對肩部的不利影響。
(4)治療:目的在於糾正肩胛骨位置,進而糾正關節盂位置,手法糾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伸;刺激肩胛骨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活動或增加其肌張力,治療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後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復地加壓,並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後縮;用冰快速按摩有關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動,對三角肌及岡上肌功能性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治療也有效。針灸、電針可能對肌張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損傷肩關節及周圍組織的情況下,維持全關節無痛性被動活動,應避免牽拉患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脫位。
9、腦卒中常見並發症該怎樣處理?
腦卒中發生後容易出現一些並發症,其中以肩關節半脫位和肩手綜合征較多見
1.肩關節半脫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是腦血管病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發病率高達60%~70%,好發於BronnstrumⅠ-Ⅱ期肌張力低下的階段半脫位本身並不會造成肩關節疼痛,但它極易造成肩關節損傷進而引起疼痛,因此在治療中應引起重視
(1)病因及發病機制肩關節是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的球窩關節,肱骨頭大,關節盂小而淺,有2/3的肱骨頭位於關節盂之外,這雖然有利於肩關節進行各個方向大范圍的活動,但卻使肩關節的穩定性下降缺失的穩定性可以由肩關節周圍強壯的肌肉給予部分補償正常情況下,肩胛骨關節盂朝向上前及外側,這種向上傾斜的關節盂的結構在預防向下脫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肱骨頭向下移位時必須先向外側移動當上肢處於內收位時,關節囊上部及喙肱韌帶緊張,被動地阻止了肱骨頭的側向移動,也就防止了向下脫位,被稱為「肩關節的鎖定機制」當上肢負重時,岡上肌加強了關節囊的水平張力;當上肢外展時,該鎖定機制不再發揮作用由於上肢外展或前伸時,關節囊上部變得鬆弛,所以肩關節的穩定性必須由肌肉收縮來保障,維持關節的穩定幾乎完全依賴於旋袖肌
造成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肩關節鎖定機制的喪失:腦卒中軟癱期,由於肩胛骨上提肌向上旋轉的前鋸肌及斜方肌等肌張力下降,在上肢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引起肩胛骨下移和向下旋轉,關節盂向下傾斜,造成肱骨在體側相對於改變了位置的肩胛骨而言處於外展位,破壞了正常的關節盂向上傾斜所提供的「肩關節的鎖定機制」,使肱骨頭向下滑動而產生半脫位
2)肩周圍固定肌功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岡上肌為主的肩關節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癱瘓肌張力低下被認為是造成肩關節半脫位的重要原因這些肌肉癱瘓後在上肢重量的牽拉下可產生肩關節半脫位
3)不恰當的護理:處於弛緩性癱瘓期的患者,在翻身坐起轉移等的過程中,未給予肩關節適當的保護,甚至在輔助時牽拉患側上肢,這也常常是造成肩關節半脫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2)臨床表現肩關節半脫位並非於偏癱後馬上出現,多於患者開始坐和站等活動後才發現早期患者可無任何不適感,有些患者當患側上肢在體側垂放時間過久時可出現下墜的不舒服感或疼痛,這種疼痛可以在上肢被支持或被上舉時得到緩解或消失查體可見: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明顯肌肉萎縮,關節囊鬆弛,肱骨頭向下移位,呈方肩畸形,關節盂處空虛,肩峰和肱骨頭之間可觸及明顯的凹陷從後面看,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轉,靠近脊柱,肩胛下角內收明顯並且比另一側低肩胛骨的內側緣被拉離胸壁,成為「翼狀」肩胛
(3)檢查方法
