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的故事

骨質疏鬆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24 17:10:12

1、怎麼治骨質疏鬆?左足諸骨骨質疏鬆怎麼治療?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和症狀,考慮是由於廢用性骨質疏鬆引起的問題,這種情況的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可以採取局部物理治療和服用骨化三醇進行治療。

2、陳新亮的人物經歷

1960年4月出生,主治醫師。1975年至1990年在保定市第五醫院工作。1985年至1989年在光明中醫函授大學骨傷專回業畢答業。1990年至今開設保定市陳氏正骨診所。自幼隨父行醫,23年來共治療患者10餘萬人,有效率達95%以上。擅長治療和研究頸腰病、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骨傷科疑難病症,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和很大成就,並受到全國各地患者的好評。各類報刊、雜志、電視、電台等新聞媒介多次宣傳報道。

3、體檢後,你被「骨質疏鬆」了嗎

目前體檢查骨密度多用超聲骨密度檢測儀,專家稱這種儀器誤差大,檢測結果不太准 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資料圖片) 新華報業網訊 今年,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但檢查完後,很多人,包括二十幾歲的小年輕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以至於骨科醫生每天都能接到拿著報告單訴說骨質疏鬆的患者。體檢「骨質疏鬆」,是真松還是假松?對此,權威專家表示,1/3以上的患者屬於「被骨質疏鬆」,這一檢測結果不準,僅供參考。 離奇遭遇 單位體檢,多人「骨質疏鬆」? 「醫生,前幾天單位組織體檢,說我骨質疏鬆了,你幫我看看。」昨天一早,在四五四醫院骨科主任李穎的辦公室,走進來一位不到40歲的婦女,手裡拿著一份體檢報告單。只見體檢報告上有一項骨密度檢測,上面標注「骨質疏鬆」。「我才38歲就骨質疏鬆了,這可怎麼辦?」女子顯得很焦急。 「這個超聲骨密度儀不準的,不能作為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面對一臉焦慮的女子,李穎將報告遞給了她。結合詳細的問診,李穎確認,該女子並未骨質疏鬆,而是虛驚一場。 可該女子依然不放心:「單位這次體檢,100多個同事,大多數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骨質疏鬆的也有很多……」李穎不得不再次安慰她:「沒事的,沒到年齡,不信的話,過幾天你再測一下,結果可能又不一樣了。」 骨科專家天天碰到「被骨質疏鬆」的 據了解,這位婦女有關「骨質疏鬆」的故事並非李穎頭一次遇到。李穎說,每個星期的專家門診,都能碰到好幾例。「來的時候,手裡都是拿著體檢報告,說自己查出骨質疏鬆了,問醫生怎麼辦。」李穎說,看到拿著骨質疏鬆檢測報告的單子來的,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 久而久之,李穎發現一個特點,這些「問題」報告單均來自體檢,由一種「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診斷出來的。其結論要麼是骨質減少,要麼是骨質疏鬆,男女老少都有,但以中老年多見。 一番細問才知道,原來,在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今年都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查看是否有骨質疏鬆。就診者反映說,檢查完後,很多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

4、趙彬的人物經歷

從醫40餘年,具有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診治骨科疾病,尤其在風濕免疫疾病的治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老年病、慢性病、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等方面有著很高的成就。從醫期間,推出了醫學界最先進的微創針刀醫學,並將實踐理論應用於科學的治療中,對臨床的骨科疾病治療有著很大的貢獻。
論文發表情況(部分):
多次在國內及國際性學術會議上報告風濕病及免疫學論文或特邀演講。目前,他還指導醫學類學生近30名。
1、《中華醫學雜志》風濕類風濕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2、強直性脊柱炎全髖關節初次置換術的療效觀察
3、2009年風濕病診斷與治療的系列研究 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4、《臨床骨科雜志》2000年07期
5、《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3年05期
6、《中國論文中心》--風濕與內風濕的真正起因
7、《科技天地-醫患篇》2007年第43期
8、《中國骨科醫學雜志》2008年第41期
9、《探究骨病病因》2009年第09期
社會及學術職務:
中華骨科學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會員
中華風濕協會委員
全國骨質疏鬆協會會員
骨科專家及風濕科高級顧問
中國骨科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
全國臨床免疫學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雲南省免疫外科學會委員
國際風濕病保健科研中心成員

