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健康教育宣傳日有哪些
你好,宣傳內容主要是《中國公民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合理膳食、適當運動、心理咨詢、戒煙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婦女兒童保健知識;疾病預防控制知識和突發公共衛生處置常識;宣傳方式主要是在鎮衛生院內和村衛生室開設宣傳欄,組織居民上健康教育課,開展健康咨詢等活動。
(每月進行一次健康知識講座和健康咨詢活動,在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固定的宣容傳窗中一年內更新6次宣傳衛生科普知識內容,每季度播放一次由全縣統一製作的衛生宣傳影音資料。)
2、老年人骨質疏鬆是缺鈣的表現,應該怎樣正確補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09/50/article220925086.shtml 回答者:lizhonggeng - 護國法師 十四級 2-19 14:19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3、老年人補鈣的方法?
老年人補鈣可多吃以下食物來補鈣:
1.黑豆
黑豆的鈣含量豐富,每100克黑豆的鈣含量約為224毫克。
2.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3.乳酪
奶製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乳酪正是含鈣較多的奶製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每100克乳酪中的鈣含量約為659毫克,鈣含量豐富。
4.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
5.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另外,專家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
老年人如何正確補鈣,補鈣需補骨膠原蛋白
因為膠原蛋白在骨骼中構成網狀結構,負責粘住鈣質和其它營養成分來維持骨骼的韌性,是鈣的凝固劑。如果沒有足量膠原蛋白,鈣就不能固化在骨骼中,骨質疏鬆成為必然,骨質增生就是後期的症狀。
tips: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
4、6月份全國有哪些活動
截止2015年6月,全國性活動有: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內念活容動
2、全國土地日活動
3、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
4、全國愛眼日宣傳活動
5、全國海洋宣傳日
6、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
7、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
8、全國大學生攝影大賽
6月份的節日: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世界牛奶日、國際兒童電影節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無辜兒童國際日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6月6日 全國愛眼日
6月11日 中國人口日
6月12日 世界無童工日
6月16日 國際非洲兒童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20日 世界難民日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世界手球日
6月24日 世界骨質疏鬆日
6月25日 全國土地日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聯合國憲章日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聯歡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
5、治療骨質疏鬆用什麼產品效果好?
骨質疏鬆的防治
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約2億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約30%的50歲以上婦女發生過一次或多次的椎體骨折。因而,聯合國把2000~2010年定為「骨與關節的十年」,以動員世界各國對造成老年人嚴重痛苦、致殘、致死的骨與關節疾病引起廣泛關注。
但是,由於一些片面的宣傳及對骨質疏鬆症的一知半解,在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出現了不少認識上的誤區,以致影響了防治的效果。為此,本刊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質疏鬆防治中心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琪仁教授來解讀「骨質疏鬆症防治中的誤區」。
誤區之一:骨質疏鬆症就是骨頭缺鈣,只要補鈣就行了
許多人知道年紀老了要防治骨質疏鬆,但是卻片面地認為「骨質疏鬆症就是骨頭缺鈣,只要補鈣就行了」。甚至連一些醫生也這么認為。
其實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不是簡單地吃吃鈣片就能解決的。骨質疏鬆症確實是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常見疾病,它是指骨頭里的有機基質和沉積在其中的鈣鹽從骨頭里向外流失使骨量減少,骨頭外層的皮質變薄,內層松質骨的骨小梁變細、斷裂、孔隙增多,骨變得疏鬆,脆性增加,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活動所產生的身體負荷,因而容易發生骨折。由於骨丟失呈全身性,所以骨質疏鬆症患者身上任何部位的骨骼都較容易發生骨折。在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患者中,骨量減少主要發生在松質骨,特別是脊柱及橈骨遠端,故易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在老年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骨量減少累及皮質骨及松質骨,故髖部是最為常見的骨折部位。