1)觸診檢查:患者取端坐位,軀干保持穩定,雙上肢自然下垂於身體的兩側治療師用食指觸摸肩峰和肱骨頭上方之間的凹陷,以橫指寬為單位進行判定,記錄為半橫指一橫指一橫指半等注意評價時應對雙側肩關節進行比較
2)X線檢查:
①檢查體位:患者取坐位,雙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向體側
②投照方法:X線管中心高度與鎖骨外側端的上緣一致,中線與肱骨頭中線一致,管球向足側傾斜15°,距離為1m在相同條件下分別投照雙側上肢,測量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間隙,雙側比較
(4)診斷標准
①肩峰下可觸及凹陷;②兩側肩關節正位片上病側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間隙大於14mm,或病側與健側相比,病側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間隙大於健側10mm或以上
(5)治療
1)治療目的:
①糾正肩胛骨的位置以恢復肩關節原有的鎖定機制
②刺激肩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動及張力
③在不損傷關節及其周圍結構的前提下保持肩關節無痛性的全范圍的被動活動度
④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保護易受傷的肩關節
2)治療方法:
①糾正肩胛骨的位置:糾正肩胛骨的位置重點是抑制使肩胛骨下沉後撤和向下旋轉的肌肉的肌張力,增加肩胛骨的活動性治療師可以通過手法向需要的方向活動肩胛骨向偏癱側翻身和肘伸展位負重向兩側轉移重心等方法來解除肩胛骨的痙攣狀態,糾正肩胛骨的位置之後,要進行肩胛骨主動運動的訓練,增強肩胛骨的活動性例如:患者取仰卧位,肩關節90°屈曲,肘關節伸展,做上肢向上去夠天花板和向下返回原位的動作,完成肩胛骨的內收外展運動;或患者取坐位,雙手十指交叉,雙上肢在身體前面下垂,做雙側的聳肩動作,完成肩胛骨的上提與下制運動
②刺激肩關節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所有刺激上肢運動功能恢復的方法,如滾筒運動和桌面擦拭運動等均可用於激活肩關節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通過患側上肢負重對上肢關節的擠壓,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治療師可以利用手法進行關節擠壓,刺激肩周肌肉的活動,具體方法是:患者取坐位,雙上肢自然下垂,治療師用雙手環握住患者的上臂,向上進行關節擠壓的同時使肩關節外旋,再使肩關節內旋恢復原位,反復數次後肱骨頭就可能被拉回到關節盂內
③維持肩關節無痛性的全范圍的被動活動度:肩關節半脫位的患者容易出現肩痛和關節活動受限,所以維持關節無痛的全范圍的活動度十分重要在治療活動中治療師要注意,一旦出現疼痛應立即減小活動度或改變支持的方法,矯正肩胛骨的位置並充分支持肩關節通常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④保護易受傷的肩關節: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肩關節不僅在被動活動上肢或進行其他治療性活動時必須避免引起疼痛而且在幫助患者在床上移動或轉移到輪椅上時也要保護好肩關節,避免引起疼痛,坐位時應對患側上肢給予支持,坐在輪椅中時多建議使用輪椅桌對吊帶的使用爭議較大,不僅吊帶的有效性值得懷疑,而且吊帶的使用還可能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概括起來包括:
a.加劇患者對患側上肢的失認,使患側上肢從全身運動中功能性分離
b.加重或強化了患側上肢的痙攣模式
c.阻礙了因身體姿勢或平衡受破壞時,患側上肢所產生反應動作的能力
d.在步行中,妨礙了患側上肢代償性擺動
e.阻礙了正常感覺的輸入
f.由於制動或壓迫,不利於血液與淋巴液循環
2.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障礙」
(rex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腦血管病後常見的並發症,多見於腦卒中後1~3個月內,發病率約為12.5%~32.0%其典型的表現是肩痛患手浮腫和疼痛,皮溫升高,消腫後手部肌肉萎縮,甚至攣縮畸形
(1)病因及發病機制肩手綜合征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1)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學說:交感神經支配血管運動系統和皮膚腺體,當受到疼痛腦部病灶情緒變化等因素的刺激時會出現血管運動系統和皮膚腺體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局部瘀滯性充血水腫
