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骨質軟化骨質破壞在影像上均可表現低密度減低,區別有哪些?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
發病多緩慢個別較快,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生化檢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見骨皮質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縮類骨質層不厚。
2、怎樣從X線片上鑒別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
收藏推薦 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既是描寫術語,又代表兩種不同的特定病理合義,前者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盒的減少,骨的有機成分與無機成分同時成比例的減少;而後者是單位體積內骨的鈣化不足。兩者的共同x線表現均有骨質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稱體均可有雙凹變形,所不同者是:前者骨小梁數目減少,小梁清晰,個別骨小梁(特別是承重處的骨小梁)相大,椎體上呈柵狀排列,牙硬板消失,無骨骼的變形和骨折線,後者骨小梁減少不明顯,小梁明顯模糊,系因類骨質增多而鈣化不足所致,承茲的長骨有彎曲變形,髓臼內陷,骨盤有三角形趨勢,多處有對稱的假骨折線Looser氏帶),在兀盜則可有先期鈣化帶因鈣化不足而模糊,千胎端增寬,中心凹陷呈杯口狀,其邊緣呈毛刷狀,這是兩種之不同。..硬,口..叮板,..口目.如~~..『二卜..J目,....,,.口甘..r..吧白.皿.L..,沙巴................,目.門,口...,勿叭.的目,.喇硬.殉陽叭曰..口困....州.曰.,J.目,.」,,...『.幼.曰..口口.巾..,州.助翎日.口州月.洲.r甲口....甘喇嘴月臼甲......,網.J..日.怎樣從......(本文共計1頁) 如何獲取本文>>
3、什麼是骨質軟化??
骨質軟化症是怎麼回事?
4、骨質軟化症的診斷檢查
診斷: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血液生化檢查及X線骨骼檢查。後二者檢查對非典型病例及佝僂病分期更有診斷意義。
(1)發育遲緩,身高低於正常范圍。
(2)兒童表情淡漠和易激怒,或好靜,不願活動,寧願坐著,不願站立和步行。
(3)坐位時,腹部膨大(佝僂病大腹)。
(4)年齡很小的兒童顱骨變軟,方顱及前額突起及牙質缺損。
(5)胸壁肋軟骨交界處呈串珠狀,下位肋骨窿高低不平,成為Harrison溝,胸椎後突但進展性脊柱側凸不多見。
(6)腕、踝、膝及肘關節明顯膨大,下肢弓狀畸形。有時可伴有骨折,少數可有股骨頭骨骺滑脫。
佝僂病X線攝片呈現下述特點:①生長板的縱行及橫行徑增加,鈣化不良,排列紊亂。②骺板的骨化中心邊緣不定。③有骨質軟化,彎曲畸形等。
2.骨質軟化症骨質軟化症的陽性體征相對要少得多。患者常自訴易疲勞、發熱和骨痛。骨痛為彌散性,難以定位,且可伴有骨的廣泛壓痛。對年齡較大者因骨質疏鬆引起骨折可能系骨質軟化症的最新發現。
3.X線攝片對確診骨質軟化症困難因骨量減少也為非特異性。許多改變包括長骨、骨盆及脊柱和顱骨畸形與佝僂病相同。骨小梁總數減少,剩餘的骨小梁呈現顯著且變得粗糙。皮質骨區有透明區。可出現假性骨折,此類似應力骨折,但不同的是,此假性骨折可出現在非負重骨且可對稱性存在。
4.血液生化檢查骨質軟化病活動期血鈣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血磷降低[成人正常0.9~1.3mmol/L(2.8~4mg/dl)]、[兒童正常1.3~1.9mmol/L(4~6mg/dl)],鈣磷乘積<30(正常40)。血鹼性磷酸酶增高(正常15~30金氏單位),此法是診斷佝僂病常用的指標,但缺乏特異性,且受肝臟疾病影響較大。近年來提倡骨鹼性磷酸酶測定,正常參考值為≤200μg/L。血清中鹼性磷酸酶以骨鹼性磷酸酶為主,為成骨細胞所分泌,當維生素D缺乏時該細胞活躍。血清中骨鹼性磷酸酶升高,升高程度與骨質軟化症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對佝僂病早期診斷敏感性高。血清25-(OH)D3[正常12~200nmol/L(5~80ng/ml)];血清1,25-(0H)2D3[正常40~160pmol/L(16~65pg/ml)]在活動早期已降低,對早期診斷更靈敏(但不同實驗室所測定的值差異較大)。恢復期血液生化檢查均恢復至正常。
5.X線骨骼檢查特徵佝僂病早期僅表現長骨幹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兩邊磨角消失,活動激期的典型改變為臨時鈣化帶消失,骨骺軟骨增寬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骺與干骺端距離加大,長骨骨幹脫鈣,骨質變薄,骨質明顯稀疏,密度減低,骨小梁增粗、排列紊亂。可有骨幹彎曲或骨折。恢復期臨時鈣化帶重現,漸趨整齊、緻密、骨質密度增加。
骨軟化病早期X線可無特殊變化,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骨質疏鬆、骨密度下降、長骨皮質變薄,有些伴病理性骨折。嚴重者X線表現脊柱前後彎及側彎,椎體嚴重脫鈣萎縮,呈雙凹型畸形,骨盆狹窄變形,假性骨折(亦稱Looser帶);可認為成人骨軟化病X線改變的特徵,為帶狀骨質脫鈣,在X線片上出現長度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的透光帶,透光帶一般與骨表面垂直。這些透光帶常為雙側性和對稱性,尤以恥骨、坐骨、股骨頸、肋骨和肩胛腋緣處為典型。骨礦物質含量目前成為研究骨代謝疾病的各種病理因素所致骨礦化異常的一項重要指標。目前國內較普遍採用有單光子吸收法。用此法測定不同病期佝僂病骨礦含量,發現佝僂病初期和激期骨礦含量均下降,對佝僂病及骨軟化病的診斷有較大意義。
5、骨質疏鬆與骨質軟化的不同
