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以為光補鈣和維生素D就能預防骨質疏鬆?
光補鈣和維生素D並不能完全預防骨質疏鬆
最近,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一篇天津醫院趙嘉國、曾憲鐵團隊關於「補鈣和維生素D對骨折風險影響」的Meta分析研究。
該論文為JAMA網站主頁的封面論文
結論是:鈣和維生素D補充劑並不能防止老年人的骨折或髖部骨折。不管什麼劑量、老年人什麼性別、骨折歷史、飲食中的鈣含量如何,這些補充劑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益處。這在學術圈引起一片嘩然。
這也讓百姓不禁質疑,難道這些年的鈣都白補了嗎?尤其是對老年人而言,補鈣和維生素D對預防骨折真的沒有效果嗎?日常生活中又存在哪些補鈣誤區,又該如何合理補鈣?是時候說清楚了。
什麼原因導致骨折?
骨折有很多種,有外傷性的骨折,也有骨質疏鬆性的骨折。經常遇到一些老年人,走路不小心摔倒,就發生了骨折。其實,摔倒只是誘因,引起這種骨折最大的原因是患者的骨質疏鬆。
這就要從骨質疏鬆的發病原因來講,骨質疏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鈣。其實機體的缺鈣,並不僅僅是補鈣就能解決的。機體缺鈣有三種原因:一、補鈣不足,二、吸收鈣障礙,三、鈣排泄增加。
外傷性的骨折,補鈣和維生素D並不能預防。補鈣僅僅是解決了第一種原因,而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不僅要攝入足量的鈣,還要能很好的吸收,減少鈣流失,這就需要抗骨質疏鬆的葯物,結合鈣片一起吃。
補鈣的幾種誤區
補鈣增加結石風險,或結石患者不宜補鈣
其實,大部分的泌尿系統結石都是由草酸鈣引起,而醫生建議補充的是碳酸鈣,合理服用碳酸鈣不僅不會引發結石,而且在人體內會使草酸鹽脫離,反而會抑制結石產生。草酸鈣主要存在於綠葉蔬菜,如菠菜等,建議先用開水焯一下再食用。
高血壓病人服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時,不建議補鈣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是高血壓治療中一類非常重要的葯物,許多高血壓病人都在服用,但是補鈣與服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並不矛盾。相反,正確、有效地補鈣反而會使血壓下降。
多喝骨頭湯、多吃蝦皮可以補鈣
受腸道環境影響,鈉鹽、高蛋白和油脂類的食物都會抑制鈣的吸收。所以,對於要補鈣的中老年人來說,注意飲食清淡。
骨頭湯雖然鈣含量很高,但是由於膽固醇含量也過高,大大影響了鈣的吸收,所以喝骨頭湯補鈣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蝦皮屬於弱鹼性食物,而鈣在弱酸環境下吸收最好。大量吃蝦皮容易在腸道內形成弱鹼性環境,反而不利於鈣的吸收。
認為補鈣越多越好
其實,補鈣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個限度。我國規定各年齡組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2000mg,也就是說每 人每日不能超過2g,否則就可能造成不良反應。
如何合理補鈣?
合理膳食
平時注意多攝入含鈣高的食品,如適當多吃奶與奶製品、豆類、硬果、蝦皮、小魚、小蝦、綠色蔬菜、海帶、紫菜等含鈣高的食物。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最好有維生素D參與,鈣才能很好的被吸收和利用。
骨質疏鬆葯物
對於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除了基本補充劑,還需要補充一些抗骨質疏鬆葯物。主要有抑制骨吸收葯物和促骨形成葯物。
總之,我們不能否認補鈣和維生素D在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中的作用,但對於骨質疏鬆患者,單純補鈣和維生素D,骨折的發生率很難降低。需要同時結合抗骨質疏鬆葯物一起服用,方能有效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
2、骨質疏鬆要補鈣嗎?
骨質疏鬆當然要補鈣,但補鈣的途中也應該適當的補充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等,下面我給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因為骨質疏鬆和補鈣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所以患者應該經常地攝入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蝦米、魚、動骨等。
骨質酥鬆鈣質不足就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常規的補鈣方法可以預防此病的發生,但是嚴重者還需要服用碳酸鈣劑。
骨質疏鬆單靠補鈣遠遠不夠的,治療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戒煙、酒、咖啡,因為煙、酒、咖啡以及飲食口味太重都會阻礙到體內對於鈣質的吸收,導致鈣質吸收障礙。
骨質酥鬆患者吸煙會影響骨質的高峰的形成。過量的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濃茶會增加尿鈣的排泄,影響體內對於鈣的吸收和利用,當然攝入過多的鹽和蛋白質也會增加鈣的流失,因此上述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
3、骨質疏鬆吃鈣片有沒有用?
