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期不吃肉的人都怎樣了?科學吃肉我們要怎麼做?
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其中含有的優質蛋白質和鐵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比擬的。長期不吃肉,甚至只吃素,但這種極端的方式卻會影響身體健康。
長期不吃肉,身體會怎麼樣?容易營養不良
不吃肉,身體中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會出現缺乏。如果選擇不吃肉,那麼就會造成身體當中的蛋白質攝入量不足。雖然有些朋友說蔬菜和水果當中也含有蛋白質,但是它們所含的蛋白質完全滿足不了人體所需。長期不吃肉,只吃蔬菜會造成體內營養缺乏,對身體健康不利。
雖然蔬菜中也會有一些營養,但是其吸收率比較低。所以經常吃水果蔬菜的人,容易面色蠟黃,營養不良。長期堅持,免疫力可能會下降,導致疾病出現。
使得內分泌失調
激素分泌離不開脂肪,若長時間不吃肉會使得體內脂肪不足,影響激素分泌,進而導致月經不調和不孕,同時也加快衰老速度。
皮膚變得粗糙
肉類中含有維生素A、D、B族維生素等脂溶性維生素,若長期不吃肉會使得以上維生素攝入不足,引起皮膚粗糙和乾燥,增加患骨質疏鬆風險。
導致貧血
維生素B12是骨骼生長發育的必要組成分,主要用於紅細胞的分裂。這種營養元素主要存在於肉、蛋、奶中,對於素食主義者來說,身體長期攝取不到維生素B12,容易出現貧血。
出現膽結石
膽汁分泌,是幫助消化的,尤其是脂肪的消化。如果長期不吃肉,只吃素食。身體中脂肪攝取銳減,膽汁無法分泌。會在膽囊中不斷淤積,最終形成結石。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影響生活。
科學吃肉我們要怎麼做?1、紅肉與禽肉、魚肉搭配食用
食用肉類的時候優先選擇禽肉和魚肉,即便食用紅肉也最好與禽肉、魚肉搭配著吃。
禽肉飽和脂肪含量低,而多不和脂肪含量較高,與人體的脂肪酸比例更為接近,特別是雞肉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豬肉高13%。魚肉的蛋白質組織更細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其脂肪含量多數低於肉類,其中含有較高的n~3脂肪酸,對於心腦血管健康有利。
2、盡量吃新鮮的肉
肉類的營養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一般而言,鮮肉>加工過的肉製品,而且越新鮮的越好,購買以後也最好盡快食用。
3、不宜過度烹制
200-300°c的高溫烹制會使肉類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少吃腌臘熏烤類肉食因為腌臘熏烤類熟食在製作過程中,腌制過的肉類經油煎炸也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煤炭、汽油、柴油等燃料及肉中脂肪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能產生致癌物,宜少吃。
4、不要過量
肉類中含有嘌呤鹼,在體內的代謝中會生成尿酸。尿酸大量積聚,會破壞腎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引起痛風、骨發育不良等疾病。另外食肉過多還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病、脂肪肝等。
一般每日吃200克左右的肉類再加上適當的牛奶、蛋等即可滿足人體一天對動物蛋白的需求。
當然,遇上特別的節慶偶爾一兩頓多吃點肉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當天就不要再喝牛奶吃雞蛋了,第二天也要適當降低肉類的攝入量,而且只能偶爾為之。
肉類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替代的,所以應掌握正確的吃肉方法,不能一味地拒絕。尤其是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營養素需求量比較高,飲食中不能少了肉類,保證每天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還有老年人也要多吃肉,如海魚瘦肉、牛奶或蛋類等能延緩肌肉衰老。
懷孕期的女性也要補充足夠營養,不僅僅關乎到自身健康,而且也會影響胎兒發育,特別是懷孕中期胎兒生長速度比較快,所需要的營養量也增加,應每天吃50克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類瘦肉以及禽肉等。不過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患者應聽從醫生建議吃肉,不能太盲目。
2、是否他有一定的骨質疏鬆症,或者是有一定的吃魚不吃肉的習慣呢?
