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密度正常但骨質疏鬆

骨密度正常但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1-02-25 07:31:44

1、血鈣正常為何還骨質疏鬆

許多兒童家長搞不明白,孩子有缺鈣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雞胸、肋骨外翻,為什麼化驗血鈣往往正常,而進行骨鹼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檢查時卻發現有骨質疏鬆和缺鈣呢?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通俗地講,骨骼中的鈣是「儲存鈣」,血液中的鈣為「流通鈣」。人體往往為了保證血鈣在正常水平,經常進行著「宏觀調控」,不惜動用骨鈣,以丟骨(鈣)保血(鈣)。實際情況是:當人體血鈣剛剛下降時,孩子會出現短暫的低鈣血症的症狀,如煩躁、睡眠不寧、出汗、肌肉疼痛等,這時機體就開始調控,激活破骨細胞,使骨鈣進入血液,血鈣得以補充,就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這時如果能及時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儲存鈣」就會得到補充;如果不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人體經常丟骨(鈣)保血(鈣),就會發生骨質疏鬆。兒童骨質疏鬆時,常常表現為骨骼畸形,如囟門閉合延遲、雞胸駝背、肋骨外翻、「O」型或「X」型腿。所以說兒童血鈣正常,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2、骨密度的正常數值

中國北方漢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確定峰值骨密度年齡、大小及各年齡段的正常值。應用DXA測定腰椎L2--L4及髖部骨密度。結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齡各部位均在20--24歲,L2--L4 密度值為1228(g/cm2);女性峰值年齡腰椎在30--34歲,值為1197(g/cm2)。髖部骨密度峰值年齡在25--29歲。
在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FO)2004年世界骨質疏鬆大會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WHO代謝性骨病研究中心Johnell等對12個臨床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後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骨密度(BMD)均是十分重要的骨折危險因素。該研究納入12個人群研究中的3萬9千人,共觀察了約17萬人年。採用Poisson模型分別對每個研究人群中BMD對骨折發生危險的影響進行分析,採用加權系數對每個研究結果進行合並分析。結果顯示,對於男性和女性,BMD均是很好的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預測指標。
在65歲年齡組中,BMD值每降低1個標准差(SD),男性髖部骨折的危險增加2.94倍(2.02--4.27),女性增加2.88倍(2.31--3.59)。但是,這種作用呈年齡依賴性,50歲的危險梯度顯著高於80歲。各種類型的骨折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梯度均低於髖部骨折,BMD預測價值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在65歲年齡組中,BMD每降低1個SD,男性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增加1.41倍(1.33--1.51) 女性增加1.38倍(1.28--1.41)。對於髖部骨折,骨折與測量BMD間隔時間延長,BMD的預測價值減小,但沒有顯著性。BMD值越低,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和各種類型骨折)的作用越大,T值降低4個SD時的危險比是2.10(1.63--2.71)T值降低1個SD時危險比是1.73(1.59--1.89)。對於髖部骨折,BMD的預測作用也相似。Johnell等認為,由於所選的臨床研究是國際性的,因此,該分析結果所得出的結論有很好的應用價值。該分析結果表明,BMD可以用於易感病例的篩查,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要考慮到年齡對BMD骨折預測價值的影響。

3、正常骨密度是多少?骨密度低要吃什麼

骨密度低需要根據病因治療,而導致骨密度低的原因有骨質疏鬆和骨軟化症,骨質疏鬆導致骨密度降低需要進行葯物治療,同時加強生活護理,而骨軟化症導致骨密度降低主要以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為主,如果是30歲以下,補鈣、運動、曬太陽是有用的,如果是30歲以上的人群,補鈣只是在欺騙檢查設備,這一群體骨密度低的原因是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退行性改變造成的骨密度降低,可以用優韌集膠囊,快速補充骨質所需元素,增加骨質健康,

4、骨密度的正常標準是多少

你好!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這是一個絕對值。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於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個相對值,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當T值低於-2.5時為不正常,也就是骨質疏鬆。T值並非越高越好,太高了雖然不是骨質疏鬆但骨質太硬、脆性增大!另外,骨密度儀測試的百分數會出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與峰值相比的百分數,一個是同齡值相比的百分數。

5、骨密度檢查出來骨質疏鬆,是不是要補鈣啊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選擇優質高效的補鈣產品足量補鈣。

6、正常人的骨密度是多少?

實際臨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來判斷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正常值參考范圍在-1至+1之間;當T值低於-2.5時為骨質疏鬆。

7、請問血鈣正常,為什麼還會得骨質疏鬆症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個過程醫學上叫做骨吸收),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可以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
骨頭和人體一樣,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是說每天都在進行新骨替代舊骨,如果一些原因導致舊骨的丟失要大於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丟失,這個過程是無聲無息的,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等到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發生了骨痛或者骨折的時候往往才被發現,這個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很重了,所以說,在人們還沒有注意的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已經存在了,等到出現症狀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很多人稱骨質疏鬆症為「靜悄悄的疾病」、「靜悄悄的流行病」。
骨痛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症狀,骨痛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骨折的好發部位為胸腰椎椎體、股骨上端、橈骨遠端、踝關節等,並且,這種骨折,患者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
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髖關節脊柱)測量,以便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有的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缺鈣,只要補鈣譬如高鈣飲食—喝牛奶或者吃些鈣片就行啦。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密度。維生素D有利於鈣在胃腸道的吸收。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的吸收,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但是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鬆葯物治療,它只能作為葯物治療的一種補充療法。所以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抗骨代謝的葯物治療。
骨質疏鬆需要重視長期治療,長期
治療可以鞏固手術療效
,逆轉急性制動後的骨丟失、增加骨折處的骨密度,避免假體松動的發生,降低手術失敗率,長期治療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再發生骨折的危險。老年性骨質疏鬆患者,在積極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還應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和加強防摔、防絆、防碰、防顛等措施,以減少骨折的發生。

與骨密度正常但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