5、我有骨質疏鬆後我頭發白的那麼多什麼原因

故事每天都在開始,我們每天都在循環,生命這個詞很貴,享受這個詞很累,蒙蔽自己的眼睛容易,覆蓋自己的才華容易,去用時間學習,用看法去改變,用實力去拼搏,是十分痛苦的事,很多時候,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放縱,學會了再也不見,當我們發現自己其實十分醜陋的內心時,其實第一時間是別人看到的,而從小到大,都有人知道一個人的循環,不說的會很多,很多。
緊握殘生的

6、名人故事(越多越好)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學習需要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車胤「螢入疏囊」是勤奮;孫康「雪映窗紗」是勤奮;匡衡「鑿壁偷學」是勤奮;蘇秦「懸梁刺股」是勤奮;祖逖「聞雞起舞」也是勤奮,勤奮使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學習要有主見,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迷信權威。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中華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實學;認定的成才之路,是發憤學習。中國人重視讀書、勤奮好學,已成為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中國民間有許多關於學習的格言,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等,也流傳著很多古人珍惜時間、發憤苦讀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

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裡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理論家。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每看一本書,不是一上來就從頭至尾地去讀,而是對著書本閉目沉思,猜想書中寫了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再打開書。如果書的內容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讀了;如果與猜想的不同,他就認真地去讀。華羅庚的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終於成為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的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城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時值冬日,他頂風冒雪,連續十八天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從此後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貫注到他的求學中去。他決心要考取當時很有名氣的寧波效實中學,他一絲不苟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童第周終於考取效實中學,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一天深夜,教數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現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么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於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家中掛著一張條幅,上面寫有「煮書」兩個大字。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精讀。然而還不夠,進而要『煮』。」要「煮」得爛熟,自然不是一遍兩遍就能奏效的。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據說在他結婚那天,家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當迎親的花轎快到家門時,卻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只見他仍穿著舊袍,全神貫注地在讀書。

現任美國國務卿、黑人女性康多利扎·賴斯出生在種族隔離制盛行的伯明翰,小名康迪。很多人聽說她在伯明翰長大,便推測她的童年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

母親在康迪幼年時對她進行了孜孜不倦的音樂教育。康迪四歲時,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第一個獨奏會。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只有當孩子們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兩倍,他們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過對方。父母告訴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游,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里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 康迪相信父母的判斷,她向著「加倍地好」這個目標繼續努力——首先是在運動方面。除繼續學習鋼琴外,她還開始學習網球和花樣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從旋轉、側滑、前沖、穿越、踮腳到組合動作和雙人滑冰。

就在春季學期的某一天,她發現了新的目標。那門課是「國際政治概況」,那節課主要講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父親約瑟·考貝爾。「這一課程撥動了我的心弦,」她後來說,「這就像戀愛一樣……我無法解釋,但它的確吸引著我。」考貝爾博士被她的聰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勵她到該校國際關系學院讀書。考貝爾成為康迪生活中的「智力父親」。

康迪開始學習政治科學和俄語,但並沒有關上學習音樂的大門。這種背景使她最終成了一個為數不多的學音樂出身的政府高官。俄語被稱為「需要十年才能學會的語言」,

1977年夏,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康迪進行了一次國內旅行。她第一次有機會開始了解美國軍事結構。她到華盛頓,在國防部擔任實習生,在五角大樓工作了數周。此後又去蘭德公司做實習生。蘭德公司十分適合有關國際安全問題的學習,其研究領域包括世界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趨勢,潛在的地區沖突原因以及美國安全面臨的潛在威脅。