2)肩-手泵功能障礙學說:Moberg認為肩手的血液迴流有賴於肩泵和手泵,而肩泵和手泵的動力來自肌肉的收縮活動,癱瘓後肌肉活動減弱或消失,血液迴流缺乏動力,因而造成上肢遠端的水腫
3)腕關節持續屈曲受壓:患者卧床或坐在輪椅里時,可能未注意到腕關節處於過度掌屈位,血管造影證明,過度的屈腕可使血液迴流受阻當患者坐在輪椅中時,因為他的體重向患側傾斜,會進一步壓迫腕關節而使靜脈迴流更加受阻
4)腕關節過度伸展:在治療中,患者的腕關節可能被無意地超越了正常關節活動范圍,因而損傷關節及周圍組織
5)靜脈輸液:急性期需靜脈輸液時,不少護士喜歡用患手背靜脈輸液以解放健手,如果輸液時液體滲入到周圍組織中,就會發生明顯的水腫
6)患手意外損傷:如向患側跌倒時損傷患手接觸過熱容器燙傷等均可導致患手水腫
(2)臨床表現及分期Ⅰ期:患者的手突然出現腫脹,很快發生明顯的運動受限,水腫以手的背部最為顯著,通常向近端止於腕關節,皮膚皺褶消失,觸及患手有柔軟感及膨脹感;手的顏色發生改變,呈橘紅色或紫色,特別是當患臂垂於體側時更明顯;患手皮溫較健側高,有時有潮濕感,指甲變得蒼白不透明;患側肩關節和腕關節疼痛,關節活動范圍受限,特別是前臂旋後和腕關節背伸掌指關節屈曲明顯受限,看不到掌指關節處的骨突起,手指外展嚴重受限,近端指間關節僵硬膨脹,幾乎不能屈曲,也不能完全伸展,遠端指間關節伸展,不能或幾乎不能屈曲被動運動易引起劇烈疼痛是肩手綜合征的一大特點,Ⅰ期一般持續3~6個月,這個階段如積極治療常常可以改善症狀並控制其發展,未及時治療的患者中,有些逐漸自愈,有些則很快轉入第Ⅱ期
Ⅱ期:肩痛和手的水腫減輕,患手皮膚和肌肉明顯萎縮,常可出現類似Dupuytren攣縮樣手掌腱膜肥厚,手指的關節活動受限越來越明顯,X線透視可見患手骨質疏鬆樣變化,肉眼可看到在背側腕骨之間及與掌骨連接區域出現堅硬的隆起
Ⅲ期:水腫和疼痛可完全消失,但關節的活動性則永久喪失,固定於一種典型的畸形狀態,表現為:
①腕關節掌屈並偏向尺側,背屈受限,腕骨上的隆起更加堅硬和明顯
②前臂旋後嚴重受限
③掌指關節不能屈曲,拇指和食指間部分萎縮並且無彈性
④近端和遠端指間關節固定於輕度屈曲位,即使能做屈曲也是在很小的范圍內
⑤手掌變平,大小魚際肌明顯萎縮
(3)診斷目前肩手綜合征尚無統一公認的診斷標准上田氏認為腦卒中患者如存在肩痛上肢及手指腫脹,無論有無手指疼痛,即可診斷為肩手綜合征不過應排除局部外傷感染周圍血管病等所引起的浮腫
(4)預防預防肩手綜合征的重點在於避免所有引起水腫的原因注意患者上肢和手的正確位置的擺放;當患側上肢進行肘伸展位的負重訓練時要格外小心,避免腕關節的過度背屈;盡量避免在患手上做靜脈輸液;避免患側上肢尤其是手部的外傷
(5)治療在肩手綜合征的早期,剛剛出現水腫疼痛和活動范圍受限時就採取積極的治療,能夠獲得最好的效果即使在數月之後,如果仍有炎症反應疼痛和水腫,治療也可能是有效的一旦發生了攣縮固定,各種方法幾乎都沒有任何效果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盡快地消除水腫,減輕疼痛和僵硬
1)體位擺放:保持良好的卧和坐姿,卧位時可將患側上肢適當抬高,坐位時,把患側上肢放在身前的桌子上,當患者坐在輪椅里時,建議使用輪椅桌,避免患側上肢和手懸垂在身體外側甚至輪椅外側
2)避免腕關節屈曲:為了改善靜脈迴流,可佩戴小型腕上翹夾板支持腕關節,使腕關節24小時保持背屈位夾板一直佩戴到水腫和疼痛消失手的顏色正常為止
3)主動運動:在治療中應盡量要求患者進行主動運動,因為肌肉收縮可以起到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迴流從而減輕水腫可以刺激患側手臂隨意運動的活動都可以應用,但在疼痛和水腫消除之前,應避免進行肘伸展位的負重訓練
4)被動運動患側上肢和手指的被動運動對防治肩手綜合征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這些活動應非常輕柔的進行,避免引起疼痛,實際上,任何會引起疼痛的活動和體位都應避免所有活動均可在患者仰卧位患側上肢抬高以利於靜脈迴流的狀態下進行
5)向心性加壓纏繞手指(圖4-4-57)是一種簡單安全經濟且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圖4-4-57向心性加壓纏繞手指
治療師用一根直徑1mm~2mm的長線繩從手指遠端向近端纏繞首先纏繞拇指,然後再纏繞其他手指,最後纏繞手掌直到腕關節以上纏繞時先將繩子的一端對折做成一個小環,然後從遠端快速有力不留間隙地向近端纏繞至指根,纏完後,立即從指端繩環處拉開纏繞的線繩
6)冰療治療師將患者的手浸入加入冰塊的冰水中,冰與水的理想比例為水佔三分之一,冰佔三分之二,這樣的溫度即便於手的浸入,而且冰的不斷融化使水溫保持冰冷
分3次泡手,兩次浸泡之間有短暫的間隔,治療師應與患者的手一同浸入,便於確定浸泡的耐受時間
7)皮質激素類口服治療
8)交感神經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