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採用目前的治療方法均不能將其逆轉,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預防一般包括運動、營養、葯物幾方面,具體措施如下:
1.提高骨峰值量。自兒童期開始注意合理的營養,特別應補充足夠的鈣。青春期內應攝入1000毫克/日以上;適當的運動對骨骼發育及骨量增加很有利,多戶外活動還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避免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酒、長期飲用濃咖啡等不利於提高峰值骨量。
2.減少骨丟失率。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轉換加速、骨吸收增加而使骨丟失。應用骨吸收抑制劑,使骨轉換恢復至絕經前狀態,即可阻止骨丟失。骨吸收抑制劑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降鈣素、雙磷酸鹽、鈣質、維生素D類及依普拉封等。在此重點介紹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雌激素的使用:
(1)雌激素開始使用時間:愈早愈好,絕經後立即應用,甚或在圍絕經期開始即應用,預防骨丟失的效果最好(因絕經後10年內骨丟失率最高);但絕經後任何時間開始應用均可抑制骨丟失。一旦停葯骨丟失又加速。因此,應用多少年合適?當前還有不同看法,由於髖部骨折多發生在70歲以後,從預防髖部骨折著眼,似乎用至70歲比較合理,有人主張在沒有應用雌激素禁忌證的情況下,終生使用。
(2)常用雌激素制劑有:婦復春膠囊、尼爾雌醇、利維愛、蓋福潤、倍美力、克齡蒙等。第一代:單純雌激素可用於無子宮的病人。代表葯物尼爾雌醇:國產長效口服雌三醇衍生物,每月2次,每次1~2毫克,如有子宮者應每3個月加服安宮黃體酮8~10毫克/天,連用7天,缺點:存在血葯濃度不勻的問題。第二代:序貫療法:代表葯物克齡蒙,用於卵巢早衰的病人,既治療更年期症狀,又每月來一次月經,對身體和精神均起到治療與安慰作用。第三代:小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聯合持續應用,可用於無激素替代治療禁忌的任何病人。利維愛:荷蘭進口葯物,兼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活性。不抑制內源性雌激素的產生。應在正式絕經後開始應用。副作用偶有眩暈、陰道出血、胃腸道不適、體重增加及肝功能變化等。蓋福潤:國內生產。為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復合制劑,每日2片,晚飯後服用。副作用偶見水腫、乳房脹痛、胃不適。服此葯時注意加服孕激素。婦復春:也是由國內生產的雌孕激素復合制劑。並含有鈣及維生素A、D、E等。此葯雌激素含量在國際國內最低,卻達到最佳效果,目前在國內應用較廣。服用方法:①45歲之前輕度更年期綜合征者,隔日一次,每次1粒,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1粒。經期停葯,血凈後繼續服。②45歲以後輕度更年期綜合征者,每日1次,每次1片,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2粒。③50歲以後的婦女出現更年期症狀,每日1次,每次2粒。三個月一療程,症狀完全消失再繼續服用三個月後改維持量,每日1次,每次1粒。④絕經10年以上或60歲以上的婦女,第一個月每日1次,每次1粒,第二個月每日1次,每次2粒。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療程間休息10天。症狀消失後改為每日1次,每次1粒。⑤症狀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量。⑥無症狀預防性用葯一般在45歲以後。
(3)禁忌證:卵巢、乳腺、子宮惡性腫瘤患者;子宮內膜異位症,未切除子宮或未絕經者;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子宮肌瘤大於5厘米尚未閉經的患者;急性血栓性疾病。
綜上所述,預防措施主要是:自童年起就開始注意營養及鈣攝入,長期堅持身體鍛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雌激素替代治療、補充鈣、維生素D等。認真做到了這些骨質疏鬆還是可以預防或減低到最輕程度的。
2、廣州市小學生健康知識問卷
學校 班級 性別
一、健康知識部分(請獨立完成下列各題,在正確答案在題號上打「√」)
1.看書寫字時要注意:
(1)看書時間越長越好 (2)姿勢正確,光線適宜
(3)眼睛與書本距離越遠越好 (4)可以在陽光下看書
2.如何預防沙眼?
