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蓋天力

骨質疏鬆蓋天力

發布時間:2021-05-03 01:27:35

1、補鈣不吸收的人,吃什麼輔助才能更好?

就吸收效果而言,人體最容易吸收的鈣是檸檬酸鈣,其次是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最後是碳酸鈣。但是就含量而言,碳酸鈣的鈣含量很高。多吃含鈣食物來補充鈣。

目前,我國大多數鈣制劑都是根據鈣鹽的量來指示劑量的,鈣鹽的量與鈣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乳酸鈣每8克僅含1克鈣。補鈣的劑量必須基於鈣的含量。例如,常用的蓋天力和活血鈣片的鈣含量為25毫克。也就是說,如果膳食鈣補充劑達到每天600毫克,每天至少應服用24片(600毫克)蓋天力和活血鈣片,以滿足老年人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需要。補充其他鈣劑的原理也是相同的,即根據製造商指示的鈣含量,而不是鈣鹽含量,鈣鹽含量通常為每天600毫克。當然,如果劑量太小,補鈣效果就不會收到。在正常情況下,骨中磷與鈣的比例為0.6,即每3毫克當量/升鈣對應2毫克當量/升磷。鈣磷比例不當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特別是,缺乏磷會導致骨量減少。

由於攝入減少和害怕魚、肝、肉、蛋和其他富含磷的食物,老年人攝入不足。盡管添加了足夠的鈣,但由於磷不足,鈣沉積並沒有顯著增加。鮮奶有利於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是牛奶中鈣和磷的比例適當,可以實現鈣和磷的雙重補充。食物成分不當如果你攝入太多含有植酸、草酸、單寧酸的食物(如菠菜等)。)和脂肪酸(主要是豬油和脂肪)在補充鈣的同時,它會與鈣結合以減少鈣的吸收。此外,一些高質量的蛋白質(如牛肉、魚、海鮮、瘦肉等。)可以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氨基酸,這可以降低腸道酸度,與不易吸收的鈣形成鈣鹽,並且還可以降低鈣的吸收。因此,在補鈣時,應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減少鈣的流失。激素能促進腸道鈣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活性維生素D3。年人體內低水平的活性維生素D3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補鈣時應補充活性維生素D3。促進腸道鈣吸收的其他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降鈣素等。

中年後,雌激素減少,腸道鈣吸收減少。補充雌激素可以增加腸道鈣的吸收和骨量。雌激素補充劑,至少到75歲。也可以加入適量的其他激素來增加補鈣效果。當然,激素補充必須在有經驗的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戶外運動太少會導致骨質疏鬆症或加速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如果你堅持戶外運動,你可以每天接受陽光,甚至拒絕接受活性維生素D3。在我們國家,南方人比北方人骨骼含量高,這是因為南方比北方接受更多的陽光。

2、骨質增生有什麼食物可滋補

1.您需要補鈣么?

世界許多專家的調查研究認為:鈣缺乏症是目前威脅人類的一種嚴重疾患,使全球億萬人口遭受精神和肉體的巨大折磨,直接影響著人類素質的提高。專家們呼籲社會各界應予以高度重視!

胎兒從母體得到的鈣,有99%用來製造骨骼,僅剩下1%以離子鈣的形式游離在血液中,叫做"血清鈣"。但資料表明:降生以後,每個人都步入不同程度的缺鈣境地。任何年齡的人都缺鈣,兒童和老年人更為嚴重。科學家發現,自20歲開始,骨骼的總重量以每年1%的速度在遞減,50歲以後,骨總重量已減輕30%——這是一個科學而又驚人的結論。

由於"鈣飢餓",導致了體內的所謂"鈣搬家"。就是說,骨頭的鈣不斷脫逸到血液中去維持血清鈣的正常水平。骨鈣同血清鈣之間的比例,必須長期保持著平衡,否則,就會產生"鈣搬家",這樣的反常鈣代謝失衡。一個人在數天或一二個月內的鈣飢餓暫不影響血清鈣,但若照此下去,就會發生缺鈣疾病了:兒童表現為毛發稀疏、厭食、煩躁夜驚、佝僂病等;青少年的骨骼發育不良,視力障礙等;孕婦的腰腿酸痛,並影響胎兒發育,甚至畸胎等;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骨質退行性增生、結石症、高血壓、糖尿病、痴呆症等等。

顯然,鈣在生命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吃著含鈣的食物,如豆類、乳製品、水產品、殼類、骨類等,身體還會缺鈣呢。原來,食物中含的鈣,多屬於溶解的鈣鹽,不容易被吸收。更因為與谷類、菜餚同進餐時,穀物含有的植酸或肉類含有的脂酸,都會把鈣變成不溶性的鈣鹽而無法被吸收。按現代營養標準的計算是:我國成人需鈣(指"離子鈣")的生物劑量,不得少於800毫克,小兒不得少於1000毫克。可惜長期以來, 醫葯界把鈣鹽錯誤地當成純鈣(即離子鈣)計算了,以致過去許多葯用鈣都起不了真正的補鈣功效。幸好近年來已發現這種謬誤,並加以糾正。一個分子鈣,一個離子鈣,僅一字之差,導致了人類的一場世界性的"鈣革命"!

缺鈣就得補鈣,人人都應提高補鈣的意識,問題是,補什麼樣的鈣,該怎樣補?盡管長期以來,醫界公認補鈣是個難題,但理想的鈣劑應具備的三大條件,即①既含有高數量、又含有高質量的純鈣;②能充分溶解;③服用後易被吸收、利用。目前已研製出許多的、越來越符合科學要求的、新型安全高效鈣營養強化劑。

日常食物中,鈣的來源以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蝦頭蝦殼中含鈣量很高,達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種生物蛋白鈣晶體的理想補鈣物,吃蝦取殼肉是不科學的!含鈣豐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還有豆類(黃豆、青豆、黑豆等及其製品)、核桃、芝麻、發菜、海帶等。

不過,請記住:補鈣最好是在飯前一小時空腹服用。

2.補鈣捷徑——少吃鹽

記得古代兵書上有這樣的話:戰而勝之,非上策;不戰而勝,上上策。把這話用在補鈣問題上就是:如果採用不補鈣的方法,而能達到補鈣的目的,恐懼算是最理想的補鈣方法了。那麼,有這樣不補鈣而達到補鈣的方法嗎?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補鈣捷徑——少吃鹽。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是英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的。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決定因素。即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鈣的排出量也越多,而且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越差。因此他們得出結論:適當減少鹽的攝入對骨質的益處,與增加900毫克的鈣質的作用相當!這就是說,少吃鹽等於補鈣, 少吃鹽對鈣實際起到了"不補之補"的作用。

按照我國居民普遍缺鈣的說法,正常人每日應補鈣800-1200 毫克,最保守的說法,每日應補鈣300-500毫克。但不管哪種說法,少吃鹽等於每日補充900毫克的鈣, 這數量已可滿足人體對鈣的基本需求。即使還有些不足,也因少吃鹽可以增加鈣的吸收。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適用的。比如:快速生長的少女,吃鹽多,鈣的排出量增多、吸收量減少,可導致骨質脫鈣,骨質發育不良。又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數本來就很高,如果吃鹽多,不僅尿鈣量增加,骨鈣的流失也增加,會加快其骨質疏鬆的發生。在一項研究中,把絕經後婦女的每日鹽攝入量由10.6克減至4.4克,鈣的排出量和血漿鈣的濃度都大大降低。 再是高血壓病人如果繼續高鹽飲食,其尿鈣的排出量要比正常血壓的人高得多,導致骨質脫鈣的潛在危險也比正常血壓者大。反之,少吃鹽,卻可使他們尿鈣減少,骨密度增加。

按照WHO推薦的標准,每日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要超過6克。我們知道,人24小時的排鹽量為3-5克,那麼在食物中每日補充5克鹽,正是失去和補充相當的數字,可以滿足正常需要。而要把每日的吃鹽量限制在5克以內,也不容易。這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飲食習慣才行。因為在我國,尤其是北方居民,吃鹽量普遍偏多,多在每日12克以上,個別地方,有高達20-30克的。要把人們傳統吃鹹的習慣,一下子改變過來,也是相當困難的。但當人們知道了少吃鹽可補鈣,不花錢也可補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適當減少鹽的用量,我想還是可以辦到的。

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有含鉀、鎂低鈉的鹽上市,這種鹽的含鈉量只有普通鹽的65%。如果常吃這種鹽,本身已減少鹽量的1/3了。中葯秋石,主要成分是氯化鉀,把它買來研細,與鹽對半混用,也可以起到減鹽1/2的作用。

當然減鹽還能幫助你預防、治療高血壓病,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危險,同時使你體重有所下降,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

3、補鈣多年為何仍缺鈣?

