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甲狀旁腺素骨質疏鬆

甲狀旁腺素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03-28 03:16:07

1、甲狀旁腺激素增高,骨痛骨質疏鬆八年,女三十六歲,頸部彩超右側有數個腫大淋巴結余正常請問是什麼病?

沒有關系的要不去醫院看看吧!

2、為什麼甲狀旁腺激素 和降鈣素一個是升高血鈣,一個是降低血鈣,書上卻說是協同作用?

請仔細看一下第二部分 "二、鈣遷徙"

一、鈣的作用 鈣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1、心動節律的維持:(小白鼠及危重病人的例子)。
2、神經沖動的傳遞:大腦支配人的行動,支配人的肢體,如果缺鈣可造成人體動作的緩慢,以及老年痴呆症、健忘症、兒童多動症等。
3、肌肉的伸縮:缺鈣人就沒有力量,就不能產生爆發力。
4、加快白細胞的吞噬: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5、參與凝血過程:缺鈣容易造成鼻出血,身上青紫等現象。
6、參加細胞內多種功能:人體有60兆億個細胞,並有序的排列著,鈣起著粘合劑的作用。
缺鈣是全球性的,亞洲是缺鈣的重災區。全國鈣代謝委員會經過幾年的調查得出下列一組數據:
目前我國人的缺鈣情況:
單位:毫克
年齡 日需求量 成本日攝入量 日缺乏量
0----1 400 200 200
兒童 800 400 400
少年 1000 500 500
成年 800 500 300
老年人 1200 450 750
孕婦 1500 500 1000
有人說:老說缺鈣我為什麼沒有感覺,缺鈣能造成心臟,神經等方面的疾病,我身體很好是不是不缺鈣。那麼鈣到底是怎樣丟失的呢?

二、鈣遷徙 在我們的人體中,鈣占我們體重的1.5---2%,大約1200----1500克左右,其中99%存在於我們的骨骼、牙齒、頭發等硬組織當中的為結合鈣,也稱鈣庫;另外的1%存在於我們人體的血液及軟組織當中,為游離鈣,也稱血鈣。
鈣在人體中的平衡分布:骨骼里的骨鈣占 99% ,血液里的血鈣佔1%。 由於缺鈣的現實,首先造成血鈣下降,這時我們人體自穩系統就會啟動,在我們的甲狀腺後側有四個腺體叫甲狀旁腺,當血鈣缺乏時,甲狀旁腺會立即分泌出一種甲狀旁腺激素,刺破骨膜,激活破骨細胞,溶出骨鈣,在我們的鈣庫中提取鈣離子,以補充血鈣的不足,這個時候我們是沒有感覺的。 這個過程從20歲開始,每年以1%的速度丟失鈣,此時你感覺不到; 30歲的時候,人已經丟失10%的鈣,這時候會有些腰痛的感覺; 50歲後,人體丟失的鈣已達到30%左右,這時的感覺是腰酸背痛腿抽筋,骨頭已象凍豆腐一樣,造成骨質疏鬆; 70歲後,鈣的丟失達到了50%,骨頭已象絲瓜瓤子一樣,空隙非常的大,極易造成骨折。歲數越大,骨質疏鬆就越嚴重,所以老年性的骨折已成為世界的難題。
另一方面,血鈣雖然不斷得到骨鈣的補充,但是骨骼的鈣與血液中鈣的濃度是不一樣的,時間長了它會不斷殘存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避就會不斷加厚,造成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後就會出現高血壓、腦血栓;胰藏動脈硬化就會得糖尿病;心藏動脈硬化就會得心肌梗等。動脈硬化有很多種,但現在醫學研究證明,這種礦物質的遷徙,尤其是鈣化,是造成動脈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們現在很多人也在注意少吃肉食多吃素,但是我們國家高血壓患者在不斷的增長,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還有糖尿病,除了它的遺傳基因外,主要與胰藏的動脈硬化有關,因為我們的胰島素是胰腺細胞分泌出來的,如果胰臟動脈硬化了,必然對胰島素的分泌產生阻礙。另外還有血栓, 安貞醫院洪兆光大夫曾經講過,中國人,20歲以上的人,就有冠狀動脈粥樣血的斑塊,這就是心肌梗的前兆。所以說很好地補鈣是預防和控制動脈硬化的最好方法。由於血鈣的長期缺乏,甲狀旁腺分泌出來的甲狀旁腺激素會不斷的從骨骼中提取鈣,已形成了一種慣性,醫學上稱為「亢進」,這樣就使得血鈣不斷增加,當血鈣達到3%的時候,就是高血鈣症;而血鈣達到6%的時候,就會有生命危險。這時甲狀腺就會分泌出一種降鈣素,將多餘的血鈣送回到骨骼當中,進行骨骼再建工程。但這種鈣是異鈣質,是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骨骼當中,而是堆積到骨逢當中,比如頸椎,胸椎,腰椎,關節等處,這時就形成了骨質增生和骨刺。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看似一對矛盾,其實都是缺鈣所引起的一對孿生骨病。
三、鈣缺乏症由於缺鈣可導致100多種疾病:
1、骨代謝病:骨質增生,骨質疏鬆、頸椎病、肩周炎、佝僂病、軟骨病、股骨頭壞死等;
2、內分泌病:甲亢,糖尿病、腎上腺、肥胖症等;
3、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妊娠高血壓綜合病等;
4、神經系統:神經衰弱、多動症。痴呆、腦血管、腦出血、癲癇病等; 5、消化系統:消化潰瘍、肝硬化、胃腸痙攣、痔瘡等;
6、呼吸系統:支氣管痙攣、肺炎、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7、泌尿系統:水腫、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泌尿系結石等;
8、生殖系統:不孕症、痛經、絕經期綜合症等;
9、感覺器官:近視、白內障、手足裂、聽力下降、皮膚病、濕疹、足癬、手癬等;
10、免疫系統:皮炎、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變態反應皮膚病、結締組織病等;
11、血液系統:貧血、血友病、凝血不好等;
12、惡性腫瘤……
目前中國市面上鈣產品概況分析:
一、離子型:磷酸氫鈣 氯化鈣
原料來源:珍珠粉、貝殼等
吸收過程:間接吸收,由胃酸溶解與結合蛋白結合才能被人體吸收,並需 VD強化
安 全 性:鹼性大,對胃有刺激性,容易造成重金屬在人體二次聚集,不利於健康
不 宜 症:不適用胃酸分泌量較少的兒童及老人
二、離子型:乳酸鈣、醋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等
原料來源:普通有機酸鈣鹽
吸收過程:間接吸收,由胃酸溶解與結合蛋白結合才能被人體吸收,並需VD強化
安 全 性:含鈣量偏低,吸收率利率較低,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不 宜 症:不宜長期服用,不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三、分子型:氨基酸螯合有機鈣(天獅鈣系列)
原料來源:鮮牛脊骨
吸收過程:以活性分子形式直接進入人體細胞膜,被人體迅速吸收
安 全 性:不消耗胃酸,對腸胃無刺激,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高效
不 宜 症:無不宜症

