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症逐年增加

骨質疏鬆症逐年增加

發布時間:2021-02-18 19:32:34

1、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流行?

營養學家建議:

要增加鈣的攝入量。首先應調整膳食結構,做到全面均衡適量營養。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質形成,富鈣食品有助鈣代謝平衡,利於礦物質沉積。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又含有豐富的鈣、磷。每人每天攝入1瓶牛奶(大約含有300毫克鈣)或奶製品、一隻雞蛋和50~100克豆及豆製品,同時多食海帶、蝦皮、蝦米、海魚、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利於增加鈣的攝入量。但是,僅僅從膳食中獲取鈣,仍然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婦、乳母、絕經期婦女對鈣特殊需要的人群,最好再能長期額外補充優質鈣劑和維生素D;

要增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能刺激骨細胞活動,有利於骨質形成。有人通過平行組實驗觀察發現,絕經期婦女如果每周鍛煉3次,每次1小時,可使全身鈣量從781~876克逐漸增加到801~919克,而不鍛煉組幾乎每個病人的全身鈣量均下降。據上海華東醫院對500名老年人調查發現,活動量少或僅有少量活動的與活動量大的相比,前者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經常戶外活動,還要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食物中更多鈣。所以,經常戶外體育活動是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發生與流行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控制影響骨質形成的食品或葯物的攝入。吸煙可促使骨質的丟失,飲酒會減少鈣的攝入,增多尿鈣排泄。此外,含鋁的制酸葯、可的松、苯妥英鈉、肝素和咖啡因等葯品,都會影響骨質形成,應加以控制。

此外,還應積極治療引起骨質疏鬆症的許多內分泌疾病,如柯興氏綜合症、肢端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必要的時候,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性激素,可預防骨質過度丟失,控制骨質吸收,延緩骨質疏鬆發生。

骨質疏鬆症是老齡化社會的常見病。老年人由於骨量減少,時刻受到骨折的威脅。女性進入50歲之後,由於雌激素停止分泌而閉經,骨量急劇減少,骨質疏鬆化顯得更為突出。

在日本,骨質疏鬆症患者的人數,男性為100萬左右,女性則高達730萬,兩者相加約占總人口的6%以上。此外,在65歲以上老人中,大約30%患有骨質疏鬆症。由此看來,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研究課題。

人的骨頭,主要由以骨膠原(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基質和以鈣、磷為主要成分的骨鹽組成,並始終處於形成和破壞之中。在人的發育期和青春期,骨質形成快於骨質破壞。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骨質破壞開始快於骨質形成,導致骨密度(每一單位容積的骨鹽量)逐漸下降。由於骨密度下降,只要不慎跌倒在地,甚至扭轉身體,都會出現骨折。

骨量的減少,首先出現在脊椎、骨盆、大腿骨根部、手腕等代謝旺盛的松質骨部位,並直接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大腿骨根部骨折、前胳膊末端骨折等的頻發。其中多見於老年人的大腿骨根部骨折,往往致使患者常年卧床不起,造成回歸社會困難,成為骨質疏鬆症最為嚴重的合並症。

2、為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流行,營養學家提出了什麼建議?

要增加鈣的攝入量。首先應調整膳食結構,做到全面均衡適量營養。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質形成,富鈣食品有助鈣代謝平衡,利於礦物質沉積。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又含有豐富的鈣、磷。每人每天攝入1瓶牛奶(大約含有300毫克鈣)或奶製品、一隻雞蛋和50~100克豆及豆製品,同時多食海帶、蝦皮、蝦米、海魚、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利於增加鈣的攝入量。但是,僅僅從膳食中獲取鈣,仍然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婦、乳母、絕經期婦女對鈣特殊需要的人群,最好再能長期額外補充優質鈣劑和維生素d;

