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膝關節換置後防止骨質疏鬆

膝關節換置後防止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1-04-15 07:58:39

1、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吃什麼好

平時要注意膝蓋的保暖,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

2、置換了膝關節的人怎樣鍛煉大腿肌肉

康復訓練計劃
術後1~3天:
此期以被動活動為主,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組織粘連為目的。 1. 關節被動活動器(CPM)訓練
用關節被動活動器(CPM)持續被動活動是早期膝功能鍛煉的主要手段。CPM使關節活動比較容易,防止術後粘連,縮短術後恢復時間,增強病人康復信心。(由於是機器帶著您的腿活動,所以稱為"被動活動";相反,如果是您自己做同樣的動作,不用機器,就稱為"主動活動"。)
2. 股四頭肌練習:綳緊您的大腿肌肉,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鍾。兩分鍾內做10次,休息1分鍾再作同樣的練習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些疲勞
3.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綳緊膝關節,稍稍抬起並保持5-10秒鍾,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些疲勞。您也可以在坐位進行此項練習。
4. 屈伸踝關節:有節奏的屈伸您的踝關節,每隔1小時練習10次。直到您完全康復為止。 5. 轉動踝關節:由內向外轉動您的踝關節;每天3-4次,每次重復5遍。
6. 膝關節伸直練習:在您的腳跟下放置一小墊子保持腳跟不與床面接觸。努力綳緊大腿肌肉並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鍾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些疲勞
術後4-14天:
此期的重點是恢復膝關節活動度,至少為0°~ 90°;其次是肌力恢復鍛煉。
在床上屈伸膝關節:保持腳在床上滑動盡量屈曲膝關節。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鍾,然後伸直膝關節。重復數次直到您感覺有些疲勞或是您的膝關節已經能夠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關節屈伸練習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側腳根放在手術側的腳背處,慢慢地盡量屈曲膝關節,在最大屈曲位時保持5-10秒鍾。重復上述練習直到您感覺有些疲勞或是您的膝關節已經能夠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關節屈伸練習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盡量屈曲膝關節,直到腳放在地板上。然後使您的上身前傾以增加膝關節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鍾。完全伸直膝關節。
重復上述練習直到您感覺有些疲勞或是您的膝關節已經能夠完全屈曲了。
術後盡快下地活動有助於您的康復,具體什麼時候應該下地需要嚴格聽從醫生的指導。 1. 下蹲練習:盡量下蹲,同時腳跟不要離地,堅持5-10秒後慢慢站起。
2. 站立位屈膝練習:藉助助行器或雙拐平穩站立,盡量屈髖、屈膝,然後保持5-10秒鍾,伸直膝關節。重復練習直到感覺有些疲勞。 3. 行走:正確的行走方式有利於您的康復。您要藉助助行器或是雙拐行走,您的手術醫生或理療師會告知您何時負重。首先要站穩,將您身體的重量置於助行器或雙拐上,先向前移動助行器或雙拐,邁出患肢注意伸直膝關節使腳跟首先著地,身體向前彎曲您的膝關節和踝關節使整個腳平穩地落在地板上,然後前足蹬地彎曲您的膝關節和踝關節邁出下一步。 注意:用您的腳跟先著地,然後使整個腳平穩著地,最後用前足蹬地向前邁步。
術後2-6周(即出院後的康復計劃):
此期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肌肉力量,保持已獲得的膝關節活動度。 1. 時 間
康復訓練是需要時間的,您應該把康復訓練計劃做成您的日程計劃表。在訓練開始階段每項運動可進行3-5 次,然後以每次2倍的速度逐漸提高運動頻率, 直到每次能練習15次為止。如果您在進行某項運動時感覺比較困難,不要勉強進行,您可以一周後再試著進行這項運動。 2. 呼吸
注意您的呼吸節律!您應當保持均勻呼吸,不要憋氣。您可以 試一下這項運動感覺怎麼樣,當您下蹲時-呼氣,站立時-吸氣。您當然也可以下蹲時吸氣,站立時呼氣。總之尋找一個最適合您的方法。每當您完成一項運動並在下一項運動開始之前,按照這樣的方式做3次深呼吸。 3. 遠離疼痛
在進行所有運動的過程中,您應當感到輕松愉快而不應感到疼痛。您應該放棄自己感覺不好的運動。如果您感覺膝關節疼痛,可用冰塊進行局部冷敷。盡可能經常抬高您的雙腿。不要感到沮喪,您可以安靜地休息,休息的時間甚至可以是好幾天。當你重新開始的時候,要從簡單的運動開始逐漸提高強度。 4. 卧位練習 練習一、
全身綳緊。雙肩關節向您的前下方向用力伸,小腿或腳跟緊壓在沙發上,就像您在行走時的動作,交替向前後方向滑動。如果您希望速度快一點,可以慢慢加快運動速度,同時要繼續綳緊身體,做深呼吸 練習二、
全身綳緊。腳尖朝上,腳跟向下壓於另一側足背上。現在把下面一側下肢伸直膝關節並抬起,綳緊整個下肢保持7秒鍾。然後慢慢放下。每側肢體的練習時間至少保證在30秒鍾,此間做三次深呼吸。重復動作,練習另一側肢體。 5.坐位練習 練習一、
全身綳緊。慢慢地同時抬起腳跟,直到腳尖著地,然後放回來直到腳跟著地。感覺到您腳下的地板了嗎? 好!您可以逐漸加快速度。 練習二、
全身綳緊。交替練習上面的動作,一隻腳腳尖著地,一隻腳腳跟著地,交替變換。 您做得棒極了! 練習三、
全身綳緊。將兩只腳輪流拉向臀部方向。要讓整個腳掌在地面上滑動。您一定要用力壓地板並要有綳緊肌肉的感覺。 練習四、
全身綳緊。將一條腿向前伸。勾起腳尖,讓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時候讓腳掌完全貼在地面上。做同樣的動作,練習另一條腿 練習五、
全身綳緊。如果您對練習四感到輕松的話,那麼現在練習將一條腿伸開,離開地面一段距離。保持7秒鍾,慢慢放下腿,讓腳後跟著地。然後腳掌著地,慢慢拉回腿。做同樣的動作,練習另一條腿 練習六、
全身綳緊。現在請您將練習三和練習四組合起來。將一條腿盡量向臀部的方向拉,另一條腿盡可能向前伸。每次在做最後一個動作時保持7秒鍾。 練習七、
您做的棒極了!現在用兩手握住一隻腿,輕輕的,適度的用力從下向上慢慢按摩小腿。放鬆小腿後方的肌肉。不要忘了另外一條腿!
現在您是不是感覺到您的腿舒服一些了?如果您感到舒適,可以每天多做幾次這樣的練習 6. 站立運動
您可以背靠牆站立。雙腿分開,與骨盆同寬。腳跟距離牆七厘米。臀部(尾骨)、肩關節和手背緊貼牆面。如果您不能安全地獨自站立,您應該藉助手杖。您也可以背靠桌子、寫字台或其他物體, 這樣在必要時,您可以利用支撐避免摔倒。 全身綳緊
挺胸抬頭,雙肩關節後伸,保持上肢始終貼在牆上。臀部靠近牆上,腹部放鬆,兩腳底板貼緊地面,雙膝稍微彎曲, 腳趾朝外。保持這種綳緊狀態七秒鍾,然後慢慢放。 練習一、
全身綳緊。交替抬起雙側足跟足尖,並保持膝關節和髖關節伸直。當您對安全有足夠把握時,可以把體重從一條腿轉移到另一條腿上並逐漸加快頻率。
練習二、
全身綳緊。盡量向下蹲,腳跟不要離開地面。保持這種姿勢7秒鍾,然後慢慢站起來。如果您做的時候覺得膝關節屈曲非常困難,練習的時候就不要蹲得太低。總之一切以您感覺舒適為准。
康復訓練注意事項
1. 避免跌倒
2. 避免過多的負重,並且避免在負重的情況下反復屈伸膝關節 3. 避免進行劇烈的競技體育運動 4. 保持體重,避免骨質疏鬆 5. 避免劇烈跳躍、急轉急停
術後注意事項
人工關節手術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達到安全可靠的程度。現代的人工關節已經達到耐磨、耐用,入體不會發生排斥。原來走路一跛一跛的病人,手術後行動自如,甚至忘了它的存在。但人工關節中的聚乙烯仍有磨損問題,所以手術後患者不要過分活動,當動則動,應穿低跟的軟底鞋,適當野外散步,郊遊和室內工作,而不應過多爬山、上下樓、跑步,最好採用不會增加關節負荷的運動如游泳、太極拳和體操等。如有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牙齒痛,腹瀉及尿頻尿痛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葯,以免引起關節感染。若需要進行拔牙等有創操作時與醫師說明,提前三天口服抗生素防止引起關節感染導致災難性後果。

