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患者可以補鈣嗎

骨質疏鬆患者可以補鈣嗎

發布時間:2020-10-21 11:53:04

1、骨質疏鬆要長期吃鈣片嗎

骨質疏鬆症的葯物治療包括三個部分,其中之一是補充鈣劑。根據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現有的膳食能夠提供的鈣還不能滿足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需要,因此,患者每天還需要補充600~800毫克的鈣劑。這就是通常所說「吃鈣片」的理論基礎。

除了鈣劑,第二類葯物就是維生素D,尤其是活性維生素D。現在醫學界對維生素D的認識是,它不僅是鈣磷代謝的重要調節因素,而且對老人的神經肌肉協調非常重要,甚至有些醫生已經把維生素D的地位上升到同人體激素一樣的高度了。鈣劑和維生素D在骨質疏鬆症的葯物治療中都屬於基礎治療,一般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類葯物就是對參與骨代謝的成骨細胞(使骨量增加)、破骨細胞(使骨量減少)的功能進行調節。具體來說,就是促進成骨或是抑制破骨的葯物。在臨床上,主要是以阿侖膦酸、唑來膦酸等為代表的雙膦酸鹽類葯物,還有降鈣素、雌激素調節劑等抑制破骨的葯物,以及甲狀旁腺素片等促進成骨的葯物。這些葯物在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中起主要作用,一般都要長期使用,需要患者嚴格依照醫囑,規律服葯,按期復查。

所以,「吃鈣片」只是規范抗骨質疏鬆治療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有限的。國外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按時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規范服用抗破骨或促成骨的葯物,對於預防骨折來說仍是無效的。所以,老人吃鈣片沒有錯,但要靠它來治療骨質疏鬆症,則是遠遠不夠的。骨質疏鬆症是一隻安靜的猛獸,必須要認識它、了解它,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武器,才能馴服它。

2、骨質增生病人可以補鈣嗎?

骨質增生,俗稱長骨刺。有人認為,骨質增生患者和預防骨刺的人應少吃高鈣食品,控制鈣質的攝入。然而有網友稱:骨質增生其實是缺鈣的表現,需要多吃高鈣食品。那麼,骨質增生患者究竟能不能補鈣?其病因到底是什麼呢?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介紹:「骨質增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類疾病。它是人體在老化過程中的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從醫學上講,骨質增生是骨骼為了穩定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其實骨質增生是非常普遍的。我們有過統計,在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百分之八十的男性都會出現骨質增生。除此之外,有些職業,例如伏案工作者、教師,因為長期低頭工作或看電腦,會出現頸椎的骨質增生。運動員、重體力工作者,會出現腰椎和腿的骨質增生。另外長期熬夜的人,因為過度疲勞,也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產生骨質增生。除此之外,骨質增生還跟飲食、飲水、種族和基因等多個因素相關。」
看來骨質增生主要是由於骨骼勞損老化,身體為了穩定的滿足長時間或高強度活動,而造成骨質增生。那麼,對於已經長了骨刺的患者來說,再補鈣會不會導致增生更加嚴重呢?

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解釋:「骨質增生的患者是完全可以補鈣的。有人可能會認為,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因為鈣吃得過多而導致的,所以不敢多補鈣,擔心再補鈣會導致病情加重。事實可能恰恰相反,骨質增生的病人,如果做身體檢查,很可能是缺鈣的。臨床上經常出現,骨質增生的病人同時也患有骨質疏鬆,也就是缺鈣狀態。因為缺鈣會導致骨骼的形狀、結構包括功能受影響,從而導致關節的功能受影響,反倒更容易促進骨質的增生。所以說,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完全可以補鈣,而且需要補鈣的。」
醫生還強調,雖然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但並不是補鈣就會讓骨骼繼續生長。在骨質增生患者中,中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很多骨質增生的患者往往還伴有骨質疏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補鈣而左右為難。那麼,骨質增生的患者應該怎樣防治和減緩增生呢?

