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聾啞專家李全義廣州哪個地方啊,怎麼找到他啊,想掛他的號
李全義 1989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2007年晉升骨外專業主任醫師,現任急診外科主任醫師,陝西省骨科學會委員,陝西省骨質疏鬆學會常委,陝西省脊柱學會委員,陝西省康復醫學會常委。1996年在北醫大脊柱外科研究所、北醫三院骨科學習。2008年參加中華脊椎微創椎間盤鏡培訓,並開展椎間盤鏡新業務手術。從事骨科工作20餘年,擅長於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脊柱側彎及畸形矯正、脊柱腫瘤、骨關節炎等疾病和復雜四肢骨折及脊柱創傷骨折、骨不連、肢體延長、先天畸形、運動損傷的治療與康復,骨質疏鬆症等。承擔並參與省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論文20餘篇。
2、蘭大二院風濕科主任什麼時候門診
風濕科主任--王軼,中共黨員,1977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現任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風濕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保健學會全國委員、甘肅省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甘肅省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會理事及副主委、甘肅省骨質疏鬆疼痛學會委員。
王軼教授從事風濕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具有系統的理論專業知識,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習各種風濕性疾病的診治,尤其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硬化症、乾燥綜合症、系統性血管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近年來,致力於提高風濕性疾病的診斷水平及向全省各縣市地方進行風濕性疾病知識的普及教育。培養了我省第一批風濕病專業的研究生。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風濕性疾病早期診斷指標的檢測,以及多種免疫學指標的檢測。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學術專著5部,完成科研課題數十項,其中獲省廳級獎項五項,已鑒定科研三項。
門診出診時間: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上午。
3、風濕病怎麼治療
你好,風濕病的主要治療目的是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症狀。推薦選擇使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萬洛等,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作用好、療效高,副作用明顯減少。不科學治療的話長期發作容易造成關節病變,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採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
4、張開放死了嗎
張開放,男,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省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內學會常委,陝西省小容兒外科分會常委,陝西省物理治療學會委員。中國骨傷科醫院學術研究會理事。《中華實用醫學》雜志編委;《中華臨床醫葯雜志》編委。
1984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後從事骨科醫、教、研工作。在脊柱外科、人工關節置換、四肢骨折內外固定、頸腰腿疼、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關節病、骨關節化膿性感染、骨關節腫瘤等病診療方面有專長。在統計源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6篇,編著骨科專著6本。做為課題負責人,承擔陝西省攻關項目2項,西安市政府攻關項目1項,陝西省衛生廳科研課題2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陝西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陝西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作為第二完成人獲陝西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陝西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作為的第二完成人獲西安交通大學、陝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5、中華醫學會各專科分會的主任委員名單那位有?
中華醫學會之《西安市醫學會各專科分會》中專家委員名單
文章來源: 文章作者: 發布時間:2007-05-04 字體: [大 中 小]
任職起止時間
(發證時間)
分會名稱 學會職務 姓名 職稱
第一屆 骨質疏鬆學會 委員 李曉紅 教授
第二屆 顯微外科學會 常委 楊壯群 教授
第二屆 衛生信息學會 委員 徐 剛 主管技師
整形外科學分會 主任委員 楊壯群 教授
第四屆2007.3.8 醫療器械技術與管理學會 主任委員 趙軍寬 高級工程師
第五屆2002.12.30 口腔醫學分會 理事 楊壯群 教授
口腔醫學分會 副主任委員 周洪 教授
口腔醫學分會 常務委員 李曉紅 教授
口腔醫學分會 委員 白樂康 教授
口腔醫學分會
委員 王寶彥 教授
第五屆2006.12.09 麻醉學分會 委員 劉 穎 主治醫師
第五屆2002 醫學美學美容學分會 主任委員 周洪 教授
醫學美學美容學分會 常務副主委 候成群 副教授
醫學美學美容學分會 委員兼秘書 譚衛明 副教授
6、屠重棋的簡歷
屠重棋,男,教授,骨科副主任、骨腫瘤骨創傷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86年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後在華西醫院骨科工作至今,先後去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四肢骨關節惡性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及其基礎研究。尤其在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技術、同種異體骨關節移植重建技術等方面研究較深,共行保肢手術約1500例,保肢率達90%。率先在國內開展:半盆切除、人工半骨盆+全髖骨關節置換的保肢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術;四肢惡性骨腫瘤瘤段切除、同種異體骨段移植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腫瘤人工關節(膝、肩、肘)置換術;腹主動脈球囊阻斷下骶骨腫瘤切除重建術。各種四肢畸形的矯正手術。研究方向:1、惡性骨腫瘤發病機制及保肢技術研究;2、骨折癒合機制研究;3、骨科生物材料基礎與臨床研究。