在補鈣治療中,經常會遇到一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有些人連服鈣劑幾年還是缺鈣,在檢查骨密度時醫生還是說骨質疏鬆。這是為什麼?對這一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補鈣劑量偏小 多數學者推薦,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鈣元素攝入量要達到每日1000—1500毫克。目前我國生產的鈣制劑,大多數按照鈣鹽量標明劑量,而鈣鹽量與鈣含量相差很大。例如乳酸鈣每8克只含鈣量1克。補鈣的劑量,必須按鈣含量多少來補。比如常用的蓋天力和活力鈣片,鈣含量均為25毫克,也就是說如飲食補鈣達每天600毫克的話, 至少還需每天服蓋天力和活力鈣片24片(600毫克), 才能滿足老年人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需要。補充其他鈣劑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就是要根據廠家標明的鈣含量,而不是鈣鹽量,一般每天為600毫克。 如果劑量偏小,當然就收不到補鈣的效果。

鈣磷比例失調 在正常情況下,磷與鈣在骨中的比率為0.6, 即每3毫當量/升鈣就有2毫當量/升磷。鈣磷比例不合適,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特別是磷的缺乏,會導致骨量減少。老年人由於攝入減少,加之對魚、肝、肉、蛋等含磷豐富的食物有恐懼心理,攝入不足,盡管補充了足夠的鈣,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磷,鈣沉積並無明顯增加。鮮牛奶之所以對骨質疏鬆症有利,就是牛奶中鈣磷比例適當,能達到鈣、磷雙補的作用。

食物成分不當 如果在補鈣的同時,攝入過多的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等)和含脂肪酸食物(主要指豬油和肥肉),就會和鈣相結合而減少鈣的吸收。此外,一些優質蛋白質(如牛肉、魚、海產品、瘦豬肉等),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氨基酸,可使腸道酸度降低,並與鈣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也可減少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減少鈣的丟失。

激素的影響 有多種激素可促進腸鈣的吸收,最主要的是活性維生D3。老年人的活性維生素D3水平偏低,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補鈣的同時需補充活性維生素D3。 其他促進腸鈣吸收的激素還有: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降鈣素等。婦女絕經後,雌激素減少,腸鈣吸收減少,補充雌激素後可使腸鈣吸收增加,骨量增加。補充雌激素,宜在絕經後盡早開始,至少堅持至75歲。其他激素也可適量補充,以增加補鈣效果。當然,補充激素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

戶外運動減少 活動過少可以導致骨質疏鬆或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堅持戶外運動,每天接受陽光照射,甚至可不服活性維生素D3 。在我國,南方人較北方人骨含量高,這是由於南方較北方接受的陽光照射充足的緣故。

4、哪些人群應補鈣?

補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認為只有小孩和佝僂病患者才需要。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臨床上有很多病患者,他們都需要補鈣。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由於滲透性利尿作用,使體內鈣排出增多,由此導致糖尿病性骨病的發生,出現骨質變薄,骨質疏鬆乃至骨盆畸形或病理性骨折

老年性骨質疏鬆 人過中年,由於內分泌功能減退,活動過少,鈣攝入不足等因素,骨代謝發生障礙,成骨減少,鈣丟失過多,出現骨質疏鬆,骨退行性變,表現腰腿疼痛,彎腰駝背乃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現象。

孕婦 有的孕婦腰腿疼痛,小腿抽筋。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對鈣的需求量增加而導致孕婦缺鈣。此外,低體重兒、早產兒、營養不良兒、慢性腹瀉兒,應注意補鈣。因小兒缺鈣不但會影響生長發育,而且還會因缺鈣繼發多種疾病的發生。

癲癇病人 近年來,科學研究證明,長期應用抗癲癇葯時,體內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低下、骨代謝異常。一旦缺鈣往往癲癇又不易控制,故需長期服用。

"三飲"者 長期大量飲酒或經常喝茶、喝咖啡者應注意補鈣。因飲酒使骨代謝發生障礙,易引起骨質疏鬆症,長期飲茶喝咖啡,由於利尿作用,使鈣排出增加,容易導致體內缺鈣。

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甲旁"功能低下或缺少,可導致腸鈣吸收減少,從而引起血鈣降低。病人出現四肢麻木、刺痛、僵直、痙攣等一系列症狀。

補鈣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盡量從飲食上攝取鈣,多食含鈣豐富食物。②糖尿病骨病者,除積極治療糖尿病外,可選用降鈣素和鈣劑聯合應用,增進骨細胞生成。③老年人,小兒缺鈣應注意增加戶外活動,曬太陽。④補鈣同時注意蛋白質、維生素D的補充,以促進鈣吸收,但補鈣劑量不宜過大,以防引起泌尿系統結石。

5、膳食補鈣要經常化

補鈣是保健的重要課題。老年人腰腿疼痛麻木、抽筋、肥胖、水腫、便秘、高血壓、動脈硬化及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都與缺鈣有關。老年人每日攝取鈣理應在1000毫克以上,而日常飲食攝入鈣量只有300—500毫克。服用一些高鈣營養品固然重要,而通過日常膳食補鈣則更為經濟實用。

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 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吸收,因此,牛奶應作為補鈣的主要來源。

大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良品。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蝦皮含鈣量更高,25 克就有500毫克。

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可以榨碎,加醋文火慢煮,還可加黃豆、姜鹽等。

疏菜 疏菜中也有許多高鈣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這些綠葉疏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芝麻 芝麻是老年保健良品,也是補鈣的來源,可適量服用。芝麻醬含鈣量也很高,稀飯、面湯及涼拌菜都可加點芝麻醬,進行補鈣。

鈣攝入人體後,在體內的吸收利用是一個復雜的難題。就是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鈣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鈣食物吸收率更低。維生素D能調節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D的來源,一是靠人體接受室外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在體內合成;二是靠食物。除魚肝油外,其他食物含量極低。唯有香菇富含維生素D,每克就含維生素D40國際單位。但是,必須經室外陽光照曬,但因照曬的效果會逐日減退,所以存放一個月後應重復照曬。每天只需服3—5克即可,切碎水煎或沖服,也可加入稀飯、菜湯中食用。多吃點醋和發醇麵食也有助鈣的吸收。

我們現行的膳食結構,含鈣量都很低,必須注意加用一些補鈣食品。由於鈣吸收困難,補鈣效果較慢,要改善症狀需要幾個月甚至一、二年的時間,應當貫徹"多品種、常變換、多攝入、經常化"的思想,堅持不懈,才能獲得補鈣保健的理想效果。

6、結石患者也需補鈣

人體內不論是膽結石、腎結石或其它部位結石,主要成分都是不溶性鈣鹽。過去一種理論認為,發病原因是由於機體攝入了過多的鈣,引起了鈣在體內的沉積。在此理論指導下,提出結石症病人要少吃含鈣多的食品,以利於預防和治療結石。但近年的研究發現,結石症並非是由攝入過多的鈣所致,而是體內鈣代謝紊亂的結果。

我國的營養學和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從飲食中攝取的鈣目前尚處在機體需要量的下限以至低於下降,這其中包括那些患有結石症的患者。大多數現代人由於攝入過於精製的飲食,所以導致鈣攝入不足,機體經常處於一種缺鈣的狀態。鈣在體內的代謝平衡是由一個被稱之為鈣代謝穩定系統控制的。這一系統包括甲狀旁腺及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維生素D等,根據攝入及排出的量,調整著鈣在體內各部分的平衡。主要是血漿與骨骼中鈣的平衡。人體缺鈣首先表現在血漿中,由於血漿低鈣,為維持各種生理功能的正常進行,機體不得不動用骨骼貯存的鈣。當體內經常處於一種缺鈣的環境時,鈣平衡系統既要維持血漿中鈣的正常濃度,又要維持骨骼中的正常含量,往往是顧此失彼,嚴重時就發生了代謝紊亂,醫學上也稱之為"血鈣自穩定系統失調"。這種失調的結果就是異常的"鈣遷徙",即骨鈣減少,血鈣和軟組織鈣含量增加的反常現象。

鈣的異常遷徙,可引起一些表面看似乎很矛盾的疾病,骨質疏鬆、骨質增生、結石、動脈硬化等。而且這些疾病往往在一個患者身上就有幾種並存。日本內分泌專家藤田拓指出:"這種鈣質從骨骼向軟組織和血液中遷徙的現象是衰老的典型特徵"。其根治方法只有通過補鈣,刺激血鈣自穩定系統恢復平衡,最終達到降低血鈣與軟組織鈣的的含量,增加骨鈣的目的。因此,結石與骨質增生的患者同樣需要補鈣。

