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密度測試中的T值和z值分別指的是什麼
骨密度的值是將檢查所得到骨密度(=XD)與正常年輕入群的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於(-)年輕人的標准差(sD)數,是診斷骨質疏鬆症最有意義的數值。z值是將檢查所測得的D與正常同齡人群的球比較而得出的值。雖然z值對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意義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質疏鬆的嚴重。
對於中老年人,T值更具有臨床判定意義。
當T值為-1到-2.5時,提示骨密度減低,當T值<-2.5時,提示為骨質疏鬆。
對於兒童、絕經前女性及小於50歲男性,更需要看Z值。
但是與T值直接提示為骨質疏鬆不同的是,Z值即便<-2,也只是提示骨密度降低,「考慮」為骨質疏鬆,要確診是否是骨質疏鬆,還要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判斷。
(1)骨質疏鬆系數816擴展資料
年齡與性別是影響人骨礦含量的因素之一。嬰兒至青春期骨礦物質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且無明顯性別差異。青春期之後,骨礦含量的增加男性較女性顯著,30-40歲達到最高峰值。以後骨礦物質含量隨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女性下降幅度較男性大。
有資料記載對50-65歲婦女橈骨遠端進行測量,每年骨礦物質含量下降率為0.0118g/cm/year;一個老年人其橈骨遠端的骨礦含量比骨峰值下降了39%左右。
體重、身高和骨橫徑也是影響人骨礦含量的因素之一。男性和絕經期前的婦女骨礦含量與身高呈正相關,絕經前和絕經後的婦女骨礦物質含量與體重呈正相關。由於骨橫徑的個體差異,使同齡人群的骨礦含量變化較大。
若以骨礦含量/骨橫徑(BMC/BW.g/cm2)對骨礦含量(BMC)進行修正,使同齡人正常曲線變異系數由12%降為9%,用多元回歸法處理,將身高、體重、骨橫徑考慮在內,則變異系數降至6%,老年人的變異系數由20%降至10%,兒童降至8%。
2、生物測量儀和生物測量儀的區別
全息生物電檢測儀根據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將人體臟腑在身體發射區上的穴位和手腕部脈搏信號和血信號變換成對應的生物電數據,並將此數據與計算機海量資料庫中的正常值加以對比,進而確定被測者身體正常與否。檢測過程不取樣,無創傷,操作簡單易學,檢測准確可靠。檢測系統可將被測者檔案和檢測數據自動保存到電腦中,也可列印,便於定期復查,全程跟蹤治療。
全息檢測項目
心腦檢測,維生素檢測,肝膽檢測
血液黏度,膽固醇結晶,血脂,血管阻力,血管彈性,心肌血液需量,心肌血液灌注量,心肌耗氧量,每搏心搏出量,左心室噴血阻抗,左心室有效泵力,冠狀動脈彈性,冠狀動脈灌注壓,腦血管彈性,腦組織供血狀況,腦細胞記憶指數,腦細胞記憶指數。鈣,鐵,鋅,硒,鉛,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D3,葉酸。血清球蛋白,總膽紅素,鹼性磷酸脂酶,血清總膽汁酸,膽紅素。
風濕檢測,骨病檢測,骨密度檢測
頸椎鈣化度,腰椎鈣化度,骨質增生系數,骨質疏鬆系數,風濕系數。頸腰椎鈣化度,腰椎纖維突向度,肩部肌肉粘連度,四肢循環受限性,韌帶陳舊度。破骨細胞系數,鈣流失量,骨質增生度,骨質疏鬆度,骨密度。
腦神經檢測,腎臟檢測,胃腸檢測
腦組織供血狀況,腦動脈硬化,腦神經功能狀況,情緒指數,記憶指數。溶菌酶活力測定,尿蛋白,尿素氮,尿酸,尿膽原。胃酶分泌系數,胃蠕動功能系數,胃吸收功能系數,小腸蠕動功能系數,小腸吸收功能系數。
婦科檢測,肺病檢測,前列腺檢測
雌性激素,促性腺激素,泌乳素,黃體酮。肺活量,肺總量,氣道阻力,動脈血氧含量。前列腺增生度,前列腺鈣化度,前列腺炎症。
血糖檢測男性性功能檢測微量元素檢測
胰島素分泌系數,血糖系數,尿糖系數。睾丸酮,促性腺激素,勃起傳導素鈣,鐵,鋅,硒,鉛。
3、骨密度高常見是什麼病?什麼原因造成?會出現什麼症狀?