康迪的勤奮為她進入白宮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7、德國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故事

阿司匹林,這種從3500年前「柳樹皮可以止痛」發展而來的葯物與青黴素、安定並稱醫葯史上三大經典葯物,幾乎每一次人類出現新的重大疾病,阿司匹林的新作用就會被發現,並被迅速大規模推廣。因發現阿司匹林作用機理而獲得1982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約翰?瓦內爵士說:「盡管阿司匹林是一種古老的葯物,但我們每天都可能在它身上發現新的東西」。
《阿司匹林的妙用》的作者Eric Metcalf聲稱:「每天一片阿司匹林,讓你遠離醫生。」他在書中探討了阿司匹林在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帕金森、骨質疏鬆症等病症的預防和治療中的最新醫學進展。到2007年,應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臟病已經和兒童時期免疫、戒煙預防措施一起,成為2007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推薦的首要醫學預防措施。難怪拜耳公司前主席巴克馬得意地說,每天服食兩粒阿司匹林差不多已經成為美國的傳統。
110年的歷史足以讓人看清楚,至少有兩個原因促進了作為商品的阿司匹林的暢銷:售價低廉以及拜耳公司的有力推動。阿司匹林的新用處總是不斷被發現,但要證實這些額外效用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要變成商品銷售則更加復雜。110年來,拜耳公司要做的就是,通過一次次的市場營銷把這款葯品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再通過專利與商標把這款商品的利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的發明專利申請被通過,商品專利號為36433。阿司匹林開始在位於德國伍珀塔爾的埃爾伯福特工廠生產。它的發明者、29歲的德國化學家菲利克斯?霍夫曼接到導師的通知,讓他停止手頭對煤焦油的研究,開始專攻一種葯物—改進水楊酸,製造一種穩定的副作用更小的解熱鎮痛葯。
霍夫曼這個葯物並不陌生,這東西也不是什麼新發明。但他需要改造這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葯物,使它從一個土方子變成一種商業化的葯物。很早的時候,霍夫曼飽受風濕之痛的父親就服用水楊酸解熱鎮痛,只是它引起的嘔吐和胃部不適讓人難以忍受。他父親早就在問他能否找到一種辦法,讓水楊酸既能達成葯效,又不要這么大的副作用。
霍夫曼梳理了一系列論文,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生產出穩定又副作用較小的乙醯水楊酸(ASA,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比其他產品研發人員幸運的是,他背後有一家強大的公司。
拜耳做了其它制葯公司不屑於做的兩件事情,一是為化學品乙醯水楊酸取了個商標名「阿司匹林」,二是為其生產過程在很多國家注冊了專利權。
在那個年代,醫生的要求也並不高,只要葯品穩定副作用又較小,便足以得到醫生認可:20世紀初衛生條件太差了,健康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個出生於1900的美國人一般只能活到49歲左右。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包括肺炎、肺結核、腸炎和傷寒等,這些疾病多數是由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導致的。因此和在歐洲一樣,阿司匹林很快便作為解熱鎮痛的首選葯物。從西伯利亞到舊金山的葯房裡,到處能買到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很快就擁有了一幫醫生粉絲。美國成為拜耳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而阿司匹林也成了拜耳在美國最重要的產品。到1907年,拜耳產品在美國的總銷量中,阿司匹林佔21%,到1909年達到31%。
最初阿司匹林的供應形式是250g的瓶裝粉末,粉末每1g裝入紙袋,分發給患者。後來阿司匹林以500mg片劑與世人見面,之後1904年管狀試劑上市。1915年阿司匹林是片劑,而且不再需要醫生開處方。
不過,拜耳對學術界和醫學界的影響力依然強大,這為阿司匹林迎來商業需求上的第二個高峰打下了基礎。
阿司匹林市場前景最大的應用領域—心臟病預防,其研發過程並不是由拜耳公司主導的。拜耳的能力體現在,當阿司匹林對心臟病的預防在學術上被證明,昂貴的臨床試驗也由政府機構完成之後,拜耳很快開始介入,並用自己最擅長的營銷和專利權的籌碼,將這種葯品的影響力極盡可能地擴大。
194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耳鼻喉科醫生Lawrence Craven注意到一個奇怪的事情,他給那些扁桃體發炎的病人使用相對大劑量阿司匹林,會導致他們流血過多。這讓他聯想起,阿司匹林也許能夠增加血液供應,而增加血流供應是保護心臟的一個途徑。於是他從1948年開始,利用阿司匹林治療他的年邁的男性病人,幫助他們減少心臟病發病幾率。到了1950年代中期,他發表了幾篇論文,聲稱他的8000多個病人無一遭受心臟病突發事件,而且阿司匹林還能幫助他們預防中風。