結石病人補鈣,首選活性離子鈣如珍珠鈣、巨能鈣等。同時注意大量飲水,避免攝入含有草酸和磷酸鹽的食品,如荸薺、莧菜、菠菜、茭白及竹筍、筍乾等,如吃上述疏菜也應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草酸和磷酸鹽。適當限制攝入高磷食品,如乳品和肉類。另外注意多食含鎂和維生素B6的食品,前者如海藻、葵花子、黃豆、杏仁等;後者如酒釀、 糙米、蜂王漿、黃豆、黑豆及發酵類麵食等。

7、小兒佝僂病補鈣還是補"維D"

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和嬰兒保健水平的提高,多數母親對小兒佝僂病有一定的了解。由於各種宣傳媒介的影響,一般人誤認為在治療和預防小兒佝僂病時往往以補鈣為主,而實際上,小兒佝僂病的本質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鈣磷代謝障礙,只有補充維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說,缺鈣是小兒佝僂病的表現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卻是維生素D。

1歲以內的小兒稱嬰兒,其喂養以乳類為主,嬰兒期常見的佝僂病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的發病原因是:1、 維生素D攝入不足防礙鈣磷吸收。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維生素D均不能滿足嬰兒營養的需要,特別是牛乳中鈣磷含量比例不適當更妨礙其吸收。2、 日光照射不足,體內生成維生素D缺乏。3、生長發育速度快, 骨骼生長迅速,相對地缺乏維生素D。4、肝膽、 胃腸道慢性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維生素D對嬰兒體內鈣磷代謝的功能包括:1、 促進腸道粘膜細胞對鈣磷的吸收。2、促進腎對鈣磷的再吸收, 降低尿中鈣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鈣濃度。3、促進成骨代謝,利於新骨形成。 因此缺乏維素D時,服用再多的鈣,身體也難以吸收和利用。正確的認識是,小兒佝僂病發病的根本原因是體內絕對性和相對性地缺乏維生素D,繼而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其表現為常見的佝僂病。

預防小兒佝僂病的原則應包括:1、 孕母及乳母的飲食應富含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2、小兒出生滿月後應常抱出戶外活動。3、小兒生後1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單位。 早產兒出生後2周即應補充維生素D,每日800單位,3個月後減至每日400單位。4、 由於嬰兒期以乳類喂養為主,每日攝入的鈣量已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不須特殊補鈣。5、二歲後小兒生長相對減慢,戶外活動增多, 故一般無須補充維生素D。6、當確定嬰兒患佝僂病, 應當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總之,補充維生素D來防治小兒佝僂病,才是根本。

8、給小兒補鈣當注意什麼?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出生之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再開始補鈣。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因為胎兒出生之後臍帶被剪斷,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通道也就此中斷了,可小兒的生長發育仍在繼續,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對鈣的需求,所以正確的做法應是在出生後第三天就開始補鈣,一直要補到小兒能夠吃與成人一樣的普通食物為止。

我們知道,嬰兒的營養主要來自乳類,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含磷15毫克,兩者之比為2.4: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較少發生缺鈣或者佝僂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鈣120毫克,含磷93毫克,從鈣磷的絕對值來看,牛乳中的鈣磷量確實比母乳為多,但是牛乳中的鈣磷比例為1.2:1,這種比例是不符合嬰兒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於腸壁對鈣的吸收。臨床觀察也證實,牛乳喂養的嬰兒容易發生缺鈣或者佝僂病。有時候雖然一些家長給小兒吃了不少的鈣劑,但是小兒缺鈣的表現還是很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正確地掌握補鈣的方法。那麼,給小兒補鈣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數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製品不宜與蔬菜一起烹制。

2、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這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3、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由於奶製品當中的脂肪酸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餵奶之間。

4、補鈣應注意的適當劑量——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餘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鈣劑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腸道吸收鈣劑的活動就會大打折扣了。如果鈣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時增加了,並在生長的骨骼部位形成鈣磷的沉積,使新骨不斷生長壯大。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魚肝油,如果在補鈣的同時不補充魚肝油的話,平時小兒又不曬太陽,就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症而導致佝僂病。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每天400個國際單位,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另外,學齡兒童也同樣需要補充鈣劑,但不是服葯,而是通過一日三餐的食物補給。食物當中鈣的來源很多,例如乳類、乳製品、藕粉、綠葉蔬菜、根莖類的植物、黃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漿,經常食用,鈣劑就不會缺乏了。

9、莫把鈣劑當補品

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鈣離子還是所有細胞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D可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當維生素D及鈣缺乏時,嬰幼兒可出現佝僂病,成人則可發生骨質軟化病及骨質疏鬆症。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而其戶外活動較少,光照不足,以致體內不能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另外,嬰幼兒攝入食物種類較少,造成維素D和鈣攝入不足,因此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和鈣是必要的。鈣劑中除了鈣外,還有大量的維生素D。切不可將鈣劑當滋補品,否則會發生維生素D中毒。

正常小兒若每日服用維生素D2萬~5萬單位,用葯1~3個月就可能發生維生素D中毒。中毒症狀主要因血鈣濃度及鈣鹽沉著引起,當血鈣過高時,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患兒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及頑固性便秘,胰腺鈣鹽沉著,可出現急慢性胰腺炎。鈣離子由腎臟排出,因此鈣離子濃度增高可出現多飲多尿,腎臟鈣鹽沉著,還會出現尿頻、血尿、尿結石及泌尿道反復感染,甚至出現腎功能衰竭,當鈣鹽沉著於小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和肺泡時,可出現呼吸道反復感染。鈣離子濃度增高,會造成成骨細胞增多及活性增高,發生纖維化骨炎,出現骨骼畸形、骨痛,身體發育出現障礙。維生素D中毒還會出現精神不振、嗜睡、表性淡漠及幻覺、狂躁甚至昏迷等精神症狀。

一旦發生維生素D中毒,應立即停用維生素D,限制鈣鹽攝入,並用葯物降低血鈣濃度。醫學專家告誡,對佝僂病的預防重在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並加大進食蛋類、豆類等富含維生素D及鈣的食物量。若要補充鈣劑,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切不可將鈣劑當成滋補品濫服。

10、合理應用補鈣劑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人嚴重缺鈣,日攝入量僅為標準的50%,中小學生缺鈣比例更高,所以補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目前應用的鈣劑品種繁多,但可將其分為三類:①傳統沿用的化學鈣:如多種鈣、鈣素母、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碳酸鈣等。這類純化學鈣劑都因含鈣量低,要達到補鈣的日需量,往往要服片劑10—40片,如長期服用很不容易堅持。②海洋生物鈣:如生牡蠣鈣、活性鈣等。什麼叫活性鈣?活性鈣是日本傳入的一類制劑的總稱,活性即形容其鈣制劑良好有效,國內除沿用日本"活性"兩字外,有的葯廠還有"活力"或"強力"字樣。活性鈣是以海洋生物牡蠣殼為原料,經特殊工藝使其離子化,經粉碎而成,為水溶性的易被人體吸收。活性離子鈣在胃液作用下,能最大程度解離成鈣離子而迅速吸收。有的葯廠應用酸處理的稱可溶性牡蠣鈣,含有多種微量元素,但也不排除可能含有污染的有害金屬的不利方面。③其它鈣制劑:骨粉、蛋殼等,含鈣量不一,有人認為這類鈣難於被人體吸收,故不是理想的鈣劑。

補鈣應根據不同的年齡與生理情況供給。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量,其中鈣為:初生至6個月為400毫克; 7個月—2歲為600毫克;3—9歲為800毫克;10—12歲為1000毫克;13—15歲為1200毫克;16至成年人為800毫克;孕婦為1000毫克; 哺乳婦女為1500毫克;老年人為800毫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食物不同, 每日應補鈣量也有所區別。 如果說中國人的人均膳食含鈣量偏低, 約400毫克/日,那麼每天應從鈣劑中補充400毫克,即達到800 毫克較為合理。

補充鈣劑應按鈣元素含量計算:如葡萄糖酸鈣含葡萄糖酸根和鈣元素,乳酸鈣含乳酸根和鈣元素,由於葡萄糖的分子量較乳酸的分子量大得多,故1克葡萄糖酸鈣的含量要比1克乳酸鈣的鈣含量少。海洋生物鈣的化學結構式不一,多為氧化鈣及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含鈣量約為53%,一般人體吸收1000毫克鈣,需這類鈣劑為2.05克。補鈣時若不注意鈣劑中鈣的含量,則給鈣的劑量必然是盲目的。

人體內鈣的吸收又受諸多因素影響,在通常膳食情況下,腸凈鈣吸收率為34%。蛋白質被消化成氨基酸,如賴、色、精、亮、組等氨基酸與鈣形成可溶性鈣鹽,促進鈣的吸收;植物性食物含植酸與鈣結合後影響鈣吸收。西方人膳食中蛋白質多,腸凈鈣吸收率為30—60%,但蛋白質的攝入越高又會促進尿鈣排出的越高,是不利的。人體內的PH值對鈣的吸收也有影響,食物的鈣主要在酸度較大的小腸上段靠主動運輸來吸收的,所以消化道的酸鹼性與鈣的吸收密切相關。