下面這個是轉載的一篇
近來,一則消息掀起了軒然大波——骨密度還能預測乳腺癌的風險。這是發表在9月1日美國癌症學會期刊《癌症》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一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叫Zhao Chen的學者,對近萬名絕經後婦女(平均年齡63歲)進行研究,評估了這些婦女的初始骨密度水平及蓋爾(Gail)風險模型。隨後,他們對這些婦女進行了平均約8年的跟蹤調查,觀察哪些婦女最後發展成乳腺癌。具有高蓋爾系數的婦女與低蓋爾系數的婦女相比,罹患乳腺癌的風險要高35%。研究還發現,總的髖部骨密度T值每增加一個單位,發展成乳腺癌的風險就增加25%。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使人產生髖部骨密度越高,患乳腺癌風險越大的印象,其結論是否確鑿,尚需更層次的研究。但實際上,在骨科臨床,骨密度是一項很常用的檢查。
骨密度檢查:即BMD tests,是確定骨骼健康狀況的一種檢查方法,可以鑒別骨質疏鬆症,預防骨折風險,監測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效果。人體多個部位都可以進行骨密度測量,如髖部、脊椎、腕部、足跟等。
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是建立在已知病人骨密度和正常年輕人骨密度平均值對比基礎上的。骨密度的測量結果與健康年輕人數據兩者之間涉及一個標准差(SD),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准,骨質疏鬆症的定義基於骨密度水平,如果T分數在「標准」范圍內,則骨密度被認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個標准差的人稱為骨質疏鬆患者,這些人群最終超過95%的人發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個標准差內(+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1~2.5個標准差(-1~-2.5SD)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准差(低於-2.5SD)
嚴重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准差,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
臨床上,常有些病人拿著幾張不同病人的骨密度檢查單,問醫生病人間骨密度值的比較,或是治療兩三個月後就要求復查骨密度,看是不是有療效,其實這些都是誤區,骨質疏鬆的診斷是基於患者與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對比。因此,骨密度檢查只能縱向比較,橫向比較並不可靠。對於使用激素的病人,要求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以了解骨質流失的程度;而對於要反映骨質疏鬆症病人的治療效果的情況,每隔一年檢查一次就可以了。
用雙能X線吸收法(DEXA)測定腰椎和髖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和比較真實反映是否需要補鈣的檢查手段,其表達的是被測骨的平均每1平方厘米上有多少克的羥基磷灰石,即骨密度BMD(g/cm2)。而少數葯店、商場里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簡單測量人體腕部的骨密度,反映骨密度情況並不全面。
有病人經常有疑問:「雌激素預防骨質疏鬆的同時會不會又帶來乳腺癌」。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但是研究發現,乳腺癌發生與乳腺組織暴露在雌激素里的時間延長的關系不容忽視。絕經後婦女長時間補充雌激素,育齡婦女不加選擇地口服甾體激素避孕葯,飲食中高蛋白質,高脂肪的攝入,都可引起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的刺激,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因此,對於絕經後婦女,盲目的以大劑量補充雌激素的方法預防骨質疏鬆並不可取。
一般在35歲左右,人體骨量達到其一生中的最高值,這時鈣的含量就是人體的峰值骨量。主要由三種因素決定:遺傳因素;補鈣因素;身體鍛煉狀況。因此,骨質疏鬆並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這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正悄悄影響著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的健康。所以現代女性應轉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讓骨質疏鬆症不要過早地「找上門」。
那麼,從生活角度,該注意些什麼呢?其實,一些病人的個人嗜好與骨質疏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常見的有如下幾項。
1、口重:食物中加入過量的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還會導致骨質疏鬆。人體內的鈉經過腎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會損耗鈣。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必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
2、咖啡與茶:過量攝取咖啡和茶可導致骨質疏鬆症。有些研究發現過量攝入咖啡的人,鈣的排泄明顯增加,其髖部骨折的發病率也增加。另外,含磷的可樂飲料也屬此類,應盡量避免過量攝取。
3、吸煙:吸煙可以引起骨質疏鬆症。吸煙主要會影響到骨骼的外層也就是皮質骨的密度,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髖骨,吸煙者的髖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煙者低5%以上。需要強調的是,女性吸二手煙同樣易患骨質疏鬆。
4、蛋白質攝入多: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這主要是因為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其次,食物中的鈣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才能被小腸吸收,而紅肉(豬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另外,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會在胃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5、過量食用巧克力:出現這種原因可能是因為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會減少鈣的吸納量,糖則與鈣的代謝有關,而鈣又會對維持健康的骨質起到重要的作用。
6、飲酒:研究發現過量飲酒在男性可明顯地引起骨質疏鬆症。這可能是乙醇抑制骨形成,同時過量乙醇抑制了腸道對蛋白的攝入,使雄性激素的分泌減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可以引起骨質疏鬆。
4、超聲骨密度檢查結果:骨折風險系數8.5。請問這是什麼意思?能說明什麼?
你好,提示骨質疏鬆,易骨折,需在專科醫師指導下補鈣,超聲結果一般僅供臨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