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奶中酪蛋白會致癌嗎
不會,因為吃下去的蛋白質會在腸道中降解吸收,進入人體的基本上都成了氨基酸了。
2、牛奶中的酪蛋白致癌嗎
樓主你好,這主要是源於一個英國女教授提出牛奶中含有的IGF-1致癌,具體的解釋,中國上海水產大學營養與發酵專業教授陳有容教授的講解,如下
牛奶是全世界公認的營養食品,到目前為止沒有改變。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脂肪。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我也看了。如果這個女科學家真有這個事,我認為,一個人不能代表這種說法,一定要做大量而嚴謹的對照實驗來證明,包括臨床的和動物的。
IGF-1是一種生長因子,人和動物本身都有,它有促生長的作用,在很多國家是一種用葯,用來促進小孩身體生長發育。這就更加證實了它沒有被列入致癌因子的范圍。我想補充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會如此關注牛奶和癌症的關系?這和一件事有密切的關聯。1994年,FDA(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rBGH(重組牛生長激素),可以用於促進奶牛產奶,最高可增產15%-20%。可是增加了牛奶產量以後就會發現,在這種牛奶裡面IGF-1的含量也隨之增高(可能不是同比率增長,但確實增長了)。這樣的牛奶喝進去,比普通的、沒有用過這種激素的奶牛產的奶,人們攝入的IFG-1含量就高了,增加了數倍。專業人員對喝了此類牛奶的女性進一步的跟蹤研究發現,她們患乳腺癌的概率確實高了一些。這個結果,使人們認為IGF-1是致癌因子,牛奶和乳腺癌有關系。但是現在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中國產奶場是不是用了這種激素,這個也不能肯定。
如果要我提建議採取一種對策的話,我只能說:假使消費者對加了這樣的激素催出的牛奶抱有疑慮,可以選擇不買,只購買沒有添加激素的牛奶或者乾脆喝豆奶,這樣危險性就低了。加了催奶激素的牛奶是否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轉基因食品呢?我想應該是的,而且這種牛奶里除了IGF成分增多外,可能還有其他成分。在沒有作出結論之前,我們還是應該讓消費者知道,他們買的究竟是什麼,消費者有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然而這又牽涉到一個我們國家正在討論的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問題了,真情奉獻,望採納。
3、牛奶喝多了是不是會讓骨質疏鬆?
喝牛奶的時間對人體消化吸引牛奶中的養分也有一定的影響,兒童的喝牛奶時間是按年齡決定每天的飲奶次數、時間和飲奶量,成年人喝牛奶就要講究喝牛奶的時間了。 有些成年人有早晨喝牛奶的習慣,這種方法不科學,原因是經過一個晚上睡眠休息人的胃早已排空,已作好吃飯消化食物的准備,這時胃的排空也很快,而牛奶又是流質的乳汁,胃排出更快。空腹喝牛奶,在胃中還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入腸中造成了營養成分的損失。牛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構成人體新的組織,還對原有組織有修補作用,若空腹喝牛奶不但牛奶從胃中很快排出,而且上述的寶貴蛋白質還會被人體分解作為熱量被消耗掉,這就不能完全起到蛋白質應有的作用,非常可惜。 牛奶中的蛋白質在人胃中經胃蛋白酶及小腸的消化分解成為各種氨基酸才能在小腸內被吸收利用,空腹喝牛奶胃排空快使一些蛋白質未被分解成氨基酸,一些氨基酸在小腸內沒有來得及吸收就被排入大腸,在大腸這些蛋白質和氨基酸被分解腐敗變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使寶貴的蛋白質未能完全到應有的作用。還增加了人體的負擔。 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後1-2小時後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如饅頭等;三是早晨喝牛奶時要同時吃些饃、米飯、麵包、餅干、點心等含澱粉的食物,這樣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時間較長,牛奶與胃液能夠充分發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質能夠很好的消化吸收。 牛奶有催眠鎮靜作用,早晨正是人們精力旺盛地學習和工作時間,喝牛奶後使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反而對學習和工作不利,所以最好不要在早晨空腹喝牛奶。 什麼時間喝牛奶好呢?最好晚上喝牛奶,因牛奶中含有一種能使人產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還有微量嗎啡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特別是L色氨酸它是大腦合成羥色的主要原料,五羥色胺對大腦睡眠起著關鍵的作用,它能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從而使人想睡眠,並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鈣還能清除緊張情緒,所以它對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於人們的休息和睡眠。 睡前喝牛奶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晚餐攝入的鈣,睡前大部分被人體吸收利用。睡後特別是晚上零點以後血液中鈣的水平會逐漸降低,血鈣的下降,促進了甲狀旁腺分泌亢進,激素作用於骨組織,使骨組織中的一部分鈣鹽,溶解入血液中,以維持血鈣的穩定平衡。此種溶解作用是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時間長了,會成為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鈣可緩慢的被血液吸收,整個晚上血鈣都得到了補充、維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鈣,防止了骨流失、骨質疏鬆症,所以睡前喝椰奶是由椰肉製成的。所含的是低量植物蛋白和較少的脂肪,所以營養價值不高,但是利於減肥的健康食品。純奶含有的蛋白,糖和脂肪是三種中最高的,故也有最好的營養價值。
4、喝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嗎?
