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的流行情況

骨質疏鬆的流行情況

發布時間:2020-10-20 23:03:10

1、骨質疏鬆都有什麼表現?

典型症狀
腰背疼、身長縮短、駝背、易骨折等。

常見症狀
1.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2、骨質疏鬆的危害有什麼?

「骨質疏鬆百的危害有:第一,骨頭脆性增高,容易發生骨折,常見的骨折有橈骨遠端的骨度折,髖部骨折和腰椎壓縮性骨折。第二,骨質疏鬆骨折後導致患者長期卧床內,容易產生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者會導致心腦血管意外,危及患者生命。第三,骨質疏鬆骨折,骨折後癒合緩慢容...」

3、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流行?

營養學家建議:

要增加鈣的攝入量。首先應調整膳食結構,做到全面均衡適量營養。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質形成,富鈣食品有助鈣代謝平衡,利於礦物質沉積。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又含有豐富的鈣、磷。每人每天攝入1瓶牛奶(大約含有300毫克鈣)或奶製品、一隻雞蛋和50~100克豆及豆製品,同時多食海帶、蝦皮、蝦米、海魚、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利於增加鈣的攝入量。但是,僅僅從膳食中獲取鈣,仍然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婦、乳母、絕經期婦女對鈣特殊需要的人群,最好再能長期額外補充優質鈣劑和維生素D;

要增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能刺激骨細胞活動,有利於骨質形成。有人通過平行組實驗觀察發現,絕經期婦女如果每周鍛煉3次,每次1小時,可使全身鈣量從781~876克逐漸增加到801~919克,而不鍛煉組幾乎每個病人的全身鈣量均下降。據上海華東醫院對500名老年人調查發現,活動量少或僅有少量活動的與活動量大的相比,前者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經常戶外活動,還要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食物中更多鈣。所以,經常戶外體育活動是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發生與流行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控制影響骨質形成的食品或葯物的攝入。吸煙可促使骨質的丟失,飲酒會減少鈣的攝入,增多尿鈣排泄。此外,含鋁的制酸葯、可的松、苯妥英鈉、肝素和咖啡因等葯品,都會影響骨質形成,應加以控制。

此外,還應積極治療引起骨質疏鬆症的許多內分泌疾病,如柯興氏綜合症、肢端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必要的時候,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性激素,可預防骨質過度丟失,控制骨質吸收,延緩骨質疏鬆發生。

骨質疏鬆症是老齡化社會的常見病。老年人由於骨量減少,時刻受到骨折的威脅。女性進入50歲之後,由於雌激素停止分泌而閉經,骨量急劇減少,骨質疏鬆化顯得更為突出。

在日本,骨質疏鬆症患者的人數,男性為100萬左右,女性則高達730萬,兩者相加約占總人口的6%以上。此外,在65歲以上老人中,大約30%患有骨質疏鬆症。由此看來,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研究課題。

人的骨頭,主要由以骨膠原(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基質和以鈣、磷為主要成分的骨鹽組成,並始終處於形成和破壞之中。在人的發育期和青春期,骨質形成快於骨質破壞。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骨質破壞開始快於骨質形成,導致骨密度(每一單位容積的骨鹽量)逐漸下降。由於骨密度下降,只要不慎跌倒在地,甚至扭轉身體,都會出現骨折。

骨量的減少,首先出現在脊椎、骨盆、大腿骨根部、手腕等代謝旺盛的松質骨部位,並直接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大腿骨根部骨折、前胳膊末端骨折等的頻發。其中多見於老年人的大腿骨根部骨折,往往致使患者常年卧床不起,造成回歸社會困難,成為骨質疏鬆症最為嚴重的合並症。

4、骨質疏鬆會帶來哪些並發症?