對於阿司匹林對心臟的作用,他的認識和當時整個世界都相反,但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不幸的是他的數據非常粗略,他發布論文的期刊也不夠有名,受眾十分有限,他的結果因此沒引起太大關注。他的發現甚至沒能幫助自己,他於1957年死於心臟病突發。
在那個年代,阿司匹林能夠保護心臟被認為是一種荒謬的說法。因為人們服用水楊酸用於解熱鎮痛的時候,很多人會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最早阿司匹林在拜耳的實驗室里被合成時,在實驗室里停留了很久,也正是因為當時拜耳的醫學總監拿不準其對心臟的作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拜耳的科學家仔細地考察了歷史上服用水楊酸的劑量,發現當使用較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時,其對心臟副作用會較小。後來拜耳又委託幾個德國醫生悄悄作了臨床試驗,在證明對心臟足夠安全之後,才敢正式開發這個葯物。
一直到1950年代,拜耳對阿司匹林對心臟的作用都仍然高度警惕。哈佛教授、阿司匹林專家Charles Hennekens手裡保存著一張1950年代登載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的阿司匹林廣告,上面有一系列文字特意保證阿司匹林不會影響心臟。
直到1971年,科學家發現阿司匹林能夠保證血液中的血小板凝結,這樣便能夠保持心臟的血液供應,以保護心臟。然而在整個1970年代,針對阿司匹林用於心臟病預防的臨床研究規模太小,還不足以說服公眾。
這時候,拜耳公司數十年堅持的學術營銷開始發揮作用了。這種葯品的影響力,加上它異常便宜的價格,讓更多的學術界人員致力於此葯物的臨床研究。很快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學術證明不斷出現。1977年發表於美國《Strok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首次證明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腦卒中之後,越來越多的證實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事件作用的研究發表於世界權威醫學雜志。
在阿司匹林從一個葯物變成一種商品的過程中,不能把所有功勞歸在拜耳身上。阿司匹林確切地能被適用於哪些病症,還是需要大規模地被FDA認可的臨床研究來證明。這種研究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和資源,不過掏這筆錢的不是拜耳,而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
內科醫師研究是阿司匹林拿下心肌梗死一級預防資格的關鍵點。這次研究由NIH於1983年開始組織、22071名美國健康男性醫師參與。這項大規模的臨床研究的目的是,評價小劑量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預防健康人首次心肌梗死的發生。參加研究的醫生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隨身攜帶並服用研究葯物,平均隨訪時間達5年之久。
這項原本耗時8年的研究,在第5年被倫理委員會提前終止。原因是阿司匹林實在太有效了。研究中期結果便足夠證明,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風險降低44%,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率下降66%,糖尿病人群首次心肌梗死發生率下降61%。倫理委員會認為對照組的醫師有權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冠心病,以便從中受益。1988年,該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美國《新聞周刊》上,引起了巨大轟動。
類似的,阿司匹林的女性健康研究納入了近4萬名美國女性醫務工作者,歷時十年;護士健康研究納入了12萬名美國女護士,歷時達24年。這些由醫務工作者親自參加的研究大大推動了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的發展,也標志著阿司匹林已經通過了研發階段最嚴格的考驗。
1971年,拜耳阿司匹林加維生素C的泡騰片問世;1993年,拜耳阿司匹林腸溶片上市。腸溶片在阿司匹林外面加了一層包衣,這種葯片在胃部不溶解,直到腸道才發生作用,這樣就幾乎完全解決了胃部不適的副作用問題。2003年拜耳阿司匹林粒狀產品(無需飲水)面世。2007年,發表在《柳葉刀》雜志的研究顯示,5年間每天使用300毫克或高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使治療後10至15年的結腸癌發生率降低74%。這印證了澳大利亞G.Kune教授1988年的研究,被拜耳視為阿司匹林繼解熱鎮痛、心臟病預防之後的第三個飛躍。
阿司匹林的發展中一直都有商業與科學兩種推動力。商業與科學究竟誰該領先半步,這問題拜耳已經考慮了110年,恐怕還要繼續考慮下去。

