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尿酸與骨質疏鬆

尿酸與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3-31 17:36:19

1、運動可以增強痛風患者的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嗎?

痛風患者若同時伴有骨質疏鬆症,是很危險的。由於尿酸鹽對關節的長期侵害,伴有骨質疏鬆症的痛風患者更容易發生骨折。如果患者經常性的進行運動鍛煉,尤其是室外運動,既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同時在陽光的照射下又增加了體內鈣質的合成,在提高心肺功能同時,也增強了人體的骨密度,可以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2、高尿酸同時患骨質疏鬆應該補充什麼鈣片

高尿酸注意少吃肉類和動物內臟,不需要補充鈣片

骨質疏鬆補鈣有2種選擇,1是鈣和普通維生素D復合劑,2是鈣和活化的維生素D復合劑(1,25-OH VitD)。後一種VITD身體可以直接利用,前一種裡面的VITD需要在身體里反應轉化成活化的維生素D之後才能利用。

後一種好一些,價格也高一些,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3、降低血尿酸 控制飲食有意義嗎

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高尿酸血症與飲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長期不合理的攝入富含嘌呤或導致嘌呤增加的食物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的發生。國內外眾多研究證明,科學的飲食結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防控途徑。

為提高營養與健康科學工作者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對膳食因素與高尿酸血症之間關系的多方面認知和理解,交流實踐經驗,加強學科協作,達能營養中心(中國)第十五屆學術年會以「膳食因素與高尿酸血症」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80名營養界專家和學者,就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臨床研究歷史、現狀和趨勢,原發性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防治策略,膳食因素與高尿酸血症及代謝綜合征,中國常見食物嘌呤資料庫的建立及膳食因素對血尿酸的影響,尿酸水平與骨質疏鬆,高尿酸血症與糖尿病等題目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

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無非是尿酸生成增加或尿酸排泄減少(也有同時兼具此二者的),大約10%的患者屬於尿酸生成增加,90%為尿酸排泄減少;而人體尿酸的來源有內、外兩方面,其中,外源性只佔20%。既然如此,控制飲食對於降低血尿酸又能有多大意義呢?

針對這種困惑,專家指出,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膳食絕非其主要原因,但是目前科學對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發病機制所知甚少,唯一能夠主動控制的只有飲食這個環節,所以,飲食控制被上升到一個重要的位置。

外源性尿酸所佔比例雖小,卻是一個變數,受食物的影響很大,會直接影響體內尿酸生成與排泄之間的平衡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產物。人體內死亡的細胞主要是通過體內的網狀內皮系統進行清理,清理過程中產生的嘌呤少部分被人體重新利用,大部分在肝臟代謝為尿酸,即「內源性尿酸」,是人體尿酸的主要來源,佔80%。食物中的嘌呤不能被人體所利用,幾乎百分之百在肝臟中代謝為尿酸,即「外源性尿酸」,只佔人體尿酸的20%。

尿酸的排泄主要通過腎臟和腸道,有三分之二的尿酸經由腎臟來排泄,三分之一通過腸道來排泄。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尿酸的產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動態平衡,男性的血尿酸濃度為150—350微摩爾/升,女性為100—300微摩爾/升。女性大於357微摩爾/升,男性或絕經後女性大於420微摩爾/升時,稱為高尿酸血症。

4、骨質疏鬆吃什麼好

說簡單點:一旦發現了骨質疏鬆了,或者開始疼痛酸痛了,通過骨頭湯啊這些食補的方式就不湊效了,因為太慢了

而目前來說,一般人的概念就是,骨質疏鬆了就是補鈣,但是一般很難補得進去,因為疏鬆包括2方面,1個是骨質,一個是骨膠原流失,就好比我們家裡蓋房子,水泥混凝土和磚頭缺一不可,構成了牆壁,缺了磚頭,就好比缺了鈣,缺了水泥就好比缺了骨膠原。

而對中老年人骨質疏鬆最好的產品,目前算是正分子骨膠原低聚肽了,因為可以補鈣和膠原雙補,最重要的是:是肽劑,人體可以不用分解直接吸收的。你用一下正分子骨膠原低聚肽,可以雙補充,骨質疏鬆可以解決

還有幾點:
第一個,平時可以多曬曬太陽,如果每天能20分鍾曬太陽,可以大幅度促進鈣吸收
第二個,能走動盡量走動,能運動盡量運動(當然是要慢性運動,比如走路,慢跑這些有氧運動)
第三個,很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情好

5、吃腎骨片三次一次2片痛風病犯了,吃降血尿酸葯行嗎,以後還能吃腎骨片嗎,這葯治血液酸鹼平衡,怎麼不好

痛風病犯了,你最近飲食控制了嗎,有吃大魚大肉嗎?痛風病人要低嘌呤飲食,少吃肉類,特別是水裡的,魚,海鮮等,這些食物嘌呤高,高尿酸的痛風吃降尿酸葯可以啊,非布司他降尿酸效果不錯,吃腎骨片是補鈣,預防骨質疏鬆的,跟引起痛風有什麼關系呀 ,如果你還缺鈣,腎骨片可以繼續吃啊