(1)每人一條毛巾 (2)毛巾、手帕、盆經常清洗消毒
(3)不用臟手揉眼睛 (4)以上都是
3.甲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是?
(1)空氣傳播 (2)食物傳播 (3)蟲媒傳播 (4)以上都是
4.為什麼不能咬筆頭和手指?
(1)姿勢難看 (2)筆頭、手指不幹凈
(3)會咬壞手指和筆頭 (4)老師和家長會批評
5.怎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
(1)飯前便後洗手 (2)不喝生水
(3)生吃的水果要洗凈或削皮(4)以上都是
6.脊柱彎曲主要是由於:
(1)感冒的後遺症狀 (2)外傷所致
(3)不良的讀寫、行走和睡眠姿勢造成 (4)營養不良
7.人體缺碘會引起:
(1)骨質疏鬆 (2)甲狀腺腫 (3)貧血 (4)感冒
8.預防甲型流感H1N1個人要注意什麼:
(1)避免接觸呼吸道病人 (2)室內保持通風,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
(3)講衛生、勤洗手(4)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鍛煉身體 (5)以上都是
二、健康行為部分(請在符合你平時情況的答案序號上「√」)
1.看電視時你習慣於:
(1)坐在離電視機1—2米的位置(2)坐在離電視機3—4米的位置
(3)躺著或斜靠著看 (4)無固定,以上都可能
2.你每天刷牙的時間和次數:
(1)早上刷牙(2)晚上刷牙(3)早、晚都刷(4)有時早上刷,有時晚上刷
3.買了水果後,你會:
(1)洗水果後再吃 (2)馬上用手或紙擦擦後吃(3)回家洗手後吃
(4)回家洗水果或削皮後吃
4.吃飯時你是:
(1)喜歡吃的菜多吃 (2)不喜歡的菜不吃 (3)菜好時多吃飯
(4)不挑食,吃飽飯
5.當你走在大街上,口裡有痰時,你是:
(1)吐在地上立即用腳擦去 (2)吐在路邊花草中(3)馬上吐在地上
(4)吐在紙上包好然後丟到垃圾桶
6.你每天睡眠時間是:
(1)8小時 (2)9小時(3)10小時
7.喝開水時,你是:
(1)隨手拿杯子喝 (2)用自己的杯子喝
(3)自己有杯子用自己的,自己沒有杯子用別人的 (4)直接對著壺嘴喝
8.學校多長時間組織一次視力檢查:
(1)每學期 (2)每學年 (3)一年以上檢查一次(4)沒有檢查
3、有關補鈣的調查問卷
你進入問卷星,點擊公開問卷,以「補鈣」為關鍵字搜索問卷,再以此問卷為模板,創建新的問卷。我大致搜索了下:有大學生補鈣問卷、補鈣產品使用情況調查、關於補鈣品的問卷調查、關於補鈣葯品的問卷調查等等,你自己去搜索吧,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4、老年人骨質疏鬆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吃過晚餐,休息30分鍾以上,然後在散散步,跳跳舞。
5、六年級健康教育試卷問答題
一、致癌作用
吸煙致癌已經公認。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吸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別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煙在35支以上,則其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45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煙造成。吸煙者如同時接觸化學性致癌物質(如石棉、鎳、鈾和砷等)則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將更高。煙葉煙霧中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需經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羥化酶代謝作用後才具有細胞毒和誘發突變作用,在吸煙者體內該羥化酶濃度較不吸煙者為高。吸煙可降低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削弱機體對腫瘤細胞生長的監視、殺傷和清除功能,這就進一步解釋了吸煙是多種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吸煙者喉癌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十幾倍。膀胱癌發病率增加3倍,這可能與煙霧中的β-萘胺有關。此外,吸煙與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都有一定關系。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表明,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還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使其子代的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
二、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許多研究認為,吸煙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煙史。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較後者高6倍,心肌梗塞發病率前者較後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前者較後者廣泛而 嚴重。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煙三項具備者冠心病發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中的30%~40%由吸煙引起,死亡率的增長與吸煙量成正比。煙霧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認的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確切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數學者認為,血脂變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異常起著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前列環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擴張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吸煙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並引起血清HDL-C降低,膽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從而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管壁變厚、管腔狹窄和血流減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煙霧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由於組織缺氧,造成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症,使血粘滯度增高。此外,吸煙可使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增加,導致凝血系統功能紊亂;吸煙還可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使PGI2生成減少,血栓素A2相對增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這些都可能促進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由於心肌缺氧,使心肌應激性增強,心室顫動閾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煙者更易發生心律不齊,發生猝死的危險性增高。
據報告,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2~3.5倍;如果吸煙和高血壓同時存在,中風的危險性就會升高近20倍。此外,吸煙者易患閉塞性動脈硬化症和閉塞性血栓性動脈炎。吸煙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最終導致肺原性心臟病。
