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骨質疏鬆走路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骨質疏鬆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遭到破壞造成骨骼脆性增加,這就很容易造成骨折。骨質疏鬆大多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因此患有該症狀的老年人平常走路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
患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慢,鞋子要穿軟底的。患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很容易出現骨折,穿軟底鞋可以增加腳基礎地面的柔軟性。走路慢可以避免身體骨骼有大幅度震動,而且走路時間也不宜過長。
患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平常一定要多補鈣,多吃些鈣片或者含鈣豐富的食物。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劑,它是人體骨骼的重要元素,還能保持軟組織的韌性和彈性,使人的身體不容易受傷。老年人注重補鈣可以減輕骨質疏鬆的症狀,讓身體變得強壯。
患有骨質疏鬆的老人一定要做適量的運動,這樣才能緩解骨質疏鬆的症狀。有的老年人覺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就不敢做運動,平常幹啥事都小心翼翼的,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運動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增強骨骼的硬度以及增加身體的平衡性。
患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可以進行如下運動:力量的訓練,比如:水中行走、舉啞鈴等等;有氧運動,比如:漫步、爬樓梯等等;柔性的運動,比如:打太極、簡單體操等等。通過這些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病情,讓老年人的身體變得健康強壯。
2、老人得了骨質疏鬆症可以做哪些運動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3、老年人得了骨質疏鬆,應該怎麼運動
您好,如果老年人有骨質疏鬆,一般需要避免負重,避免碰撞,也避免過度勞累,所以建議該人群適當增加日曬,進行輕松的可以持續相對時間適中的運動,例如漫步走(散步)、耍太極,還有不大劇烈的廣場舞等都是合適的,但要注意量力而行。
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4、老年人骨質疏鬆需要怎麼運動鍛煉
有氧運動是關鍵。多次數,又不會因為枯燥而減少運動量,既鍛煉,如果歲數稍大,可以考慮攜帶寵物鍛煉。遛鳥,溜狗小運動量
5、勤鍛煉,老年人卻還是骨質疏鬆,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不宜鍛煉過多,然後吸收變差了,需要換一種補鈣的方式。
6、怎麼才能預防老人的骨質疏鬆?
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人們稱「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靜悄悄的流行病,是因為它的發生、發展都在無聲無息中進行著,沒有明顯的症狀,極易被人們忽視,當已經出現骨折(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為胸椎、腰椎、髖部、腕部)的時候,再進行防治為時已晚。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病,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結構破壞為特徵,進而導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該病的特徵是骨強度的損害,骨折的危險性增加。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確定為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後的第二個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還沒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骨質疏鬆症的危害骨質疏鬆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費用和低生活質量。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嚴重後果是骨折,因為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的幾率,患者可因劇烈咳嗽或汽車的顛簸而發生骨折,嚴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輕輕一碰、一扭都會發生骨折,並可能因骨折而造成壓迫神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甚至癱瘓。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常見的是椎體、髖部和前臂等,其中以髖骨骨折造成的後果最為嚴重。美國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當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發生後的1年內,約有1/5的患者死於肺炎、血栓等各種並發症,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僅有1/4能夠恢復到骨折前的健康水平。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早期的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的症狀,不易被人們發現。當骨量丟失12%以上時才會出現腰肌酸軟、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長管骨隱痛、乏力畸形等症狀,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症狀時應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為主,並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時疼痛減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並有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疼痛加重的現象。