鈣是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無機元素,總量超過1公斤,其中99%存在於骨骼中,僅1%左右分布在血液及各種軟組織中,因此骨骼是一個巨大的鈣儲庫,而甲狀旁腺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3 是調節鈣平衡的重要激素。鈣的動態平衡一直維持在20歲左右,此後人體要經過一個漫長的丟鈣過程,將伴隨人生直至生命結束。

對於一般健康成年人,消化功能良好,可以不補充鈣劑,但應注意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或乳類製品,不僅能提供優質蛋白質,而且是良好的鈣來源。鈣在魚肉特別是海魚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有利於消化和吸收,經加工的魚製品或罐頭,有的魚骨也可食用,更是含鈣豐富的食品。含鈣多的還有蝦米、蝦皮、芝麻醬、骨頭湯、豆類及其製品、蛋類及綠色蔬菜等,可彌補膳食鈣嚴重不足的缺陷。

總之,鈣對人體的生理作用舉足輕重,是一個重要物質,鈣的供給盡可能取之於食物。鈣在人體內吸收利用和代謝情況的研究還較少,尚存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面對目前市場上多種多樣鈣劑,消費者應慎重選用為宜。

3、補鈣,打針是否有效?

食療吧 我喜歡食療

二、含鈣的食物有哪些?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酸奶、乳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友情提醒:容易對海製品過敏的人們要小心食用喲。

3、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4、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友情提醒: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干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友情提醒:這些綠葉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6、補鈣葯物

如今市場上的補鈣葯物適合於依靠食物攝入不能滿足鈣需求的兒童、青少年、孕/哺乳期婦女、老人,甚至於工作緊張、壓力大、生活沒有規律的白領女性。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並且容易控制補充量。

友情提醒:在服用時需要嚴格遵守醫囑,以免服用過量,反而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一些復合維生素和鈣質補充劑,因維生素本身可以和鈣質產生協同作用,相對於單純補鈣來說,服用後益處更大。

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
給寶寶補鈣非常重要,這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話題。市場上有許多品種的鈣劑,雖然有些廣告中稱其吸收率很高,但實際效果與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一些醫生主張——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

食物的科學烹調能夠增加鈣的攝入。這里介紹幾種多鈣食品的烹調方法:

1、可以把小黃魚製成酥魚。做法是:把鍋燒熱,在鍋內放入蔥、姜鋪底,把10公分左右長的小黃魚排放在上面,加適量醋用慢火燉爛,甚至可以連魚頭、魚刺都變酥了。這樣,整條魚都變成了可以食用的鈣劑。

2、高壓鍋飩雞。可以把雞肉、雞骨盡量飩爛、飩酥,鼓勵寶寶把軟骨嚼碎咽下,也能夠補充鈣質。

當然,以上這兩種食品不太適合於2歲以前的寶寶,2歲半以後,多數寶寶已長出了20顆乳牙,有了咀嚼能力,才可以給寶寶吃這類食物,否則寶寶也不易消化吸收。

還可以做大骨頭湯。將買來的大棒骨洗凈,敲裂或敲斷,涼水下鍋,放入骨頭,燒開後,撇去浮沫,加蔥、姜、料酒,用小火燉煮,時間可長一些。讓寶寶喝湯,吃骨髓。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補鈣食品,適合各年齡的寶寶。該湯還可以加在寶寶的其它食品中,混合喂養。比如用骨頭湯下面條,蒸雞蛋羹等。蝦皮和豆腐中含鈣量較高,也應該經常給寶寶食用。

另外,斷奶以後的寶寶每天也應該保證至少攝入牛奶250毫升,增加鈣的攝入量。

很多人以為,通過飲食可以補鈣,但實際上在日常飲食中,很多不經意、不正確的膳食行為會讓你丟失大量的鈣。
磷多丟失鈣: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人們缺鈣的元兇。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這樣,飲食 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補鈣不補鎂,吃完就後悔:人們補鈣的時候,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是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了補充鎂。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
大魚大肉"吃"掉鈣: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所在。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A: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B: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額外另補充1400毫克的鈣,將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額外補充鈣並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過量攝入大魚大肉而不注意酸鹼平衡,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那麼,怎樣飲食才能促進鈣吸收?維生素C促進吸收鈣:把含鈣高的食物與維生素C和泡菜汁一起服用,或者每天自己製作臍橙、柚子、橘子、蘆柑、檸檬飲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強12%。顯然是這些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C的參與,使得鈣能更好地被小腸吸收。
葷素平衡提高鈣的利用率:比如豆腐燉魚,魚肉中含維生素D,豆腐含鈣豐富。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使豆腐中鈣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主食講究谷豆類混食,不僅能使氨基酸互補達到最理想化,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1.您需要補鈣么?

世界許多專家的調查研究認為:鈣缺乏症是目前威脅人類的一種嚴重疾患,使全球億萬人口遭受精神和肉體的巨大折磨,直接影響著人類素質的提高。專家們呼籲社會各界應予以高度重視!

胎兒從母體得到的鈣,有99%用來製造骨骼,僅剩下1%以離子鈣的形式游離在血液中,叫做"血清鈣"。但資料表明:降生以後,每個人都步入不同程度的缺鈣境地。任何年齡的人都缺鈣,兒童和老年人更為嚴重。科學家發現,自20歲開始,骨骼的總重量以每年1%的速度在遞減,50歲以後,骨總重量已減輕30%——這是一個科學而又驚人的結論。

由於"鈣飢餓",導致了體內的所謂"鈣搬家"。就是說,骨頭的鈣不斷脫逸到血液中去維持血清鈣的正常水平。骨鈣同血清鈣之間的比例,必須長期保持著平衡,否則,就會產生"鈣搬家",這樣的反常鈣代謝失衡。一個人在數天或一二個月內的鈣飢餓暫不影響血清鈣,但若照此下去,就會發生缺鈣疾病了:兒童表現為毛發稀疏、厭食、煩躁夜驚、佝僂病等;青少年的骨骼發育不良,視力障礙等;孕婦的腰腿酸痛,並影響胎兒發育,甚至畸胎等;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骨質退行性增生、結石症、高血壓、糖尿病、痴呆症等等。

顯然,鈣在生命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吃著含鈣的食物,如豆類、乳製品、水產品、殼類、骨類等,身體還會缺鈣呢。原來,食物中含的鈣,多屬於溶解的鈣鹽,不容易被吸收。更因為與谷類、菜餚同進餐時,穀物含有的植酸或肉類含有的脂酸,都會把鈣變成不溶性的鈣鹽而無法被吸收。按現代營養標準的計算是:我國成人需鈣(指"離子鈣")的生物劑量,不得少於800毫克,小兒不得少於1000毫克。可惜長期以來, 醫葯界把鈣鹽錯誤地當成純鈣(即離子鈣)計算了,以致過去許多葯用鈣都起不了真正的補鈣功效。幸好近年來已發現這種謬誤,並加以糾正。一個分子鈣,一個離子鈣,僅一字之差,導致了人類的一場世界性的"鈣革命"!

缺鈣就得補鈣,人人都應提高補鈣的意識,問題是,補什麼樣的鈣,該怎樣補?盡管長期以來,醫界公認補鈣是個難題,但理想的鈣劑應具備的三大條件,即①既含有高數量、又含有高質量的純鈣;②能充分溶解;③服用後易被吸收、利用。目前已研製出許多的、越來越符合科學要求的、新型安全高效鈣營養強化劑。

日常食物中,鈣的來源以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蝦頭蝦殼中含鈣量很高,達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種生物蛋白鈣晶體的理想補鈣物,吃蝦取殼肉是不科學的!含鈣豐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還有豆類(黃豆、青豆、黑豆等及其製品)、核桃、芝麻、發菜、海帶等。

不過,請記住:補鈣最好是在飯前一小時空腹服用。

2.補鈣捷徑——少吃鹽

記得古代兵書上有這樣的話:戰而勝之,非上策;不戰而勝,上上策。把這話用在補鈣問題上就是:如果採用不補鈣的方法,而能達到補鈣的目的,恐懼算是最理想的補鈣方法了。那麼,有這樣不補鈣而達到補鈣的方法嗎?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補鈣捷徑——少吃鹽。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是英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的。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決定因素。即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鈣的排出量也越多,而且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越差。因此他們得出結論:適當減少鹽的攝入對骨質的益處,與增加900毫克的鈣質的作用相當!這就是說,少吃鹽等於補鈣, 少吃鹽對鈣實際起到了"不補之補"的作用。