三、對呼吸道的影響
吸煙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的主要誘因之一。實驗研究發現,長期吸煙可使支氣管粘膜的纖毛受損、變短,影響纖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變,容易阻塞細支氣管。在狗實驗中,接觸大量的煙塵可引起肺氣腫性改變。中國醫科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吸煙者下呼吸道巨噬細胞(AM)、嗜中性粒細胞(PMN)和彈性蛋白酶較非吸煙者明顯增多,其機制可能是由於煙粒及有害氣體的刺激,下呼吸道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釋放彈性蛋白酶外,同時又釋放PMN趨化因子,使PMN從毛細血管移動到肺。激活的AM還釋放巨噬細胞生長因子,吸引成纖維細胞;以及PMN釋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彈性硬蛋白酶、膠原酶在內的蛋白水解酶,作用於肺的彈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膠原纖維,從而導致肺泡壁間隔的破壞和間質纖維化。據報導,1986年美國患COPD者近1300萬人,1991年死亡9萬多人,吸煙是其主要病因。吸煙者患慢性氣管炎較不吸煙者高2~4倍,且與吸煙量和吸煙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動時呼吸困難。肺功能檢查顯示呼吸道阻塞,肺順應性、通氣功能和彌散功能降低及動脈血氧分壓下降。即使年輕的無症狀的吸煙者也有輕度肺功能減退。COPD易致自發性氣胸。吸煙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聲帶炎。
四、對消化道的影響
吸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煙者增加91.5%,並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氫鈉,致使十二指腸酸負荷增加,誘發潰瘍。煙草中煙鹼可使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使膽汁易於返流,從而削弱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禦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潰瘍發生,並使原有潰瘍延遲癒合。此外,吸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五、其他
吸煙對婦女的危害更甚於男性,吸煙婦女可引起月經紊亂、受孕困難、宮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質疏鬆以及更年期提前。孕婦吸煙易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發育遲緩和新生兒低體重。其他如早產、死產、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等均可能與吸煙有關。妊娠期吸煙可增加胎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以上這些危害是由於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進入胎兒血液,形成碳氧血紅蛋白,造成缺氧;同時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縮,減少了胎兒的血供及營養供應,從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與吸煙有關。吸煙婦女死於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煙婦女高25%。已經證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數量減少,形態異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機會減少。吸煙還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損傷、男子性功能減退和性功能障礙,導致男性不育症。吸煙可引起煙草性弱視,老年人吸煙可引起黃斑變性,這可能是由於動脈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最近,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強烈雜訊中吸煙,會造成永久性聽力衰退,甚至耳聾。
六、被動吸煙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煙者周圍的人們,不自覺地吸進煙霧塵粒和各種有毒物質。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並不比吸煙者為低,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煙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發現,經常在工作場所被動吸煙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高於工作場所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據國際性的抽樣調查證實,吸煙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動吸煙者。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丈夫吸煙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為丈夫不吸煙的1.6~3.4倍。孕婦被動吸煙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學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婦後發現,當丈夫每天吸煙10支以上時,其胎兒產前死亡率增加65%;吸煙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煙家庭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煙家庭為多。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學名叫乙醇。乙醇進入人體,能產生多方面的破壞
作用。
(1)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
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製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
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
險。
(2)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
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
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對身體還有多方面的損害。如可導致多發性神經炎、心
肌病變、腦病變、造血功能障礙、胰腺炎、胃炎和潰瘍病等,還可使高血壓病的
發病率升高。還有人注意到,長期大量飲酒,能危害生殖細胞,導致後代的智力
低下。常飲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發病率明顯增加。
應該可以了吧
6、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准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玻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7、骨質疏鬆如何鍛煉
您好,我的媽媽十幾年前就有骨質疏鬆症, 但她現在通過鍛煉身體,補充維生素D3,骨質疏鬆症幾乎消失了。她現在現在72歲了,還能拿起二十幾公斤的箱子呢!
