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有何區別
其實沒區別。
2、為什麼中老年婦女容易骨質疏鬆
。近幾年來像魏女士這樣,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是越來越多了,6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約為60%,且女性遠遠超過男性。骨質疏鬆症好發於老年人或停經後婦女,尤其是在停經後五年,吸煙、酗酒與缺乏運動者更屬於危險因子,此外常吃類固醇的葯物也會誘導此症的發生。由於骨質緩慢的流失,使骨的密度減少,而易產生骨折,老年人往往只要輕輕跌一跤就可能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疾病,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防止骨質疏鬆,蘇大附二院專家言湛軍講到應該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多鍛煉鍛煉身體,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營養補充,多補充鈣,防止鈣缺。
3、(1)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
(2)遺傳性骨質疏鬆①成骨不全。
②高胱氨酸尿症。
(3)內分泌疾患所致骨質疏鬆①性腺功能減退。
②甲狀腺功能亢進。
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④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4)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鬆①缺鈣。
②缺維生素D。
③缺維生素C。
④慢性酒精中毒。
(5)葯物所致骨質疏鬆①長期使用肝素。
②長期應用甲氨蝶呤。
(6)失用性骨質疏鬆(7)其他疾病所致骨質疏鬆①各種慢性病。
②各種髓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8)特發性骨質疏鬆①特發性少年骨質疏鬆症。
②特發性成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4、性別和年齡與骨質疏鬆的關系
根據劉忠厚教授等人對中國健康人群皮質骨和松質骨骨量變化的調查研究表明,骨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其骨量變化與年齡增長是有一定規律的。中國人骨量變化的生理規律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六期:一是骨量增長期,從出生~20歲以前,此期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持續增加,男性骨量增加的速率大於女性。二是骨量緩慢增長期,在20~30歲,此期骨量仍在緩慢增加,男性與女性骨量的差距逐漸加大。三是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在30~40歲,骨量形成達到高峰,此期持續5~10年。四是骨量丟失前期,這一期男女的年齡范圍不同,女性為40~49歲,男性為40~64歲,最早的可發生在35歲左右,女性在絕經前期骨量呈輕微丟失過程。五是骨量快速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絕經後的婦女,她們的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此期約持續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丟失期。六是骨量緩慢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65歲以上的絕經後婦女。
以上說明年齡因素和性別因素與骨質疏鬆症的重要關系,男女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增加。女性自50歲以後患骨質疏鬆症者逐漸增加,因而特別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稱為工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50~65歲的女性。此型的特點是由於雌激素的缺乏而使骨小梁的骨吸收加速。此期婦女的骨折多發生在脊椎骨和前臂遠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又稱為Ⅱ型骨質疏鬆症,骨皮質和骨小梁的骨礦物質丟失是成比例的,骨折多發生於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也可以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和激素分泌的特點,男性的骨質疏鬆症發病年齡一般較女性晚10年左右。
5、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的區別?
你好:
質疏鬆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該型又分2型,Ι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見於絕經不久的婦女。∏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多在65歲後發生。
第二類為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葯物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
第三類為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庭史,女性多於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鬆也可列入特發性骨質疏鬆。
就是發生原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