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趙國陽

骨質疏鬆趙國陽

發布時間:2021-02-18 23:30:21

1、中國有多少人叫趙國陽

1)全國共來有 475 個趙國陽

2)該數據基源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數據真實,可以用來做起名參考。

該數據不僅僅有同名統計,還有各地區分布,有年齡分布,有性別分布,還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分布等信息。

3)地圖數據暫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區。

2、李這個大姓的傳說故事

先秦時期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於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古書有的說他是周平王時(春秋初期)人,又說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問禮,於是就說他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是因為修道養壽才活了那麽大歲數。《老子》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典,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後來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據《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後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帝王或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國做官,被封於段,為干術大夫。李宗之子李同為趙國大將軍,孫李兌為趙相,曾孫李躋為趙國陽安君。李躋有兩個兒子:李雲、李恪。李恪的兒子李洪,任秦國(在今甘肅、陝西一帶)太子太傅,其孫李興族為秦將軍。李興族之子李曇,字貴遠,在趙國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曇有4個兒子:崇、辨、昭、璣。他們及其後代因分別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兩支:長子李崇,任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縣)守,封南鄭公,為隴西房;四子李璣,戰國末任秦國太傅,李璣的二兒子李牧在趙國做官,定居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西南),為趙郡房。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3組。
李耳以後,李姓人口逐漸增多。春秋時晉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理獄官李離、戰國時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遷入今山西境內的李姓人;戰國時被秦昭王任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遷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孫李同,到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做官,是最早遷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孫李恪的兒子李洪,到秦國(都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做官,是最早遷入今陝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孫李曇,在秦國任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開創隴西房,四兒子李璣的二兒子李牧開創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3、求幾本穿越或者重生到日本的小說

穿越或者重生到日本的小說:

1、《工業之王》——隱為者

精彩劇情:趙國陽,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譽為最年輕的院士級高級工程師,國家重工業領域的旗幟人物,昨晚在研究所里熬夜加班時,意外昏了過去。當趙國陽醒來後,他發現自己居然演繹了小說故事裡才有的情節,重生了。重生到了90年代,這個同樣叫趙國陽的年輕人身上。

2、《狩獵好萊塢》——賈思特杜

精彩劇情:凱瑟琳伸手接過來,還有些疑惑,西蒙已經蹲下身,開始整理面前琴盒裡的錢幣。想要上前幫忙,感受著手中的吉他,凱瑟琳只好站著,心地將吉他抱在懷里。

珍妮特打量著眼前的吉他,伸手過來,被凱瑟琳打開,不滿地撇撇嘴,乾脆又蹲下來幫西蒙整理起了錢幣,還捻起一枚5美分的硬幣批判某個傢伙太摳門雲雲。

3、《不完美藝人》——懶惰De天

精彩劇情:樹蔭底下,葉智一個人躺在學校草坪上,發呆。一切都似乎來的太過於突然,他到現在都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往事如煙,歷歷在目。如果說那都是幻覺,葉智是沒有辦法相信的,因為腦海中的那些記憶真的太過於真實了!

他甚至都開始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誰了。可,如果說那是真的,那他這一覺睡醒,整個世界都彷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很多東西似乎都不再是他記憶中的那個模樣了,就好像來到了一個平行的時空,他是葉智,但也不是葉智。

4、《日娛小說家》——選擇原諒它

精彩劇情:葉蕭暗地裡竊笑不已,澤野弘之這傢伙要是真對佐倉綾音這個古怪的女生產生興趣,估計要碰個硬釘子了!寧願去追求冰山女神,也不要試圖把蕾絲邊給掰直。「呃......」澤野弘之一臉茫然的表情。

5、《穿越到日本戰國》——裊裊妖嬈

精彩劇情:方建霖帶著超級系統穿越到日本戰國,這一世註定不平凡,要大放光彩。日本戰國烽煙彌漫,群雄並起,統一整個日本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那就讓我這個弄潮兒來決定這個國家的命運吧。