她每天堅持補充維生素D3, 見下圖,維生素D3完整5000+A+K2+E, 在京東的初藍海外專營店找得到。
她每天堅持散步,打太極拳,和一些輕微的舉重來提高上身的力量。
以下是美國梅奧診所為有骨質疏鬆症病人的建議。我們媽媽也是根據這個指導來安排她個人的鍛煉計劃的。共參考。
有骨質疏鬆症人的鍛煉:保持安全的鍛煉方式如果您患有骨質疏鬆症,您可能會錯誤地認為運動會導致骨折。事實上,鍛煉你的肌肉更有助於保護你的骨骼健康。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婦女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質疏鬆症常導致髖部和脊柱骨折 - 嚴重影響您的活動能力和獨立性。
如何降低這些改變生命的傷害的風險?運動是一種可以提高骨質疏鬆的有效方式。
某些類型的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和骨骼的韌性和力度,而其他類型的運動可以改善您的平衡性 - 這有助於防止跌倒的可能性。
運動的好處什麼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會太晚。對於絕經後婦女,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
增加你的肌肉力量
改善你的平衡
降低骨折的風險
保持或改善您的姿勢
緩解或減輕疼痛
如果您患有骨質疏鬆症,那麼鍛煉意味著根據您的整體健康狀況和骨量減少,為您找到最安全,最愉快的活動。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處方。
在你開始之前
在開始任何骨質疏鬆症鍛煉計劃之前,請咨詢您的醫生。您可能需要先進行一些測試,包括:
骨密度測量
健身評估
在此期間,請考慮一下您最喜歡哪種活動。如果您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您更有可能堅持下來。
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以下這些類型的活動通常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使用:
力量鍛煉,特別是後背上部鍛煉
負重有氧運動
柔任性鍛煉
穩定和平衡鍛煉
力量鍛煉
力量鍛煉包括使用各種重量亞鈴,阻力帶或用您自己的體重來加強所有主要肌肉群,特別是對於姿勢重要的脊柱肌肉。阻力訓練還可以幫助維持骨密度。
如果您使用舉重機,在進行鍛煉或調整機器時請注意不要扭曲您的脊柱。
負重有氧運動
負重的有氧運動包括在你的腳上做有氧運動,以你的骨頭支撐你的體重。例如步行,跳舞,低沖擊有氧運動,橢圓訓練機,爬樓梯等。
這些類型的運動直接作用於腿部,臀部和下脊柱的骨骼,以減緩礦物質流失。它們還提供心血管益處,促進心臟和循環系統的健康。
重要的是,有氧運動雖然對您的整體健康有益,但並不是您的整個鍛煉計劃。在力量,靈活性和平衡方面努力也很重要。
游泳和騎自行車有許多好處,但它們不能提供減輕礦物質損失所需的負重。但是,如果您喜歡這些活動,那就去做吧。但一定要增加舉重性運動。
柔韌性鍛煉
在各種運動范圍內多運動關節有助於保持肌肉良好運作。伸展運動最好在肌肉預熱後進行 - 例如,在運動結束時,或者在10分鍾的熱身後進行。
穩定和平衡性鍛煉
預防跌倒對骨質疏鬆症患者尤為重要。穩定性和平衡鍛煉可以幫助您的肌肉更穩定,更不容易摔倒的方式協同全身鍛煉。簡單的運動,如單腿站立或基於運動的運動,如太極拳,可以提高你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要避免的鍛煉
如果您患有骨質疏鬆症,請不要進行以下類型的運動:
避免有高影響力的鍛煉 如跳躍,跑步或慢跑等活動可導致骨骼虛弱的骨折。一般來說,避免快速敏捷的動作。選擇緩慢,受控動作的鍛煉。
但願以上信息為您提供幫助。希望點贊或採納以鼓勵我們繼續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多謝!