按照我國居民普遍缺鈣的說法,正常人每日應補鈣800-1200 毫克,最保守的說法,每日應補鈣300-500毫克。但不管哪種說法,少吃鹽等於每日補充900毫克的鈣, 這數量已可滿足人體對鈣的基本需求。即使還有些不足,也因少吃鹽可以增加鈣的吸收。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適用的。比如:快速生長的少女,吃鹽多,鈣的排出量增多、吸收量減少,可導致骨質脫鈣,骨質發育不良。又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數本來就很高,如果吃鹽多,不僅尿鈣量增加,骨鈣的流失也增加,會加快其骨質疏鬆的發生。在一項研究中,把絕經後婦女的每日鹽攝入量由10.6克減至4.4克,鈣的排出量和血漿鈣的濃度都大大降低。 再是高血壓病人如果繼續高鹽飲食,其尿鈣的排出量要比正常血壓的人高得多,導致骨質脫鈣的潛在危險也比正常血壓者大。反之,少吃鹽,卻可使他們尿鈣減少,骨密度增加。

按照WHO推薦的標准,每日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要超過6克。我們知道,人24小時的排鹽量為3-5克,那麼在食物中每日補充5克鹽,正是失去和補充相當的數字,可以滿足正常需要。而要把每日的吃鹽量限制在5克以內,也不容易。這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飲食習慣才行。因為在我國,尤其是北方居民,吃鹽量普遍偏多,多在每日12克以上,個別地方,有高達20-30克的。要把人們傳統吃鹹的習慣,一下子改變過來,也是相當困難的。但當人們知道了少吃鹽可補鈣,不花錢也可補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適當減少鹽的用量,我想還是可以辦到的。

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有含鉀、鎂低鈉的鹽上市,這種鹽的含鈉量只有普通鹽的65%。如果常吃這種鹽,本身已減少鹽量的1/3了。中葯秋石,主要成分是氯化鉀,把它買來研細,與鹽對半混用,也可以起到減鹽1/2的作用。

當然減鹽還能幫助你預防、治療高血壓病,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危險,同時使你體重有所下降,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

3、補鈣多年為何仍缺鈣?

在補鈣治療中,經常會遇到一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有些人連服鈣劑幾年還是缺鈣,在檢查骨密度時醫生還是說骨質疏鬆。這是為什麼?對這一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補鈣劑量偏小 多數學者推薦,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鈣元素攝入量要達到每日1000—1500毫克。目前我國生產的鈣制劑,大多數按照鈣鹽量標明劑量,而鈣鹽量與鈣含量相差很大。例如乳酸鈣每8克只含鈣量1克。補鈣的劑量,必須按鈣含量多少來補。比如常用的蓋天力和活力鈣片,鈣含量均為25毫克,也就是說如飲食補鈣達每天600毫克的話, 至少還需每天服蓋天力和活力鈣片24片(600毫克), 才能滿足老年人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需要。補充其他鈣劑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就是要根據廠家標明的鈣含量,而不是鈣鹽量,一般每天為600毫克。 如果劑量偏小,當然就收不到補鈣的效果。

鈣磷比例失調 在正常情況下,磷與鈣在骨中的比率為0.6, 即每3毫當量/升鈣就有2毫當量/升磷。鈣磷比例不合適,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特別是磷的缺乏,會導致骨量減少。老年人由於攝入減少,加之對魚、肝、肉、蛋等含磷豐富的食物有恐懼心理,攝入不足,盡管補充了足夠的鈣,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磷,鈣沉積並無明顯增加。鮮牛奶之所以對骨質疏鬆症有利,就是牛奶中鈣磷比例適當,能達到鈣、磷雙補的作用。

食物成分不當 如果在補鈣的同時,攝入過多的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等)和含脂肪酸食物(主要指豬油和肥肉),就會和鈣相結合而減少鈣的吸收。此外,一些優質蛋白質(如牛肉、魚、海產品、瘦豬肉等),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氨基酸,可使腸道酸度降低,並與鈣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也可減少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減少鈣的丟失。

激素的影響 有多種激素可促進腸鈣的吸收,最主要的是活性維生D3。老年人的活性維生素D3水平偏低,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補鈣的同時需補充活性維生素D3。 其他促進腸鈣吸收的激素還有: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降鈣素等。婦女絕經後,雌激素減少,腸鈣吸收減少,補充雌激素後可使腸鈣吸收增加,骨量增加。補充雌激素,宜在絕經後盡早開始,至少堅持至75歲。其他激素也可適量補充,以增加補鈣效果。當然,補充激素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

戶外運動減少 活動過少可以導致骨質疏鬆或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堅持戶外運動,每天接受陽光照射,甚至可不服活性維生素D3 。在我國,南方人較北方人骨含量高,這是由於南方較北方接受的陽光照射充足的緣故。

4、哪些人群應補鈣?

補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認為只有小孩和佝僂病患者才需要。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臨床上有很多病患者,他們都需要補鈣。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由於滲透性利尿作用,使體內鈣排出增多,由此導致糖尿病性骨病的發生,出現骨質變薄,骨質疏鬆乃至骨盆畸形或病理性骨折。

老年性骨質疏鬆 人過中年,由於內分泌功能減退,活動過少,鈣攝入不足等因素,骨代謝發生障礙,成骨減少,鈣丟失過多,出現骨質疏鬆,骨退行性變,表現腰腿疼痛,彎腰駝背乃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現象。

孕婦 有的孕婦腰腿疼痛,小腿抽筋。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對鈣的需求量增加而導致孕婦缺鈣。此外,低體重兒、早產兒、營養不良兒、慢性腹瀉兒,應注意補鈣。因小兒缺鈣不但會影響生長發育,而且還會因缺鈣繼發多種疾病的發生。

癲癇病人 近年來,科學研究證明,長期應用抗癲癇葯時,體內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低下、骨代謝異常。一旦缺鈣往往癲癇又不易控制,故需長期服用。

"三飲"者 長期大量飲酒或經常喝茶、喝咖啡者應注意補鈣。因飲酒使骨代謝發生障礙,易引起骨質疏鬆症,長期飲茶喝咖啡,由於利尿作用,使鈣排出增加,容易導致體內缺鈣。

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甲旁"功能低下或缺少,可導致腸鈣吸收減少,從而引起血鈣降低。病人出現四肢麻木、刺痛、僵直、痙攣等一系列症狀。

補鈣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盡量從飲食上攝取鈣,多食含鈣豐富食物。②糖尿病骨病者,除積極治療糖尿病外,可選用降鈣素和鈣劑聯合應用,增進骨細胞生成。③老年人,小兒缺鈣應注意增加戶外活動,曬太陽。④補鈣同時注意蛋白質、維生素D的補充,以促進鈣吸收,但補鈣劑量不宜過大,以防引起泌尿系統結石。

5、膳食補鈣要經常化

補鈣是保健的重要課題。老年人腰腿疼痛麻木、抽筋、肥胖、水腫、便秘、高血壓、動脈硬化及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都與缺鈣有關。老年人每日攝取鈣理應在1000毫克以上,而日常飲食攝入鈣量只有300—500毫克。服用一些高鈣營養品固然重要,而通過日常膳食補鈣則更為經濟實用。

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 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吸收,因此,牛奶應作為補鈣的主要來源。

大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良品。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蝦皮含鈣量更高,25 克就有500毫克。

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可以榨碎,加醋文火慢煮,還可加黃豆、姜鹽等。

疏菜 疏菜中也有許多高鈣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這些綠葉疏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芝麻 芝麻是老年保健良品,也是補鈣的來源,可適量服用。芝麻醬含鈣量也很高,稀飯、面湯及涼拌菜都可加點芝麻醬,進行補鈣。

鈣攝入人體後,在體內的吸收利用是一個復雜的難題。就是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鈣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鈣食物吸收率更低。維生素D能調節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D的來源,一是靠人體接受室外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在體內合成;二是靠食物。除魚肝油外,其他食物含量極低。唯有香菇富含維生素D,每克就含維生素D40國際單位。但是,必須經室外陽光照曬,但因照曬的效果會逐日減退,所以存放一個月後應重復照曬。每天只需服3—5克即可,切碎水煎或沖服,也可加入稀飯、菜湯中食用。多吃點醋和發醇麵食也有助鈣的吸收。

我們現行的膳食結構,含鈣量都很低,必須注意加用一些補鈣食品。由於鈣吸收困難,補鈣效果較慢,要改善症狀需要幾個月甚至一、二年的時間,應當貫徹"多品種、常變換、多攝入、經常化"的思想,堅持不懈,才能獲得補鈣保健的理想效果。