4、李姓的傳說故事

李姓出復自嬴姓,為顓頊帝制高陽氏之後裔。

顓頊的裔孫皋陶,是堯的理官。皋陶的後裔在舜、夏、商三代,都擔任理官,於是便以官為氏,改姓理。

商末時,商紂王昏庸無道,理征因堅持正義、敢於直言,被商紂王殺害。理征死後,他的妻子帶著兒子理利貞逃亡,靠吃李樹的果實保全性命。理與李同音,理利貞便改姓李。

(4)骨質疏鬆趙國陽擴展資料:

遷徙分布:

春秋戰國時李氏即已遷入今山西、四川、河北、陝西境內,並開創了隴西房和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到東漢、三國時,李姓向東北已發展至今遼寧一帶,向西北已發展至今寧夏一帶,向東南又發展至今江蘇,向南已發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向西南已發展至今雲南。

唐代,李姓人口有三次遷徙。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於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為避難遷往南方。

第三次是唐末至五代年間,因中原地帶長期動亂,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最後在福建創建閩國。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氏兄弟入閩,定居於莆田、晉江,後又分支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展,分布於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

5、贏異人只是個無名庶子且在敵國為質,為何能成為秦莊襄王?

秦國的太子嬴柱的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嬴柱的夏姬有個兒子叫嬴異人。嬴異人在趙國做了人質。由於秦國幾次攻打趙國,因此趙國人待他很不好,日常供給都不充足,使嬴異人生活窘困。

趙國陽翟的大商人呂不韋得知嬴異人的情況,不由得說:「我有奇貨可居了!」於是他專門去拜見嬴異人,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太子最寵愛華陽夫人,可華陽夫人又沒有兒子。公子兄弟二十多人中,子傒是長子,公子排行居中,又不受寵愛,長期在外做人質。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公子很難被立為太子。」

嬴異人聽了,立即向他詢問該如何做。呂不韋說:「不過,太子一向為華陽夫人所左右。我雖然不算富裕,但願拿出千金西去秦國為公子游說,讓華陽夫人幫助公子。」

嬴異人說:「如果這個計劃真能實現,我願與先生共享秦國。」

呂不韋拿出五百金送給贏異人,讓他廣交天下賓客,又用五百金釆買奇珍異寶,自己帶到秦國。來到咸陽後,他先買通華陽夫人的姐姐,通過她把珍寶送給華陽夫人,並讓她在華陽夫人面前稱贊贏異人賢明,說蠃異人晝夜思念太子和華陽夫人。並說異人排行居中,很難做嫡子。華陽夫人能在這時選他做嫡子,異人就從無國變成有國,夫人也從無子變成有子。這樣一來,夫人就將永遠在秦國受寵。

華陽夫人聽了果然心動。時隔不久,華陽夫人就在嬴柱面前說:「異人十分賢能,去過趙國的人提起他都贊不絕口。」表示想收異人為兒子,作為將來的依靠。嬴柱立即答應了她的要求,並命呂不韋輔佐蠃異人。

呂不韋並不滿足,他還有更長遠的打算。他在邯鄲娶了一位絕色的姑娘,姑娘剛一懷孕,他就在和嬴異人喝酒時,故意讓姑娘出來服侍嬴異人。嬴異人果然一見鍾情,呂不韋趁勢把姑娘獻給他。一年後,姑娘生下個兒子,就是蠃政。嬴異人把這位姑娘立為正室夫人,這個女人就是趙姬。

秦國軍隊圍困邯鄲時,嬴異人和呂不韋逃回咸陽。呂不韋知道華陽夫人是楚國人,故意讓蠃異人身著楚國服裝覲見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十分感動,特地把嬴異人的名字改為子楚。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繼位3天後突然死去,嬴異人繼位。即位後,嬴異人即尊華陽夫人為太後,拜呂不韋為相,封文信侯,食洛陽10萬戶,使執掌朝政大權。

