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年會

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年會

發布時間:2020-04-16 04:20:38

1、為什麼中國每12秒就有1次骨質疏鬆骨折

因為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會這樣,還有年輕人不鍛煉。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的代謝性骨病變,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老年群體。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為主要特徵。

骨質疏鬆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稱,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並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2018年年底已達1.6億人。相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人數將增加至2.8億。據央視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19.2%,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2%。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主要與年齡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關,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為明顯,因此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三高的發病群體也是骨折的高風險人群,而且一旦發生骨折,恢復也比普通人難度更大,因此公眾應當同時關注「三高一低」所帶來的危害。夏維波教授提醒公眾,預防骨質疏鬆要注意營養、運動和光照三個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等微量元素,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運動,並接受20分鍾左右戶外太陽光照射。

2、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志是北大核心嗎

目前現行的北大核心目錄是2014版,幫你查詢了《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志》未被收錄,所以不屬於北大核心。也幫你查詢了2016版科技核心目錄,此雜志被收錄,也就是說此雜志目前的級別僅是科技核心。優助醫學提醒,2017年年底會重新審定並頒布最新版的北大核心目錄,《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志》能否成為新晉北大,可以拭目以待~

3、沈霖的中西醫結合骨傷專家

沈 霖,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副所長,骨傷科主任,骨傷科研究室主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先後主持了十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13項。發表專業論文200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14部。現為中華中醫葯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葯學會骨傷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骨質疏鬆學會主任委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會、中醫骨傷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醫葯監督管理局新葯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湖北省及武漢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成員。湖北省政府采購葯品類評審專家組成員。《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和《中西醫結合研究》雜志副主編,《中國骨質疏鬆雜志》、《中國骨傷》、《中醫正骨》、《中華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雜志》等雜志編委。專業特長:用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頸肩腰腿痛、骨折脫位、骨質疏鬆症、骨代謝性疾病、骨關節感染性疾病(骨髓炎、骨結核等)、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與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年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