3、人工膝關節置換康復鍛煉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 康復是指患者由病態恢復至正常過程的整個治療階段。每個關節置換手術後患者,置換關節的功能,因疼痛、腫脹等因素不敢和不能活動到恢復正常使用,整個過程須由手術醫生和康復醫生共同制定系統的康復計劃安排,通常除指導患者如何行肌肉和關節的功能訓練外,常須配合物理治療措施和手法來協助關節功能的恢復。 術後兩周以內,鍛煉的首要目的是關節運動范圍的恢復,至少0~90度,其次是肌力恢復訓練,膝關節功能主要體現在關節活動度及股四頭肌,腘繩肌的肌力,所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主要內容是關節活動度鍛煉及股四頭肌,腘繩肌肌力增強鍛煉,膝活動范圍鍛煉,除恢復膝功能外,還有牽拉避免粘連,以及相應的理療,促進下肢血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栓塞的作用。術後半個月以後,此時的目的以增強肌力為主,保持以獲得的關節活動范圍,以及本體感覺和日常生活功能的鍛煉。 膝關節假體置換手術後的康復訓練主要包括肌肉力量、關節活動范圍和關節平衡穩定感的訓練。在負重行走時,早期應藉助於助行器或拐杖,行走時注意勿打軟腿摔倒,發生骨折。在練習關節活動范圍時,避免強力的屈曲推拿,由於膝關節置換患者常伴有骨質疏鬆,過度的暴力推拿常是發生骨折的原因。在做維持平衡感的訓練時,也要注意勿摔倒發生骨折。康復訓練是一個循序前進的過程,在早期康復訓練須在有人保護下進行。在整個康復過程中,醫生特別強調患者主訴的分析判斷,得到合理的解釋,採取相應措施,以防發生以外。