嬴異人即位時,東周王朝境內的小封國西周已經於公元前256年被秦軍所滅,周赧王病死。公元前249年,東周聯絡諸侯謀劃伐秦。贏異人獲悉,立即派呂不韋統率10萬大軍,一舉攻滅東周7邑,遷東周公於陽人聚(今河南省臨汝縣西)。東周王朝的最後殘余被鏟除。接著,秦軍繼續蠶食三晉,攻佔了大片土地。

公元前247年5月,即位3年的嬴異人病死,子蠃政繼位,是為秦始皇帝。

6、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李姓歷史
一、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後
相傳遠古時,帝顓頊高陽氏生有兒子大業,大業生子女華,女華再生子皋陶,傳說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東夷族首領少吳氏的曾孫,生於曲阜(今屬山東省),曾繼任東夷族的首領,因曲阜為偃地,所以被賜為偃姓。父系氏族社會後期,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曾選拔皋陶幫助治理天下;舜繼堯為部落聯盟領袖後,任命皋陶為大理。大理也叫做「士」,是古時掌管刑獄的官,後來又稱為理官。皋陶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曾制定墨、劓、剩、宮、大辟5種刑罰,根據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質、情節等進行公平處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會秩序。禹繼舜為部落聯盟領袖後,認為皋陶最賢能,准備讓皋陶做自己的繼承人,可是還未來得及禪讓,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孫,世襲大理之職,到了商代,便以官職命名本族姓氏,稱為理氏。為什麼稱為氏而不稱為姓呢?原來先秦時的姓與氏,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與先民們的圖騰崇拜有關。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某種血緣關系,往往以此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即氏族的徽號,這就是圖騰。「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明確指出:「圖騰一詞表示氏族的標志和符號。」有些圖騰,後來轉化為人的姓。由於那時的子女只知道母親而不知父親是誰,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的氏族稱號,也就是說,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姓」字最早的形體是由「人」和「生」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為姓;後來變為由「女」與「生」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國早期的許多古姓,如姬、姒、媯、姜、嬴等,都帶有「女」字。氏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是姓衍生的分支,為古代貴族標志宗族系統的稱號,也就是說,只有貴族才能稱氏。姓是決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據——同姓不能結婚,氏是用來區別貴賤的。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姓與氏已無什麼區別,姓氏成為表明個人及所生家族的符號。從此以後,或說姓,或說氏,或兼說姓氏,都是一個意思,即實際是專指姓。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沉湎女色,使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於一片忠心,直爽地說出紂王的錯誤,勸他改正,結果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國(今河南省淮陽)人,想逃回娘家,又怕連累娘家人,於是便往豫西逃,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居住過而後已經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餓得奄奄一息。可是,這一帶荒無人煙,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後,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治所在今河南鹿邑縣東)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紂王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二、為出自他族改姓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勞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北魏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唐李思摩,突厥頡利(東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長稱頡利可汗,名咄苾。頡利曾屢次擾唐,咄苾與思摩於貞觀四年(630年)擾唐時被唐將俘獲並送往長安(今西安市)。唐太宗李世民認為思摩忠誠可嘉,於是賜為李氏,令他統領頡利舊部駐守河南之地。李突地稽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酋長,唐朝初建時即來唐朝貢,後曾擊敗進攻幽州的突厥兵,於貞觀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為右衛將軍,賜為李氏。李嘉慶 蛛鞘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為朔方部將,以戰功被賜姓李,更名嘉慶。其子李懷光,唐德宗時被封為都虞侯。
李國昌本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長朱邪執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任太原行營招討等職,因隨從康承訓擊敗龐勛起義軍有功,升為單於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被賜姓李名國昌。
回族李姓:7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中國並定居;13世紀以來,又有一部分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在與漢、維吾爾、蒙古族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族,又稱「回回」。回族散布面廣,主要與漢族雜居,以西北地區及河南、河北、山東、雲南、安徽、遼寧、北京等省、市分布較多,1982年統計約有721.9萬人。李姓在回族中所佔比例較高,有些直接來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詞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來中國後留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