6、青少年痛風是否會導致骨質疏鬆?拜託各位了 3Q

痛風已成為一種常見病,隨著我國社會的變革,飲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食物中含高能量、高嘌呤類物質明顯增加,痛風的發病率顯著增高。據估計,國內痛風患者約有1200萬,而血尿酸值過高者約有1.2億,約占人口的10%。有研究表明,痛風常與某些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並發,痛風是上述疾病的危險因素。

記得採納啊

7、我尿酸沒高,也沒有類風濕因子,自有骨質疏鬆,現手指痛吃了十天的中葯沒見好轉,

估計還是痛風的可能性大。

8、骨質疏鬆吃什麼補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階段,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眾健康問題。目前我國50歲以上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約有6944萬人,由此帶來的骨折、疼痛、脊柱畸形的現象日益增多。其實,骨質疏鬆可防可治,但錯誤的認識和方法則有可能適得其反。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老年病義診現場,該院骨科主任趙承斌教授為參加義診的中老年人介紹了骨質疏鬆中常見的認識誤區,並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宜早期預防,忌掉以輕心研究證明,無論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長,骨骼最強健的時期在20~40歲。一旦過了40歲,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隨著年齡的增大,患骨質疏鬆或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5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半數或早或晚會發生一次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骨折。此外,骨質疏鬆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飲食結構不均衡,導致鈣的攝入少、體瘦,就可能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會使骨質疏鬆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因此,骨質疏鬆的預防要盡早開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只有年輕時補充足量的鈣,提高身體骨量的峰值,進入中老年時,才能延緩骨質疏鬆病的發生。宜天然進補,忌依賴保健品「補品」還是天然的好。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宜攝入天然的富含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不宜偏食或過分依賴保健品。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牛奶補鈣效果最好,它不僅富含鈣,還有豐富的鉀、鎂離子,以及可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等。建議多吃豆製品、大米、花生、魚類、蝦蟹、雞蛋、紅肉、油菜、胡蘿卜、青椒、西紅柿、西蘭花、黃瓜、西芹、蘋果、香蕉、獼猴桃、橘子等。需要提醒的是,大量喝骨頭湯不會補鈣,反而易致鈣流失。骨頭湯不僅含鈣不多,且不利於人體吸收,骨頭湯里還含有大量脂肪,長期食用還容易誘發高血脂、高尿酸、肥胖。此外,要少吃鹹菜和腌製品,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還應戒除煙酒嗜好,因為酒精引起的器官損害可抑制鈣與維生素D,酒精還有抗成骨細胞的作用,而吸煙則會加速骨質的吸收。宜適度補鈣,忌過度補鈣許多老人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其實不然。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並發症,危害健康。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的鈣),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若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腎結石、血管鈣化等並發症。宜戶外運動,忌劇烈運動有意識地增加戶外活動,是防止骨量丟失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運動,調節骨的生長,特別是可預防因不活動引起的骨流失,並改善肌肉的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幾率。同時,還能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增加骨密度。建議人們選擇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戶外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射門球、跳舞等。最好在戶外,可以多曬太陽,以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幫助鈣的吸收,強化骨質。需要注意的是,骨質疏鬆患者骨質比較脆弱,運動時要格外小心,不宜進行超負荷的劇烈運動。最該避免的運動是跳高、快跑等高強度運動。另外,不要做向前彎腰、扭腰、仰卧起坐等動作,否則會增加脊柱的壓力。平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走路姿態,不宜彎腰、弓背,不要經常採取跪坐的姿勢,以免加重骨骼負擔。宜定期檢測骨密度,忌濫用激素類葯物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檢查時,若骨量減少9%以下為骨量正常,骨量減少9%~19%為骨量減少,骨量減少29%~39%則為骨質疏鬆、骨折危象。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可以盡早發現骨質疏鬆,便於防治。建議絕經期前後的婦女及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骨密度降低並出現腰背及關節痛時,要及時採取抑制骨流失、促進骨生成的葯物治療。長期使用某些葯物,如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可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進而加速骨流失。因此要注意不能濫用葯,因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最好不要用止痛葯,特殊情況下用來應急可以,但不宜長期服用。(本講座內容由魏亞豐整理)

9、先是大腿關節痛,後來接著手腕、膝關節痛,但不是尿酸高。這是我媽媽,會不會是骨質疏鬆?

帶你媽媽到醫院化驗風濕因子,檢查血常規看看。

10、痛風臨床表現和骨質疏鬆症的區別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與尿酸與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