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

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10-18 14:52:54

1、體脂秤說我蛋白質骨鹽量過高,那我應該多吃什麼少吃什麼,平時要注意什麼

平時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減少油脂的攝入,盡量不吃或少吃鹹菜等腌制食物,保證飲食多樣化,營養均衡:

骨骼的成分中,有機質主要是蛋白,無機質就是骨鹽類的,主要含骨鈣等。骨鹽量偏高,往往代表有機質減少,這會導致骨質硬化、骨頭變脆容易骨折,也就是常說的骨質疏鬆

而蛋白質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過多的蛋白質在體內不會被利用,會導致代謝分解受到影響。長期攝入高蛋白質的膳食食物,會導致人的口味變差。同時,也會影響到健康膳食的攝入,最終會導致人體的營養失衡。



(1)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高骨鹽和高蛋白質的危害

1、骨質變脆

一旦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會提高,這樣就會消耗大量的鈣質,結果儲存在骨骼當中的鈣質就被消耗了,使骨質變脆。

2、增加腎臟的負擔

腎臟要排泄進食的蛋白質,當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的氮素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本來身體攝取蛋白質不應該是一件壞事,但是一定要注意攝取量,如果攝取量過多的話就會損傷內臟,所以在攝入蛋白質時一定要遵循適量的原則。

3、糖尿病

國外專家在實驗中發現,食物中的鈉含量與澱粉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應有著直接的關系。食鹽可以通過刺激澱粉酶的活性而加速對澱粉的消化,並加速小腸對消化釋出的葡萄糖的吸收。因而專家提醒糖尿病病人,應以限制食鹽攝入量作為防治糖尿病的一種重量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高鹽引發多種疾病 遠離6類高鹽食物

人民網-蛋白質攝入過高易致直腸癌 4飲食原則防直腸癌

人民網-警惕蛋白質過剩有四大危害

2、骨鹽量高好還是低好

骨鹽量偏高或者偏低都不好,適中最佳。

骨鹽占骨乾重的65~70%,其主要成分為磷酸鈣,佔84%,其它還有CaCO3佔10%,檸檬酸鈣佔2%,磷酸鎂佔1%,和Na2HPO4佔2%等。

骨鹽約有60%以結晶的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形式存在,其餘40%為無定形的CaHPO4。據認為後者可以轉變為前者。中鎂離子占體內鎂離子總量的50%,骨中鈉離子也占體內鈉離子總量的35%,而且大部分鈉易於交換。



(2)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骨鹽測量的意義

年老性骨質琉松引起的骨折及並發症,日益引起國內外的重視,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的各種骨鹽測量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許多國家都注意測量中老年人的骨鹽含量。

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由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對利用骨鹽測量技術篩選出骨折高危人群進行預防性治。

常用的骨鹽測量方法有:單光子吸收法,雙光子吸收法,CT定量分析,雙能X線吸收法,X線光密度法,此外還有中子活性分析,開普頓散射法,超聲測量等。國內常用的是單光子吸收法和X線光密度法。


3、為什麼會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怎麼樣造成的?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症研討會將該症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點是骨量減少,包括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等比例的減少;骨吸收出現、骨小梁稀疏、變細甚至斷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現象;骨的脆性增加,強度下降,降低了對原有載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極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多見於絕經後,男性多在55歲後。女性發病較早且數倍於男性。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與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生活方式與機械活動也對骨密度產生較大的影響。體力活動對骨骼的影響極大,活動越多,對骨的牽拉力越強,就能促使破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有利於新骨形成。長期閑居以及各種原因的廢用,由於對骨骼的機械刺激不夠,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導致骨質疏鬆。骨折與骨病長期固定後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夠導致維生素D不足也是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因此,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防治骨質疏鬆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別是負重有氧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擇強度過大,速度過快,較為強烈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過大,易引起骨折、軟組織損傷,亦可引發心血管疾病,故在選擇體育項目之前,應做一次較全面的體格檢查,最好根據醫生的意見或建議,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要遵循循序漸進、有計劃、有規律的原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的強度一定要因人而異,如果體能較好者,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運動前應做准備活動,運動後注意放鬆運動。

4、老年人骨中無機物增多為什麼還缺鈣? 無機鹽使骨變得堅硬為什麼還會骨質疏鬆?