苗族李姓: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數以上在貴州,其餘分布於湖南、雲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等省,與其他兄弟民族大雜居,小聚居,1982年統計約有503萬人。李姓在苗族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寧地區的苗族中為大姓之一。漢姓李,苗姓為「孟恩路」,這是他們實行「子父連名制」的一種特殊寫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產物,有的已與李姓的原義無關。例如,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由張秀眉領導的貴州苗民起義中有個起義軍將領叫李洪基,但他並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語名字「擬」的訛寫,而「擬」在苗語中意為水牯牛,「洪基」為「彎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彎角水牯牛」。據有關學者考證,清代官府在登記戶籍冊時,用同音的漢姓代替男性戶主的單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漢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這樣產生的。
壯族李姓:壯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成,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982年統計約有1337.8萬人,90%以上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部分居住在雲南、廣東等省。李姓在壯族中人數較多,曾出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如太平天國著名將領李開芳、李錦貴、李文彩等,均為壯族李姓人。
瑤族李姓:瑤族主要由古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發展而成。1982年統計約有140萬人,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5省區的山區,其中廣西瑤族人數約占總數的70冤強。李姓為瑤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瑤族原有12姓中居於第五位。瑤族李姓根據血緣遠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稱呼,輩分稱謂有「本頭」、「巴比」、「九古」等。瑤族李姓具有反抗封建壓迫的精神,清代有廣東八排瑤民反清首領李英,還:有湖南瑤民起義首領李元發。
白族李姓: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並散居於雲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貴州省畢節等地,1982年統計約有113.1萬人。唐代史學家杜佑,曾任嶺南節度使,熟悉南方少數民族情況,他所寫的《通典》中記載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數十部落……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據山川,不相役屬。」從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賜給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以張姓時,又賜各酋長楊、李、趙等姓。這又說明1700多年前雲南白族已有李姓。三國以後,有不少李姓漢人徙居雲南,久而久之,與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貞觀年間的「西洱河蠻」中的楊、李、趙等姓,都自稱本來是漢人。難怪有人說雲南的李姓不容易分清誰是漢族還是白族。在歷史上,白族李姓曾涌現出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國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學家、史學家李元陽,清代有學者李倬雲、李根雲、李崇階等。現在,李姓仍為白族四大姓之一。
畲族李姓:畲,意為燒榛種田,即在播種之前將田中的草木燒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從事畲耕(即刀耕火種)而得名,他們自稱「畲民」或「山客」,1982年統計約有36.8萬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5省60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他們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業,長期和漢族人民雜居,關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縣畲族族譜中記有「唐光啟二年(886年),盤、藍、雷、鍾、李有三百六十餘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為鄉道官,由海來閩」,這說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農民起義首領李志甫,據說就是畲族人。
猶太人中的李姓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公元前13世紀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來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公元前11世紀建立以色列王國,創猶太教。公元1至2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絕大部分被趕出住地,其中散入歐洲的受到迫害屠殺,或與當地民族結合。猶太進入中國,約始於唐代;有較多的人來中國,是在北宋中葉。北宋時進入中國的這一批猶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紀 70年代離開猶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買地區,在那裡定居了1100多年之後,於 11世紀中葉或後葉,又循海道向東推進,到達了中國。他們來到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向皇帝殷勤致意,並進貢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們的貢品,同意他們「留遺汴梁」。於是,這一支猶太人就在開封定居下來,並分別取了漢人的姓。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猶太人散居於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但人數最多是住在開封的猶太人。