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食用肉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嗎

食用肉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嗎

發布時間:2021-02-26 22:29:38

1、吃紅肉過多易導致骨質疏鬆

美國營養學教授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應增加。那麼,為什麼動物性蛋白質攝入的高就會導致鈣的流失呢?
第一、動物性蛋白質含硫比較高,進入人體經過消化吸收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傾向;而人體是個神奇的系統,血液中的緩沖對為了保證血液PH值的相對穩定,就要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來保證血液的酸鹼平衡。
第二、紅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鹽,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第三、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以後才能被小腸吸收。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會在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鈣,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第四、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使鈣排出量增加。
第五、紅肉中含鈉比較高,鈉通過腎臟排泄時會帶走一定的鈣,造成鈣的流失。
既然紅肉會導致骨質疏鬆,我們是不是要停止吃所有的紅肉呢?當然不是。
辛棄疾的詞——《沁園春·戒酒》中有兩句詞說的好「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只有適量食用才是最好的選擇。眾所周知,肉類對健康有益,是我們平衡飲食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紅肉能提供豐富的鐵、鋅等礦物質,還能提供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
為了使我們的骨骼更堅硬,不讓骨質疏鬆過早的來敲門,我們在食用肉類時把握住以下幾點,就可以愉快的吃了。
一、控制肉的攝入量。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成年人每天畜禽肉的推薦量是50到75克。這個量是指生肉的量,差不多就是一個手掌那麼大那麼厚的一塊。
二、變化著種類吃肉。我們可以將紅肉與雞肉、鴨肉、鵝肉等換著吃。
三、優先選用新鮮肉。在吃紅肉的時候最好選擇新鮮肉,不要選那些比較鹹的熟食。
四、合適的烹調方法。在製作紅肉的時候宜選用蒸、煮、燉的烹調方法。

2、食用食醋會引起骨質疏鬆嗎?

吃醋非但不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反而可起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3、多吃魚肉能防止骨質疏鬆症發生嗎?

多吃魚肉,應該是能防止骨質疏鬆症發生的,魚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以及各種礦物質,經常吃魚肉的人是很聰明的,而且嗝也是很健壯的,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是很小的

4、大量吃肉會增加肝腎負擔、骨質疏鬆風險嗎?

肉蛋白質含量豐富,所以大量吃肉的同時蛋白容易攝入過量,而過量蛋白在體內版代謝會產生大權量含氮廢物,需要經過肝臟處理再由腎臟排出,所以大量吃肉會增加肝腎負擔。
另外人體體液總是要維持在7.35—7.45之間;當大量吃肉時,本來要沉積到骨骼上個鹼性離子鈣就會參與調節肉在體內代謝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如此就容易缺鈣進而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5、吃肉太多竟會導致骨質疏鬆

是的 .

哈佛大學營養學系教授沃爾特·威廉研究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對增加。
而現代人的日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已經太多了。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雞、鴨、魚、豬、牛、羊肉等肉類,熟肉的蛋白質含量更會高達60%左右。因此,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所攝取的蛋白質就已經達到了60克左右。而正常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少於100~150克。

此外,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實驗證明,每天攝入80克動物蛋白質,會造成37毫克的鈣流失;當蛋白質的攝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這時即使再補充1400毫克的鈣,最後總的鈣流失量還是會達到每天100多毫克。這說明,補鈣並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6、為什麼經常吃魚肉對骨質疏鬆有好處?

魚肉里含有蛋白質,鈣類,老年人吃點魚肉對身體好,對於改善骨質疏鬆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多吃點其他含鈣多的食物,比如蝦皮,芝麻醬,豆製品,海帶等。

7、為什麼吃紅肉過多易導致骨質疏鬆?

美國營養學教授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越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應增加。那麼,為什麼動物性蛋白質攝入的高就會導致鈣的流失呢?
第一、動物性蛋白質含硫比較高,進入人體經過消化吸收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傾向;而人體是個神奇的系統,血液中的緩沖對為了保證血液PH值的相對穩定,就要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來保證血液的酸鹼平衡。
第二、紅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鹽,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第三、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以後才能被小腸吸收。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會在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鈣,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第四、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使鈣排出量增加。
第五、紅肉中含鈉比較高,鈉通過腎臟排泄時會帶走一定的鈣,造成鈣的流失。
既然紅肉會導致骨質疏鬆,我們是不是要停止吃所有的紅肉呢?當然不是。
辛棄疾的詞——《沁園春·戒酒》中有兩句詞說的好「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只有適量食用才是最好的選擇。眾所周知,肉類對健康有益,是我們平衡飲食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紅肉能提供豐富的鐵、鋅等礦物質,還能提供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
為了使我們的骨骼更堅硬,不讓骨質疏鬆過早的來敲門,我們在食用肉類時把握住以下幾點,就可以愉快的吃了。
一、控制肉的攝入量。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成年人每天畜禽肉的推薦量是50到75克。這個量是指生肉的量,差不多就是一個手掌那麼大那麼厚的一塊。
二、變化著種類吃肉。我們可以將紅肉與雞肉、鴨肉、兔肉等換著吃。
三、優先選用新鮮肉。在吃紅肉的時候最好選擇新鮮肉,不要選那些比較鹹的熟食。
四、合適的烹調方法。在製作紅肉的時候宜選用蒸、煮、燉的烹調方法。

8、為什麼會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怎麼樣造成的?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症研討會將該症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點是骨量減少,包括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等比例的減少;骨吸收出現、骨小梁稀疏、變細甚至斷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現象;骨的脆性增加,強度下降,降低了對原有載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極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多見於絕經後,男性多在55歲後。女性發病較早且數倍於男性。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與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生活方式與機械活動也對骨密度產生較大的影響。體力活動對骨骼的影響極大,活動越多,對骨的牽拉力越強,就能促使破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有利於新骨形成。長期閑居以及各種原因的廢用,由於對骨骼的機械刺激不夠,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導致骨質疏鬆。骨折與骨病長期固定後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夠導致維生素D不足也是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因此,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防治骨質疏鬆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別是負重有氧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擇強度過大,速度過快,較為強烈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過大,易引起骨折、軟組織損傷,亦可引發心血管疾病,故在選擇體育項目之前,應做一次較全面的體格檢查,最好根據醫生的意見或建議,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要遵循循序漸進、有計劃、有規律的原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的強度一定要因人而異,如果體能較好者,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運動前應做准備活動,運動後注意放鬆運動。

與食用肉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