骨質疏鬆最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是1、骨折:骨質疏鬆症骨折發生多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明顯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發生骨折。骨折發生部位為胸、腰椎椎體、橈骨遠端及股骨上端。2、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3、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5、為什麼會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怎麼樣造成的?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症研討會將該症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點是骨量減少,包括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等比例的減少;骨吸收出現、骨小梁稀疏、變細甚至斷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現象;骨的脆性增加,強度下降,降低了對原有載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極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多見於絕經後,男性多在55歲後。女性發病較早且數倍於男性。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與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生活方式與機械活動也對骨密度產生較大的影響。體力活動對骨骼的影響極大,活動越多,對骨的牽拉力越強,就能促使破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有利於新骨形成。長期閑居以及各種原因的廢用,由於對骨骼的機械刺激不夠,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導致骨質疏鬆。骨折與骨病長期固定後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夠導致維生素D不足也是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因此,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防治骨質疏鬆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別是負重有氧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擇強度過大,速度過快,較為強烈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過大,易引起骨折、軟組織損傷,亦可引發心血管疾病,故在選擇體育項目之前,應做一次較全面的體格檢查,最好根據醫生的意見或建議,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要遵循循序漸進、有計劃、有規律的原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的強度一定要因人而異,如果體能較好者,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運動前應做准備活動,運動後注意放鬆運動。

6、年輕人也會得患骨質疏鬆嗎?骨質疏鬆有哪些危害?

在當今這個社會,人們患病的概率越來越高,不僅老年人會患有疾病,一些年輕人也容易患有疾病,比如骨質疏鬆。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年輕人也會患有骨質疏鬆嗎?骨質疏鬆有哪些危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鬆患者多容易發生骨折,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等呼吸功能下降症狀。

年輕人骨質疏鬆的誘因有以下七種:一、平時很少鍛煉身體,經常久坐或者久睡,身體體質比較弱;二、飲食不注意營養均衡,也沒有吃水果、喝牛奶的習慣導致身體缺乏鈣營養以及維生素;三、經常室內活動,很少到戶外曬太陽;四、飲食營養不均衡,經常食用油膩、刺激性食物或者甜食導致身體出現肥胖現象;五、生活壓力比較大,情緒經常過於焦慮、緊張;六、長時間抽煙、喝酒、喝咖啡或者濃茶;七、長時間服用激素類的葯物導致身體骨骼受到影響。骨質疏鬆的危害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它的發病率非常的高,目前全球有兩億的骨質疏鬆患者,女性明顯多於男性。第二、疼痛,骨質疏鬆的危害主要是在腰背部酸痛為主。第三、是骨折,骨質疏鬆最嚴重的並發症就是骨折。

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干物質的流失,而出現了這種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患者一定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糾正,首先每天堅持喝一些純奶,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鈣物質;其次患者要注意每天多曬一下太陽,促進鈣物質的吸收。最後,堅持每天一定量的運動。最後,祝願每個患者都可以早日恢復健康。

7、骨質疏鬆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低於正常量,致骨外形雖在,但

骨小梁稀疏,由此而引起壓縮、變形、疼痛等一系列功能障礙,稱骨質疏鬆症。單純的骨質疏鬆能否算作疾病,目前尚有不同觀點,有些學者認為是一種衰老狀態,但並不是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必然發生。一般認為,如果骨質疏鬆伴有骨折(包括顯微骨折)、明顯的腰背痛或神經症狀,應視為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特別是絕經期婦女,主要症狀是腰背痛。疼痛可因胸椎或腰椎壓縮骨折而致;也可因骨折後脊柱變形,繼發小關節骨關節炎所致;也可能是保護性肌肉痙攣或肌肉韌帶勞損所致。疼痛可在咳嗽、噴嚏、彎腰時加重,卧床休息後減輕,疼痛可沿肋間神經放射,或向腰骶部放散。有人分析骨質疏鬆症合並椎體壓縮骨折者佔44%,多發生在胸12 與腰2之間,可因輕度外傷或持重物所引起。此類骨折經卧床休息後即可痊癒,但常遺留駝背畸形。

//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情況?

8、骨質疏鬆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了,現在如何快速補救啊?

一般來講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包括:

1、調整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適當戶外運動等



2、葯物治療:包括抗骨吸收葯物和促進骨形成葯物兩大類。抗骨吸收葯物分為雌激素、雙膦酸鹽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和降鈣素四大類;促進骨吸收葯物主要為甲狀旁腺激素。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以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與骨質疏鬆的流行情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