住在開封的這一支猶太人移民,以李姓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聶、金、張、左、白等 17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們在開封上市子東南(今南教經胡同)購置土地,建築寺院,取「清者精一無二,真者正而無邪」之意,名為清真寺,通稱禮拜寺,作為開封猶太人宗教活動的中心。這所寺院,是中國歷史上創建最早、保存時間最長、最為著名的中國猶太人的禮拜寺。到了明代,開封猶太人進入鼎盛時期,教徒發展到500餘戶,約4000餘人。崇禎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軍掘黃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義軍,使開封淪為澤國,開封猶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開封城時,倖存的猶太人才隨同漢、回民返回開封,後又在寺院舊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開封猶太人有李、艾、趙、張、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現在,開封猶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們已完全接受了中國文化。
三、賜姓改姓
封建社會的賜姓,是最高統治者出於自己的意志,將別人已有的姓抹掉,換成另一個姓;因皇帝的姓最為尊貴,稱為「國姓」,所以,皇帝賜給臣屬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賜姓,往往出於褒賞、恩惠、籠絡,目的是鞏固自己的統治;對被賜姓者來說,則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會使全家全族感到無尚榮耀。唐朝皇帝賜姓之風,盛於以前咨朝,自開國皇帝李淵開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曄,一直綿延不斷。
李勤(594-669),本姓徐,名世勛,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東明東南)人。家富有,初從翟讓起義,參加瓦崗軍,因功封東海郡公,瓦崗軍失敗後降唐,被唐高祖李淵任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單名績。
李粲,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衛大將軍,唐高祖李淵入關後,率眾歸唐,被授宗正卿,封應國公,賜姓李。
李子和,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獻款,被任為靈州總管,後又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劉黑闥起義,因有功,被賜姓李,封夷國公。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時功臣安興貴的後裔,原名重璋,善騎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戰河西有功,為他改名抱玉。安祿山叛亂時,安抱玉鎮守南陽,上書朝廷,說恥與逆臣安祿山同宗,要求改姓,於是唐玄宗賜他姓李。
李忠臣,薊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時從軍,憨直不通書,但努力奮斗,因有戰功,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賜名忠臣。
李國臣,河西人,本姓安,膂力過人,積功升任雲麾大將軍,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
李寶臣,奚族人,原為范陽守將張鎖高的養子,名忠志,字為輔,為安祿山、史思明的部屬,隨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獻恆、趙、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為禮部尚書,賜姓李,賜名寶忠,封趙國公。
李光進,其祖先為河曲(今青海省東南境黃河曲流處)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貞觀中期內屬,以其地為雞田州,光進隨從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有功,於大歷年間被唐代宗李豫賜姓李。
李元諒,安息人,本姓安,少為宦官駱奉仙所養,冒姓駱,名元光,勇敢有謀略,唐德宗時與李晟收京師,貞元年間因守備有方,避免了一次與吐蕃的戰爭,被賜姓李,賜名元諒。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簡,以功累官橫海軍節度使、滄德棣州觀察使,被唐穆宗李恆賜姓李,賜名全略。
李茂勛,回鶻(即回紇)族阿布思後裔,降唐後,受到兵部尚書張仲武的重用,後因積功較多,被唐宣宗李忱賜姓李名茂勛。
▲李姓遷徙分布及現狀
先秦時期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於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古書有的說他是周平王時(春秋初期)人,又說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問禮,於是就說他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是因為修道養壽才活了那麼大歲數。《老子》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典,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後來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據《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後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帝王或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國做官,被封於段,為干術大夫。李宗之子李同為趙國大將軍,孫李兌為趙相,曾孫李躋為趙國陽安君。李躋有兩個兒子:李雲、李恪。李恪的兒子李洪,任秦國(在今甘肅、陝西一帶)太子太傅,其孫李興族為秦將軍。李興族之子李曇,字貴遠,在趙國做官,封柏人(今河北省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曇有4個兒子:崇、辨、昭、璣。他們及其後代因分別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兩支:長子李崇,任隴西(治所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守,封南鄭公,為隴西房;四子李璣,戰國末任秦國太傅,李璣的二兒子李牧在趙國做官,定居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為趙郡房。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3組。