但是,骨質疏鬆症可分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為常見,占骨質疏鬆症中的90%,為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點。它又分為兩型,I型又稱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Ⅱ型又稱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於某些疾病或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所引起的。特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一類原因不明的骨質疏鬆症,發生於青壯年或少年,比較少見。如果不進行臨床鑒別,很容易把其他疾病耽誤了。
即使是原發性的骨質疏鬆,也不是單純補鈣就完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鈣劑是骨質疏鬆的膳食補充劑;鈣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鬆症治療葯物,只能作為基本的輔助葯物。因此,首先要找出致病原因,比如,內分泌代謝原因引起的骨質疏鬆,先要控制病因,這樣骨質疏鬆才可逐漸好轉。防治骨質疏鬆一般需幾個方面同時進行:1、富含鈣的均衡飲食。2、多做戶外活動和適當鍛煉。3、葯物治療。葯物有兩大類,一類是抑制骨吸收的葯物,減少骨質的分解,使骨量減少流失。另一類是促使骨形成的葯物。目前防治骨質疏鬆的葯物主要為抑制骨吸收的葯物如雙膦酸鹽類(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納等)、雌激素、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同時,還需要補充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風險。
誤區之二:補鈣就是補鈣片
一些病人看骨質疏鬆門診,常常沖著鈣片去。門診醫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吃什麼鈣片?吃幾片?」其實,應盡可能通過膳食來達到補鈣。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有:奶類、魚類、肉類、豆類及一些海產品等。但首選是奶製品。一毫升牛奶,含有一亳克鈣,一瓶227毫升的牛奶就含有227毫克鈣;而一公斤排骨加一公斤水,用高壓鍋燒一小時,骨頭湯里其實只有10毫克鈣,大部分為脂肪。也許有人有乳糖酶缺乏,喝了牛奶會拉肚子,不習慣喝牛奶。可以先吃點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用酸牛奶和其他奶製品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吃得太咸也可以造成鈣流失。膳食中如果鈣攝入量不足,應改變膳食結構,進食富含鈣的食物,避免偏食。
我國衛生部前不久發表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指出:「全國城鄉平均每天鈣攝入量為391毫克,相當於推薦量的41%。」根據我國營養學會對不同年齡段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青少年1000-1200毫克/天、成年人800毫克/天、絕經後老人1000毫克/天計算,則均不到推薦攝入量的50%。因此每天需要補充鈣600毫克左右。膳食中攝入鈣的不足部分則由鈣劑補充。實際上所有鈣制劑的吸收率是差不多的,一般在32%左右,目前常用的鈣劑使用的鈣源主要是碳酸鈣,其含鈣量及溶解度均較高,副作用少,價格低廉。
目前我們所用的鈣劑來自不同的鈣鹽,所含元素鈣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如碳酸鈣含有40%以上的鈣元素,而葡萄糖酸鈣僅含8.9%,因此,你要補充膳食不足的300毫克鈣,葡萄糖酸鈣就要服6——7片。
誤區之三:鈣吃多了會長結石
多少年來,醫生一直告誡有腎結石的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而且對腎結石的分析也發現結石的80%是鈣質。
近些年來的研究已推翻了這一理論,醫生們提出一個正好相反的結論——增加鈣的攝入可以減少患腎結石的危險。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多吃富含鈣質食物的婦女比少吃鈣質的婦女,比較不容易患上腎結石病。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醫生連續4年跟蹤研究沒有腎結石的45510名男性,結果發現飲食中鈣攝入充足(每天平均攝入1326毫克鈣)的人比低鈣飲食(每天平均攝入516毫克)的人患腎結石的機會少1/3。1997年另一項最新的來自美國紐約的報道:對9173名婦女連續12年的調查發現,每天從食物(主要是乳製品)中攝入超過1098毫克鈣的婦女,比每天攝入少於498毫克的婦女來說,患腎結石的可能性少了35%。因此得出一個全新的結論:飲食中鈣攝入充足不但不會增加腎結石,反而會減少它的發生。醫生們認為發生結石不是因為鈣太多的緣故,而是人體中鈣代謝發生了紊亂,造成了不正常的「鈣搬家」。此時骨鈣在減少,血鈣和軟組織中的鈣卻增加了,軟組織中鈣過多地沉著可能與高血壓、動脈硬化和老年性痴呆。因此這也是人體衰老的一種表現。腎結石發生的機制是復雜的,是多原因造成的,而給予充足的鈣攝入,增加人體鈣的吸收量,刺激血鈣的自穩系統,抑制甲狀旁腺的過量分泌,最終可達到降低血液和軟組織中鈣含量,減少了結石的發生,同時又增加了骨鈣量的目的。美國國立研究院提出,每天少於2克鈣的攝入量是安全的。
誤區之四:骨折病人身在病中不知病
據統計:50%-70%的60歲-69歲老年人有骨質疏鬆,其中有75%的人從不就醫檢查治療;50歲以上的婦女,有40%的骨折是骨質疏鬆引起的。但多數骨折病人不治療骨質疏鬆,甚至連一些醫生也缺乏這個意識。
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骨折是椎體壓縮性骨折。很多人認為這是用力不當等外因造成的。其實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在逐漸丟失,椎體內部骨小梁變細、斷裂、孔裂增大增多,疏鬆的椎體就像被白螞蟻蛀空的房梁,經不起風吹雨打,稍有外力,如在提東西或彎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一下子塌陷。每節椎體向前方壓縮1毫米,即可導致脊柱前傾,身高縮短,甚至駝背。另有一些常見的骨折部位股骨上端支撐軀乾重量的股骨頸部,跌跤時習慣用手掌撐地的腕部橈骨遠端部位,以及肋骨等處。牙齒盡管不是骨骼,但它與骨骼是人體中99%的鈣的儲存處,骨質疏鬆的同樣原因也會造成牙根固定在牙槽骨中的能力,發生牙根松動,繼而發生一系列牙齒的疾病。