骨質疏鬆症和缺鈣有著直接的關系,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如下:(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3、不吃肉的好處與壞處
不吃肉的好處是脂肪、膽固醇攝入較低,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但不吃肉容易導致蛋白質、鐵、鋅、維生素B12的缺乏。不過如果不吃肉,每天保證豆腐攝入,也可以補充蛋白質,包括雜糧混吃,每天20-30克堅果,都可補充蛋白質。鋅也可以通過堅果來補充。鐵可以多吃木耳、黃豆、黑米、葡萄乾、黑芝麻及其他堅果。不過維生素B12很難通過其他食物彌補,可以定期補充些維生素B12制劑。
經常吃肉有什麼危害:
1、高血壓心臟病。動物肉中的脂肪如膽固醇進入人體後,不會在人體內徹底分解,這些脂肪會附著在胃腸壁和血管壁上。長時間不斷的累積,血管會變得越來越窄,能通過的血液量也就越來越少。使人患上高血壓心臟病。
2、鈣流失。肉中含有的蛋白質很高,經常吃肉,肉中的蛋白質會引起鈣缺乏症。會引起骨質疏鬆等疾病。
3、便秘。我們的消化系統其實並不適合吃肉,經常吃肉會帶來排泄困難的結果。肉類由於纖維素極少,所以在人體的胃腸中移動得非常緩慢,因此便秘成為了很多人共同的苦惱。
4、癌症。經常食肉的人較容易得癌症。一是肉商為了不使肉變質,在裡面加入硝酸鹽以及防腐劑,這些東西具有致癌性質。而且肉類經常會烹、燒烤和炸,會產生多種致癌物質。
吃肉對於身體好處:
1、吃肉與智力。人體細胞中除去水分,60%左右為蛋白質,30%左右為脂肪,而大腦細胞中的脂肪卻高達60—65%。這說明,脂肪是大腦工作的重要物質,而高效率的思維活動,都需要消耗大量脂肪。科學研究發現,那些不吃脂肪的人,其智力也在降低,可見脂肪確實會支撐腦力。
2、吃肉與美感。其實,適當的脂肪能使皮膚富有彈性不易松馳;能使皮膚看起來光滑潤澤而不易乾燥粗糙;能使身體勻稱,富有曲線美感。如果過於「苗條」,皮膚就緊貼骨骼,骨骼的錐形、三角形輪廓特徵會很明顯,反而會給人瘦骨嶙峋的感覺,失去美感。
3、抵抗病菌。紅肉中含有大量的鐵和鋅,它們是建立人體健康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物質。此外,紅肉還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A,能夠幫助身體有效對抗病菌。
長期不吃肉有危害嗎 - 知乎 https://www.hu.com/question/53328269/answer/134501973
4、吃肉太多竟會導致骨質疏鬆
是的 .
哈佛大學營養學系教授沃爾特·威廉研究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對增加。
而現代人的日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已經太多了。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雞、鴨、魚、豬、牛、羊肉等肉類,熟肉的蛋白質含量更會高達60%左右。因此,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所攝取的蛋白質就已經達到了60克左右。而正常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少於100~150克。
此外,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實驗證明,每天攝入80克動物蛋白質,會造成37毫克的鈣流失;當蛋白質的攝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這時即使再補充1400毫克的鈣,最後總的鈣流失量還是會達到每天100多毫克。這說明,補鈣並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5、長期不吃肉的危害都有哪些?