要增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能刺激骨細胞活動,有利於骨質形成。有人通過平行組實驗觀察發現,絕經期婦女如果每周鍛煉3次,每次1小時,可使全身鈣量從781~876克逐漸增加到801~919克,而不鍛煉組幾乎每個病人的全身鈣量均下降。據上海華東醫院對500名老年人調查發現,活動量少或僅有少量活動的與活動量大的相比,前者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經常戶外活動,還要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食物中更多鈣。所以,經常戶外體育活動是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發生與流行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控制影響骨質形成的食品或葯物的攝入。吸煙可促使骨質的丟失,飲酒會減少鈣的攝入,增多尿鈣排泄。此外,含鋁的制酸葯、可的松、苯妥英鈉、肝素和咖啡因等葯品,都會影響骨質形成,應加以控制。

此外,還應積極治療引起骨質疏鬆症的許多內分泌疾病,如柯興氏綜合症、肢端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必要的時候,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性激素,可預防骨質過度丟失,控制骨質吸收,延緩骨質疏鬆發生。

3、骨質疏鬆症號稱是「沉默的殺手」,為何會有這個稱號?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常在遭遇由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後才被確診。確診後,患者又面臨著殘疾或並發症致死的風險。因而,骨質疏鬆症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對待骨質疏鬆,防大於治,同時在日常要進行自我測評,發現問題請及時就醫。如果出現骨量減少、脊柱畸形或兩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減少、駝背等症狀,請馬上進行骨質密度檢測。

最嚴重結果是發生脆性骨折

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超7000萬人患骨質疏鬆症,另有約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標准,存在患病風險。由於發病群體多為老年人,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症是人體機能老化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疾病,不能治療,也沒必要去醫院診斷。由於誤解和忽視,多數患者都沒能接受合理的抗骨質疏鬆症治療。

骨質疏鬆的患者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會出現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動靈敏度下降,彎腰屈膝等功能活動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時間。骨質疏鬆後期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發生脆性骨折,引起再發骨折,甚至導致死亡。數據顯示,在中國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直接費用高達1.5億美元。

近年來,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尤其是嚴重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病率急劇增加,其原因很多,但由於廣大市民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不足,未能得到及時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骨質疏鬆往往會以多種症狀表現出來,患者常在輕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發生骨折,嚴重者甚至咳嗽一聲、上廁所下蹲或系鞋帶時,都會發生骨折。之前有個患者就是連續咳嗽,突然感到部位疼痛,後來一去醫院檢查,原來是患有骨質疏鬆症。

髖部骨折患者近半致殘

據了解,骨質疏鬆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女性。骨質疏鬆症在疾病早期,往往有乏力、腰背及四肢酸痛不適,通常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隨著疾病的發展,可出現明顯的骨痛、身高變矮、駝背、掉牙、活動能力下降、甚至發生骨折等症狀。

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後果是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又稱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椎體骨折、髖部骨折。

超過半數50歲以上婦女至少有一次因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6%。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專家表示,骨骼由骨小梁、骨基質和骨礦物質組成。骨骼好比鋼筋混凈土建築,骨小梁好比鋼筋,骨基質好比水泥,礦物質好比沙子。骨質疏鬆就是骨骼中鋼筋(骨小梁)老化,水泥(骨基質)和沙子(礦物質)減少,導致骨骼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

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有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危害很大,如發生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於各種並發症的患者約為20%,存活者中約50%可能致殘。除此之外,骨折還會給患者及患者家屬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一次髖部骨折直接產生的醫療費用約為3萬元。

彭翔表示,對待骨質疏鬆,防大於治,日常生活中要進行自我測評,發現問題及時就醫。如果出現骨量減少、脊柱畸形或兩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減少、駝背等症狀,請馬上進行骨質密度檢測。

目前骨質疏鬆最常用的診斷指標就是骨密度(BMD)測量。所謂骨密度就是單位面積或體積的骨量,也就是骨質的稀疏程度。

骨密度的測量常用的是雙能X線骨密度儀,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一般來說,-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少、骨質流失;T值﹤-2.5表示骨質疏鬆症;T值﹤-2.5並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質疏鬆。

超50歲患者可採取葯物預防

由於人體年齡增長,機能退化,鈣質流失,骨頭密度會逐漸稀疏。矮、瘦和消化功能弱者成為骨質疏鬆疾病的高發人群。年齡一旦超過50歲,應當考慮採取葯物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盡早預防可以避免骨質疏鬆及發生骨折。即使發生過骨折,只要採用適當合理的治療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風險。