這些骨折病人常身在病中不知病,所以也不去檢查治療,甚至幾次骨折,造成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時,還未想到骨質疏鬆。如果我們從預防發生第一次骨折開始,就進行骨質疏鬆的防治,那麼骨折和再次骨折的風險就會大大下降。
6、2015年健康教育主題宣傳日有哪些
1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國際麻風節
2 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30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3月29日)
4 4月7日世界衛生日
5 4月15日~4月20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6 4月全國愛國衛生月
7 4月25日全國兒童免疫接種宣傳日
8 5月1日職業病防治宣傳日
9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1 全國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5月5日)
10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
11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
32 全國助殘日(5月15日
12 5月18日全國碘缺乏病日
13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母乳喂養宣傳日
14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
15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16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17 6月8日中國初保日
18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34 世界母乳喂養周(8月第一周)
19 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
20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21 9月30日國際聾人節
33 國際老人節和國際老人年(10月1日)
22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35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居室衛生日
23 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
24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29 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25 11月第一周全國食品衛生宣傳周
2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36 11月的第三個星期三世界慢阻肺日
27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傳日
37 12月5日世界殘疾日
38 12月15世界強化免疫日
7、骨折疏鬆證吃什麼能快治病好?
中醫骨質疏鬆症歸屬於骨痿、骨枯、骨痹范疇,其發病機理主要為腎虛脾虛。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藏精,腎精充足,則筋骨堅強有力,所以治療骨質疏鬆當以補腎為第一要素;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則腎精虧虛,生化乏源,筋骨失養,骨骼脆弱無力,導致骨質疏鬆,治宜補氣養血,健脾調肝;再則氣滯血瘀、寒濕凝滯,血脈痹阻,內傷正氣,精氣不得內充於骨,久則傷筋敗骨,發病骨質疏鬆,治以活血化瘀、祛濕通絡。
1、骨質疏鬆食療方:
1) 黃豆豬骨湯 : 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
製法:
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凈,切斷,置水中燒開,去除血污;然後將豬骨放入砂鍋內,加生薑20克、黃酒200克,食鹽適量,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放入黃豆繼續煮至豆爛,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劑。
功效:鮮豬骨含天然鈣質、骨膠原等,對骨骼生長有補充作用。黃豆含黃酮甙、鈣、鐵、磷等,有促進骨骼生長和補充骨中所需的營養。此湯有較好的預防骨骼老化、骨質疏鬆作用。
2)桑葚牛骨湯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製法:
將桑葚洗凈,加酒、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3) 蝦皮豆腐湯:蝦皮50克,嫩豆腐200克。
製法:蝦皮洗凈後泡發;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加蔥花、薑末及料酒,油鍋內煸香後加水燒湯。
功效:蝦皮每100克鈣含量高達991毫克,豆腐含鈣量也較高,常食此湯對缺鈣的骨質疏鬆症有效。
4)豬皮續斷湯:鮮豬皮200克,續斷50克。
製法:取鮮豬皮洗凈去毛、去脂、切小塊,放入蒸鍋內,加生薑15克,黃酒100克,食鹽適量;取續斷煎濃汁加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豬皮爛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人體的軟骨、骨骼及結締組織都具有重要作用。續斷:有強筋健骨、益肝腎等作用。此粥有利於減輕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2、骨質疏鬆患者吃什麼食物對身體好:
1)宜供應充足的鈣質。要常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2)宜供給足夠的蛋白質,可選用牛奶、雞蛋、魚、雞、瘦肉、豆類及豆製品等;
3)宜供給充足的維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謝上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應多吃新鮮蔬菜,莧菜、雪裡蕻、香菜、小白菜,還要多吃水果。
3、骨質疏鬆患者吃什麼食物對身體不好:
1)忌辛辣、過咸、過甜等刺激性食品。
2)禁煙酒。
8、世界骨質疏鬆日的發展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