長期不吃肉的危害: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易患結石、激素分泌失衡。
1、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
所謂的脂溶性維生素常常指的是溶解在油脂類物質中的維生素,當不容易水。常常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K等,同時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儲存於肝臟中,所以患有肝病的人群常常會有維生素缺乏現象。
維生素A的缺乏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夜盲症、皮膚粗糙;維生素E的缺乏則容易皮膚乾燥、色斑、生育力受影響;維生素K則牙齦容易出血、流鼻血或胃出血等;維生素D不足則會出現骨質疏鬆、軟骨症、多汗、夜裡驚醒等情況。所以,長期吃素不吃肉或不注意補充油脂,也是對身體的一種破壞,甚至會引起疾病。
2、易患結石
素食主義者的一日三餐的食物以植物性為主,而植物性食物中通常含有草酸,如芹菜、菠菜、苦瓜等。草酸極容易與鈣結合而導致結石的產生。另外,長期素食多引起的維生素A、維生素E缺乏同樣也是的膽結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3、激素分泌失衡
脂肪還是人體內激素分泌的原料,這也是為何過度消瘦的女性容易月經不調、不孕的原因之一。長期體內脂肪攝入量減少,以及過度消瘦,影響雌激素的分泌,而雌激素是維持女性年期和生育能力的重要激素。所以,長期不吃肉還可能發生內分泌說失調、衰老加速和影響生育力。
6、不吃肉會缺鈣嗎?怎樣補鈣才科學?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7、人長期不吃肉會缺少什麼營養?
首先,來看下肉類的營養價值。肉類蛋白質含量較高(約10%~20%之間),是人體優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能補充植物性蛋白質氨基酸的缺陷。肉類脂肪含量約佔10%~30%,是人體能量的供給源,也是脂溶性維生素的載體。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能供給人體多種維生素。畜肉烹菜,味道香美,增進食慾,飽腹性能強,其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在人體膳食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日平均需要攝入動物性食品 125~200g,畜禽肉占 50~100g。如果長期不吃肉,會導致以下營養缺乏情況:
1.導致蛋白質營養缺乏
長期不吃肉,會導致身體蛋白質缺乏,特別是優質蛋白質,會使人營養不良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長期會出現疲倦、煩躁、抵抗力減弱等症狀。長期缺乏蛋白 質,人體內多種激素水平和身體成分會發生明顯改 變,各組織器官會明顯萎縮,出現嚴重的負氮平衡和一系列臨床症狀。
2.導致脂肪營養缺乏
長期不吃肉,會導致主要來源於動物的脂肪酸缺乏,特別是n-3多不飽和脂肪酸。多脂海魚類是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n-3系列脂肪酸除了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還可能在預防糖尿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另有調查證實富含n-3 脂肪酸的脂肪是某些癌症的預防因素。
3.維生素營養缺乏
素食者由於平時飲食過程中攝入脂肪量不足,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足,如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A最有效來源是一些多脂的動物類食品,包括肝臟、腎臟、全脂奶製品、黃油、蛋黃、魚肝油以及富含脂肪的海魚等。維生素A在維持正常視力、參與蛋白質合成和細胞分化、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缺乏症主要表現為易患感染性疾病、夜盲症、乾眼病和表皮化病。
長期不吃肉還容易造成維生素 B12 的缺乏。國外有學者研究了26例女性普食者和26例女性素食者的血清半胱氨酸、維生素 B12、血脂等,結果發現素食者的血清維生素B12水平比普食者顯著降低,素食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普食者顯著升高。雖然一些發酵食品和菌類食品當中也含有維生素B12,
4. 礦物質缺乏
素食者容易攝入量不足的礦物質有鈣、鐵、鋅等。
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是奶和奶製品。
膳食中對鐵營養貢獻最大的仍是動物類食物,如富含血紅素鐵的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紅肉類,禽類、魚類也是不錯的來源.鋅的最優來源包括貝殼類海產品、蟹蝦、魚類、紅肉類、動物內臟等動物類食物。
8、長期不吃肉對人有什麼影響
長期不吃肉對身體的影響:
1、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