骨質疏鬆症是骨頭形成空隙而變脆,導致其不能有力支撐身體的一種病症。它多發於老齡者和更年期女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不論男女,均隨著年齡而增加。骨質疏鬆症是因骨量(單位體積骨中的含鈣量)的減少而引起的。因此,要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吸取鈣是十分重要的。成人一天必需的鈣量為600mg。雖然在蔬菜、魚類等多種食物中均含鈣,但蔬菜、魚中鈣的消化吸收率僅為15%-30%,而牛奶和奶製品中鈣的消化吸收率為35%-60%。其原因是牛奶中所含的酪蛋白和乳糖可與鈣結合形成復合物,促進鈣的吸收。而且,牛奶的含鈣量也較多,200ml的牛奶約合200mg的鈣。所以,飲用牛奶,可防止骨質疏鬆症。
5、牛奶喝多了 反而會引起骨質疏鬆?
捲入經濟糾紛案的林光常教授曾這樣說過,最近一位北京的醫生也提出贊成這種說法。這些東西見仁見智,反對與贊成的也都有其各自的理論依據。但牛奶不宜多喝卻是很多營養學家提倡的,畢竟成人和成體動物都不再需要哺乳了。而且有數據顯示,牛奶與乳腺癌的發病率之間的確有些關系。現代社會的牛奶經超高溫滅菌製成,有益的營養成份被破壞很多,牛奶生產過程中的均質化造成人類動脈硬化的說法至今也無定論,還沒有人能擔保均質化生產不會破壞人類的動脈。而且為防止牛乳腺炎及其它疾病所注射的抗生素及其它葯物殘留肯定也會在牛奶中有所體現。這是個化工食品的時代。我的建議是睡眠不好的人可睡前喝牛奶,有助入眠,偶而喝也不錯。但不要大量喝。
6、喝牛奶會導致鈣流失嗎
喝牛奶不會使鈣劑流失。
相反,喝牛奶是補充鈣劑最安全有效的途徑。牛奶中鈣的含量很豐富,每百克牛奶中含鈣可達100~110
毫克,而且這種鈣為天然乳鈣,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況且,葯補不如食補。
國人缺鈣,就是因為牛奶喝得太少了。
7、為什麼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導致骨質疏鬆?
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加速體內鈣質的流失,提高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蛋白質可來自動物性食品,也可來自植物性食品如攝入過多,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等增加,腎臟排泄時會增加負擔,同時也可使鈣的排出增加,長此下去會引起腎臟損害或引起骨質疏鬆症。同時過多食用動物性食品,會隨蛋白質攝入大量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進入肌體,從而增加了患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危險。
另外還有報告指出,過量設施蛋白質會誘發乳腺癌、直腸癌、腎癌等。為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82年專門發表了一項聲明,告誡人們不要過多食入蛋白質。
8、林光常說牛奶會導致癌症了鈣流失,真的假的
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的柯林·坎貝爾教授,在一項歷時27年的系列動物實驗中,得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坎貝爾教授的主要觀點,日前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被披露。
柯林·坎貝爾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1982年,他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撰寫的報告《膳食、營養與癌症》發表後,震驚了全美國。
接著,他又組織了膳食與疾病發病率的大規模調查研究。這次研究被《紐約時報》稱為「世界流行病學研究的巔峰之作」。
閱讀提示: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主持的一項長達27年的動物實驗表明,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可以促發癌症。此外,牛奶還會引發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病。安全的蛋白質則來自植物,包括小麥和豆類——這類蛋白質即使攝入量很高,也不會誘發癌症。因此他發出呼籲,中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的,應該控制牛奶和肉製品的攝入。
「大鼠實驗」得出驚人結論
坎貝爾教授圍繞這一研究成果進行的一系列動物實驗,前後開展了27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鼠實驗」。
黃麴黴素是一種高致癌物,坎貝爾教授讓實驗老鼠全部接觸同等劑量的黃麴黴素,在體內產生腫瘤病灶細胞。然後,他用含不同蛋白質的飼料喂養大鼠。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谷蛋白(植物蛋白),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酪蛋白(動物蛋白,牛奶中87%的蛋白質都是酪蛋白)。
經過一段時間後,吃飼料中含20%谷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沒有什麼增加;吃飼料中含20%酪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則呈斜線顯著上升。這一實驗最重要的發現是:當攝入的酪蛋白水平達到或者超過大鼠生長所需要的正常水平時,就會促進癌的發生。
