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症的表現?
病情分析: 你好,這個骨質增生的話,那麼還是注意一下,這個能夠引起疼痛不適,這個檢查一下,建議可以用些葯物,吃上 指導意見: 加強營養,高蛋白飲食,這個可以用些活血葯物吃上,還有,這個可以用些理療,理遼選<尋※ 唂※風※膏>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不少人感冒後到葯店購買中成葯進行自我葯療。看到琳琅滿目的感冒類中成葯,一些人不是跟著廣告走,就是望文生義,結果起不到治療作用。面對這些顧客,葯店葯師應熟悉中醫對感冒症狀的分型,向患者對症薦葯。
中醫將感冒分為三種類型,即風寒型、風熱型和暑濕型。風寒感冒的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時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顯,舌不紅,苔薄白而潤。風熱感冒的特點是發熱重,惡寒輕,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邊尖紅,苔薄黃。暑濕感冒多發於夏季,冬季少見。
針對這三種感冒類型,感冒類中成葯也分為風寒感冒葯、風熱感冒葯、暑濕感冒葯。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葯有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沖劑)等;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葯有風熱感冒沖劑、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銀柴沖劑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風熱和風寒混雜表現,病人依類型選葯比較困難,如果自我葯療,根據症狀選葯比較方便。
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發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發熱38℃以上,可選用羚翹解毒丸。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里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乾、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者,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丸;久咳痰少、口乾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而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並伴胸悶時,葯師應建議患者到醫院看中醫,吃一些湯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漿了。
2、硫酸氨基葡萄糖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3、羥脯氨酸和脯氨酸的不同
羥脯氨酸可由脯氨酸羥化而來,是由結締組織蛋白質(如膠原和彈性蛋白)水解所得的一種氨基酸,約占膠原重量的14%,其他蛋白質中罕見。
二者都是不參與轉氨基的氨基酸
4、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5、骨質疏鬆症發病的原因是什麼?
1.內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個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
6、骨質疏鬆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7、骨質疏鬆是什麼 20多歲 會有嗎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
病因
引起中老年人骨質丟失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近年來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認的事實。
(2)隨年齡的增長,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致使骨代謝紊亂。
(3)老年人由於牙齒脫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納差,進良少,多有營養缺乏,致使蛋白質,鈣,磷、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4)隨著年齡的增長,戶外運動減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骨疏鬆症與維生素D受體(VDR)基因變異有密切關系。
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檢查
退行性骨質疏鬆症診斷需依靠臨床表現、骨量測定、X線片及骨轉換生物化學的指標等綜合分析判斷。
1.生化檢查:測定血、尿的礦物質及某些生化指標有助於判斷骨代謝狀態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對骨質疏鬆症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1)骨形成指標。
(2)骨吸收指標:1)尿羥脯氨酸。2)尿羥賴氨酸糖甙。3)血漿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4)尿中膠原吡啶交聯(PYr)或I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礦成分的檢測:1)血清總鈣。2)血清無機磷。3)血清鎂。4)尿鈣、磷、鎂的測定。
2.X線檢查:,X線仍不失為一種較易普及的檢查骨質疏鬆症的方法。
3.骨礦密度測量:
(1)單光子吸收測定法(SPA)。
(2)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
(3)定量CT(QCT)。
(4)超聲波(USA)。
治療
(一)葯物治療:
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屬高代謝型,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亢進引起骨量丟失,因此應選用骨吸收抑制劑如雌激素、降鈣素、鈣制劑。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增齡老化所致調節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應用骨形成促進劑,如活性維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鈣制劑、氟化劑和維生素K2等。
1.雌激素:是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首選葯物。(1)雌二醇1-2mg/d。(2)乙烯雌酚0.25mg/每晚。(3)復方雌激素0.625mg/d。(4)尼爾雌醇2mg/半月。(5)利維愛。
2.降鈣素:(1)降鈣素。(2)益鈣寧。(3)密鈣息。
3.Vir D:(1)羅鈣全。(2)阿法骨化醇。
4.鈣制劑:(1)無機鈣:1)氯化鈣。2)碳酸鈣。3)碳酸鈣。(2)有機鈣:1)葡萄糖酸鈣。2)乳酸鈣。3)門冬氨酸鈣。(3)活性鈣。(4)鈣爾奇D。
5.雙磷酸鹽:(1)氯甲雙磷酸二鈉。(2)羥乙基二磷酸鈉。
6.異丙氧黃酮。
8.中醫葯。
中華醫學會上海骨質疏鬆學會主任委員、上海華東醫院骨質疏鬆中心教授朱漢民20日公布一項調查結果:我國2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為11.5%,其中男性為4.3%,女性為18.7%。
朱漢民在2007國際骨質疏鬆——骨與關節大會上介紹說,這項調查的范圍是我國9個省份的10個地區,主要是中東部省份的漢族人群,調查對象共7000餘例。
朱漢民說,根據以上調查數據進行標准化推測,全國有3500萬至4000萬名骨質疏鬆症患者,有108萬至120萬人骨量低下。
「我國骨質疏鬆防治任務很重。」他說,調查發現,城市居民骨質疏鬆的知曉率為60%多,但會找醫生治療的只有18%,而真正接受治療、得到治療的僅2%。
朱漢民提醒,防治骨質疏鬆症,人們要做好六件事情:一是人們要摸清家底,尤其是中年以後要檢測骨量;二是通過運動促進骨量新陳代謝,「正常人躺一星期骨量流失相當於一年的生理性流失」;三是注意骨骼營養,其中鈣、維生素D是骨骼重要的營養素,其他營養素通過膳食可得到補充;四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煙、飲酒等;五是避免進入骨質疏鬆防治誤區,如骨質疏鬆與年輕人無關、與男性無關,骨質疏鬆就吃鈣片等誤區;六是要及時治療。
專家提醒——
從小多儲存骨礦鹽
「按正常生理過程,人在30歲前是儲存骨礦鹽的時期,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礦鹽會逐漸流失。」北京積水潭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宋慧提醒人們,從小應通過合理均衡的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儲存些骨礦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