學術任職: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骨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肉瘤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葯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創傷委員會副主委及候任主委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骨腫瘤學組組長;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四川省醫師協會骨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專委會委員;成都市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骨腫瘤骨病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華西醫學雜志》、《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編委。
科研成果: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863子課題、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課題、四川省科技攻關課題等多項課題及項目,資助金額總額達600餘萬元。近5年,主編或參編專著6部,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10餘篇。已培養研究生14名。
7、534醫院的糖尿病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34醫院糖尿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是為適應全面防控糖尿病的需要,率先在國內成立的專業化針對性的醫療精英團隊,中心將為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提供高技術、多學科、團隊式的綜合防治服務。診療項目主要包括:糖尿病篩查與分型分級診治、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預、營養平衡治療、胰島功能的檢查與評估、慢性並發症篩查與評估,尤其糖尿病眼病、足病、腎病、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性功能障礙、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動脈硬化、骨質疏鬆、關節和肌肉病變、甲狀腺病變、痛風、肝膽和胃腸病變等進行早期防治和醫學干預、糖尿病外科GBP手術、糖尿病重症監護病房、血管介入、幹細胞治療、中醫特色治療、康復及光能物理治療,以及專家遠程會診中心等服務。充分發揮了多學科、全方位、高技術的治療效能,致力於一站式解決糖尿病的主要疑難問題。
中心有一批各科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體,並且有國內著名的學者指導。其中有:中國GBP手術創始人,中國武警總醫院普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張新國教授;我國「糖尿病綜合防治規劃綱要」的起草人,中國糖尿病綜合防治計劃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疾控中心劉尊永教授;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副主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綜合防治專家張錫明教授等數名國內外糖尿病專業權威專家,中心具有較全面的檢查、診斷、治療和科學研究能力。
中心內分泌實驗室配備有放免、酶免、生化、化學發光等全套內分泌檢測設備,可開展胰島素釋放試驗、C肽釋放試驗、T3、T4、TSH、性激素等全套糖尿病專科檢測。中心擁有美國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胰島素泵、vista超聲血管診斷儀、PAD檢測儀、血氣循環治療儀、射頻消融治療儀、空氣波動力治療儀等一批先進的檢測、治療設備及先進的手術室、DICU室。
胃轉流手術(GBP)的獨特之處在於改變了食物的生理流向,按照食物是否通過分為兩部分消化道區域:①食物轉流區---消化道負相調節作用,未接受食物刺激,分泌或合成「致糖尿病因子」減少;②食物流經區---消化道正相調節作用,接納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食物刺激誘導腸源內分泌激素合成和/或分泌增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通過腸道-胰島軸調控胰島內分泌功能,增加胰島素的合成和/或釋放,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
腸道神經內分泌學說倍受學術界青睞,即GBP術後胃腸道內分泌激素對糖代謝的調節作用是GBP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機制之一,詳細機制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通過食物轉流區較早地刺激遠段小腸,通過腸道---胰島軸,誘導腸道內分泌細胞增加分泌腸源性內分泌激素;腸源性內分泌激素作用於胰島,促進胰島再生、增生,調節胰腺內分泌功能。
8、余斌的科研簡介
主要研究方向:
1、骨組織工程與骨關節損傷;
2、運動損傷;
學術任職:1、廣東省創傷學會 副主委;
2、廣東省骨關節與風濕病學會 副會長;
3、廣東省人體組織工程學會 副會長;
4、全國醫用臭氧治療學會 副主委;
5、廣東省骨與軟骨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6、中華骨科基礎學組 委員;
7、廣東省骨科醫師學會 常委;
8、中華骨傷醫學會 常委;
9、中國肢體傷殘專業委員會 委員;
10、廣東省骨質疏鬆學會 委員;
11、《中華創傷骨科雜志》常委;
12、《南方醫科大學學報》編委;
13、《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微創外科雜志》編委
14、《中華創傷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審稿專家;
代表論文:
有限元法分析後內側骨折對近端股骨的力學影響,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年4期
關節內注射醫用臭氧對大鼠膝退行性關節炎的影響,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年11期
代表學術專著:
1、《實用骨科手冊》,2000年3月,人民軍醫出版社;
2、《現代危重病急症救治進展》,2002年,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3、《成人骨折》,2009年,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要獲獎情況:
1、不適應負荷訓練所致骨骼肌損傷的機制及防治的實驗性研究。2005年,解放軍總後衛生部,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2、國產股骨交鎖髓內釘鎖釘的生物力學研究。2004年,解放軍總後衛生部,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
3、多節段腰椎管狹窄的手術方式改進及其生物力學基礎。1999年,解放軍總後衛生部,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
科研課題:
1、可控微動及具成骨作用的新型交鎖髓內釘的研發,2009-2010年,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60萬;
2、交通傷第一時間救治技術及器械研發,2009-2011年,廣東省重大專項子課題,6萬;
3、醫用臭氧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疾病的作用機制研究,2010-2011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