8、古今中外沒骨氣的人的故事

秦會,汪精衛,蔣介石,慈喜太後!一個民族要有志氣,一個軍隊要有士氣,一個單位要有正氣,一個人要有骨氣。

骨氣是人格的獨立和品行的端方,是信仰的明確和操守的堅定。

骨氣是浩浩瀚海中的一眼泉,是茫茫夜空中的一顆星,是寥寥荒原中的一條路,是漫漫人生中的一支歌。有了它,思想就不會乾涸,方向就不會迷失,前程就不會無望,生活就不會沉淪。

「人無需傲氣,但必具傲骨。」一副嶙嶙傲骨,可支七尺之軀,可挑百斤之擔;

「行不求正果,但必具正氣。」一身凜凜正氣,可抗五毒之侵,可敵千夫之亂。

除非死傷,誰都不會露骨;除非呼吸,誰都不知有氣。然而正是這無影無形的骨氣,構成了生命軌跡中最明亮、最久遠的光芒。在國人浩若繁星的溢美之詞中,「骨氣」無疑是最耀眼的一顆。比忠誠清醒,比勇猛明智,比善良堅強,比俠義寬廣。骨氣穿破了歷史的星空,劃過了歲月的河流,超越了階級、民族、時代的局限,在一切善良人們的心目中,掀起永不消失的波瀾。

或許我們這個民族所受的精神奴役太久,或許我們這個國家所受的心靈創傷太深,「骨氣」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來說,才顯得那樣珍貴而沉重。所以毛澤東對魯迅推崇備至,稱贊他「骨頭是最硬的」。而這種硬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然而直到今天,依然太多的奴顏媚骨,趨炎附勢;太多的阿諛奉承,諂笑脅肩;太多的明哲保身,隨波逐流;太多的逆來順受,忍辱蒙羞,以至使「骨質疏鬆」成了一些地方的多發病、常見病,各種各樣補鈣的丸、片、膏、劑才賣得這么火。

可以沒權沒勢,沒依沒靠,沒著沒落,但是不能沒有硬骨正氣。沒有硬骨,再結實的肌肉不過一灘軟泥;沒有正氣,再出眾的才華只能附庸風雅。

伯夷、叔奇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採薇充飢,最後活活餓死。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掛冠歸隱,老無所養,竟找不到半杯殘酒,一口熱飯。蘇武生當漢家臣,死為漢家鬼,在風刀霜劍的北海邊放了19年羊。顏杲卿死守常山,城破被俘,痛斥反賊安祿山,被叛軍割掉了舌頭,依然罵不絕口。就連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廉者」,哪怕餓得眼冒金花,兩腿打顫,也不願受嗟來之食!這是骨氣付出的代價。

走過去了,屈原、嵇康、夏完淳、文天祥;