8、骨質疏鬆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鈣、磷和鹼性磷酸酶在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中,血清鈣、磷以及鹼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後數月鹼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狀旁腺激素應檢查甲狀旁腺功能除外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者血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標記物骨質疏鬆症患者部分血清學生化指標可以反應骨轉換(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狀態,在骨的高轉換狀態(例如Ⅰ型骨質疏鬆症)下,這些指標可以升高,也可用於監測治療的早期反應。但其在骨質疏鬆症中的臨床意義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些生化測量指標包括:骨特異的鹼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反應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應骨吸收)、骨鈣素(Osteocalcin,反應骨形成)、Ⅰ型原膠原肽(TypeIprocollagenpeptidase,反應骨形成)、尿吡啶啉(Urinarypyridinoline)和脫氧吡啶啉(Urinarydeoxypyridinoline,反應骨吸收)、Ⅰ型膠原的N-C-末端交聯肽(cross-linkedN-andC-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反應骨吸收)。
4.晨尿鈣/肌酐比值正常比值為0.13±0.01,尿鈣排量過多則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
1.對於有局部症狀的患者應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即使無脊柱症狀的患者也應攝取該部位的側位片,以免遺漏椎體骨折。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因椎間盤膨出所致的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亦稱壓縮性骨折,常見於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檢測骨密度檢測(Bonemineral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預測指標。測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來評估總體的骨折發生危險度;測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預測局部的骨折發生的危險性。
根據美國最新的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制定的治療指南規定,以下人群需進行骨密度的檢測:65以上的絕經後婦女,盡管採取了各種預防措施,這類人群仍有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如有骨質疏鬆症存在則應該進行相應的治療;存在1個或1個以上危險因素、小於65歲的絕經後婦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絕經後婦女;需根據BMD測定值來決定治療的婦女;長期激素代替療法的婦女;輕微創傷後出現骨折的男性;X線顯示骨質減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過與健康成年的BMD比較,WHO建議根據BMD值對骨質疏鬆症進行分級,規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減1個標准差(SD)為正常值,較正常值降低(1~2.5)SD為骨質減少;降低2.5SD以上為骨質疏鬆症;降低2.5SD以上並伴有脆性骨折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
測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定量計算機體層掃描(,QCT)測量BMD最為准確,單位為g/cm3,該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響,可用於成人和兒童。但QCT只能測定脊柱的BMD,骨贅會干擾測定值,而且費用較高,同時所受射線亦不可低估。
雙能X-線吸收法(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線較少、相對便宜,而且可重復性較QCT高,可用於成人及兒童。DXA可以測定脊柱以及髖骨的BMD,可視為測定BMD的標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別。建議使用同一台機器上對患者進行隨訪連續測定BMD。影響DXA測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贅以及主動脈等脊柱外的鈣化。外周DXA可以測定腕關節的BMD。
跟骨的定量超聲(quantitativeultrasound,US)可用於普通篩查,該方法費用低、便攜且無電離輻射,但該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確,因此不用來監測治療效果。
射線測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於測定手的骨皮質情況,尤其是第二掌骨。該法可用於兒童的BMD測定,費用最為低廉。但該法不如DXA精確,而且對於BMD變化的敏感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