實驗證明:低蛋白膳食(植物蛋白)能抑制黃麴黴毒素誘發癌症,而且,即使癌症已經發生,低蛋白膳食也能顯著地遏制癌症病情的惡化。而高蛋白膳食(動物蛋白)則能對黃麴黴毒素誘發癌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膳食蛋白質對癌症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只需要調整蛋白質的攝入量,就可以激活或者抑制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坎貝爾進一步指出,占牛奶蛋白組成的87%的酪蛋白可以促進各階段的癌症。安全的蛋白質則來自植物,包括小麥和豆類——這類蛋白質即使攝入量很高,也不會誘發癌症。
坎貝爾由此得出了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牛奶蛋白)優劣判斷的驚人結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所謂低品質的植物蛋白,盡管用於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比較慢,但是很穩定,這種蛋白才是最健康的蛋白,也是身體最需要的蛋白。和動物來源的蛋白質相比,植物蛋白緩慢,但是能穩定地贏得『健康比賽』的勝利。」
《今日美國》的頭版文章
我們常常以「外國人喝的是牛奶,吃飯以肉食為主」來作為西方人普遍強壯的原因。然而,坎貝爾卻對中國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非常推崇,認為這才是科學的、健康的。
1990年6月6日,美國著名報紙《今日美國》在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一篇題為《健康生活,東方優於西方》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是合理正確的,美國人應效仿東方飲食習慣,控制牛奶和肉製品的攝入。
文章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根據坎貝爾教授在中國的研究。1983至1989年,在坎貝爾教授的組織下,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為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等多家權威機構合作,在中國24個省區市的69個縣開展了3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發現,中國的肥胖者比美國少得多,患心臟病、直腸癌和乳腺癌的比率也比美國少得多,就是因為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這一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寫成的。
「這部分關於中國健康調查的內容還獲得了我國衛生部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流行病學和健康管理專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黃建始教授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可靠、可信、可讀、可用」。
慢性病背後的「牛奶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奶在許多家庭迅速地普及,乃至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同時,中國的慢性病發病率也開始上升。但極少有人考慮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2003年12月12日,距離《今日美國》的頭版文章刊出13年之後,坎貝爾博士在上海舉辦的東方科技論壇第38次學術研討會上再次對東西方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做了比較。
坎貝爾教授在題為《東方營養學的未來及西方營養模式的啟迪》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人不要重復西方國家在飲食結構不合理方面所付出的代價,特別是美國快餐所引起營養不平衡所導致的肥胖症。坎貝爾認為,中國人普遍地、大量地飲用牛奶,使動物蛋白質攝入大為增加,也給不斷發展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具體表現為營養過剩引起肥胖,繼而使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由此導致公共和個人醫療開支逐年遞增。
坎貝爾指出,攝入少量的動物蛋白是安全的,但如果過量,癌細胞就會被高蛋白「催發」,導致迅速擴散。有些科學家不相信這一結果,做了類似的實驗後發現,確實如此。「那麼,我的良好健康處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健康帶來多種益處;吃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意料不到的危險,此類食品包括奶製品、肉類和雞蛋。」坎貝爾教授說。