3、降鈣素與甲狀旁腺素對更年期婦女的骨質有何影響

(1)降鈣素:降鈣素為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3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激素,分子量為3419。具有降血鈣和降血磷的作用。當血鈣增高時,降鈣素分泌增加。骨和腎都是降鈣素的靶組織,降鈣素可直接作用於破骨細胞上的受體,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降鈣素注射後15分鍾,即觀察到破骨細胞的活動受抑制,數量減少,使骨骼中鈣的釋出減少,而血液中鈣進入骨骼的過程仍繼續,從而血鈣降低。降鈣素可抑制近端腎小管對鈣和磷的重吸收,小劑量降鈣素抑制小腸鈣的吸收,而大劑量降鈣素可促進小腸鈣的吸收。
有研究顯示,各年齡組女性的血降鈣素水平較男性為低,絕經後婦女血降鈣素水平較絕經前婦女低。因此認為,血降鈣素水平降低可能為女性易患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
(2)甲狀旁腺激素:為甲狀旁腺分泌的由8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激素,分子量為9500,甲狀旁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為腎和骨,它是腎臟1-a-羥化酶活性的促進劑,促使25-羥維生素D轉化為1,25-(OH)2O3,它促進遠端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抑制近端腎小管對磷的重吸收,並促進骨的

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甲狀旁腺功能的報道不一,功能低下、正常、亢進三者均有,前者認為,雌激素缺乏,骨吸收增加,血鈣值上升,甲狀旁腺功能被抑制,血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多數學者認為,絕經後骨質疏鬆患者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動物實驗證實,大鼠去卵巢後,甲狀旁腺激素有促進骨形成,預防骨量丟失的作用。