6、結石患者也需補鈣

人體內不論是膽結石、腎結石或其它部位結石,主要成分都是不溶性鈣鹽。過去一種理論認為,發病原因是由於機體攝入了過多的鈣,引起了鈣在體內的沉積。在此理論指導下,提出結石症病人要少吃含鈣多的食品,以利於預防和治療結石。但近年的研究發現,結石症並非是由攝入過多的鈣所致,而是體內鈣代謝紊亂的結果。

我國的營養學和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從飲食中攝取的鈣目前尚處在機體需要量的下限以至低於下降,這其中包括那些患有結石症的患者。大多數現代人由於攝入過於精製的飲食,所以導致鈣攝入不足,機體經常處於一種缺鈣的狀態。鈣在體內的代謝平衡是由一個被稱之為鈣代謝穩定系統控制的。這一系統包括甲狀旁腺及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維生素D等,根據攝入及排出的量,調整著鈣在體內各部分的平衡。主要是血漿與骨骼中鈣的平衡。人體缺鈣首先表現在血漿中,由於血漿低鈣,為維持各種生理功能的正常進行,機體不得不動用骨骼貯存的鈣。當體內經常處於一種缺鈣的環境時,鈣平衡系統既要維持血漿中鈣的正常濃度,又要維持骨骼中的正常含量,往往是顧此失彼,嚴重時就發生了代謝紊亂,醫學上也稱之為"血鈣自穩定系統失調"。這種失調的結果就是異常的"鈣遷徙",即骨鈣減少,血鈣和軟組織鈣含量增加的反常現象。

鈣的異常遷徙,可引起一些表面看似乎很矛盾的疾病,骨質疏鬆、骨質增生、結石、動脈硬化等。而且這些疾病往往在一個患者身上就有幾種並存。日本內分泌專家藤田拓指出:"這種鈣質從骨骼向軟組織和血液中遷徙的現象是衰老的典型特徵"。其根治方法只有通過補鈣,刺激血鈣自穩定系統恢復平衡,最終達到降低血鈣與軟組織鈣的的含量,增加骨鈣的目的。因此,結石與骨質增生的患者同樣需要補鈣。

結石病人補鈣,首選活性離子鈣如珍珠鈣、巨能鈣等。同時注意大量飲水,避免攝入含有草酸和磷酸鹽的食品,如荸薺、莧菜、菠菜、茭白及竹筍、筍乾等,如吃上述疏菜也應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草酸和磷酸鹽。適當限制攝入高磷食品,如乳品和肉類。另外注意多食含鎂和維生素B6的食品,前者如海藻、葵花子、黃豆、杏仁等;後者如酒釀、 糙米、蜂王漿、黃豆、黑豆及發酵類麵食等。

7、小兒佝僂病補鈣還是補"維D"

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和嬰兒保健水平的提高,多數母親對小兒佝僂病有一定的了解。由於各種宣傳媒介的影響,一般人誤認為在治療和預防小兒佝僂病時往往以補鈣為主,而實際上,小兒佝僂病的本質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鈣磷代謝障礙,只有補充維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說,缺鈣是小兒佝僂病的表現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卻是維生素D。

1歲以內的小兒稱嬰兒,其喂養以乳類為主,嬰兒期常見的佝僂病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的發病原因是:1、 維生素D攝入不足防礙鈣磷吸收。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維生素D均不能滿足嬰兒營養的需要,特別是牛乳中鈣磷含量比例不適當更妨礙其吸收。2、 日光照射不足,體內生成維生素D缺乏。3、生長發育速度快, 骨骼生長迅速,相對地缺乏維生素D。4、肝膽、 胃腸道慢性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維生素D對嬰兒體內鈣磷代謝的功能包括:1、 促進腸道粘膜細胞對鈣磷的吸收。2、促進腎對鈣磷的再吸收, 降低尿中鈣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鈣濃度。3、促進成骨代謝,利於新骨形成。 因此缺乏維素D時,服用再多的鈣,身體也難以吸收和利用。正確的認識是,小兒佝僂病發病的根本原因是體內絕對性和相對性地缺乏維生素D,繼而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其表現為常見的佝僂病。

預防小兒佝僂病的原則應包括:1、 孕母及乳母的飲食應富含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2、小兒出生滿月後應常抱出戶外活動。3、小兒生後1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單位。 早產兒出生後2周即應補充維生素D,每日800單位,3個月後減至每日400單位。4、 由於嬰兒期以乳類喂養為主,每日攝入的鈣量已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不須特殊補鈣。5、二歲後小兒生長相對減慢,戶外活動增多, 故一般無須補充維生素D。6、當確定嬰兒患佝僂病, 應當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總之,補充維生素D來防治小兒佝僂病,才是根本。

8、給小兒補鈣當注意什麼?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出生之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再開始補鈣。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因為胎兒出生之後臍帶被剪斷,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通道也就此中斷了,可小兒的生長發育仍在繼續,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對鈣的需求,所以正確的做法應是在出生後第三天就開始補鈣,一直要補到小兒能夠吃與成人一樣的普通食物為止。

我們知道,嬰兒的營養主要來自乳類,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含磷15毫克,兩者之比為2.4: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較少發生缺鈣或者佝僂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鈣120毫克,含磷93毫克,從鈣磷的絕對值來看,牛乳中的鈣磷量確實比母乳為多,但是牛乳中的鈣磷比例為1.2:1,這種比例是不符合嬰兒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於腸壁對鈣的吸收。臨床觀察也證實,牛乳喂養的嬰兒容易發生缺鈣或者佝僂病。有時候雖然一些家長給小兒吃了不少的鈣劑,但是小兒缺鈣的表現還是很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正確地掌握補鈣的方法。那麼,給小兒補鈣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數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製品不宜與蔬菜一起烹制。

2、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這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3、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由於奶製品當中的脂肪酸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餵奶之間。

4、補鈣應注意的適當劑量——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餘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鈣劑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腸道吸收鈣劑的活動就會大打折扣了。如果鈣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時增加了,並在生長的骨骼部位形成鈣磷的沉積,使新骨不斷生長壯大。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魚肝油,如果在補鈣的同時不補充魚肝油的話,平時小兒又不曬太陽,就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症而導致佝僂病。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每天400個國際單位,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另外,學齡兒童也同樣需要補充鈣劑,但不是服葯,而是通過一日三餐的食物補給。食物當中鈣的來源很多,例如乳類、乳製品、藕粉、綠葉蔬菜、根莖類的植物、黃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漿,經常食用,鈣劑就不會缺乏了。

4、缺鈣應該吃什麼鈣片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缺鈣呢?科學且簡單的方法是去醫院作血鈣含量測定。正常人的血鈣維持在2.18-2.63毫摩爾/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於這個范圍,則認定為缺鈣。但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狀旁腺激素長期代償性增高,引起了「鈣搬家」,使血鈣增高,這樣,測量結果就不能真實反映體內鈣的含量。此時,就應進行骨密度測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根據一些症狀進行自我診斷。

(1)兒童

當孩子出現下面一些症狀時,就應診斷為缺鈣: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後愛啼哭、易驚醒,入睡後多汗;陣發性腹痛、腹瀉,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厭食、偏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智力發育遲、說話晚;學步晚,13個月後才開始學步;出牙晚,10個月後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頭發稀疏;健康狀況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鈣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體育課成績不佳;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等。

(3)青壯年

一般情況下,青壯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往往使他們疏忽了身體上的一些不適,加之該年齡段缺鈣又沒有典型的症狀,所以很容易掩蓋病情。當有經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過敏、易感冒等症狀時,就應懷疑是否缺鈣。

(4)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處於非常時期的婦女,缺鈣現象較為普遍。不過,隨著優生優育知識的普及,人們對此期缺鈣的症狀較為熟悉。當她們感覺到牙齒松動;四肢無力、經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關節疼、風濕疼;頭暈,並罹患貧血、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時,就應診斷為缺鈣。

(5)老年人

成年以後,人體就慢慢進入了負鈣平衡期,即鈣質的吸收減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為鈣的流失而造成缺鈣現象。他們自我診斷的症狀有老年性皮膚病癢;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當然,檢查是否缺鈣,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去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診斷,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葯治療。

怎樣判斷小兒缺鈣?

