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要多吃肉嗎

骨質疏鬆要多吃肉嗎

發布時間:2021-03-13 08:01:37

1、經常吃肉對身體好不好?

經常吃肉對身體有好處。

根據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科學製作的飲食搭配方案,肉類就占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每人一天的畜禽肉、魚蝦類所應該攝入的量為50到100克。這說明肉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肉類中的蛋白質比起其他的原料更加優質,想要擁有健康強壯的肌肉和骨骼,就得及時補充蛋白質。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更是為了維持體內正常機能的運轉,例如新陳代謝,增強免疫,提供能量等。

若長期不吃肉,勢必會導致營養不良,精神不振,體力下降以及免疫力下降。因為能量的供應不足,還容易產生疲勞,同時引發多種健康疾病。如果長期只吃蔬菜,蔬菜內一般含有腸胃無法消化的纖維素,會增加腸道的負擔,引發便秘。

(1)骨質疏鬆要多吃肉嗎擴展資料:

不吃肉的壞處:

1、免疫力降低:

雖說肉類和植物類食物均富含蛋白質,但肉中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免疫力降低、記憶力衰退等。

2、內分泌失調:

脂肪是人體激素分泌的原料。長期不吃肉,飯菜油水太少,可能導致脂肪攝入不足,進而影響激素分泌,造成女性的月經不調、不孕等問題,還會加速人的衰老。

3、缺鐵性貧血:

肉中所含的鐵是血紅素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鐵的重要來源。蔬菜中的鐵吸收量只有1%,而肉類中的鐵可達到10%~25%。不吃肉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4、皮膚變粗糙:

肉類食物還是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A、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膳食來源。長期不吃肉,這些維生素也面臨攝入不足的風險,可能導致皮膚乾燥粗糙、患上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5、結石:

不吃肉的人,膳食一般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而其通常含草酸,易與體內的鈣結合,形成結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長期不吃肉有什麼危害?

人民網-什麼時候最該吃肉

2、吃肉太多竟會導致骨質疏鬆

是的 .

哈佛大學營養學系教授沃爾特·威廉研究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對增加。
而現代人的日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已經太多了。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雞、鴨、魚、豬、牛、羊肉等肉類,熟肉的蛋白質含量更會高達60%左右。因此,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所攝取的蛋白質就已經達到了60克左右。而正常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少於100~150克。

此外,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實驗證明,每天攝入80克動物蛋白質,會造成37毫克的鈣流失;當蛋白質的攝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這時即使再補充1400毫克的鈣,最後總的鈣流失量還是會達到每天100多毫克。這說明,補鈣並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3、大量吃肉會增加肝腎負擔、骨質疏鬆風險嗎?

肉蛋白質含量豐富,所以大量吃肉的同時蛋白容易攝入過量,而過量蛋白在體內版代謝會產生大權量含氮廢物,需要經過肝臟處理再由腎臟排出,所以大量吃肉會增加肝腎負擔。
另外人體體液總是要維持在7.35—7.45之間;當大量吃肉時,本來要沉積到骨骼上個鹼性離子鈣就會參與調節肉在體內代謝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如此就容易缺鈣進而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4、骨質疏鬆應該多吃哪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骨質疏鬆應該多吃哪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那應該多吃一些蝦類,排骨類

5、多吃肉有什麼好處又有哪些壞處

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對增加。而現代人的日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已經太多了。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雞、鴨、魚、豬、牛、羊肉等肉類,熟肉的蛋白質含量更會高達60%左右。因此,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所攝取的蛋白質就已經達到了60克左右。而正常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少於100—150克。 此外,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實驗證明,每天攝入80克動物蛋白質,會造成37毫克的鈣流失;當蛋白質的攝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這時即使再補充1400毫克的鈣,最後總的鈣流失量還是會達到每天100多毫克。這說明,補鈣並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酸鹼平衡是主要原因 為什麼高蛋白攝入會導致鈣流失呢?首先,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 其次,紅肉(豬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第三,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才能被小腸吸收。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會在胃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補鈣可以有多種方式 補鈣,平衡膳食是基礎。除了吃肉以外,還有很多方式。要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以及各種瓜子、芝麻醬、蝦皮、海帶等,這些食物中的鈣含量也非常豐富,而且在人體中的吸收率比較高。另外,吃肉製品的時候,最好不要選那些比較鹹的熟食。這類食物中鈉含量較高,鈉通過腎臟排泄時也會帶走一定的鈣,造成鈣流失。

6、骨質疏鬆危害有哪些

導語:絕經後女性以及7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越來越普遍,主要表現腰背疼或腰腿疼,常被忽略,有些四五十歲的人也出現骨質疏鬆現象。特別是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活動少,鍛煉少,接觸太陽少,加之吸煙飲酒、喝過多咖啡、吃肉多、營養不均衡、長期使用激素葯物等,都會不知不覺促發骨質疏鬆的發生。那麼呢?輕度時沒有明顯感覺,但骨鈣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強度逐漸下降,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逐漸會出現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發展到關節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樓、負重或用力時疼痛。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困難,甚至脊柱變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縮短、駝背,內臟功能受影響,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即輕微創傷或者在未受傷的日常生活中就可發生骨折,比如跌倒常會發生大腿根、股骨頸、髖骨骨折或因支撐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樓梯踩空腳後跟跟骨骨折;彎腰、抬物等椎骨骨折。其中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最多見,也最不容易被發覺而漏診。壓縮輕者沒感覺,重者會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壓縮後不錯位,數月後穩定下來,疼痛自行緩解,多數人以為勞損或不重視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時才發現壓縮骨折,但風險是該處椎骨或其他椎體還會繼續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最不良的並發症或危害骨折是骨質疏鬆最不良的並發症或危害,即使能夠手術治療,老年骨折的癒合也是困難的,並需要卧床、家庭照顧和護理,加重醫療和社會負擔。而且長期卧床不便活動,進一步加重骨質疏鬆、便秘,免疫力下降,肺炎及褥瘡等感染風險增加、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和脫落栓塞風險增加、原有老年合並症改善難度加大。最終危害是,約20%因骨折的合並症死亡,而存活者約50%致殘,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因此,中老年朋友都應該重視骨質疏鬆症的發生,50歲以後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或腿疼,應該及早就醫明確,而且有不少方法可以合理並有效治療和預防。但不少患者反映常吃鈣片並沒有緩解疼痛。這可能是方法不當,或手段單一,或者有其他疼痛原因,需要進一步就診和檢查,科學防治。

7、是否他有一定的骨質疏鬆症,或者是有一定的吃魚不吃肉的習慣呢?

骨質疏鬆症和缺鈣有著直接的關系,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如下:(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與骨質疏鬆要多吃肉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