4、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能夠使不能活動的關節變成活動的關節,那它能用多久,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部位,它承載著跑,跳,走等功能,而且還要負擔我們人體的重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膝關節也會出現功能退化,病變等,患者就會出現疼痛,雙腳僵硬,行動不便等狀況,當關節破壞到一定的程度,葯物已經無效的情況下,就只能考慮手術了,也就是使用人工膝關節來代替原來的關節。

安裝了人工膝關節之後,就可以恢復行走了,而且可以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與工作。所以現在也有很多的病人通過手術來解決關節性的問題。

人工膝關節並不是無限期使用的,它也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使用的時間長短主要是取決於兩點,一是對關節的磨損程度,二是假體是否松動。人工膝關節的硬度和耐磨程度都是經過上百次的磨損實驗出來的,一般像進口的人工膝關節可以使用20年以上。

雖然說人工膝關節有這么長的使用壽命,但是真正安裝到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又不是都一樣的,關節假體也是需要保養的,保養的好,有些甚至可以用到30年,那麼應該如何保養呢?

1,減少磨損。關節置換了之後要避免過度的運動,比如說長時間的站立,走路,或者提一些重物,劇烈的跑跳,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對關節的磨損非常大。

2,預防骨質疏鬆,因為骨質疏鬆不利於假體的固定,所以患者要從飲食,運動,葯物等方面來預防骨質疏鬆。

3,避免感染。術前術後要積極的預防感染以及栓塞的發生。

5、膝關節置換術後吃什麼止疼葯

膝關節置換後平時要注意膝蓋的保暖,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以及健力多氨糖,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

6、膝關節骨質疏鬆怎麼治癒

請問:你是做完手術後骨質疏鬆了?還是治療骨質疏鬆做手術了?

7、養護膝關節,牢記哪些方法,強筋健骨,遠離骨質疏鬆?

膝關節是人體之中最大、構造最復雜的關節,也是下肢的主要承重關節。它的構造和運動方式非常復雜。關節內外布滿肌腱韌帶,具有特殊的半月板結構,這決定了它是全身最容易發生病變的部位。膝關節常見疾病主要包括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髕骨軟化症、膝關節滑膜炎、半月板損傷等。此外,病理變化的發生往往會導致多方面的失衡、病情復雜,難以恢復。

膝關節疾病大多是由勞損引起的,因此在預防時必須注意適當的活動,勞逸結合,並保持動靜平衡。以達到運動鍛煉、強筋壯骨的目的,還要避免過度活動造成損傷。膝關節疾病與損傷有著密切的關系,如骨關節炎、膝關節滑膜炎、半月板損傷等,這些都與創傷有關。因此,加強養護和避免創傷對預防膝骨關節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生活環境應該安靜舒適,卧室應該通風和陽光充足,衣服適當搭配,注意防風禦寒。多做戶外運動,經常曬太陽,預防骨質疏鬆症。養成良好的站立、坐卧、行走等姿勢,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時間坐著、站著和走路。每次坐著不超過一個小時;站著不要不超過20分鍾;走路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具體要以自身感覺舒適為宜。

飲食應保持鈣、磷、蛋白質等的營養平衡。由於老年人的內臟功能退化,一方面會消化吸收不良,另一方面新陳代謝和營養流失增加。因此,老年人應該特別注意營養的補充和均衡,不能一味盲目吃素。各種維生素的合理補充,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是補充維生素的簡單而安全的方法。不要長時間大劑量服用維生素保健品,更不要把維生素當成補葯。

8、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康復鍛煉?

人工全膝關節來置換術後配合有計劃的康自復訓練,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關節功能,矯正關節畸形和緩解疼痛。
手術後即開始練習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術後1—3天可進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的等長收縮及踝泵活動,每小時進行5分鍾,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
術後3天開始練習扶拐下地訓練;
術後4—14天,應繼續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同時要加強膝關節屈伸活動范圍:床上膝關節屈伸練習、床邊膝關節屈伸鍛煉、床上側身膝關節屈伸練習、下床站立下蹲鍛煉。利用拐杖練習行走,加強步態行走訓練。
術後2—6周,繼續進行上述功能鍛煉,並逐漸增加練習的時間和頻率。逐漸脫離拐杖行走,練習上、下樓梯活動。完全康復後可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合適的體重,預防骨質疏鬆,避免過多劇烈運動,不要做劇烈的跳躍和急停急轉運動。

與膝關節換置後防止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