骨質疏鬆吃鈣片有用的。
補鈣能夠增加血鈣濃度,增加血鈣濃度就會刺激降鈣素的合成和分泌,降鈣素就是一種降低血液鈣濃度的激素,其中一種作用途徑就是促進血鈣向骨組織中轉移,也就是被成骨細胞所吸收進行骨組織礦化。
但光靠鈣片來治療骨質疏鬆是遠遠不夠的。骨質疏鬆需要科學治療。還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不飲濃茶、咖啡、碳酸飲料等耗損鈣質的飲品;鈉會促進鈣的排泄,少吃鹽可以減緩鈣的流失;不食用垃圾食品。
4、骨質疏鬆,光補鈣能解決嗎?
骨質疏鬆被稱為人類健康的沉默殺手,它不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狀那麼明顯,它的變化和對身體的危害,是潛移默化、悄無聲息的。因此,骨質疏鬆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骨質疏鬆)之一。
因此,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就變得十分重要!
但是,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就是缺鈣,補補鈣就可以了,事實是這樣嗎?其實,這個觀念並不是完全正確。
盡管鈣質補充對應付骨質疏鬆症頗為重要,但還有其他的要素也同樣要考量一下。保持鎂、硼、鉀、葉酸、硫、維生素A、C、D、E、K等營養物質的均衡,對於抵抗骨質疏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還有,蛋白質也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之一。
▎飲食與生活習慣,才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重點
肉類的過多攝入、咖啡因、酒精、抽煙以及許多其他的葯物(如皮質類固醇、抗猝發症葯物或抗凝血劑等),對鈣質的吸收是有負面的影響。
健康的骨質密度也需要以來運動,運動可以促使礦物質沉積在骨頭中,尤其是腿部、臀部和脊椎。相反的,缺乏運動會加速骨質的流失。
▎預防/調理骨質疏鬆,不妨這么吃:
1、攝取大量富含鈣質的食物。如乳製品、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綠花椰菜、芥藍、海帶、海菜(海藻)、芝麻醬、堅果類等。
2、全谷類與含鈣的食物應該在不同時間攝取,因為全谷類含有一種物質與鈣結合,阻礙鈣質被吸收。睡前服用鈣質最容易被吸收,且能幫助睡眠。
3、飲食中要包含大蒜和洋蔥,以及雞蛋(如果你膽固醇不高的話)。這些食物含有硫,是健康骨骼需要的東西。
4、進入更年期的女性,不妨每日堅持攝取適量的大豆製品。
5、避免含有磷酸的飲料、咖啡因、濃茶、煙、精製糖、鹽,這些食物可能抑制鈣的吸收。
6、避免攝入過量含磷的食物。如紅肉類(如豬、牛、羊肉),酵母菌含有豐富的磷,在體內會有與鈣競爭,被身體吸收的機會。
7、每天堅持曬太陽,使身體內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8、每天保持適量運動,有利於礦物質在骨骼中的沉積。
總之,要想使我們的骨骼變得更「堅固」,不想讓它變為「豆腐渣」,膳食中多吃能增進骨骼營養的食物,做到食物多樣化,豐富骨骼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作者:李曉麗,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5、天天補鈣 為何還會骨質疏鬆
骨量越少 越易骨折彎一下腰、打一個噴嚏就能骨折,這事要在以前,60多歲的劉老太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直到這事發生在她自己身上。那天,劉老太彎腰端了一盆水,准備挺身站直時,腰扭了一下。當時她覺得腰有點痛,以為是肌肉扭傷了,休息幾天就會好。然而幾天後,劉老太的腰痛越來越厲害,到醫院一檢查,竟是腰椎骨裂,而罪魁禍首卻是骨質疏鬆。「我天天補鈣,怎麼還會得骨質疏鬆呢?」劉老太覺得不可思議。原來,缺鈣只是骨質疏鬆的一個原因,該病的發生還與人體骨量的多少有關。所謂骨量就是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如鈣、磷等礦物質)、骨基質(如骨膠原、蛋白質、無機鹽等)的含量。骨量越多,骨骼越強壯、堅硬,反之骨骼越脆,越容易斷裂。而中老年人骨量的多少則取決於年輕時的峰值骨量和以後的骨丟失率。預防骨質疏鬆 減少骨丟失是關鍵如果把人的骨骼比作一座大廈,蓋大廈的主要材料就是鈣、骨膠原等,而蓋大廈的工人與拆大廈的工人同時在工作:搞建設的是成骨細胞(促進骨骼形成),搞破壞的是破骨細胞(破壞舊骨骼)。通常,在35歲以前,人體成骨細胞的作用明顯強於破骨細胞,骨骼生長迅速而損耗少。此時,骨形成大於骨丟失,人們通過合理補鈣、堅持運動等,能很好地促進骨骼生長,使自己在35歲左右擁有盡可能高的峰值骨量。然而,過了35歲以後,人的骨骼生長速度就開始減慢了。特別是步入中老年以後,隨著人體成骨細胞的活性越來越差,破骨細胞的作用會逐漸居上,且越來越強,導致骨形成少於骨丟失。雖然中老年人通過補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骨骼形成,但是卻趕不上骨丟失的速度,因此,對他們來說,防止或減少骨丟失才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防止骨丟失 做好以下七方面第一,多運動,特別是多進行戶外運動。