走過去了,陳天華、李大釗、聞一多、朱自清……

榮華富貴、紙醉金迷、風花雪夜、燕舞鶯歌……多少人追求的、期盼的、奮斗的、拼搏的,在錚錚鐵骨、浩浩正氣那裡漸離漸遠。與骨氣形影相伴的,常常是飢餓、貧寒、困頓、潦倒,甚至是滾燙的淚、鮮紅的血、支離破碎的軀體和死不瞑目的頭顱。於是,在這條嶔崎險絕的山路上,「骨氣」長發披肩,素袍履地,赤著雙腳,放歌一支千古絕唱《高山流水》,在清冷的月光下,姍姍獨行,留下一個削瘦而高大的背影。

骨氣與地位無關,盡管沒地位的人似乎很少談起骨氣;

骨氣與金錢無關,盡管有金錢的人好像總是很有骨氣。

采訪過一位農家姑娘,為生計所迫,背化肥扒火車到外地換糧。男朋友覺得丟人,跟她斷了來往。姑娘的父親說:「我家女子小小年紀就能給家裡解難腸,你說丟人,我還說光彩哩。」老人的話擲地有聲,我當時就想起了歌劇《紅岩》中那首名不見經傳的插曲:「茄子開花像燈籠,你們發財我們窮。銅盆破了分量在,我們人窮志不窮。」

沒有孤標傲世,叱吒風雲;沒有豪言壯語,慷慨悲歌。像海底深處千百萬年火山爆發之後凝聚的礁石,骨氣是沉著的,寧靜的。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雨驟濤狂,就那樣默默地屹立著。只有在經過猛烈地撞擊後,才知道它是多麼的堅硬。

幾年前見過一篇報道,珠海一家韓國女老闆突發歇斯底里,全廠近百名工人,只有一個除外,齊刷刷地跪了下來。報道沒有說這位絕不跪下的工人來自哪裡,收入幾何。我只知道,若不是家境貧寒,生計艱難,他不會跑到這家外資企業來打工。而這不肯屈下的膝蓋,很可能砸碎他的飯碗。可是這位工人義無反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

這一立,足以使星雲失色,江河動容。

那些在「孔方兄」面前斷了脊樑的高官們,那些在「石榴裙」下亂了方寸的大款們,那些在蠅頭小利、蝸角微名邊絆了跟頭的名流們,耍過多少一呼百諾的威風,玩過多少一擲千金的闊綽,擺過多少一時之選的派頭,然而何曾像這位打工者一樣,有過這么不動聲色的一立?

骨氣是「未出土時已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

骨氣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

骨氣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正是這不屈的硬骨,不滅的正氣,守望著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撐起千秋事業,萬里河山。封建專制的凄風苦雨也罷,異族侵略的劍影刀光也罷,高官厚祿的利誘也罷,坐牢殺頭的威脅也罷,靈魂的摧殘也罷,肉體的折磨也罷,從來不曾毀滅這撐高天之骨,貫長虹之氣。

小時候常聽老人教導:「活就活出個人樣來。」什麼是「人樣」?當英雄、作學問、光宗耀祖、揚名立萬……當然沒錯。可是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榮辱沉浮之後,才明白老人期盼的「人樣」其實很簡單:一副鐵骨,一身正氣,就能利利索索地撐起一個「人」。

骨氣是立足的根。

骨氣是活人的本。

9、可樂猴喝可樂的故事

1
可樂猴喝可樂的故事
可樂猴非常喜歡喝可樂,它每天都要喝很多的可樂,猴媽回媽總是叮囑可樂猴說答:「不要喝太多可樂,那樣對身體不好。」
可樂猴不聽,它覺得可樂這么好喝,能有什麼壞處啊!「
小猴漸漸開始身體疼痛起來,牙齒也漸漸的變黑,猴媽媽決定帶著小猴去醫院檢查身體。
來到醫院,老虎醫生仔仔細細的檢查小猴的身體,確定是因為可樂引起的骨質疏鬆和牙齒腐蝕。
老虎醫生說:「可樂雖然好喝,但是不能經常食用,可樂沒什麼蛋白質等,長時間喝會導致身體缺乏營養,可樂中的磷酸可能是造成易骨折的原因,磷酸對骨質有害,因為磷酸對鈣的新陳代謝和骨質有不利影響。可樂的糖分較高,帶有酸性物質,所以會腐蝕牙齒。」
小猴聽了老虎醫生的話,從此以後再也不喝可樂了。
2
可樂猴喝可樂的故事點評
可樂,大的副作用就在於鈣的流失,可樂中的磷酸可能是造成易骨折的原因,磷酸對骨質有害,因為磷酸對鈣的新陳代謝和骨質有不利影響。缺鈣可是會不長個子的喲!而且可樂中含糖,會使人變胖。小朋友們,看到這兒,你還敢過度喝可樂嗎?