2、身高減少,出現駝背。由於骨質疏鬆會造成脊椎壓縮變形、前傾、背曲加劇,所以會出現身高減少,形成駝背。
3、骨折。主要表現為脊柱壓縮性骨折、前臂骨折和髖骨骨折等。下面介紹一種自測自評骨質疏鬆症的簡單方法:男性年齡在50歲以上,女性年齡 40歲以上記1分;缺乏體育鍛煉記3分;長期卧床記4分;婦女停經在 2年以內記1分,2~5年記3分,5~10年記4分,10年以上記5分;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者記3分;出現身高變矮者記3分;經常服用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激素者記5分;生長期鈣攝取不足記2分;嗜酒、吸煙記1 分。
各項分數累計達到10分或10分以上,則提示有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以免延誤病情。目前,對骨質疏鬆症診斷的標準是以人體骨密度(BMD)的測定數據為依據的,具體的檢測方法有單光子吸收法(SPA)、雙光子吸收法(DPA)、雙能量X線放射檢查 (DEXA)、定量計算機斷層掃描(QCT)及超聲定量法(UQS)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檢測。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1、飲食預防合理膳食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於鈣參與骨的代謝,是形成骨的重要營養元素,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鈣的補充是有效的預防措施。眾多研究證實,在兒童期或青春期進行補鈣能夠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1)攝取食物中的鈣比補充鈣劑更有效。含鈣量高的食物有牛奶、奶製品、豆類、芝麻等。
(2)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參與骨重建的調節。動物肝臟、奶油、蛋黃、魚子、海魚及魚肝油等含量較多。(3)適量的蛋白質攝入有助於鈣的吸收,過高過低均不利。大豆蛋白的攝入有利於鈣的吸收,特別是大豆中含有異黃酮,有較好的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作用。
2、運動預防運動鍛煉是通過肌肉張力的機械應力刺激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和骨重建,可以維持或增加骨量,而且增加骨的彈性。中年時期運動可對機體產生多方面的益處。
老年時期運動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以改善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跌倒的風險。(1)運動方式:走路、慢跑、體操、跳舞、騎車、球類運動等。(2)運動強度:以心率+年齡=170次。
(3)運動時間:20~30分鍾,每周3~5次。
(4)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3、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骨質疏鬆症有益。吸煙、酗酒、喝濃咖啡均可增加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啤酒比其他酒類對髖關節骨折的影響更為顯著。
(1)一級預防:強化全民健康教育,增強防治意識。從青少年起就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適當運動鍛煉;不吸煙,少飲酒,少喝濃咖啡、濃茶和碳酸飲料;適量地攝入蛋白質。
(2)二級預防:對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開展骨密度檢測,對確有明顯骨量丟失及骨質疏鬆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性防治。加強防跌、防碰等措施,積極預防骨折。
(3)三級預防:對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或已骨折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治療,並進行各種康復訓練,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7、有哪些運動適於中老年人防止骨質疏鬆?
中年以後肌肉力量逐漸減弱,如果注意經常運動,可使肌肉變得粗壯有力,使骨質加厚加固,減輕骨質丟失,防止骨質疏鬆。
怎樣進行運動,不必強求一致也不必有特定的場所,可以根據個人環境和條件進行。比如能在早晨到花園或空地鍛煉後上班,積極參加工間操,也可在坐或站立工作約2小時後稍走動一下,用力伸展四肢及轉動身體幾分鍾。運動動作要先簡後難,由靜到動,再由動到靜,最後形成一套有節奏的動作,堅持一段時間再增加新的動作。有條件的婦女可參加練拳、舞劍、打球、跳舞等活動,但都要姿勢正確並持之以恆,並要量力而行,達到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如果感到頭暈、胸悶、心慌、氣短或非常疲勞,就應停下休息,以後縮短運動時間或換其他較輕的動作。
老年人在做體育活動時要輕、慢、穩,並循序漸進,要注意:①運動要適量,運動量太小,起不到作用;運動過量,則會引起身體損傷。運動量的適宜程度可用心率來測算,對一位70歲左右的無病老人來說,目標心率應定為100~120次份,最好維持15~20分鍾。②鍛煉應安排在光線充足的時間和地點,許多老人視力不良,如果晨起太早,光線亮度不足,容易跌倒發生骨折。還要選擇好運動場所,應以熟悉的環境為宜,需要時應有人陪伴。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很多,如醫療保健操、太極拳、室內康復自行車、散步等。別看散步簡單,它對身體的益處並不平常,散步時也要講點方法,散步時要注意:①散步前應全身放鬆,調勻呼吸。②散步應從容和緩,百事不思,可使大腦解除疲勞,益智養神。③步履要輕松,猶如閑庭信步,周身氣血可暢達,能取得較好的鍛煉效果。④散步要根據體力,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做到形勞而不倦。步行也是很好的活動,在散步的基礎上,進一步可以進行步行鍛煉。
鍛煉身體應保持經常,但對老年人來說,要注意自身的特點,切不可操之過急,運動過量、過急或一次運動時間過長都會影響身體。如果覺得疲乏、食慾和睡眠不佳,可能是運動過量,要及時調整或暫停運動,疲乏緩解後,再開始正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