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詞解釋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變,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是其最大特點。
1)目前世界公認的診斷該病的金標準是雙能X線吸收法(DXA)的測定值。
2)骨質疏鬆症的常見表現為骨骼疼痛、容易骨折。
3)絕經後的女士或是年紀較大的男士比較容易患上此病,但是這一病症可發育任何年齡,且部分性別。
4)骨質疏鬆症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疼痛、脊柱變形以及骨折,活動受限,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還容易肺部感染以及引發褥瘡等嚴重危害。而且,會給病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1)骨質疏鬆的中醫病位擴展資料
預防骨質疏鬆症:
1)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
2)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
3)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鬆治療葯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葯物。成年後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4)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後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
5)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
2、中醫上認為骨質疏鬆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中醫古籍中雖無骨質疏鬆這一病名,但在與之相應的疾病的有關描述及分析中,已經涉及本病的生理、病理,為後世醫家治療本病提供了理論依據。《素問宣明五氣論》說:「腎生骨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主骨生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醫經精義》進一步指出:「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故骨者,腎之合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說:「腎虛者,其督脈必虛,是以腰痛」。這些都強調腎與骨的關系密切,骨的病變反映了腎的盛衰。《素問痿論》明確指出:「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者,水臟也。金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由此可以看出,中醫學認為,骨質疏鬆主要與腎臟的盛衰有關。從另一個角度看,經絡傷病,氣血運行阻滯,也會影響臟腑的功能。《雜病源流犀燭》談到:「損傷之患,必由外侵內,而經絡臟腑並與俱傷」。《難經》記載:「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金代醫學家張潔古認為督脈「為陽脈之督綱」,督脈損傷則陽脈經氣阻遏,亦可導致腎陽不足,進而影響到骨骼。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認為骨質疏鬆的治療主要應從腎入手,對於脊髓損傷這一類繼發性骨質疏鬆,還應考慮疏通經脈以利氣血通達,使臟腑氣血充盈。
3、骨質疏鬆怎麼辦
4、風濕病患者為什麼會骨質疏鬆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骨質疏鬆症屬於中醫學什麼病的范疇
病情分析:
你好,從中醫的角度而言,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不能繼續濡養筋骨,因而表現骨痛,容易骨折。所以,中醫認為,補肝腎,強筋骨是關鍵。
指導意見:
你可以選擇吃中葯,到中醫大夫那裡開。也可以選擇吃一些中成葯,比如筋骨片,骨筋丸之類的,都是能緩解症狀的。沒有症狀,中醫的效果也就沒那麼明顯了。所以我建議還是把鈣片吃上去,並且多曬太陽。
6、骨質疏鬆症的病歷
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7、骨質疏鬆症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葯治療:①腎氣虧虛:腰背疼痛
8、哪些疾病屬於骨質疏鬆范圍?
病情分析:
1、葯物治療:如果骨質疏鬆者體內代謝的異常,可以用葯物進行調整。如老年性骨質疏鬆者存在著骨鈣的丟失和某些維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鈣單劑、維生素制劑,來補充體內的不足,如口服骨質增生片。
指導意見:
2、激素治療:嚴格地講,激素治療也屬於葯物治療,但有其特殊性。老年骨質疏鬆的治療所用的激素不同於常用的固醇類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素)。性激素可刺激骨骼的形成,減少骨質分解,達到治療骨質疏鬆的目的。對於女性絕經後產生的骨質疏鬆,性激素的治療更為重要和有效。
9、骨質疏鬆是老年性人群中常見的疾病,導致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人體骨骼中缺少一種元素,這種元素是(
鈣元素在成人體內約含1.2kg,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主要以羥基磷酸鈣[Ca 10 (PO 4 ) 6 (OH) 2 ]晶體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得佝僂病和發育不良,老年人缺鈣會發生骨質疏鬆,容易骨折,分析所給的選項可以知道選項C符合上述分析.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