長期不吃肉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指的是溶解在油脂類物質中的維生素,常常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K等,同時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儲存於肝臟中,缺乏容易皮膚乾燥、色斑、牙齦出血、流鼻血、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但是攝取過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就會堆積在脂肪層和肝臟,甚至會出現不適症狀,尤其是服用過多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K會引發中毒,傷害肝和腎。
2、激素分泌失衡
激素是生物體產生的,對機體代謝和生理機能發揮高效調節作用的化學信使分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具有內分泌機能的細胞產生的,對保護人體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不為人所知的是,脂肪還是人體內激素分泌的原料,這也是為何過度消瘦的女性容易月經不調、不孕的原因之一。長期體內脂肪攝入量減少,以及過度消瘦,影響雌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體內激素失衡。
3、易患結石
經常吃素食,不吃肉的人容易患有結石,因為在於植物里所含有的草酸會與人體內的鈣相結合,比如植物里的草酸,如芹菜、菠菜、苦瓜等從而產生結石,同時維生素A、維生素E的缺少也是易得結石的原因之一,那麼素食中葉子類的青菜纖維含量比較高,吃多了雜質比較不容易排出,可能就容易在身體內形成結石,所以還是吃肉吧。
(8)不吃肉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以下6個時候是最該攝入肉類的:
缺鐵性貧血期。缺鐵性貧血雖和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但一般情況下是由飲食不合理導致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增加瘦牛肉、瘦豬肉、瘦羊肉的攝入。
生長發育期。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營養素的需求量高於成年人,膳食中不能少了肉類,以保證蛋白質供應。為延緩肌肉衰減,老年人也要保證肉類的充足攝入,推薦吃瘦肉、海魚。實在不喜歡吃肉的話,要喝奶、吃雞蛋。
孕期。此時的女性營養狀況不僅關乎自身健康,還影響胎兒的發育。從孕中期開始,胎兒生長發育加速,營養需求增大,建議孕婦在這個階段每天增加50克動物性食物,比如魚肉、禽肉、蛋類、瘦肉等。到了孕晚期,每天應增加125克。如孕婦肥胖,患高血壓、糖尿病,則應在醫師指導下飲食,不要盲目進補。
哺乳期。媽媽營養好,乳汁才會好。動物性食物可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建議此時每天增加80克的動物性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媽媽飲食過於油膩,乳汁脂肪含量就會升高,寶寶比較容易長胖。
減肥期。很多人認為減肥時不能吃肉,這是錯誤的。由於不吃肉,一些女孩雖然暫時瘦下來,卻會造成皮膚黯淡松馳,得不償失。建議減肥者不必減少動物性食物,白天適量吃些瘦牛肉、去皮雞肉等脂肪含量較少的肉類,晚上少吃。
9、如果從來不吃肉的話會影響什麼嗎?
一、導致人體缺乏蛋白質
雖然說有的植物也含有大量蛋白質,比如黃豆之類的高蛋白植物,但是相對於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言,植物所含的蛋白質是遠遠不夠的,並且植物里所含有的蛋白質相對於動物蛋白質來說,更加難以讓人體吸收消化。
二、導致人體缺乏一些維生素
長期不吃肉食,會導致人體無法攝入足夠的脂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指的是不容易溶於水,一般溶於動物油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等,這些維生素的缺乏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導致人體皮膚乾燥粗糙、使人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等等病症。所以長期不吃肉食,是對身體的一種傷害,甚至會引發人體的疾病,威脅人的健康安全。
三、導致人體缺乏微量元素
肉食中還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比如鐵、鋅、鈣、鎂等等,雖然植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但遠不如肉食,如果長期不吃肉食,便會導致人體對這些微量兩元素的缺乏,並且植物中含有草酸等物質,會阻礙人體對鐵等元素的吸收,從而引發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等問題,威脅人體健康。
四、激素分泌失調
人體內的激素分泌是離不開脂肪這門原材料的,長期不食用肉食,會使得人體攝入的脂肪過少,導致激素分泌的原料不夠,從而影響女性雌性激素的分泌,引發月經不調、不孕等症狀,甚至會加速人的衰老。
五、使人容易患上結石
長期不吃肉食只吃素食的人極容易患有結石,原因在於植物里所含有的草酸會與人體內的鈣相結合,從而產生結石;同時維生素A、維生素E的缺少也是易得結石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長期不吃肉食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