韋說:「首先要控制肥胖,過重容易導致骨質增生。第二,調整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不要保持一個姿勢久坐,否則一部分肌肉或骨骼會過度勞累,導致增生。第三是注意飲食,我們發現,B族維生素的攝入與骨質增生有關。B族維生素的缺乏,會加重骨質增生的發展。另外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我們有不同的建議。對於年輕人,我們建議不要過度勞累,不能過度運動。而老年人恰恰相反,老年人的筋骨並不強壯,肌肉容易萎縮,這時骨骼會發生增生來替代肌肉的作用。因此對於老年人,我們建議做適量的體育訓練,增加軀干肌和四肢肌的肌肉力量,做保護骨骼的一些運動,可以減少骨質增生。」

醫生還提醒,雖然骨質增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會轉化為病理性的疾病。如果增生的骨質對周圍神經、血管及其他結構造成壓迫,就應當及時就醫,盡早治療。

受訪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

3、骨質疏鬆只補鈣不可以嗎?為什麼要使用骨肽?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骨病,是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當骨組織中的骨吸收活動強過骨形成活動就會導致持續發展的骨質疏鬆。
無論是運動、飲食攝入還是葯物治療,都是希望加強骨形成、逆轉骨吸收,而加強骨形成僅僅補充足量的無機鈣是不夠的,還需要骨膠原蛋白作為黏合劑,才能將鈣鎖住,只有鈣和骨膠原蛋白同時、足量補充,才能滿足加強骨形成的營養需求。
骨肽口服液中含有充足的骨膠原蛋白肽和葡糖酸鈣,另輔以維生素D等成分,可充分滿足骨質疏鬆人群每日的營養需求,加速骨形成,幫助對抗骨質疏鬆。

4、年齡大了容易骨質疏鬆, 喝牛奶補鈣真是最好嗎?

總體來說,喝牛奶對補鈣還是好的。
奶類是鈣和磷的天然寶庫,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一系列促進鈣吸收的因子,保證乳鈣能夠為機體所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奶類被公認為膳食鈣的優質來源。美膳食指南顧問委員會等權威機構均指出,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來說,奶類及其製品對促進骨骼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與補鈣制劑相比,來自奶製品的鈣更易於吸收,對骨密度的增加或保持作用更為持久。大量研究表明,日常攝入充足的奶製品來源的鈣,能夠在機體骨骼發育成熟之前使骨密度達到一個較高的峰值水平,從而有效對抗隨年齡增長的骨質流失以及由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所以要培養兒童和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飲奶習慣,確保骨骼和牙齒充足的鈣質積累)。
對於中老年人群,特別是絕經後婦女,由於機體激素水平的改變,骨吸收作用增強,膳食鈣攝入不足會加速骨質的流失。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絕經後女性更需要提高奶類攝入。尤其攝入一些有機的牛奶,從安全到口感到營養都是更好的選擇。個人比較信賴伊利金典有機奶,優質鈣和蛋白質的含量高,可溯源在業內做的比較好,真正能讓你看到一杯奶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過程。其實伊利一直在產品品質上很下功夫。比如,伊利的質量標准企標線比國標線高50%,內控線又比企標線高20%,比國外還嚴苛,要不然也不會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還能連續十三年成為奧運的合作夥伴。