黃建始教授認為:「肉、蛋、奶等動物源性蛋白吃得太多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如肥胖等。但並不等於說人們就不能吃肉、不能喝奶,完全素食。關鍵是要適當,要平衡,不要過多,任何東西過了都不好。健康膳食一定要遵循如下要求:營養充分、飲食平衡、熱量控制、比例適度、種類多樣。」
編輯手記: 適度才是好的
牛奶竟然可以促進癌細胞的生長!這個研究結果令人震驚。近些年,一方面牛奶消耗量越來越大;同時,對牛奶的質疑也在不斷出現——有人說牛奶中的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元兇之一,有人認為牛奶可引發兒童過敏及氣喘或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還有人認為牛奶不但不能補鈣,還加快了鈣的流失,引起骨質疏鬆症。
其實,任何一種食物關鍵在於適度。曾經,我們都懂得「一杯牛奶強健一個民族」,今天,我們也同樣應該知道西方專家們的觀點。因此,因人而異、適量適度是我們基本的飲食原則。我們希望更多的營養專家各抒己見,積極參與到如何健康、適量地飲用牛奶的討論中來,為讀者提供更權威、更科學的健康指導。
相關鏈接:一家之言
台灣健康教育專家林光常博士:
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中,大多數是酪蛋白,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緻密、極難消化分解的凝膠。牛奶進入胃後,會自然形成凝膠,凝膠會形成一種把胃中殘存食物包圍起來的作用,阻礙其他食物消化,造成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患者,假如攝取乳製品,常會惡化潰瘍,因為蛋白質的消化必須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主要是鹽酸)及消化酶方能分解消化。酪蛋白適合含有四個胃結構的牛,利用不斷反芻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所以我說「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
著名營養學專家西木博士:
牛奶中含有多種激素,這是因為奶牛吃的是含激素的飼料,這種激素對人體有害,會刺激人體對激素敏感的器官——如男性前列腺、女性的乳腺細胞過度增長。這也是前列腺癌及乳腺疾病在西方國家高發的原因。
牛奶中含鈣不少,但鎂的含量比較低。而鈣和鎂通常共同發生作用的比例為2比1,只有這樣才利於身體吸收,維護心腦健康狀態。但牛奶中鈣和鎂的比例卻為10比1。鈣的含量雖多,但人體吸收不了多少,無法起到補鈣作用。
9、牛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多喝牛奶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過量,對健康造成損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范志紅教授指出:這種說法是建立在針對西方人群的調查基礎上的。首先西方人的膳食結構的特點就是高蛋白、高脂肪,並且含有大量的牛奶、乳酪、冰淇淋等,但中國人的蛋白質攝入量就顯示普遍不足。范教授告訴記者,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是3%,遠遠低於肉類等食品,甚至低於豆製品(水豆腐5%,干豆腐20%)。從膳食結構來看,牛奶可以給人體提供的蛋白質比例是很小的,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因此「蛋白質過量的棍子不能打在牛奶頭上」。
2.牛奶呈酸性,會溶解鈣,最後可能導致骨質疏鬆:
中國有幾千萬中老年骨質疏鬆患者,范教授表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以前都是不喝牛奶或者牛奶喝得很少的。其實牛奶中富含鈣、鎂、鉀等金屬元素,總體呈弱鹼性--據權威部門測算,100克牛奶中大約含有鉀120毫克-130毫克和鈣110毫克-140毫克。既然調查顯示牛奶呈弱鹼性,就不會分解骨骼中的鈣質,導致骨質疏鬆。其實我國大部分的骨質疏鬆患者都生活在農村等牛奶消費量較低的地區。
3.多喝牛奶會導致患糖尿病或者皮膚過敏的概率上升:
對於糖尿病、皮膚過敏等問題,范教授指出,調查指出:如果嬰兒在六個月以前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後患糖尿病的幾率會增加;4-6個月的孩子用牛奶喂養,有可能增加皮膚過敏的發病率。因此她表示,小孩子在哺育時期我們要提倡喝母乳少喝牛奶。但對於6個月以後的孩子,特別是成年人來說,飲用牛奶和糖尿病以及過敏發病率沒有什麼關系。
4.多喝牛奶會引起患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概率上升:
「牛奶致癌論」近年來受到不少研究者的關注。這個依據的是世界乳癌學會渥太華會議的一個研究報告。這個報告說奶牛被注射生長激素後,在產的牛奶中會出現一種叫IGF-Ⅰ的生長激素,它會導致乳腺癌等癌症。范教授說:「這種生產不規范的牛奶中含有生長激素,最後會導致癌變,這就相當於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一樣會致病。」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求牛奶的生產企業嚴格控制飼養條件,不能說是牛奶致癌。「事實上,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類似於亞油酸的物質,對很多的癌症特別是結腸癌有抑製作用」。
5、多喝牛奶會引發血管病:
一次性喝牛奶過多容易導致動脈硬化,誘發血管疾病。法國一個研究所曾做過一個長達10年的科學研究,牛奶里的酪蛋白可以生成一種對血管非常危險的分子——高半胱氨酸,高豐胱氨酸分子損害血管的彈性組織,使脂類特別是膽固醇非常容易沉澱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逐漸阻塞,最終導致血動脈加速硬化。
6、多喝牛奶易患白內障:
老年人喝牛奶過多容易患白內障。因為鮮牛奶中含有比較多的乳糖。乳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半乳糖,血液里吸收過多的乳糖會積聚在眼晶體,影響晶體正常代謝,使晶體蛋白發生變性,從而失去透光性,形成老年白內障。
喝牛奶有哪些好處
1、促進胎兒發育
可以說牛奶是一種幾乎完美的食品,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可以在牛奶中獲取,因此牛奶是最接近人體天然需要的食品。特別是對於孕婦而言,在懷孕期間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都可以在牛奶中獲取,而且每天喝一杯牛奶還能夠能促進胎兒的發育。
2、鈣、磷豐富
在牛奶中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以鈣、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最為豐富,並且比例比較適當,非常利於人體的消化以及吸收。經常喝牛奶不僅僅能夠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同時也是老年人延年益壽的養生佳品。牛奶的營養特點正好能適應老年人的需要,因此老年人在養生保健時不妨多喝牛奶。
3、降膽固醇
患有高膽固醇的人群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喝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一些成份能夠有效地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對於高膽固醇患者來說牛奶十分的健康。除此之外一些患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在平時也應該多牛奶,它被人稱做是高血壓的「天敵」,常喝牛奶能使血壓降低,從而降低中風的發病幾率。而且經過研究發現,老年人經常喝牛奶還能夠有效的降低心臟發病幾率,也能預防腦中風。
4、保護消化系統
在喝牛奶的好處上,它還具有保護消化系統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促進潰瘍病灶的癒合。專家指出,牛奶中所含有的一些物質能夠中和胃酸,能加強胃功能,特別是在胃炎的恢復以及治療上更具有一定的特效。因此萎縮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多喝牛奶。
(9)牛奶中酪蛋白能導致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牛奶是人所共知的營養飲料,有較好的保健和醫療價值。牛奶為完全蛋白質食品,對腦髓和神經的形成及發育有重要作用。牛奶脂肪中膽固醇含量比肉、蛋類低,具有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功效。
牛奶能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因此服用牛奶對消化道潰瘍,特別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冰凍牛奶可使血管收縮,對消化道潰瘍出血還能起止血作用。用牛奶發醇而成的「酸牛奶」,能使人體免受和減輕有毒物質的侵害,有刺激胃液分泌,增強胃腸消化的功能,最適宜肝臟病、胃腸病人和身體衰弱者以及嬰幼兒飲用。
另據報道,酸牛奶中的膽鹼含量特別高,可以調節體內膽固醇的濃度,同時又因酸牛奶中含有乳清酸,它能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並能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附著,從而使血中的總膽固醇含量降低。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服用酸牛奶大有好處。
10、酸奶中的酪蛋白致癌嗎
解析牛奶致癌說——酪蛋白的謎團
牛奶致癌,酪蛋白致癌,酪蛋白是什麼
流言: 一篇名為《牛奶的巨大危害!建議徹底禁食「牛奶、肉、魚、蛋」》的文章呼籲大家禁食牛奶,因為會致癌。[1] 列舉的一個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尤其是酪蛋白,是一種非常強的促癌劑,可促進各階段的癌症。
真相: 這是一篇影響深遠的網路文章,也讓許多人對於食用牛奶產生了懷疑。文章提到的另一個牛奶致癌的說法——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編者註:標准命名應該是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謠言粉碎機此前已經發文辟謠了,結論是牛奶中的IGF-1對人並不構成健康隱患(詳見 《牛奶致癌?》 )。今天,我們來討論下酪蛋白的問題。
流言是怎麼來的?
文章提到的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坎貝爾(T•Colin Campbell)教授是如何得出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促進各階段癌症這一結論的呢?