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5、骨鹽量偏高是什麼意思,怎麼導致的偏高,偏高偏低了有啥壞處嗎,多少算正常

骨鹽量指的是骨中無機鹽的含量,如果沒有任何症狀,一般不用管,一般骨鹽量偏高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可能。要多鍛煉,多運動,多曬太陽。

6、導致骨質疏鬆有哪些因素?

7、骨質疏鬆容易盯上這6類人,你中招了嗎?

一說到骨質疏鬆,許多人覺得骨質疏鬆離自己還很遙遠,殊不知生活中許多症狀都是骨質疏鬆的早期表現。

怎樣的人群容易患上骨質疏鬆,又有怎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能預防這一病症呢?這些骨質疏鬆的表現你有嗎?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的常見慢性病之一,平時很難發現,很多人在骨折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下面是骨質疏鬆的一些表現,大家可以對照自檢:

1、駝背變矮

駝背是老年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常發現腰部難以直起,背部越來越駝,身高也逐漸縮水,而這些表象背後的罪魁禍首正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使骨頭抗壓能力減弱,嚴重時還會引發脊柱椎骨壓縮性骨折,繼而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影響正常生活。

2、腰背疼痛

骨質疏鬆引發的疼痛分為肌肉疼痛和骨痛兩類。做完家務或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後,骨質疏鬆患者就會感到腰背疼痛難忍,即使夜間入睡後症狀也無法緩解,對睡眠質量造成了很大影響。

3、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骨折,它指在日常生活狀態下或者輕微的外力作用下發生的骨折,嚴重者可能打個噴嚏都會發生肋骨骨折。這些骨折常常出現在脊柱、手腕處。老人一旦骨折,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危害極大。

4、牙齒松動

牙齒是人體體表和骨頭最相似的部分,都由大量鈣質組成。因此,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會體現在牙齒上,例如出現牙齒松動、脫落或容易斷裂等症狀。

哪些人群容易患骨質疏鬆?

1、絕經後女性

老年女性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原因在於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使得大量鈣質從骨骼流失,骨骼原有的緊密結構逐漸被破壞,骨折風險不斷上升。

2、吸煙人群

吸煙會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降低骨密度,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吸煙人群的骨量丟失率大約是正常人的1.5~2倍。對女性而言,煙草含有抗雌激素的成分,會導致女性過早絕經,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3、重度飲酒人群

酒精會導致骨骼中鈣、鎂等礦物質的流失。日飲酒量超過250毫升的人群罹患骨質疏鬆的幾率更大。建議飲酒人群盡早戒酒,或努力降低飲酒量。

4、骨架較小人群

研究發現骨架較小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要明顯早於骨架大的人群。原因在於骨架小意味著骨骼容量小,而一旦出現骨質疏鬆,症狀也會比骨架大的人更明顯。

5、過度減肥人群

過度減肥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營養供給,不僅會影響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降低雌激素水平,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從而危害骨骼健康。

6、高鹽飲食人群

鹽的攝入量過高時,會導致鈉離子與鈣離子相競爭,造成鈉的排出量提高,骨骼鈣含量大幅流失。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1、適當曬太陽

每天曬20分鍾太陽,讓肌膚與紫外線直接接觸,能夠幫助身體生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曬太陽的時間建議控制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切忌在烈日下曝曬。

2、做些小運動

適當運動能增強骨質強度和密度,例如動作輕柔的太極拳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升骨骼生化指標,並促進鈣的吸收。散步、踮腳等輕量級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3、戒煙戒酒

煙和酒都不利於維生素D的攝取,還會降低鈣的吸收,影響骨骼生長,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4、定期體檢

定期去正規醫院體檢,進行骨密度檢測,有助於及時了解自己的骨骼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或治療措施。

5、多吃含鈣食物

除了鈣片外,可以通過食補的方式來增加鈣的攝入。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平時可以多多食用。

6、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蘊含豐富的鉀元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維持骨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鉀元素可以降低骨的脫鈣作用,並減少尿鈣排出,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7、食譜推薦

蝦皮豆腐湯

食材:蝦皮,豆腐,料酒,姜

步驟:

1. 蝦皮洗凈泡發,豆腐切小塊

2. 熱油鍋,加薑末爆香,加入蝦皮翻炒

3. 加水和料酒,沸騰後加入豆腐,煮熟即可

桑葚牛骨湯

食材:桑葚,牛骨,姜

步驟:

1. 牛骨洗凈焯水,桑葚洗凈

2. 桑葚與白糖拌勻,隔水蒸5分鍾

3. 鍋中熱水,放入牛骨和薑片,煮至牛骨發白

4. 放入已蒸制的桑葚,再煮20分鍾

5. 加鹽調味即可

8、鹽吃多了會得骨質疏鬆嗎?

鹽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許多佳餚也離不開它配合。我們所吃的食用鹽含有碘元素,也能預防“大脖子病”!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有一個規律,那就是過滿則溢。吃多了鹽也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壞處,經常能聽到的就是高血壓、肝腎受損、肥胖、呼吸道疾病等等。但吃多了鹽會導致骨質疏鬆,你相信嗎?這是真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吃多了鹽會得高血壓才信,但是骨質疏鬆感覺是在騙人。骨頭的主要成分就是鈣,也就是我們經常說補鈣能增強骨骼。鹽是鹹的,進入我們體內性質也不變。有很多每天都喝牛奶補鈣,但是一邊又吃很鹹的菜,這樣,牛奶裡面的鈣成分都會隨著小編排出體外。說到這里,是不是感覺有一點明白了?吃咸之後,我們會選擇喝水來緩解這種感覺,大量的水分進入體內之後,我們就會產生尿意,這是體內的鈣和鉀都會被帶走。吃咸了,會加速鈣的流失。

骨質疏鬆也是一種挺常見的疾病,輕微的駝背就是症狀之一,因為脊椎骨的硬度不夠,不能完全支撐起來。所以在日常的生活飲食習慣中,我們一定要多加註意。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及時地選擇就醫,根據醫生的指示服用葯物。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吃一些鈣片補鈣,這樣做也是有用,但是需要長期的堅持。補鈣的方式有很多,研究表明,骨頭中含鈣量達90%,所以喝排骨湯時一定要吃骨頭。這樣吃准沒錯!

看完你明白了吧!吃太咸會導致鈣流失,趕緊告訴你家人,做菜時少放點鹽,還能降低高血壓、肝臟患病風險,日常飲食一定要選擇少鹽多鈣!那你們覺得鹽吃多了會得骨質疏鬆嗎?

9、怎麼降人的骨鹽量?

少吃加工食品,控制烹調鹽用量。

骨基質包括膠原和非膠原化合物。膠原約佔90%以上。骨鈣素為一種依賴維生素K的小分子酸性蛋白質,分子量約6000,其谷氨酸殘基在γ位羧化為γ-羧基谷氨酸,與羥磷灰石、Ca2+有很高親和力、骨連接素是附著於膠原的一種糖蛋白,易與羥磷石結合,可能作為骨鹽沉積的核心。

(9)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擴展資料:

骨鹽占骨乾重的65~70%,其主要成分為磷酸鈣,佔84%,其它還有CaCO3佔10%,檸檬酸鈣佔2%,磷酸鎂佔1%,和Na2HPO4佔2%等。骨鹽約有60%以結晶的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形式存在,其餘40%為無定形的CaHPO4。

據認為後者可以轉變為前者。羥磷灰石[Ca10(PO4)6(OH)2]是微細的結晶,每克骨鹽含有約1016個結晶,總的表面積可達100平方米,體液中其他離子如Ca2+、Mg2+、Na+、Cl-、HCO3-、F-,檸檬酸根等可吸附在羥磷灰石的晶格之間。

年老性骨質琉松引起的骨折及並發症,日益引起國內外的重視,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的各種骨鹽測量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許多國家都注意測量中老年人的骨鹽含量,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由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對利用骨鹽測量技術篩選出骨折高危人群進行預防性治。

常用的骨鹽測量方法有:單光子吸收法,雙光子吸收法,CT定量分析,雙能X線吸收法,X線光密度法,此外還有中子活性分析,開普頓散射法,超聲測量等。國內常用的是單光子吸收法和X線光密度法。

與骨鹽量高容易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