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吃什麼食物好?
1、骨質疏鬆患者吃什麼食物對身體好:
1)宜供應充足的鈣質。要常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桶柑、核桃仁,鴨肝,腌雪裡蕻,蘑菇(鮮蘑),蘑菇(干)等。
2)宜供給足夠的蛋白質,可選用牛奶、雞蛋、魚、雞、瘦肉、豆類及豆製品等;
3)宜供給充足的維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謝上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應多吃新鮮蔬菜,莧菜、雪裡蕻、香菜、小白菜,還要多吃水果。
2、骨質疏鬆患者吃什麼食物對身體不好:
1)忌韭菜,茼蒿,香菜,芥菜,洋蔥,辛辣、過咸、過甜等刺激性食品。
2)禁煙酒。
3、骨質疏鬆食療方:
1) 黃豆豬骨湯 : 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
製法: 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凈,切斷,置水中燒開,去除血污;然後將豬骨放入砂鍋內,加生薑20克、黃酒200克,食鹽適量,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放入黃豆繼續煮至豆爛,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劑。
功效:鮮豬骨含天然鈣質、骨膠原等,對骨骼生長有補充作用。黃豆含黃酮甙、鈣、鐵、磷等,有促進骨骼生長和補充骨中所需的營養。此湯有較好的預防骨骼老化、骨質疏鬆作用。
2)桑葚牛骨湯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製法: 將桑葚洗凈,加酒、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3) 蝦皮豆腐湯:蝦皮50克,嫩豆腐200克。
製法:蝦皮洗凈後泡發;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加蔥花、薑末及料酒,油鍋內煸香後加水燒湯。
功效:蝦皮每100克鈣含量高達991毫克,豆腐含鈣量也較高,常食此湯對缺鈣的骨質疏鬆症有效。
4)豬皮續斷湯:鮮豬皮200克,續斷50克。
製法:取鮮豬皮洗凈去毛、去脂、切小塊,放入蒸鍋內,加生薑15克,黃酒100克,食鹽適量;取續斷煎濃汁加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豬皮爛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人體的軟骨、骨骼及結締組織都具有重要作用。續斷:有強筋健骨、益肝腎等作用。此粥有利於減輕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2、骨松質由什麼細胞組成?
試題答案:【答案】B 試題解析:【解析】試題分析:骨折後對骨的癒合起重要作用的物質是成骨細胞。A、骨髓腔中的骨髓,在幼年時人的骨髓腔中的骨髓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人骨髓腔內的骨髓是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主要是貯存營養,故不符合題意;B、骨膜內的成骨細胞對骨折後骨的癒合,和骨的長粗有關,故符合題意;C、骨骺端的軟骨層細胞與骨的長長有關,故不符合題意;D、骨松質中的骨髓大多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但對骨的癒合不起作用,故不符合題意。考點: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點評:此題考查成骨細胞的功能,難度一般,掌握骨的基本結構組成,熟知各結構的功能,才能較輕松地解答此題。
3、骨頭的組成 怎麼區別骨膜、骨松質、骨密質……分別是一塊骨的哪部分呢?
拿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為例.骨膜就是包住骨頭外面的一層軟組織膜;皮質骨就是骨頭外面那一層堅硬的骨質部分,而松質骨就是裡面結構較松軟的骨質部分.如果你在吃豬轉子骨的時候,你仔細觀察一下,就能很好的理解.
4、什麼是骨質疏鬆?
臨床中對於骨質疏鬆的危害主要還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疼痛,骨質疏鬆的危害,從骨質疏鬆引起的症狀就可以知道。骨質疏鬆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這種疼痛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第二引起脊柱的畸形。骨質疏鬆的危害除了疼痛以外,還可以引起脊柱的畸形。患者會發生比如身高變矮駝背等症狀,脊柱的畸形還會引起功能的障礙。
第三,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最危險的危害其實就是發生骨折,一些很輕的力量,或者是不小心碰撞,都可能會引起局部出現骨折的情況。這個就是骨質疏鬆帶來的最大的危害,以上就是骨質疏鬆的壞處。
5、骨質疏鬆和骨軟化症的區別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骼內單位體積的骨量減少而使身體出現的一系列症狀 ,或癥候群。因骨組織的顯微結構發生改變 ,骨細胞減少 ,骨的結構疏鬆 ,使骨組織的正常負載功能減弱 ,骨容易變形斷裂 ,骨折的危險程度就明顯地增加了。骨是由無機礦物質──鈣和磷所構成的結晶沉著於由膠原蛋白所組成的骨基質上形成的。骨基質與骨礦物質含量之比呈相對穩定狀態。當骨基質無改變 ,而只是骨礦物質鈣減少、鈣化障礙時稱為骨軟化。
骨軟化症一般是指成年期發病者 ;兒童期發病者則為佝僂病或小兒軟骨病 ,表現為方顱畸形、串珠肋、雞胸、X形或O形腿。所以骨軟化症與佝僂病的發病機理是一回事 ,所不同的只是年齡差異。 由此可見 ,骨質疏鬆症是由於骨基質、骨礦物質都減少 ,而且是等比減少 ,骨吸收大於骨形成所致 ,也就是骨成分或骨量的丟失 ;而骨軟化症只是骨礦物質減少。
6、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的不同
骨質軟化指單位體積內類骨質鈣化不足。骨的有機成分,鈣鹽含量降低,骨質變軟。組織學變化主要是未鈣化的骨樣組織增多,骨骼失去硬度變軟、變形,尤以負重部位為著。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胳疾病本質上來說骨質疏鬆是骨骼出現了漏洞,像篩子一樣,骨質軟化就是比正常骨骼要軟,硬度不夠
7、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8、骨質,骨基質,骨密質,骨松質,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他們之間什麼關系?
骨質:由骨組織構成,分骨密質和骨松質。
骨基質:骨組織的基礎,其化學成分包括有機基質和無機成分(骨鹽)兩種。
骨密質:質地緻密,耐壓性較大,配布於骨的表面
骨松質:呈海綿狀,由相互交織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於骨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