李耳以後,李姓人口逐漸增多。春秋時晉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省翼城東南)的理獄官李離、戰國時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遷入今山西境內的李姓人;戰國時被秦昭王任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遷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孫李同,到趙國(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鄲)做官,是最早遷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孫李恪的兒子李洪,到秦國(都城在今陝西省咸陽東北)做官,是最早遷入今陝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孫李曇,在秦國任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開創隴西房,四兒子李璣的二兒子李牧開創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兩漢、三國時期
兩漢、三國時期,李姓人又在許多地方開辟出新的聚居點。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如李耳裔孫李解,因在膠西國做官,留居高密(今山東省高密縣西南);更始初任軍師將軍的李淑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到東漢、三國時,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東北已發展至今遼寧一帶,如東漢時率鄉勇抗擊海賊的李久為遼東(今遼寧省遼陽)人;向西北已發展至今寧夏一帶,如東漢末車騎將軍李催為北地(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西南)人;向東南又發展至今江蘇,如東漢時善風角占候之術的李南為句容(今屬江蘇省)人;向南已發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如東漢時交趾刺史李進為高要(今屬廣東省)人,三國時吳丹陽太守李衡為襄陽(今屬湖北省)人;向西南已發展至今雲南,如三國時蜀漢興亭侯李恢為俞元(在今雲南省澄江縣境)人。
三國時,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設大中正,郡設中正,執掌用人權,從此形成把持政權的土族制度。在這個任人以「家世」為重的時代,「士族」行列里沒有李姓。東晉、南朝時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級,把北方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在一郡之內的大姓望族稱為郡姓,列王、崔、盧、李、鄭為大姓。因為士族門第大抵是由祖先有聲望、代代保持富貴、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習禮教的形式和表現異於常人的風尚、能談論、有文章等各種因素構成的,說明李姓已經崛起。但是,這里所列的大姓僅限於「山東」地區,說明當時李姓還不是全國的大姓。十六國時,先後出現了兩個李姓政權——大成國和西涼國,從而提高了李姓聲望。
隋唐時期
隴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為皇親國戚,官位顯赫,至隋末,在朝廷內外已具有相當雄厚的實力,因之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這一歷史時期,李姓除分布於上文所述的地區外,又有今內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區的李姓人載入史冊,但總的來說,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在這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雖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幾乎是默默無聞。
隨陳化父子入閩 唐朝初期,朝廷派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往閩南鎮壓「蠻獠嘯亂」,後其子陳元光繼任,平定了局勢。固始籍將佐李伯瑤隨陳氏父子入閩開發漳州,功績卓著,留居當地,其子孫散處龍溪、漳浦諸縣。
武周時避禍南逃 唐高宗皇後武則天,690年廢睿宗李旦,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任用酷吏,屢興大獄,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牽連冤殺。為了避禍,宗室李姓部分人從長安、洛陽逃到比較安靜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亂」南遷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冬,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歷時八年方被平定。這場戰亂,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難,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將、營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寶末年任河東節度使,與郭子儀一同平定「安史之亂」,因功被封為臨淮郡王。762年出鎮徐州,進封臨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從此子孫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後分衍於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李德裕貶死崖州 始於唐穆宗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朋黨之間將近四十年的斗爭,史稱「牛李黨爭」。唐武宗即位後,任李德裕為相,李宗閔被貶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時,牛派得勢,李派則全遭罷斥,李派首領李德裕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司戶,於850年病死,其子孫有部分人留居當地,成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隨王氏兄弟入閩 唐末至五代年間,因中原地帶長期動亂,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最後在福建創建閩國。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氏兄弟入閩,定居於莆田、晉江,後又分支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展,分布於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