6個月的毛毛白白胖胖,近來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現亦不如以前活潑,媽媽帶他來醫院檢查,醫生判定毛毛缺鈣,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5、那銷量針對老年骨質疏鬆症對老年人群應作哪些健康教育

病情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應該是由於鈣質的流失造成的.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可以適量讓老年人補充一定的鈣劑,需要補充一些適合老年人的鈣劑,還應該是比較容易吸收的鈣劑才可以的,按療程食用應該會有一定的改善的.也可以熬一些骨湯一類的食物也是有幫助的.
生活護理:
適量的運動並且注意食物的合理的搭配也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病情分析:
老年人骨質疏鬆吃什麼
指導意見:
一個是含鈣類高的食物如骨頭湯等,二是每天適當的戶外活動,三是服用鈣片,如碳酸氫鈣片等,飲食上少吃海鮮多吃牛肉河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生活護理:
但願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病情分析:
骨質疏鬆的飲食治療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
(2)補充鈣質.膳食中應給予充足的鈣,正常成年人每日達800毫克,老年人應給予1000毫克.?
指導意見:
3)注意烹調方法.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再則谷類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遊離鈣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環境下活性最高,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後再洗,在麵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發酵並延長發酵時間,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離鈣增加.?
(4)限制飲酒.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適度的飲酒.?
(5)補充適量鈣質.目前國內市場各類鈣片很多,除飲食補充外,可適當補充鈣劑,但要注意鈣的結合形式.如碳酸鈣,吸收較差,乳酸鈣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補充維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狀,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鈣與蛋白質結合後,才能充分的被機體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補鈣.建議每日250克牛奶,即補充約250毫克的鈣.但最近義大利學者研究發現,老年人過多地飲用牛奶,能促進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其原因是牛奶中5%是乳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半乳糖,過多的半乳糖能沉積在眼睛

病情分析:
你好,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鈣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認的因素.降鈣素以及維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但是研究表明大量進食酸性食物的時候,身體就會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鈣質來中和血液的酸鹼性,以維持酸鹼平衡.因此說,酸性體質是鈣質流失,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
指導意見:
所以食用鹼性食品是防止體液酸化,保持人體弱鹼性環境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防止鈣流失的最有效方法!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食物等你可以適量的多吃,再有你可以試一試中葯的方法來治療骨質疏鬆.

病情分析:
你好,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應該加強補鈣的治療,在補鈣的同時通過飲食調理,應該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指導意見:
鈣制劑:增加鈣的吸收,以鈣化奇D和凱思立D效果明顯.活性鈣,蓋天力,龍牡丹壯骨沖劑均屬天然生物鈣制劑,均可用於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症. 建議每日補充元素鈣1200mg,分次給予.有關鈣劑的補充與鋅的吸收互相之間有影響,老年患者接受鈣劑補充時要同時服用含鋅的多種維生素制劑.上面葯物可以選擇一到兩種治療,加葡萄糖酸鋅.
生活護理:
日常生活方面1,飲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營養. (1)應選擇含鈣,蛋白質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類及豆製品,蝦皮,奶製品,還有海帶,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 (2)增加日光照射及運動量.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選用中葯補脾健胃,保證脾胃功能正常. (3)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
2,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減少動物蛋白,鹽,糖的攝入量,盡量少用含太多鎂,磷的飲料和加工食品,同時,咖啡因,香煙,酗酒也造成鈣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盡量避免.老年人補鈣是一個長時間的,經年累月的過程 ,應該長期堅持.祝你早日康復.

病情分析: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發病多緩慢個別較快,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生化檢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見骨皮質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縮類骨質層不厚.
指導意見:
發生骨質疏鬆後,除了進行正規的葯物治療,合理的膳食營養也會幫助患者改善症狀,下面是幾個骨質疏鬆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方一] 黃豆豬骨湯 : 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
製法: 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凈,切斷,置水中燒開,去除血污;然後將豬骨放入砂鍋內,加生薑20克,黃酒200克,食鹽適量,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放入黃豆繼續煮至豆爛,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劑.
功效:鮮豬骨含天然鈣質,骨膠原等,對骨骼生長有補充作用.黃豆含黃酮甙,鈣,鐵,磷等,有促進骨骼生長和補充骨中所需的營養.此湯有較好的預防骨骼老化,骨質疏鬆作用.
◇[方二] 桑葚牛骨湯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製法: 將桑葚洗凈,加酒,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方三] 蝦皮豆腐湯:蝦皮50克,嫩豆腐200克.
製法:蝦皮洗凈後泡發;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加蔥花,薑末及料酒,油鍋內煸香後加水燒湯.
功效:蝦皮每100克鈣含量高達991毫克,豆腐含鈣量也較高,常食此湯對缺鈣的骨質疏鬆症有效.
◇[方四] 豬皮續斷湯:鮮豬皮200克,續斷50克.
製法:取鮮豬皮洗凈去毛,去脂,切小塊,放入蒸鍋內,加生薑15克,黃酒100克,食鹽適量;取續斷煎濃汁加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豬皮爛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人體的軟骨,骨骼及結締組織都具有重要作用.續斷:有強筋健骨,益肝腎等作用.此粥有利於減輕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病情分析:
治療老年人的骨質疏鬆.
指導意見:
骨質疏鬆的飲食治療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
(2)補充鈣質.膳食中應給予充足的鈣,正常成年人每日達800毫克,老年人應給予1000毫克.?
(3)注意烹調方法.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再則谷類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遊離鈣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環境下活性最高,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後再洗,在麵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發酵並延長發酵時間,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離鈣增加.(4)限制飲酒.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適度的飲酒.?
(5)補充適量鈣質.目前國內市場各類鈣片很多,除飲食補充外,可適當補充鈣劑,但要注意鈣的結合形式.如碳酸鈣,吸收較差,乳酸鈣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補充維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狀,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鈣與蛋白質結合後,才能充分的被機體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補鈣.建議每日250克牛奶,即補充約250毫克的鈣.但最近義大利學者研究發現,老年人過多地飲用牛奶,能促進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其原因是牛奶中5%是乳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半乳糖,過多的半乳糖能沉積在眼睛

病情分析: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是指發生在老年和絕經期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隨著年齡增加,人體內單位體積骨組織的量低於正常,骨小梁間隙增大,骨基質減少,骨量降低和骨強度降低兩方面.
指導意見:
50歲以上的人慎用糖皮質激素,肝素等以免導致骨質疏鬆,建議每日維生素D給予400—800U,飲食中應選擇含鈣,蛋白質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類及豆製品,蝦皮,奶製品,還有海帶,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

6、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葯物有哪些?

1.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2.阿倫膦酸鹽(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3.降鈣素(calcitonin)借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於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鬆症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臉潮紅起疹子惡心與頭昏

只要停止葯物治療,骨質流失速度就會加快,因此必須長期治療

4.鈣劑和維生素D聯合用葯效果較好

5.骨肽制劑,是目前臨床新出現的用來治療風濕類風濕的葯品,對骨質疏鬆有特效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是絕經後婦女的高發病症,國外有統計資料表明,在60歲以上婦女發生的危險率為58%它與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由此造成骨痛骨折,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婦女的殘疾率和死亡率由於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因而葯物的治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長期服用西葯容易給患者帶來許多副作用

一項中老年人保健針灸的科研成果發現,艾灸可以提高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受此啟發,研究人員根據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並結合現代醫學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研究成果,認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根本原因是「腎虛」,再加上後天失調等原因而發生骨質疏鬆,治療以補腎為主,結合健脾法採用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DEXA)和有關生化檢測指標觀察臨床效果,並設葯物對照組進行療效對比經治療,病人骨痛等症首先得到了緩解或消失,生化指標明顯改善,6個月後骨密度檢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2至第4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明顯增加

7、誰知道蓋天力鈣片效果怎麼樣?急!急!急!

蓋天力的補鈣效果很不錯,我老爸就吃這個。我是朋友推薦買的,那時候老爸被診斷出骨質疏鬆已經一年了,腰腿疼的厲害,都不願意出門,吃了很多鈣片,效果都不是很好,後來我就給老爸買了這個,效果挺好的,現在老爸腰腿也不疼了,經常和老媽到樓下的廣場跳舞。老爸還向他身邊的很多朋友推薦了這種鈣片,大家吃完的效果都挺好的

8、中老年骨質疏鬆吃蓋天力鈣片好嗎?