骨質軟化指單位體積內類骨質鈣化不足。骨的有機成分,鈣鹽含量降低,骨質變軟。組織學變化主要是未鈣化的骨樣組織增多,骨骼失去硬度變軟、變形,尤以負重部位為著。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胳疾病本質上來說骨質疏鬆是骨骼出現了漏洞,像篩子一樣,骨質軟化就是比正常骨骼要軟,硬度不夠
6、骨質疏鬆指的僅僅是一種病理狀態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
在確立存在骨質疏鬆後,應認真查找引起骨質疏鬆的病因,必要時應行骨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和組織計量學檢查。
骨質疏鬆可單獨存在,亦可與骨質軟化並存,此時應尤其注意繼發性骨質疏鬆的可能。只有在詳盡調查,排除了繼發性病因後,才能做出原發性骨質疏鬆之診斷。
首先,骨質疏鬆應與骨質軟化和纖維囊性骨炎相鑒別。
三種常見代謝性骨病變的鑒別
其次,骨質疏鬆應著重與多發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腫瘤等所致的繼發性骨量減少鑒別。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X 線表現是周邊清晰的局限性脫鈣灶,部分患者為彌漫性脫鈣,需和骨質疏鬆鑒別。
多發性骨髓瘤的生化改變為血鈣升高或正常,血磷變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陽性,血漿出現M 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時由於成骨細胞產生的骨基質減少,X 線上表現的骨質疏鬆與多次骨折固定有關,骨皮質薄而毛糙,骨質有囊性變,常伴有藍色鞏膜和耳聾等先天性畸形。
老年人骨質疏鬆應警惕骨轉移性腫瘤之可能,臨床上有原發腫瘤表現,患者血鈣和尿鈣升高,常伴尿路結石,X 線上骨皮質多有侵蝕,甚至可發現轉移性缺損灶。
最後,還應對原發性骨質疏鬆進行分型,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和絕經期骨質疏鬆在臨床上較多見。
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與絕經期骨質疏鬆的鑒別項目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絕經期骨質疏鬆
//測量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7、中年女性怎樣預防骨質軟化和骨質疏鬆?求大神幫助
(1)鈣劑 主張青少年時,日進鈣(元素鈣)1000—1200毫克,成人每日800—1000毫克,絕經後婦女每日1000-1500毫克。患腎結石或尿鈣濃度高,有發生腎結石危險的病人攝鈣量不宜太多。凡骨質疏鬆症病人,均應適當補鈣。,目前雖無明確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就能降低骨折的發生,但補鈣至少應作為骨質疏鬆症的輔助治療。以提高膳食中鈣的含量為主,若食物中所進量不夠,則需用含鈣制劑補充。在此需要說明的是,一般鈣片的量不等於其含鈣量,在服用時,應按實際加以計算,碳酸鈣、氯化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分別含元素鈣40%、27%、13%和9%。若鈣劑在進餐後服,伺時喝200毫升水,則吸收較好。分次服比一次服好。胃酸缺乏者應服枸櫞酸鈣。 (2)雌激素 為防止婦女絕經後骨丟失的首選葯物,主要,通過抑制骨吸收及再建骨代謝平衡。一般最好在絕經期後即開始應用。單獨使用雌激素有可能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故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並輔以適當的孕激素。目前常用的有尼爾雌醇、安宮黃體酮、利維愛和倍美力片等。雌激素治療的婦女在用葯前和用葯期間,應定期進行婦科和乳腺檢查。 (3)降鈣素 它的快速作用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作用。鮭魚降鈣素名密蓋息,50單位隔日或每日肌內注射一次;每日200—400單位噴在鼻黏膜。鰻魚降鈣素名益蓋寧,每次10單位,每周2次或每次加單位,每周1次,肌內注射。不良反應有惡心、面部和雙手潮紅發熱感。缺點是價格昂貴,難以普及。 (4)維生素D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活性維生素D有羅鈣全(每次0.25微克,每日1—2次)和α(阿爾發)—D3(每日0.25—1微克)。 (5)二膦酸鹽類 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於臨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劑。目前已有羥乙膦酸鹽(又稱依替膦酸鹽)、氯甲二膦酸鹽(又稱骨膦)、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又稱福善美)、替魯膦酸鹽、利塞膦酸鹽等品種。其中阿侖膦酸鹽於1995年獲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批准,用於絕經期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為有利於葯物吸收,並減少對食管的刺激,應空腹服用,並飲溫開水500-1000毫升,半小時後方可進食。應避免與鈣劑同服。 (6)氟化物 直接作用於成骨細胞刺激骨形成。單氟磷酸鹽通過水解酶的作用,在小腸緩慢釋放,可持續維持12小時。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特樂定,其成分有單氟磷酸谷氨醯胺和葡萄糖酸鈣及枸櫞酸鈣,每片含氟5毫克和元素鈣150毫克,每日3次,每次1片,嚼碎後吞服,可與飯同服。 (7)甲狀旁腺素 大量動物實驗證實有促進成骨的作用。目前尚處於進一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