在調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為了增加鈣鹽的吸收和攝入,有必要增加動物性食物,尤其是海產品,以補充高質量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

同時,要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戶外運動不僅能促進骨密度增強,還可以因為太陽的照射,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每日曬太陽20分鍾左右,對骨質疏鬆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對於那些補鈣效果不好的患者,彭翔指出,這些患者可能因長期維生素D缺乏、骨轉換不平衡、鈣磷比例失調、補鈣劑量不足、食物成分不當等原因導致嚴重缺鈣,所以補鈣多年卻仍然缺鈣,需要繼續堅持補鈣不能停,「骨質疏鬆是一種慢性病,治療時間較漫長,用葯千萬不能吃吃停停,否則病情會進一步加劇。」

經常曬太陽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是非常必要的。曬太陽及室外活動既有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作用,又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兒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婦女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曬太陽實際是在戶外活動時,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紫外線的照射可使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而維生素D是骨骼代謝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可以促進鈣在腸道中吸收,從而使攝入的鈣更有效地吸收,有利於骨鈣的沉積。所以,人們每天平均應有30分鍾的光照時間,以保證生成適量的維生素D。

臨床研究表明,單純補鈣既不明顯增加骨密度,也不能改善骨質量。而經常運動者可使骨骼承受的應力增加,同時增加肌肉的力量,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常常可獲得較高的骨峰值量和較好的骨質量。

。據研究,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困擾,就應該盡量不喝可樂。喝可樂越多,她們的骨骼就會變得越脆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可樂中含有磷酸,可以導致人體內鈣的流失,而其他大多數飲料當中並沒有這種物質。所以專家建議,擔心患上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喝太多可樂,並注意飲食中增加鈣的攝取量以維持骨骼的密度。

喜歡節食。減肥最主要的辦法是控制飲食,殊不知,這可能成為日後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導火線。一份健康雜志曾對數千名3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調查,發現其中82%的女性已開始出現各種程度的骨質疏鬆,或已有骨質疏鬆的危險了。

這是由於她們平時不敢飲用牛奶,偏食素食,營養不合理,致使體內攝鈣不足。另一方面,由於脂肪和雌激素含量有關,女性雌激素量往往隨脂肪減少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長時間下降,會加速骨骼鈣質的丟失。

鹽攝入量大。鹽吃多了不但會得高血壓,還會導致骨質疏鬆。專家介紹,吃鹽多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是,人體對多餘鹽分的處理往往是排出體外,鹽里主要含鈉,其排泄過程中總要「拉上同伴」鈣一起排泄。所以,高鹽飲食的結果是導致鈣流失加快,當然直接影響骨質了。

研究表明,吸煙之所以促進骨質疏鬆,原因可能是吸煙影響峰值骨密度的形成,因為絕大多數吸煙者是從青少年時開始吸煙的,此時正是峰值骨密度形成期。調查顯示,與同齡人比較,吸煙者的股骨頸、肋骨和椎骨均有一定程度的骨質丟失。而這種危害往往在中年後期及老年期才能表現出來。

酒精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人體後,可以和其它無機物或某些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一些新的物質。這些新物質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所以長期過量飲酒,會對骨骼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加快骨質的丟失。

4、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5、骨質疏鬆症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數量減少,骨小梁

間隙增大,骨基質減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機械強度減低導致非外傷性骨折,或輕微外力即可發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骨質疏鬆症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較公認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內分泌紊亂。眾所周知,本病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患者尤為多見。這表明。性激素對骨質的代謝有直接關系。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鬆,不僅是庫欣綜合征的主要特徵,而且在臨床治療上長期向患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亦可同樣引起這一後果。這表明: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加速骨質疏鬆的過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體前葉素,間接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

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則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2)鈣代謝失調。毫無疑問,鈣缺乏是成年人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攝入鈣量約為10mg/kg 體重,其中少量為人體所利用,大部分隨尿及大便排出,以維持鈣的代謝平衡。如果攝入的鈣量減少,或是腸吸收功能障礙,或是從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則易引起由於缺鈣所造成的骨質疏鬆。此時,如果再加上內分泌紊亂因素的影響,則更易引起骨質疏鬆。