這得從1968年的一篇來自印度的論文說起。這篇論文通過大鼠試驗得出攝入高蛋白飼料與肝癌發病率呈正相關的結論。[2] 坎貝爾教授在看了這篇論文之後,與其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系列類似的試驗,發現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高低可以改變大鼠肝癌的發展速度。高蛋白攝入會加快大鼠肝癌的發展。他們還發現,試驗中使用的蛋白是動物來源的牛乳酪蛋白,如果換成植物來源的大豆蛋白或者小麥蛋白,則不會促進癌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坎貝爾教授又參與了一項中國健康調查(The China Study),通過對比中美兩國人民的日常膳食攝入和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從而得出肉類和乳製品等高蛋白膳食是許多疾病的根源,素食更有利於健康的結論。
坎貝爾教授把他的這些研究經歷寫成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牛奶中的酪蛋白會促進各階段癌症的觀點正是出自此書。[3] 由於此書的觀點迎合了推崇素食主義的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PCRM)和提倡保護動物權益的善待動物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的理念,因而被他們廣泛用來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反對乳製品的宣傳。牛奶能致癌就是他們反對乳製品的論據之一。
牛奶會致癌嗎?
那麼,飲用牛奶到底會不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頭看看坎貝爾的實驗。首先,坎貝爾的研究對象是已經通過大劑量黃麴黴素(一種強致癌物)誘導出了癌變細胞的大鼠,並不能直接推出酪蛋白對健康的人體也有相同的作用。其次,試驗中所用的酪蛋白是大鼠唯一的蛋白質來源,這和人們的膳食結構完全不同。即使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每天攝入相當於300克牛奶的乳製品,其中也僅含有7.5克左右的酪蛋白,僅占人體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的一小部分(不到10%)。這樣一個嚴格控制的動物對照試驗的主要意義在於指導進一步的研究,並且需要結合其他研究來綜合判斷,單憑一項或某幾項研究不能得出結論,更不應該以此來指導大眾飲食。
對於以人為研究對象的隊列研究以及生態性研究也要謹慎,因為人們的飲食方式,生活環境,遺傳背景等因素多會對結果產生的干擾,而且很難排除。80年代中國人和美國人除了飲食習慣之外,人種差異,生活的環境,工業化水平等等也是大大不同的,這些都有可能影響調查結果。
牛奶本身是一種復雜的食物,含有多種不同的營養成分,其對人體的作用也是這些不同的營養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樣是研究牛奶與癌症的關系,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團隊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這都是很正常的。而主流的科學觀點則是在綜合評估了所有研究的結果之後得出的一個總結。
雖然坎貝爾教授的這本《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也列舉了很多的實驗數據,引用了大量的參考文獻,看起來很像是一本專業嚴謹的學術巨著,也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其實在學術界並沒有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許多針對這本書的批評都指出,其中提到的研究結果,都是作者有意選取的能支持其觀點的研究,而有意忽略了大量其他的不符合他的觀點的研究結果。更多有關這本書的一些不同的聲音可以參考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另一面》 這篇文章。換句話說,這本書更多的是表達了作者的個人觀點,而不是學術界的共識,無法代表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於2007年底聯合發布的第二份《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預防》的專家報告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對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風險進行了權威的評估,客觀地反映了當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其中,關於牛奶和乳製品與癌症風險關系的研究結論是,目前沒有任何有足夠說服力的證據表明牛奶有增加或者降低癌症風險的效果。但是牛奶可能有降低結腸癌風險的作用;高鈣飲食,不論鈣是來自於牛奶還是其他食物,攝入超過每天1.5克鈣質,有可能有增加前列腺癌風險的作用。有限的證據則暗示牛奶可能降低膀胱癌的風險、牛奶以及乳製品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乳酪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4]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部分研究表明牛奶或者乳製品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但是要注意到這主要出現在那些大量飲用牛奶的地區的人群中。每天1.5克的鈣質攝入是什麼概念?考慮到一般來自其他食物成分的鈣質大概在每天300毫克左右,也就意味著有1.2克的鈣質來自牛奶,這相當於每天飲用相當於超過1千克的牛奶,這顯然遠超過了大多數中國人的乳製品攝入量。
其實,考慮到美國人以及當前部分中國人日常膳食中過高的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量,坎貝爾這本書所提倡的減少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食,增加水果、蔬菜和穀物等植物性食物的觀念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但是被曲解以後作為造謠的工具實在是悲哀。在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耗量還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時候,就因為沒有被科學證實的原因而放棄這一優質的鈣源,有點杞人憂天了。健康的飲食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在此基礎上,食物是來自植物還是動物,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結論: 牛奶中的酪蛋白能促進癌症不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截至2007年底,主流學術界沒有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牛奶能增加或者降低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