5、補鈣就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不能。 沒有治療作用。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勵骨質疏鬆症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後婦女每天 1,000~1,500mg,65歲以後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症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葯物治療
有效的葯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於治療和阻止骨質疏鬆症發展的葯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葯,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葯,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 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於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 建議絕經後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於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症狀。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對於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鬆症男性患者,給予睾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葯。③睾酮 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於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睾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葯需監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測肝功能、血常規以及膽固醇;如出現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葯。用葯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選擇。
(2)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該類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樣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質疏鬆、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這類葯物有雷洛昔芬,為非類固醇的苯駢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動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髖部的BMD,能使椎體骨折的危險性下降40%~50%,但療效較雌激素差。絕經前婦女禁用。
(3)二磷酸鹽類 二磷酸鹽類是骨骼中與羥基磷灰石相結合的焦磷酸鹽的人工合成類似物,能特異性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並增加骨密度,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清楚,考慮與調節破骨細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關。禁用於孕婦以及計劃懷孕的婦女。第一代命名為羥乙基膦酸鈉稱依替膦酸鈉,治療劑量有抑制骨礦化的不良反應,因此主張間歇性、周期性給葯,每周期開始時連續服用羥乙基膦酸鈉2周,停用10周,每12周為一個周期。服用羥乙基膦酸鈉需同時服用鈣劑。
近年來不斷有新一代的磷酸鹽應用於臨床,如氨基二磷酸鹽(阿侖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鈉)、氯瞵酸(氯甲二磷酸鹽)(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納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強,治療劑量下並不影響骨礦化。阿侖膦酸鈉(商品名福善美)證實能減輕骨吸收,降低脊柱、髖骨以及腕部骨折發生率達50%,在絕經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質激素相關的骨質疏鬆症。
(4)降鈣素 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對於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適用於二磷酸鹽和雌激素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國內常用的制劑有降鈣素(Miacalcin,鮭魚降鈣素)和依降鈣素(益鈣寧)。降鈣素有腸道外給葯和鼻內給葯2種方式,胃腸外給葯的作用時間可持續達20個月。
(5)維生素D和鈣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如羅蓋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維生素D較單純服用鈣劑更能降低骨質疏鬆症患者椎體和椎體外骨折的發生率。另有維生素D和鈣的聯合制劑可供選擇,治療效果比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體和髖部骨密度,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每天小劑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樂定(Tridin)的有效成分為單氟磷酸谷氨醯胺和葡萄糖酸鈣,與進餐時嚼服。本葯兒童及發育時期禁用。
對於接受治療的骨質減少和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建議每1~2年復查BMD一次。如檢測骨的更新指標很高,葯物應減量。為長期預防骨量丟失,建議婦女在絕經後即開始雌激素替代治療,至少維持5年,以10~15年為佳。如患者確診疾病已知會導致骨質疏鬆,或使用明確會導致骨質疏鬆的葯物,建議同時給予鈣、維生素D以及二磷酸鹽治療。
5.外科治療 只有在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以後,才需外科治療。

6、補鈣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當然了,補鈣從食補和葯補雙管齊下,效果最佳,平時飲食補鈣 宜多吃花生、菠菜、大豆、魚、海帶、骨頭湯、核桃、蝦、海藻等食物。
鈣之緣,含鈣高含維生素D,易吸收,口感好,見效快,且安全無胃腸剌激。補鈣時同時一起補充第三代蛋白鋅,單一補鈣容易導致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礙,反而影響鈣的吸收不全面。和蛋白鋅一起就非常有利於鈣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第三代鋅硒寶蛋白鋅:生物態鋅,以蛋白鋅為代表。蛋白鋅,從蛋白提取,鋅的含量很低,幾乎和食物的含鋅量相當,絕對安全,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可飯前服用。它的活性高,可有效促進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且不會拮抗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從而最終達到使人體從膳食來補充各種營養素的效果。
睡前喝杯牛奶更加有利鈣吸收鞏固.「食補葯補」雙管齊下,最終形成食物補充的良性循環,徹底改善缺鈣症狀。

7、骨質疏鬆要補鈣嗎?

骨質疏鬆當然要補鈣,但補鈣的途中也應該適當的補充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等,下面我給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因為骨質疏鬆和補鈣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所以患者應該經常地攝入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蝦米、魚、動骨等。
骨質酥鬆鈣質不足就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常規的補鈣方法可以預防此病的發生,但是嚴重者還需要服用碳酸鈣劑。
骨質疏鬆單靠補鈣遠遠不夠的,治療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戒煙、酒、咖啡,因為煙、酒、咖啡以及飲食口味太重都會阻礙到體內對於鈣質的吸收,導致鈣質吸收障礙。
骨質酥鬆患者吸煙會影響骨質的高峰的形成。過量的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濃茶會增加尿鈣的排泄,影響體內對於鈣的吸收和利用,當然攝入過多的鹽和蛋白質也會增加鈣的流失,因此上述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

8、骨質疏鬆,用哪種補鈣方式最好?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與骨質疏鬆患者可以補鈣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