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發病部位

骨質疏鬆發病部位

發布時間:2021-01-09 21:35:06

1、骨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

2、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並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致殘率、致死率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 1、原因,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於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 2、發生的誘因, 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沒有較大外力作用下發生,如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咳嗽或乘車震動等日常動作中發生。發作時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無疼痛,部分病人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發生自發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是由於跌倒而引起的。 3、發病情況,男性骨折的發生率從65歲開始上升,而女性則從45歲開始不斷上升。女性骨折佔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發生各種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估計為30%~40%,男性為10%~15%。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 4、骨折好發於胸椎、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骨(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下降,輕微創傷甚至日常活動也可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於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因此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哪些地方疼

很多更年期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導致骨質疏鬆,這種情況非常容易引起脊柱疼痛。疼痛急性發作時,十分劇烈,難以忍受;慢性疼痛持續時間很長,嚴重影響更年期婦女生活質量。

4、骨質疏鬆時有哪些臨床表現?

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通常zd有骨疼痛的表現,一般為局限性,嚴重者可伴有全身性骨疼痛,其中以腰背痛最為常見,伴有疲乏、無力;疼痛發生時間不定,一般為間歇性發作,多為中度或重度疼痛,持續性站立或負重過度時疼痛顯著,休息後可緩解;如果不注意正常體位的保持亦可以出現駝背。這些均可以作為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但臨床上往往不被注意,多在發生骨折後才被發現骨質疏鬆的存在。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你經常有不明原因的骨疼痛,尤其是老年婦女,應該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存在。特別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脊柱、髖部、肋骨、股骨、腕骨等部位。另外骨折後的合並症是對這類患者的又一大威脅,專如肺炎等。因此在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要適宜地計劃及調節生活,以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如果已經發生,更要積極治療。

骨痛,如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更為常見;勞累後疼痛明顯,休息後減輕,一般表現為疲

乏,站久疼痛加重;負重及走長路後疼痛加重;如不注意保持正常體位,致脊柱變形而成駝背

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容易發生的情況,骨折常發生在腰部、髖屬部、腕部等部位。

5、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6、老年骨質疏鬆症主要累及哪些部位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7、骨質疏鬆都有什麼表現?

典型症狀
腰背疼、身長縮短、駝背、易骨折等。

常見症狀
1.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8、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影響高峰骨量以及骨量丟失並最終發展至骨質疏鬆這些因素包括葯物飲食種族性別以及生活方式骨質疏鬆症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原發的骨質疏鬆症可以分為Ⅰ型和Ⅱ型1.Ⅰ型,或稱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性腺(雌激素和睾酮)功能的缺陷,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將加速骨量丟失骨量丟失的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破骨細胞前期細胞的募集和敏感性增加,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過骨形成在絕經後的婦女,第一個5~7年中骨的丟失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結果是導致骨小梁的減少,容易出現科勒斯骨折(Colles』fracture)和椎體骨折

雌激素缺乏使骨骼對甲狀旁腺激素(PTH)的作用敏感性增加,導致鈣從骨中丟失增加腎臟排泄鈣降低1,25-(OH)2D3生成增加1,25-(OH)2D3的增加促進腸道和腎臟對鈣的吸收,並通過增加破骨細胞的活性和數量促進骨吸收PTH的分泌通過負反饋機制而下降,引起同上述相反的作用破骨細胞也受細胞因子的影響,如TNF-αIL-1以及IL-6,上述細胞因子由單核細胞產生,在性激素缺乏時產生增加

2.Ⅱ型,或稱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見於高齡男性和女性,源於骨形成下降和老年人腎臟形成1,25-(OH)2D3降低上述生理變化的結果是引起骨皮質以及骨小梁的丟失,增加了髖骨長骨以及椎骨的骨折發生危險性

3.Ⅲ型骨質疏鬆症Ⅲ型骨質疏鬆症由於葯物尤其是糖皮質激素,或是其他各種能增加骨量丟失的病變引起在Ⅰ型和Ⅱ型骨質疏鬆症中,以婦女為多見,男女比例分別為6∶2(Ⅰ型)和2∶1(Ⅱ型),Ⅲ型骨質疏鬆症中,男女發病比例幾乎無差異Ⅰ型骨質疏鬆症的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Ⅱ型骨質疏鬆症的高發年齡為70歲以上,Ⅲ型骨質疏鬆症發病與年齡關系不大,可見於任何年齡

與骨質疏鬆發病部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