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減少

骨質疏鬆減少

發布時間:2020-04-06 05:57:19

1、骨質減少是什麼意思

骨質減少就是骨質疏鬆症的意思。
這是一種鈣質由骨骼往血液凈移動的礦物質流失現象,骨質量減少,骨骼內孔隙增大,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其速率取決於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活性的消長。

2、骨質含量減少怎麼辦

單純補鈣是不正確的,你除了加強肌肉鍛煉,比如做操等活動,注意補充蛋白質,如飲食正常,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完全可以提供人體每天所需的鈣量,如果含量較低,接近骨質疏鬆,加服用雙膦酸鹽類葯物。

3、骨質減少形成的原因

骨質減少就是骨質疏鬆。主要原因是缺鈣。事實上,骨質疏鬆症還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D 等多種營養以及內分泌、年齡和性別、運動等因素有關。需要補鈣治療,可以服用碳酸鈣或鈣爾奇D,然後配合活性維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膠丸)以促進鈣質的吸收。注意適量曬曬太陽,多吃含鈣高的食物,喝喝大骨湯!

4、骨密度減少是什麼原因

人的骨骼總體呈現「正常--減少--疏鬆」的態勢,在青少年時期將迎來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該階段骨組織儲備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絕經後及老年時骨量的大量丟失,繼而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得知骨量是否減少要通過「骨密度」檢測,骨密度,即「骨骼礦物質(主要是鈣)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主要指標,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相信做過骨密度檢測的人應該會對「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況下,骨密度檢測結果往往以「圖片+表格」的形式給予反饋:「圖片」直觀展示的是被檢者的骨密度數值位於中國男(女)性骨密度參照曲線圖的具體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數值。判斷是否骨質減少看的是T值。T值是一個相對的數值,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人體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將檢測者檢測所得到骨密度與30~35歲健康年輕人的骨密度作比較,以得出高出(+)或低於(-)年輕人的標准差數。-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則表示骨量減少、骨質流失;T值<-2.5 表示骨質疏鬆症。

5、骨質疏鬆,及早預防是關鍵,哪些方法能夠減少體內鈣物質的流失?

人一上了年紀,身體最先出現問題的可能就是骨頭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的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皮膚衰老,腿腳不便,而人體的鈣質流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老年人補鈣變得尤為關鍵。不過,對於補鈣,很多老年人對於補鈣都有一定的誤區,而只單純懂得吃鈣片進行補鈣,其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得先知道老年人缺鈣的原因,再對症下葯。方能做到更好的補鈣。

老人缺鈣主因是老人器官機能下降,胃酸分泌減少。老人由於血管逐漸硬化,胃部供血不足,胃粘膜內的腺細胞開始減少或退化,導致胃液及胃酸分泌減少,這就使食物中的鈣不容易解離成鈣離子的形式被吸收,容易缺鈣。其次是維生素D吸收和合成減少。老人膽囊及膽管壁變厚,膽汁減少而粘稠,使脂肪消化和吸收減少。同時老人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力也逐漸降低,到了80歲時只有20歲時的一半,這些造成內源性維生素D合成減少。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骨膠原蛋白流失。骨膠原蛋白不僅能夠潤滑骨關節,而且還能促進鈣質在骨骼上的附著,減少鈣流失。但是骨膠原也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流失,所以加速了鈣的流失。所以。老年人想要補鈣,除了吃鈣片,還要從補充骨膠原蛋白和減少流失這方面著手。很多老年患者對骨質疏鬆的預防意識十分缺乏,其實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其實,老年補鈣,是亡羊補牢。中年人應該在骨峰值開始下降的時候就注意加強運動、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維護充足的骨量。

6、40歲的女人骨質減少怎麼辦

40歲骨密度達到頂峰,40歲以後開始下降。骨密度與關系很大。女性40歲以後隨年齡增加減少,骨密度也隨之衰減。60-69歲女性60%以上骨質疏鬆,70歲以上女性90%骨質疏鬆。建議:

飲食:多吃含鈣高的食物,豆類或奶類。
運動:堅持運動,負重促進鈣沉積,增加骨密度。
保健:大豆提取物維D鈣,含有大豆異黃酮(植物)具有補充的作用。減緩鈣流失。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您。</ol>

7、骨質減少怎麼辦

你好,骨質疏鬆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質脆性增加和易於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本病常見於老年人,但各年齡時期均可發病。骨質疏鬆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繼發性骨質疏鬆則是由於各種全身性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骨組織量減少。此外,按發生部位亦可分為局限性或泛發性骨質疏鬆。建議您及時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8、骨質減少怎麼辦

你好,骨密度減少是骨質疏鬆的表現,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目前認為與內分泌因素有關建議:關鍵在於預防,注意保持正常的飲食,適當進行一些運動鍛煉,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維生素D與鈣劑,另外有時還需要補充一些性激素才能改善,肝腎功能有障礙的情況下需要補充阿法骨化醇。所以骨質疏鬆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只有綜合性的治療才能改善骨質疏鬆。

9、骨量減少是什麼意思

人的骨骼總體呈現「正常——減少——疏鬆」的態勢,在青少年時期將迎來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該階段骨組織儲備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絕經後及老年時骨量的大量丟失,繼而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得知骨量是否減少要通過「骨密度」檢測,骨密度,即「骨骼礦物質(主要是鈣)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主要指標,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相信做過骨密度檢測的人應該會對「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況下,骨密度檢測結果往往以「圖片+表格」的形式給予反饋:「圖片」直觀展示的是被檢者的骨密度數值位於中國男(女)性骨密度參照曲線圖的具體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數值。
判斷是否骨質減少看的是T值。T值是一個相對的數值,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人體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將檢測者檢測所得到骨密度與30~35歲健康年輕人的骨密度作比較,以得出高出(+)或低於(-)年輕人的標准差數。-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則表示骨量減少、骨質流失;T值<-2.5 表示骨質疏鬆症。

10、怎麼治療骨質疏鬆?

與骨質疏鬆減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