4、骨質疏鬆症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有什麼關系

甲亢由於其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導致高代謝和神經、心血管等系統興奮性增高,有近半數病人發生骨礦代謝紊亂和骨質疏鬆症,故甲亢性骨質疏鬆症較為常見。甲亢性骨質疏鬆症的病因主要是T3過多以及由其引起的高代謝症,是其引發的一系列改變的結果。

T3的直接作用--直接動員,骨鈣的常溶解和質膜效應直接刺激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活性。而高代謝症群促進骨鈣、磷及蛋白質分解代謝加速,呈氮負平衡,骨吸收與骨形成同時增加,但由於鈣質排出增多,骨吸收超過骨形成,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疏鬆和脫鈣;能量消耗過多而使肌肉中的磷酸肌酸減少,引起肌肉軟弱無力、眼瞼下垂等,有時表現為肌肉萎縮,使行動困難。主要病理改變為骨質疏鬆、骨質增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多變現為乏力、腰背痛、腿痛、甚至全身痛,極少數患者可發生畸形以致病理性骨折。

5、甲狀旁腺素偏高

人體衰老源於體內微量元素逐漸增多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自然科學家們對物質的研究不斷的有所發現和證實了新的理論,他們發現了太陽慢慢的縮小(10萬年縮小約0.1厘米)。最後熄滅的原因,是由於太陽內不斷的發生聚變,使大量的能量不斷地向空間放出,造成太陽內的氫離子不斷減少,重元素越來越多,使太陽最後停止發光。自然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使太陽永遠發光的辦法,他們認為宇宙的一切物體都在發生聚變。我們認為人體也是一個物體,也在慢慢地發生聚變。目前生命科學也進入了分子階段的研究。眾所周知,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而細胞是由分子組成的,人體總量99.95%是氫、碳、氮、氧四種基因元素,含量大於0.01%(100毫克/千克體重)元素有:鈣、磷、鎂、鈉、鉀、氯、硫共7種為常量元素,含量小於0.01%的為微量元素,目前確認對人體有價值的共14種:即鐵、銅、鋅、鈷、錳、鉻、硒、釩、碘、氟、硅、鎳、錫、鉬。由此我們把組成人體的分子分為三部分,即:基因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又分為有利人體生命的(現已發現十四種)微量元素和對人體有害無利的(鉛、鈾、鈈等等)微量元素兩部分,有利人體的微量元素過量可在體內與其它元素發生聚變結合,可形成對人體有害的微量元素,使體內有害的微量元素增多,它的增多標志著人的衰老。微量元素是人體內的重元素。我們在對人體的研究中發現,人的衰老,是由於人體內的微量元素的不斷增多而引起的。我們通過在臨床化驗檢查中發現,兒童體內的微量元素最少,以次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最多,由此我們認為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微量元素也在增多。微量元素的增多,標志著人要衰老的象徵,這一理論我們有研究數據,但數量較小,由此微量元素是人體內的衰老劑。這一發現,對揭開生命科學的奧秘起著重大的意義。對研究延長人類的生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根據這一發現,已研製成了減少體內微量元素的食品。這種食品可通過A物質在體內的增多,使微量元素的原子核內的某些中子脫離原子核,還原成常量元素,從而降低體內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是極為微小的,人們食用的食物、水和吸入的空氣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人體的自身聚變也可產生少量的微量元素,這些遠遠滿足了人體的需要量,微量元素原子核內的中子多、質子少、含電量低(即能量較低),它們具有放射性,可放射X射線和α、β、γ射線,這些射線對人體細胞是有害的。如果把微量元素列入營養素,加入食物中,不經過臨床化驗檢查,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盲目的食用,可引起微量元素過量,他們的過量可使人體細胞受到這些射線的損害,這些射線可影響組成細胞的基因元素:氫、碳、氮、氧和常量元素的原子核內的質子的含電量,使細胞的生物電量和能量降低,從而降低了細胞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體免疫力低下和引起某些疾病及影響基因元素的質量,和影響常量元素的含量。如鋅過量,會使體內的膽固醇代謝紊亂,產生高膽固醇血症,繼而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鐵過量可引起皮膚發黑等。碘過量可引起近視、精神障礙、高碘性甲狀腺腫大。錳過量,可引起面具樣表情、流涎、肌張力減退等。鈷過量可發生紅細胞增多症、血糖升高等等。因此微量元素決不能當營養素來食用,以免引起過量出現不良後果。微量元素只能做為葯物來使用,使用時必須經過臨床化驗檢查。如缺乏時,才能使用,待正常後,不能再用。如果把微量元素加入食品中,對未成年人是一種衰老劑和毒品,對成年人來說是在服毒。是對人的一種慢性毒殺。
