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就是骨骼內的孔隙變大變多,也就是說骨小梁量減少,患者的骨皮質會逐步的變薄,即骨骼密度變小,質量減少。
2、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3、骨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
4、骨質疏鬆嚴重程度分級
骨質疏鬆嚴重程度根據骨密度測定結果進行分級。骨密度測定T值>-1時,數值正常;T值在-1—-2.5之間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鬆;T值<-2.5合並脆性骨折為重度骨質疏鬆。
5、骨質疏鬆症如何分型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6、嚴重骨質疏鬆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骨質疏鬆主要通過以下標准給予評估和診斷:
1、骨密度檢測值(T值):如果患者髖部、股骨頸、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於-2.5,則可能引發嚴重骨質疏鬆;
2、脆性骨折:既往發生過腕部、髖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則意味著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臨床上只有符合以上兩種因素,才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
7、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8、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影響骨骼的疾病。患這種疾病的人會失去骨組織(骨量)。骨量是一個人一生中骨骼中骨骼的數量,它取決於許多因素。如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因素。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骨骼疾病,其特徵是骨量減少和骨骼質量改變,可損害骨強度,易增加骨折風險。它在兩大群體中典型地不同:
在骨質疏鬆症中,骨頭變得更多孔,裡面有更多的空氣。此外,它可能會改變正常的骨骼結構。它增加了裡面的空腔或細胞的數量和大小。
因此,骨骼變得更加脆弱,所以它們抵抗更嚴重的打擊,更容易折斷。
這種疾病不會引起症狀,在很多年裡都不會引起注意,直到最後表現為骨折。
骨質疏鬆症有多常見?
這種疾病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婦女中更為常見(通常是絕經後的婦女)。男性也可能患上骨質疏鬆症,尤其是老年人。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有以下幾個原因:她們的骨量峰值通常比男性低,絕經期骨質流失加速。
類型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一般來說,症狀出現在51歲至75歲的女性身上,盡管她們可以在這一年齡之前或之後出現。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後果,如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某些激素失調,或服用某些葯物,如皮質類固醇、巴比妥類、抗驚厥葯和過量甲狀腺激素。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後果,如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某些激素失調,或服用某些葯物,如皮質類固醇、巴比妥類、抗驚厥葯和過量甲狀腺激素。
診斷
骨密度測量是目前最好的骨量測量方法。
診斷方法應單獨進行,評估年齡和其他危險因素。
風險因素,如吸煙和飲酒,低體重,家族骨質疏鬆性骨折史等,使我們能夠確定哪些人有發展為病理的風險。因此,診斷的根本依據是臨床懷疑。
在倫敦脊柱科,我們有一些最好的專家來診斷和治療骨質疏鬆症。預約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