(3)失用因素。正常情況下,由於肌肉的舒張收縮及各種壓力而刺激骨骼組織保持正常的鈣代謝平衡。但當肢體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動及體力勞動或鍛煉,則容易引起骨組織內的一系列改變,而引發脫鈣及尿鈣排出量增加,導致骨質疏鬆。長期卧床者表現為全身性骨質疏鬆,而肢體石膏夾板固定或神經過敏性失用,則表現為局部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多見於老年人,尤其以60 歲以上女性多見。患者多訴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願活動;全身酸痛,尤以腰部為明顯,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

患者自己感覺身高逐漸變矮,除因椎間盤退變原因外,與椎體骨質疏鬆易引起壓縮骨折有關。同樣原因可使駝背畸形逐漸加重。

X 線表現:脊柱骨質疏鬆,骨小梁減少,椎體中間凹陷呈魚尾巴狀。

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遠不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嚴重,且X 線表現截然不同,應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鈣治療後,腰痛症狀可減輕。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

6、骨質疏鬆症的跡象?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玻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7、中老年常見病症骨質疏鬆症特徵及治療方法是什麼?

【疾病綜述】骨質疏鬆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60歲以上男性10%、女性40%患有此症,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80歲以上的老人絕大多數有骨質疏鬆,但大約有一半人可以沒有明顯的症狀。
【病症特點及確診】臨床表現是常有周身骨痛、乏力,俗話說。「人老骨頭硬」,事實上正相反,由於骨質疏鬆,骨密度減低,骨頭很不結實,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瘦弱的老人,骨折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胸腰椎、股骨頸,脊柱椎骨的骨折多是壓縮性骨折,可能引起許多繼發症狀,脊柱變形、向後凸出,腰背部肌肉韌帶容易疲勞,疼痛加重,特別是咳嗽、舉重物、身體前屆時明顯。嚴重時可累及脊髓神經根,可表現為坐骨神經痛,使行動困難。高度變形的脊柱,使病人身高下降,逐漸變得很矮,胸廓產生畸形,肺活量明顯減少,影響心臟功能。
關於骨質疏鬆的原因是因為骨質中鈣的排出增多,吸收減少的緣故。老年人由於易患關節炎或其他疾病,使行動緩慢,活動減少,久坐或久卧都可以造成骨質疏鬆。
【治療原則】年老後由於食慾減退,飲食減少,營養缺乏,鈣的攝入量就會減少,鈣的代謝與維生素D的代謝有很大關系,老年人由於缺乏戶外活動,日光照射的機會少,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因此也影響鈣的吸收。蛋白質與維生素C、維生素A對正常的成骨細胞活力也相當重要,如身體缺乏這些東西,也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絕經期以後的婦女,由於缺乏雌性激素,減低了對抗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因此使骨質吸收加速,造成骨質疏鬆。
人從40歲以後由於退行性變,骨的生成減少,吸收增多,因此使骨皮質變薄,髓腔增寬,但仍保留它的基本結構,這時的骨頭猶如雞蛋,骨皮質薄似蛋殼,充滿髓腔的脂肪和少量的骨小梁如蛋清、蛋黃,脆弱易碎,這就是老年人為什麼遭受輕微的外傷或用力稍猛就發生骨折的原因所在。
骨質疏鬆的診斷主要依靠X線照片,可看到骨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全身骨骼中以海綿狀骨最先發生,例如脊柱的椎骨,當骨質礦物質減少30%~50%以上的時候,X光片上才能見到改變,從骨質開始疏鬆到X光片上出現改變大約要10年。
【預防指導】預防骨質疏鬆的主要方法是鼓勵老年人多作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增加。多做體育鍛煉。食物中應吃含鈣與維生素D較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雞蛋、豆製品、蘿卜纓、雪裡蕻、油菜、香菜和海帶等。是否需服鈣片(葡萄糖酸鈣與乳酸鈣)或魚肝油,由醫生根據情況而定。
用雌激素(如己烯雌酚)與雄激素(如丙酸睾丸酮)合並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療效好,副作用少。但如單獨大量用雌激素,對老年婦女有使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出血與乳腺增生等不良副作用,應當注意。

與骨質疏鬆症逐年增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