10、為國爭光的故事

容國團(1937~1968),祖籍廣東中山(今珠海南屏鎮)。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教練員,中國乒壇第一個世界冠軍獲得者。
1956年容國團以2∶0擊敗來港訪問的世界乒乓球團體冠軍日本隊的主力隊員荻村伊智朗。次年,他代表工聯乒乓球隊參加全港比賽,一舉奪得了男子單打、雙打和男子團體三項冠軍。這一年他隨父親回廣州定居,考進廣州體育學院。1958年他代表廣州參加全國九城市乒乓球錦標賽,獲全國男子單打冠軍。在技術方法上,容國團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創造了發轉與不轉球、搓轉與不轉球的新技術。入選國家隊後,苦心練就了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廣,尤精於發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術均佳,並很快形成了「快、准、狠、變」的技術風格。1959年3月,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西德多特蒙德拉舉行。容國團在男子單打中,最後與九獲世界冠軍的匈牙利老將西多爭奪桂冠。針對西多肥胖的身材,他發球長短兼施,配合拉側上旋,把拉殺的角度加大,在先輸一局情況下連勝三局,戰勝西多。容國團的名字第一次刻在聖•勃萊德杯上,為中華乒壇健兒首獲世界冠軍者。 1961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決賽上,中國隊在3∶4的不利情況下,容國團淌下了眼淚。女隊員丘鍾惠見了就問他,他回答說已負了兩局,隨即激動地說:「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他振奮精神,揮拍上陣,力挫素有「兇猛雄獅」之稱的日本隊員星野,以5∶3戰勝日本隊而首次問鼎斯韋思林杯,為我國立下戰功。從此「人生難得幾回搏」這句名言便流傳開了。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號眷誠,字達潮,廣東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么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里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親自帶學生和工人著,背著標桿,經緯儀,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准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又重新勘測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疊,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寒人家。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他的觀點,並根據他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劉翔,上海人 ,1983.7.13生於

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
劉翔的一跑,說明黃人也能飛。「人種論」就像麻醉劑,當日本足球、韓國足球、日本的男子游泳、馬拉松等項目悄悄地大踏步地向前邁進的時候,中國足球、田徑、男子游泳等很多項目還在這麻醉劑的安慰下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劉翔對中國體育的貢獻是田徑短距離徑賽項目的突破;對於世界體育界,他的貢獻在於突破了「人種論」的偏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誰說中國人不能進入世界前8名,我,是世界冠軍!」 而且針對劉翔平了世界紀錄這一點,還說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一樣快。而且劉翔因為年輕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特別是2008,我們期待劉翔再突破0.01秒——看來這是很快很容易的事情——那麼就是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更快了。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江西省德安縣人。
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帶領學生下農村生產實習,目睹了農村糧食短缺、群眾生活困難的現狀,決心從農作物品種改良入手,探索科技興農之路,與飢餓和災荒作斗爭。
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無性雜交」學說進行教學和科學試驗。按照他們經典的理論,以及當時國際上的普遍觀點,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勢,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對這些學說產生了懷疑,而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休學說進行探索,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1964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優勢非常強,這給了他很大啟發。
他設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方法,來代替人工去雄雜交,生產雜交種子,並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科學通訊》1966年4期雜志上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對雜交水稻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與骨質疏鬆的故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