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性骨折防治新進展

骨質疏鬆性骨折防治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0-10-18 13:09:20

1、為什麼中國每12秒就有1次骨質疏鬆骨折

因為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會這樣,還有年輕人不鍛煉。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的代謝性骨病變,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老年群體。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為主要特徵。

骨質疏鬆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稱,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並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2018年年底已達1.6億人。相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人數將增加至2.8億。據央視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19.2%,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2%。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主要與年齡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關,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為明顯,因此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三高的發病群體也是骨折的高風險人群,而且一旦發生骨折,恢復也比普通人難度更大,因此公眾應當同時關注「三高一低」所帶來的危害。夏維波教授提醒公眾,預防骨質疏鬆要注意營養、運動和光照三個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等微量元素,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運動,並接受20分鍾左右戶外太陽光照射。

2、骨質疏鬆症患者骨折後為何癒合不佳求解

骨折是由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位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大部位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後能痊癒,但如果患者同時合並有骨質疏鬆症,骨折癒合情況就沒那麼好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延遲癒合
骨質疏鬆症骨折癒合時間要比外傷等引發的一般性骨折癒合時間長,因為骨質疏鬆症者體內鈣、磷及蛋白質等多種骨營養成分相對不足,骨折癒合所需的原料相對要少;尤其是老年人,其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血液循環也無年輕人旺盛,所以骨折後癒合的時間及癒合後肢體功能恢復的時間較年輕人更慢,時間也較長。
2.骨質疏鬆使骨折癒合質量差
骨折修復的過程由軟骨內成骨和膜內成骨共同參與,以軟骨內成骨為主。骨質疏鬆患者的軟骨內成骨較為遲緩,骨吸收大於骨形成,加之骨痂內膠原纖維疏鬆,因此導致骨折癒合質量比較差。
3.骨質疏鬆可導致骨折畸形癒合
骨折畸形癒合是指骨折癒合後未達到功能復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轉、重疊或短縮畸形者。骨質疏鬆症患者發生骨折後,特別是老年人,其異常的骨代謝過程等對骨折癒合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目前國際上對骨質疏鬆性骨折癒合的特點缺乏足夠的認識,對骨折的處理,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忽視其骨質疏鬆的病理特點,最終由於骨折癒合不良而發生畸形癒合。

3、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並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致殘率、致死率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 1、原因,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於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 2、發生的誘因, 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沒有較大外力作用下發生,如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咳嗽或乘車震動等日常動作中發生。發作時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無疼痛,部分病人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發生自發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是由於跌倒而引起的。 3、發病情況,男性骨折的發生率從65歲開始上升,而女性則從45歲開始不斷上升。女性骨折佔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發生各種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估計為30%~40%,男性為10%~15%。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 4、骨折好發於胸椎、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骨(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下降,輕微創傷甚至日常活動也可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於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因此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4、骨質疏鬆患者很容易發生骨折嗎?

骨質疏鬆症是一類常見的疾病,其最大的危害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致殘率、致死率非常高,因此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目的是防止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
骨質疏鬆症是由於骨密度下降和骨強度下降,導致的易發骨折的退行性的代謝性疾病。骨骼包括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和骨細胞,發生骨質疏鬆症時,比如老年性骨質疏鬆,患者會出現形成骨細胞的活性減低、骨吸收活性增強,可以導致骨的吸收增加、骨脆性增加。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骨內代謝的氧化應激作用增強,可以使骨膠原的產生減弱,導致骨的脆性增加。所以在骨質疏鬆患者受到非暴力損傷時,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5、醫生好!我媽今年69歲,半月前因骨質疏鬆引起腰椎壓縮性骨折,現在家卧床休息,這期間是否需要用葯物?

樓上幾個NB職醫過了嘛?上來質問別人為什麼不打骨水泥,還說第二天就能下地。那麼你知道患者骨質疏鬆具體的情況么?患者告訴你他有沒有意向手術治療了么?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解決不了打個骨水泥能支撐起來么?

6、嚴重骨質疏鬆性骨折能手術嗎?

可以去當地醫院做個骨密度檢查,如果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那就要用葯了,不然鋼板鋼釘都固定不好。可以在術前術後用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它就是針對骨質疏鬆的,可以延緩骨吸收速度,而且增加骨密度。具體你可以問下醫生。望採納

7、骨質疏鬆易骨折,預防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骨質疏鬆是種以骨量低下、骨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常見於絕經後的婦女與老年人。骨質疏鬆增加了全身各部位骨折的危險,骨折是最嚴重的後果。

骨質疏鬆者一旦跌倒就易骨折,不僅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威脅生命,還會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預防跌倒是防治骨質疏鬆性的重要措施。衣食住行都息息相關。

1.從穿著上預防跌倒

 穿著適宜,不宜過分臃腫;鞋不宜穿硬塑料或大小不適,以防影響活動;褲子長度以腳不沾土為宜。老年人的褲腿不宜過長,穿上後不能兜到鞋底,否則易使老人跌倒。老人穿鞋不但要大小適宜、穿著合腳,後跟還應有一定高度,1.5~2厘米為宜。買鞋時,盡量考慮到防滑功能,應選擇紋理較深的鞋子。

 2.從飲食上預防跌倒

 飲食要營養合理,加強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研究發現,高危人群每日攝入鈣1000mg、維生素D 800IU 可減少跌倒的發生。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堅果類、蘿卜、黑芝麻、泡菜和海帶等都是富鈣食品,應常食用。

 此外,還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抗氧化成分,如維C、維E、類胡蘿卜素、硒、多酚、黃酮等,做到營養平衡。

3.從居家環境上預防跌倒

 居家環境應簡單、寬敞、安全。盡量減少台階和門檻,常活動的地方不應堆放雜物,室內傢具的高度和位置應合理,保持地面平坦,移走阻礙物。

 日常用品的放置以隨手取用為宜,不宜過高或過低,常檢查住所樓梯、台階和扶手是否牢固,室內光線應柔和均勻、避免閃爍。地面盡量採用木地板以防滑,廚房和衛生間的地面宜選用防滑材料,並保持清潔乾燥,及時清理水漬。

8、骨折後會引起骨質疏鬆嗎

骨質疏鬆不是幾個月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常年鈣質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造成的。有骨質疏鬆的人很容易骨折。也許你很早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是沒有意識到,在骨折後,去檢查時,醫生才會告訴你。總而言之,骨質疏鬆需長時間的調養。我媽媽就有骨質疏鬆,她現在已經基本上好了。

以下是美國醫生給她提供的治療過程:

每天一盒酸奶

每天補充維生素D3 (5000IU)

每天補充維生素K

每天在陽光下散布30分鍾

每天生吃綠色蔬菜如菠菜,香菜,西藍花等(只要是綠色的)

醫生給她開了處方葯 -Alendronate (阿侖膦酸鈉), 國內也有這種葯 (我媽已經吃了這種葯很久,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我媽媽現在已經70歲了,她很健康也很有力氣,能抬起50磅行李箱:)!

與骨質疏鬆性骨折防治新進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