兩宋時期
唐代以後,出於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省開封)。次年4月,金國貴族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宗室、後妃等數千人,並掠走大批珍寶器物、皇家藏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27年5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即宋高宗),史稱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遷揚州,後又逃到鎮江,再逃至杭州。這一時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規模南遷,有的追隨宋高宗趙構的足跡,有的則自找去處,總的流向是長江以南地區,其中有許多李姓官紳士民。此外,還有抗金義軍中的李姓人輾轉南遷。如王屋(今河南濟源)人李興,領導一支抗金義軍轉戰於黃河兩岸,因作戰失利,李興率領所部義兵萬餘人南渡歸附南宋。遷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蘇者為多,其次還有遷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者。例如,覃懷(今河南省武陟)人李曾伯,舉家渡江後居嘉興(今屬浙江省),宋理宗寶佑年間舉進士,後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從開封徙居衡州(今湖南省衡陽),恭帝德佑初知潭州;開封飲食業以烹飪羊肉著名的廚師「羊肉李七兒」、以善於用肉和各種萊餚做湯聞名的「雜菜羹李婆婆」等南遷後在杭州重操舊業。
明清時,李姓已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
移居台灣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陸各省,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東渡台灣海峽,到台灣島求生存與發展。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與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設寨於台灣的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到台灣墾荒。當時有李魁奇為鄭芝龍守寨,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進入被荷蘭人佔領的台灣,經過8個月的戰斗,趕走了荷蘭侵略者,於1662年2月1日收復台灣。此後,鄭成功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推行屯田;隨從他前往的將士,也都留在了那裡,共同開發台灣。鄭成功在收復台灣的5個月後病死,其子鄭經嗣位,據守台灣至1680年。鄭氏父子入台、治台時期,有許多李姓人追隨左右,在收復台灣的戰斗及開發台灣的事業中,做出優異的成績。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誌》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鋒鎮李茂,守衛澎湖的右先鋒鎮領兵副總兵李錫,右沖鎮李昂,為鄭經襲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師二鎮先鋒營副將李富,總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將李芳,果毅中鎮下部司李升,游兵鎮中營守備李忠,游兵鎮管炮守備李受等多人。《台灣通史》等文獻也有許多篇幅記述明鄭時期李氏的在台活動,如:永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號,始於1647年,鄭成功及子經、孫克塊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遺臣李茂春隨鄭經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達入墾大糠榔西堡潭;永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滄,獲准前往卑南(今台東)採金。
清政府領有台灣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不久,閩、粵李姓移民接踵擁至台灣中部;雍正、乾隆時入台人數日漸繁多,墾殖地不斷擴展。至清末,台灣的平原和盆地已經被開拓殆盡,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區求發展。對此,《台灣篇》等文獻有較詳細的記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嬰進入鹿仔草堡開墾;康熙二十九年,閩人李陽,入墾他里霧堡田頭庄;康熙三十二年,閩人李雲龍,入墾學甲堡(今台南縣學甲鎮);康熙六十年,粵籍義民李煥挺,居於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康熙末年,粵人李貞鎬,入墾哆噦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間,龍溪商人李元,入台灣府(今台南市)開設糖廊,號「李勝興」;康熙年間,南安人李碧,與黃放合墾於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粵籍義民李伯壽,居於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變時不幸戰死;雍正末年,李、陳、郭、蔡、尤等姓,合墾於苗栗二堡苑裡;嘉慶初年,李、謝、林三姓入墾東螺西堡寶斗庄;嘉慶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墾奇萊荒埔(今花蓮縣);嘉慶二十三年,李、王、張三姓計140人,合力開辟井子腳的新鹽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墾奇菜荒埔……總之,三百多年來,閩、粵李姓絡繹不絕於台海道上,他們定居台灣後,披荊斬棘,鑿山闢田,為開發和建設台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發展,早於向台灣移民,除由於特殊歷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鮮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這些人熟悉水性,善於駕船,去琉球國(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島)後,有李榮、李傑、李敬、李進、李隆、李陸、李珍、李華、李彌、李葉等人,曾受琉球國的派遣,作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會要》記載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人。這些李姓人,後來定居於今沖繩島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帶。

與骨質疏鬆趙國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