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的定義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的定義

發布時間:2021-01-20 13:15:32

1、骨質疏鬆也是糖尿病並發症,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糖尿病患者也會引發骨質疏鬆,但自始至終糖尿病患者還是需要控制血糖,與此同時,也需要治療骨質疏鬆。骨質疏鬆,一般人都會覺得是缺鈣了。事實上,確實是缺鈣了。糖尿病患者預防骨質疏鬆,首先,就是要注意飲食。

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多補充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這其中包括了奶製品、豆製品、深色的蔬菜、適量的堅果,還有一些海產品,如果已經是糖尿病合並骨質疏鬆的患者,也要適量增加一些這樣的飲食。但同時也需要嚴格控製糖量和熱量的攝入。

其次,適當的出去通風透氣,沐浴陽光,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經專家鑒定,多曬太陽,每天日曬時間基本上保持在40分鍾左右,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最後,糖尿病患者還需要堅持運動,適當的做一些負重運動。比如,當早晨出去散步時,可以帶著水杯,既補充水分,又鍛煉身體。

此外,也可以輔以葯物的幫助。早期使用胰島素,糾正代謝異常,防止滲透性利尿引起的鈣丟失,有效阻止骨量減少,維護骨骼重建。然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等葯物,以補充鈣質。

糖尿病誘發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並不是不可治癒的。只要患者高度重視、及早預防,一定能降低其發病率。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就可以做到很好地控制好血糖,同時又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2、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3、糖尿病合並骨質疏鬆症有哪些臨床症狀?

糖尿病合並骨質疏鬆症的臨床症狀:從骨態學角度看,骨皮質變薄,骨質松,小梁變細而疏,數目減少,且呈棚狀垂直排列,骨密度減低,骨量減少,透亮區加大,嚴重時骨皮質呈細線條狀,骨質吸收呈毛玻璃狀,出現負鈣平衡。

在臨床上多出現經常性腰、背、寬骨部疼痛,或出現持續性肌肉鈍痛。日常活動不慎易發生骨折,除脊柱外,前臂遠側端、肱骨近側端及股骨頸均是易發生骨折之處。骨折後長期卧床可產生其他並發症,與正常人相較,手術治療的傷口癒合及骨折後癒合均緩慢。

實驗室檢查時,糖尿病患者經常可有高尿鈣、高尿磷、高尿鎂,而血鎂及血磷減少,血鈣水平則往往正常。

4、骨質疏鬆症的定義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類伴隨增齡衰老或醫學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丟失骨組織顯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骨折危險頻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於發生骨折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代謝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骼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

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骨質疏鬆症的定義是: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為「國際骨質疏鬆日」該定義中:①骨量減少:骨礦物質和基質等比例的減少;②骨微結構退變:由骨組織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現為骨小梁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於發生微細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發生腰椎壓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發生橈骨遠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等

5、糖尿病人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呢?

糖尿病患者有些無法正常的穩定控制血糖,就會直接影響到骨骼,這就是引起骨質疏鬆的重要因素。一般人體的骨骼是隨時出現變動的,主要是由於不斷的形成和吸收,而形成了動態平衡,也就看起來一成不變。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那麼骨質也就會受到影響,隨之而來的也就是骨質疏鬆,這種疾病很容易導致發生骨裂或者骨折,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恢復本就緩慢,骨頭出現了損傷也就很難再復原。 


1、良好生活方式

改變生活方式是糖尿病人首先需要做到的。在加強營養的同時,還要維持住血糖的穩定,保證膳食均衡,與此同時還要及時的補充蛋白質,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到肌肉和骨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負重訓練,訓練時可以由輕到重慢慢增加,這樣持續的鍛煉肌肉和骨骼,有利於避免骨折出現。

2、控制血糖



作為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原發疾病,糖尿病也需要加強重視,只有控制好糖尿病才能避免骨質疏鬆進一步惡化,因此可以考慮定期進行血糖的檢查,並且持續通過葯物或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避免血糖過高影響到對骨質疏鬆的治療。

3、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對於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補充維生素d來保證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和攝入。對於大部分的糖尿病人來說,補充維生素可以保證身體的正常機能,同時也可以促進對糖尿病並發症的控制,還能夠再補充一定的鈣離子來增強骨質,預防骨折。

如果患有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患者,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再進行糖尿病的葯物使用,如果是對骨質疏鬆進行治療,那麼還需要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治療效果。但治療後患者還需要進行康復治療和運動療法,來保證預後情況,這樣才能不影響到日常活動。

與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的定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