運動可使全身肌肉、骨骼的血液循環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骨骼衰老、骨骼中鈣質的流失,進而阻止和減慢骨丟失。戶外運動時,老年人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獲得充足的陽光照射,這有助於骨骼中鈣的沉積,能更好地預防骨質疏鬆。第二,避免高鹽飲食或過量喝咖啡、濃茶、碳酸飲料、酒。上述飲食習慣可能影響人體激素代謝,從而加速人體骨骼中鈣的流失,讓骨骼變得脆弱。第三,不濫用葯物。長期使用某些葯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可刺激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進而加速骨丟失。此外,鎮靜葯苯巴比妥、抗凝葯肝素等會影響人體骨鈣代謝,使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第四,積極治療糖尿病等慢性病。糖尿病會使骨中的成骨細胞功能減低、破骨細胞活性增加,導致骨丟失大於骨形成,使中老年人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第五,避免長期卧床。有研究稱,人卧床一周的骨丟失量相當於平時一年的骨丟失量。如果中老年人因骨折等疾病不得不長期卧床休養,家人要經常為他們翻身、按摩,而他們則必須經常活動手、腳等可以活動的肢體。第六,絕經女性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不僅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還會導致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的比例嚴重失衡,進一步加劇骨丟失。一般情況下,絕經後5~10年是中老年女性骨丟失最嚴重的時期,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馮志海建議她們多吃黃豆、葛根等富含大豆異黃酮(一種天然雌激素)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第七,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葯物,以減少破骨細胞的生成或降低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防止骨量過多、過快地丟失。「當然,在防止和減少骨丟失的同時,中老年人不妨經常食用牛奶、豆漿、豆腐、蝦皮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必要時使用鈣制劑,同時要多曬太陽,從而更好地預防骨質疏鬆。」馮志海主任建議。()
6、骨質疏鬆怎麼辦,別傻傻的只知道補鈣了?
1.適當運動:運動的益處毋須置疑,然而在烈日當空,或者風雨交加、冰天雪地時,戶外活動變得十分艱難,特別是對於一些年老體弱的人。
不能外出活動就蝸居不動固然不對。但在室內怎麼運動好呢?
其實,方式可以有很多:跑步機、踢毽子、跳繩、原地踏步……總之能動起來就好。即便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可以有辦法,例如多做床上運動,像高抬腿。平卧時,將一條腿舉至最高,然後屈膝放平,一邊做300下。對老人家而言,能堅持300下,已相當於走了半小時的路;如果能舉到500下,甚至比一般的爬坡、上樓還管用。
2.多曬太陽:增加日照日光浴最好選擇在太陽不太猛烈的時段(夏天可選擇上午8~10點,下午4~6點;冬天選擇上午11點至下午3點),盡量將皮膚暴露出來,裸曬約20分鍾,以皮膚不發紅、發燙,感覺舒適為度。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過多過濃的咖啡也同樣引起骨丟失,每天2杯咖啡使骨丟失加速;鈉會促進鈣的排泄,飲食偏鹹的人應增加鈣的攝入,以彌補鈉鹽帶來的尿鈣丟失;食用垃圾食品(如漢堡包和快餐)的人群骨密度降低明顯。
骨骼問題其實可防可治,做到「早預防、早檢查、早治療」,就能減少骨質疏鬆症等疾病風險。建議中老年人群,每1~2年到醫院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以及時發現疾病並制定預防和治療方案。
7、骨質疏鬆只補鈣不可以嗎?為什麼要使用骨肽?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骨病,是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當骨組織中的骨吸收活動強過骨形成活動就會導致持續發展的骨質疏鬆。
無論是運動、飲食攝入還是葯物治療,都是希望加強骨形成、逆轉骨吸收,而加強骨形成僅僅補充足量的無機鈣是不夠的,還需要骨膠原蛋白作為黏合劑,才能將鈣鎖住,只有鈣和骨膠原蛋白同時、足量補充,才能滿足加強骨形成的營養需求。
骨肽口服液中含有充足的骨膠原蛋白肽和葡糖酸鈣,另輔以維生素D等成分,可充分滿足骨質疏鬆人群每日的營養需求,加速骨形成,幫助對抗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