碘是人體的微量元素之一,人體碘過量可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兩者可相互影響,目前,據某些精神雜志上統計,中國人有精神障礙的人很多,100人中就有一個,即1%的人有精神障礙症狀,我們認為這些人和經常食用加碘鹽有一定的關系,因為碘在體內過量,可引起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增加,並抑制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素(PTH)減少,甲狀旁腺素是調節體內鈣、磷平衡的,在正常情況下,鈣偏高於磷,甲狀旁腺素減少和降鈣素增多,可使血鈣降低,可引起易激動、乏力、失眠、興奮、多語、精神緊張等精神障礙症狀,我們對精神障礙的病人進行了化驗檢查,發現他們血鈣都偏低,血磷偏高的趨勢。由於碘過量,使血鈣降低,可使眼睛的睫狀肌發生痙攣和萎縮而引起近視,嚴重者可引起碘甲亢症。目前我國的青少年近視率達87%以上,這和食鹽中加碘是有一定關系的。鋅可以和鈣爭奪細胞膜上的蛋白體,因鋅比鈣的質量重,容易和細胞膜上的蛋白體結合,結合後不易分離,使鈣流失更加嚴重。食鹽是我們天天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之一,目前,我們普及鹽中加碘,我們認為是錯誤的。因為,這種廣泛沒有目標的預防克汀病和單純性甲狀腺腫這種罕見病(地方病),對大多數正常人是有毒害的。另外,還有鐵、鋅、錳、硒、銅等微量元素在市場的食品中含有,目前已發現市場上賣的奶粉、某些飲料和保健品都含有微量元素,食物中本來就含有天然的微量元素,我們認為不必要在食品中再加微量元素,如懷疑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應到醫院去檢查,如缺乏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補充。我們建議應該停止在食鹽中加碘、加鋅和食品中加微量元素,避免盲目的攝取過量的微量元素,出現不良後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疾病發生,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
關於缺碘可引起兒童腦損傷(克汀病)和單純性甲狀腺腫大,這些人一般存在於缺碘地區,這些病人在缺碘地區也是數量極少的,我們可以在這些地區改變他們的土質。這些地區不要使用磷肥,因為磷肥內含有大量的鈣,鈣可以影響植物細胞對碘的吸收,使植物含碘量降低。在這些缺碘地區多用一些含氮的化肥,以降低土質內鈣的含量,從而提高植物中的含碘量,這樣就消滅了缺碘地區的缺碘問題,從根本上給予了防治缺碘病的發生。
另外,我們對克汀病和單純甲狀腺腫,它們的發病機制,我們認為:人體內(孕婦和嬰兒)鈣離子升高——可影響體內碘的吸收和利用——造成T3、T4生成減少——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使生長素活性降低——減少了體細胞和腦細胞對鈣離子的利用,鈣離子利用減少,可引起神經遞質傳遞受阻,如乙醯膽鹼受阻等,使人出現痴獃等,對體細胞可引起生長發育減慢,出現低矮,引起克汀病,所以碘缺乏可造成克汀病和單純性甲狀腺腫的原因,是由於鈣升高的結果。由此,孕婦和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如不缺鈣,不要亂給予補鈣,總之,人體內缺什麼,補什麼,不要亂用常量元素和補微量元素。如不缺微量元素,亂補微量元素,是一種慢性毒殺。
註:關於鹽中加碘2005年5月24日把本稿已寄國家衛生部,衛生部回信告知,從2005年9月1日起在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等高碘地區停止供應加碘鹽。我市已接到國家通知,不加碘鹽已在我市上市

6、骨質疏鬆病人缺鈣,經血液檢查甲狀旁腺激素徧高,可以吃骨化三醇嗎?

目前已有多種葯物應用於骨質疏鬆症,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如飲食鈣量不足者,可服用鈣片補充。目前常用的鈣片劑型很多,用葯應遵醫囑,病情較重的不能單用鈣劑,應配合其他葯物治療。維生素D有利於鈣質吸收,也可選用活化維生素D,對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7、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有哪些?

1、增齡、老化:老年人更易患本病;
2、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絕經後或中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腺功能減退,均可導致骨量丟失、骨量發育不良;
3、疾病因素:不同器官、系統疾病均可影響骨健康,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慢性肝臟疾病、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影響骨健康。

8、骨質疏鬆

與甲狀旁腺素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