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上了歲數,就會骨質疏鬆,如何給你的骨頭補補鈣?
中老年人如何補鈣?中老年人活動能力下降,腸道鈣吸收能力下降。如果長期缺乏鈣營養,會在不知不覺中給中老年人帶來許多疾病。也就是說,中老年人缺鈣的長期後果,首先是骨骼中的鈣受身體補償的調節,然後不斷游離到血液中,以滿足體內鈣代謝的需要,而血液中的鈣等FT組織相對增多。 補鈣對中老年人至關重要。中老年人如何補鈣?
中老年人如何補鈣-膳食補鈣是基礎:
面對中老年人如何補鈣的問題,膳食補鈣是基礎。中老年人如何補鈣?
(1)高鈣飲食
是預防缺鈣的基本措施,也是一種經濟安全的補鈣方法。世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鈣劑量:預防為500毫克/天,治療為1000毫克/天。通常食品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牛奶和豆製品是鈣的良好來源。還有高鈣食物:蝦米皮、海帶、紫菜、脆魚、牡蠣、海藻、麻醬等動物骨湯也富含鈣,但烹調過程中應加入一些醋,促進鈣的溶解,有利於鈣的吸收。
(2)適量蛋白質
最好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瘦肉、魚、蝦、雞、豆製品等食物。過量的蛋白質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產生酸性物質,增加尿鈣的排泄,導致體內鈣的流失。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比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有利於骨基質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蔬菜(如菠菜、空心菜、竹筍等)中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可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鈣,影響和阻止人體吸收鈣。所以在食用前,先用水煮沸,以去除蔬菜中的草酸。
2、人在哪個年齡階段容易得骨質疏鬆?
1,最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骨質疏鬆。
2,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
3,由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症,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等。
4,多見於8~14 歲青少年或成年,多伴有家族遺傳史,女性多。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健康!
3、為什麼老年人年紀大了骨質會疏鬆呢?平時應該如何保養?
因為老年人年紀大了之後骨質會流失,平時應該多吃一些補鈣的食物,多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
4、人多大年齡開始骨質疏鬆?
50歲以上開始,所以在40歲開始就要注意了,多吃含鈣食品,多吃牛奶。沒錯的。
5、年齡大了容易骨質疏鬆, 喝牛奶補鈣真是最好嗎?
總體來說,喝牛奶對補鈣還是好的。
奶類是鈣和磷的天然寶庫,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一系列促進鈣吸收的因子,保證乳鈣能夠為機體所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奶類被公認為膳食鈣的優質來源。美膳食指南顧問委員會等權威機構均指出,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來說,奶類及其製品對促進骨骼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與補鈣制劑相比,來自奶製品的鈣更易於吸收,對骨密度的增加或保持作用更為持久。大量研究表明,日常攝入充足的奶製品來源的鈣,能夠在機體骨骼發育成熟之前使骨密度達到一個較高的峰值水平,從而有效對抗隨年齡增長的骨質流失以及由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所以要培養兒童和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飲奶習慣,確保骨骼和牙齒充足的鈣質積累)。
對於中老年人群,特別是絕經後婦女,由於機體激素水平的改變,骨吸收作用增強,膳食鈣攝入不足會加速骨質的流失。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絕經後女性更需要提高奶類攝入。尤其攝入一些有機的牛奶,從安全到口感到營養都是更好的選擇。個人比較信賴伊利金典有機奶,優質鈣和蛋白質的含量高,可溯源在業內做的比較好,真正能讓你看到一杯奶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過程。其實伊利一直在產品品質上很下功夫。比如,伊利的質量標准企標線比國標線高50%,內控線又比企標線高20%,比國外還嚴苛,要不然也不會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還能連續十三年成為奧運的合作夥伴。
6、是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段都應該開始預防骨質疏鬆了呢?
你好,骨質疏鬆多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性,但該病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並非只是復老年人的專利。
如果骨骼健康生長,骨骼最強健的時期是20-40歲,也就是說該時期骨骼達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質量,骨骼是否能達到最好狀制態,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等有關。而一旦過了40歲,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隨著年齡漸漸增大,患骨質疏鬆或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骨質疏鬆並非是從中老年開始預防,而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應該盡量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注意鈣和蛋白質的攝入,堅持體育鍛煉,適當的日光照射,以提高自己的骨峰值,對將來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7、骨質疏鬆一般在多大年紀才會有
和年齡沒有絕對關系,青少年也會,繼發性骨質疏鬆是繼發於多種因素,如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骨髓瘤、慢性腎病等,這一類型的骨質疏鬆就可發生於各種年齡層人群,不止老年人
8、性別和年齡與骨質疏鬆的關系
根據劉忠厚教授等人對中國健康人群皮質骨和松質骨骨量變化的調查研究表明,骨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其骨量變化與年齡增長是有一定規律的。中國人骨量變化的生理規律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六期:一是骨量增長期,從出生~20歲以前,此期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持續增加,男性骨量增加的速率大於女性。二是骨量緩慢增長期,在20~30歲,此期骨量仍在緩慢增加,男性與女性骨量的差距逐漸加大。三是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在30~40歲,骨量形成達到高峰,此期持續5~10年。四是骨量丟失前期,這一期男女的年齡范圍不同,女性為40~49歲,男性為40~64歲,最早的可發生在35歲左右,女性在絕經前期骨量呈輕微丟失過程。五是骨量快速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絕經後的婦女,她們的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此期約持續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丟失期。六是骨量緩慢丟失期,此期主要見於65歲以上的絕經後婦女。
以上說明年齡因素和性別因素與骨質疏鬆症的重要關系,男女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增加。女性自50歲以後患骨質疏鬆症者逐漸增加,因而特別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稱為工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50~65歲的女性。此型的特點是由於雌激素的缺乏而使骨小梁的骨吸收加速。此期婦女的骨折多發生在脊椎骨和前臂遠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又稱為Ⅱ型骨質疏鬆症,骨皮質和骨小梁的骨礦物質丟失是成比例的,骨折多發生於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也可以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和激素分泌的特點,男性的骨質疏鬆症發病年齡一般較女性晚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