病情分析:
你好,骨質疏鬆多由於內分泌紊亂導致;
指導意見:
首先要保持一定的運動,其次飲食方面注意鈣質的吸收,高鈣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點選擇,你也許苦於不了解哪些食品鈣源豐富,那麼這里首先可以告訴你的是,牛奶、奶製品、蝦皮、蝦米、魚(特別是海魚)、動物骨、芝麻醬、豆類及其製品、蛋類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僅含鈣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進鈣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鈣源。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多曬太陽等。

9、成人怎麼補鈣最有效?吃鈣片吸收好嗎?什麼牌子的鈣片比較好些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吃著含鈣的食物,如豆類、乳製品、水產品、殼類、骨類等,身體還會缺鈣呢。原來,食物中含的鈣,多屬於溶解的鈣鹽,不容易被吸收。更因為與谷類、菜餚同進餐時,穀物含有的植酸或肉類含有的脂酸,都會把鈣變成不溶性的鈣鹽而無法被吸收。按現代營養標準的計算是:我國成人需鈣(指"離子鈣")的生物劑量,不得少於800毫克,小兒不得少於1000毫克。可惜長期以來, 醫葯界把鈣鹽錯誤地當成純鈣(即離子鈣)計算了,以致過去許多葯用鈣都起不了真正的補鈣功效。幸好近年來已發現這種謬誤,並加以糾正。一個分子鈣,一個離子鈣,僅一字之差,導致了人類的一場世界性的"鈣革命"! 缺鈣就得補鈣,人人都應提高補鈣的意識,問題是,補什麼樣的鈣,該怎樣補?盡管長期以來,醫界公認補鈣是個難題,但理想的鈣劑應具備的三大條件,即①既含有高數量、又含有高質量的純鈣;②能充分溶解;③服用後易被吸收、利用。目前已研製出許多的、越來越符合科學要求的、新型安全高效鈣營養強化劑。 日常食物中,鈣的來源以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蝦頭蝦殼中含鈣量很高,達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種生物蛋白鈣晶體的理想補鈣物,吃蝦取殼肉是不科學的!含鈣豐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還有豆類(黃豆、青豆、黑豆等及其製品)、核桃、芝麻、發菜、海帶等。 不過,請記住:補鈣最好是在飯前一小時空腹服用。 2.補鈣捷徑——少吃鹽 記得古代兵書上有這樣的話:戰而勝之,非上策;不戰而勝,上上策。把這話用在補鈣問題上就是:如果採用不補鈣的方法,而能達到補鈣的目的,恐懼算是最理想的補鈣方法了。那麼,有這樣不補鈣而達到補鈣的方法嗎?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補鈣捷徑——少吃鹽。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是英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的。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決定因素。即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鈣的排出量也越多,而且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越差。因此他們得出結論:適當減少鹽的攝入對骨質的益處,與增加900毫克的鈣質的作用相當!這就是說,少吃鹽等於補鈣, 少吃鹽對鈣實際起到了"不補之補"的作用。 按照我國居民普遍缺鈣的說法,正常人每日應補鈣800-1200 毫克,最保守的說法,每日應補鈣300-500毫克。但不管哪種說法,少吃鹽等於每日補充900毫克的鈣, 這數量已可滿足人體對鈣的基本需求。即使還有些不足,也因少吃鹽可以增加鈣的吸收。 少吃鹽補鈣的方法,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適用的。比如:快速生長的少女,吃鹽多,鈣的排出量增多、吸收量減少,可導致骨質脫鈣,骨質發育不良。又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數本來就很高,如果吃鹽多,不僅尿鈣量增加,骨鈣的流失也增加,會加快其骨質疏鬆的發生。在一項研究中,把絕經後婦女的每日鹽攝入量由10.6克減至4.4克,鈣的排出量和血漿鈣的濃度都大大降低。 再是高血壓病人如果繼續高鹽飲食,其尿鈣的排出量要比正常血壓的人高得多,導致骨質脫鈣的潛在危險也比正常血壓者大。反之,少吃鹽,卻可使他們尿鈣減少,骨密度增加。 按照WHO推薦的標准,每日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要超過6克。我們知道,人24小時的排鹽量為3-5克,那麼在食物中每日補充5克鹽,正是失去和補充相當的數字,可以滿足正常需要。而要把每日的吃鹽量限制在5克以內,也不容易。這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飲食習慣才行。因為在我國,尤其是北方居民,吃鹽量普遍偏多,多在每日12克以上,個別地方,有高達20-30克的。要把人們傳統吃鹹的習慣,一下子改變過來,也是相當困難的。但當人們知道了少吃鹽可補鈣,不花錢也可補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適當減少鹽的用量,我想還是可以辦到的。 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有含鉀、鎂低鈉的鹽上市,這種鹽的含鈉量只有普通鹽的65%。如果常吃這種鹽,本身已減少鹽量的1/3了。中葯秋石,主要成分是氯化鉀,把它買來研細,與鹽對半混用,也可以起到減鹽1/2的作用。 當然減鹽還能幫助你預防、治療高血壓病,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危險,同時使你體重有所下降,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 3、補鈣多年為何仍缺鈣? 在補鈣治療中,經常會遇到一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有些人連服鈣劑幾年還是缺鈣,在檢查骨密度時醫生還是說骨質疏鬆。這是為什麼?對這一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補鈣劑量偏小 多數學者推薦,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鈣元素攝入量要達到每日1000—1500毫克。目前我國生產的鈣制劑,大多數按照鈣鹽量標明劑量,而鈣鹽量與鈣含量相差很大。例如乳酸鈣每8克只含鈣量1克。補鈣的劑量,必須按鈣含量多少來補。比如常用的蓋天力和活力鈣片,鈣含量均為25毫克,也就是說如飲食補鈣達每天600毫克的話, 至少還需每天服蓋天力和活力鈣片24片(600毫克), 才能滿足老年人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需要。補充其他鈣劑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就是要根據廠家標明的鈣含量,而不是鈣鹽量,一般每天為600毫克。 如果劑量偏小,當然就收不到補鈣的效果。 鈣磷比例失調 在正常情況下,磷與鈣在骨中的比率為0.6, 即每3毫當量/升鈣就有2毫當量/升磷。鈣磷比例不合適,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特別是磷的缺乏,會導致骨量減少。老年人由於攝入減少,加之對魚、肝、肉、蛋等含磷豐富的食物有恐懼心理,攝入不足,盡管補充了足夠的鈣,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磷,鈣沉積並無明顯增加。鮮牛奶之所以對骨質疏鬆症有利,就是牛奶中鈣磷比例適當,能達到鈣、磷雙補的作用。 食物成分不當 如果在補鈣的同時,攝入過多的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等)和含脂肪酸食物(主要指豬油和肥肉),就會和鈣相結合而減少鈣的吸收。此外,一些優質蛋白質(如牛肉、魚、海產品、瘦豬肉等),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氨基酸,可使腸道酸度降低,並與鈣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也可減少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減少鈣的丟失。 激素的影響 有多種激素可促進腸鈣的吸收,最主要的是活性維生D3。老年人的活性維生素D3水平偏低,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補鈣的同時需補充活性維生素D3。 其他促進腸鈣吸收的激素還有: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降鈣素等。婦女絕經後,雌激素減少,腸鈣吸收減少,補充雌激素後可使腸鈣吸收增加,骨量增加。補充雌激素,宜在絕經後盡早開始,至少堅持至75歲。其他激素也可適量補充,以增加補鈣效果。當然,補充激素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 戶外運動減少 活動過少可以導致骨質疏鬆或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堅持戶外運動,每天接受陽光照射,甚至可不服活性維生素D3 。在我國,南方人較北方人骨含量高,這是由於南方較北方接受的陽光照射充足的緣故。 4、哪些人群應補鈣? 補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認為只有小孩和佝僂病患者才需要。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臨床上有很多病患者,他們都需要補鈣。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由於滲透性利尿作用,使體內鈣排出增多,由此導致糖尿病性骨病的發生,出現骨質變薄,骨質疏鬆乃至骨盆畸形或病理性骨折。 老年性骨質疏鬆 人過中年,由於內分泌功能減退,活動過少,鈣攝入不足等因素,骨代謝發生障礙,成骨減少,鈣丟失過多,出現骨質疏鬆,骨退行性變,表現腰腿疼痛,彎腰駝背乃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現象。 孕婦 有的孕婦腰腿疼痛,小腿抽筋。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對鈣的需求量增加而導致孕婦缺鈣。此外,低體重兒、早產兒、營養不良兒、慢性腹瀉兒,應注意補鈣。因小兒缺鈣不但會影響生長發育,而且還會因缺鈣繼發多種疾病的發生。 癲癇病人 近年來,科學研究證明,長期應用抗癲癇葯時,體內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低下、骨代謝異常。一旦缺鈣往往癲癇又不易控制,故需長期服用。 "三飲"者 長期大量飲酒或經常喝茶、喝咖啡者應注意補鈣。因飲酒使骨代謝發生障礙,易引起骨質疏鬆症,長期飲茶喝咖啡,由於利尿作用,使鈣排出增加,容易導致體內缺鈣。 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甲旁"功能低下或缺少,可導致腸鈣吸收減少,從而引起血鈣降低。病人出現四肢麻木、刺痛、僵直、痙攣等一系列症狀。 補鈣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盡量從飲食上攝取鈣,多食含鈣豐富食物。②糖尿病骨病者,除積極治療糖尿病外,可選用降鈣素和鈣劑聯合應用,增進骨細胞生成。③老年人,小兒缺鈣應注意增加戶外活動,曬太陽。④補鈣同時注意蛋白質、維生素D的補充,以促進鈣吸收,但補鈣劑量不宜過大,以防引起泌尿系統結石。

與骨質疏鬆蓋天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