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35周+胎寶寶股骨長67mm,是否是因為孕媽媽缺鈣造成的?
在孕35周的時候,胎兒身長約45厘米左右,體重大約2800克。雙頂徑在8.2~9.6之間,股骨長6.4~7.5厘米之間。所以孕35+股骨長67毫米雖說偏短,也是正常的。可能是醫生暗示你孩子是個男孩吧,因為普遍女孩大長腿顯得比較美。也可能只是醫生隨口一說,你不要過於擔心,除非胎兒下肢與軀干相比較特別小,有短肢畸形,先天侏儒畸形外,以後寶寶個子高低還是與後天的營養和鍛煉有很大關系。從你說的情況來看,胎兒的股骨長短與孕婦缺鈣沒有太大的關系。
股骨長一直是胎兒中後期發育的重要指標,不過由於其是B超檢測,往往會有些誤差,一般兩周之內誤差范圍都是正常的。產檢醫生往往綜合各個指標給予產婦指導。譬如股骨短小,有可能是孕婦營養不良,孕期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遺傳因素。所以不要一聽到股骨短就認為是疾病因素,缺乏鈣導致,也可能是遺傳因素,媽媽和寶寶的下肢比較短,遺傳給了孩子。另外對於胎兒來說,這個時候大小都差不多,重要就是後天的因素。因此這個時候孕媽媽已經檢查過胎兒情況,醫生並沒有過多關注,只是說胎寶寶小短腿,這說明胎寶寶身體發育是正常的,並不需要額外關注,如果需要額外補鈣,醫生會提醒你的。
如果孕婦缺鈣,最常見的就是小腿抽筋。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由於小腿抽筋的疼痛往往疼醒,夜不能寐,在睡眠質量不好孕後期更是雪上加霜。這時候需要慢慢緩解,輕輕按摩來緩解。當然孕婦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鈣,抽筋是因為血液中鈣質增多導致的身體反應。孕婦缺鈣有時候也會導致牙齒疏鬆,這時候往往會被誤認為是牙齒疾病,其實是由於缺鈣的原因。還有缺鈣可以導致關節疼痛,骨質疏鬆,這是因為因為為了彌補血液中鈣質不足,從身體的骨骼中抽取一定的鈣元素造成的,往往會被誤認為是懷孕期間的正常反應。還有由於缺鈣可能會引起妊娠並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等等。最嚴重的缺鈣就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發育畸形或者先天性的佝僂病等。
懷孕期間鈣質的補充至關重要,孕婦自身骨骼,牙齒乃至造血功能都離不開鈣質,還有胎兒骨骼生長都需要鈣質。每個時期對鈣的需求也不一樣,孕中期大約1000毫克,孕晚期大約1500毫克。補充鈣質,首選的自然就是食補,食物中牛奶,乳製品等含量高,而且容易吸收。而蔬菜,海帶類的雖然含鈣比較多,但不易吸收,如菠菜,所以在補鈣的食物來源上應該有所選擇。有人認為骨頭湯補鈣比較好,這其實並不準確。雖然骨頭湯可以適量補鈣,但骨頭湯補鈣的作用太小了,相對於孕婦每天需要的鈣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孕晚期,每天大約還需要補充800~1000毫克的鈣質。單純從食物中獲取鈣質,顯然滿足不了孕婦和胎兒的發育需要,這時候就需要吃鈣片,以補充鈣質。
適量的根據需求補充的鈣質的是必要和有益的,當然孕婦也不能盲目的補鈣,鈣也不是越多越好。過量的吃高鈣片,補充維生素D等對胎兒和孕婦是有害無益的。鈣元素太多了,可能會造成高血鈣症,胎兒出生後,囟門閉合太早,顎骨變寬而突出,主動脈窄縮,既不不美觀,也不利於成長發育,甚至會影響到智力的發展。因此孕婦在孕後期每天補充800毫克左右的鈣片就可以了。
2、吃多或者吃少都不行,那大家應該怎麼注意?
如果把食源性疾病理解為吃錯了,那麼吃多了同樣會導致疾病,而且致病的種類更多,危害更大。
1.糖吃多了 糖(各種食用糖和谷類)能提供能量,但如果攝入過多,不僅會導致齲齒、肥胖,還會導致血脂過高、動脈血管硬化、肝臟負擔加重等。大量的糖在體內代謝,需要消耗維生素B1,導致丙酮酸、乳酸在體內蓄積,還會產生情緒變化,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另外,高糖飲食與乳腺癌、大腸癌等癌症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2.鹽吃多了 高鹽飲食能夠升高血壓已為人們所熟知,而高血壓又是腦卒中、心臟病死亡的最大獨立原因。食鹽經過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高鹽飲食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至造成腎臟損傷。另外,攝入鹽分過多還會導致骨質疏鬆、腎結石,甚至引起女性的黃褐斑增多。
3.油脂吃多了 油脂包括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而把常溫下是固體的稱作脂肪。油脂攝入過多使體內的能量過剩,引起肥胖、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油脂堆積於肝臟,還會造成肝細胞壞死,引發肝、硬化。
小貼士
「管住嘴,邁開腿」是防止營養過剩的根本方法,堅持低脂、低糖、低鹽的清淡飲食,多吃豆製品及蔬菜水果,運動以快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為主,長期堅持,對於疾病的預防甚至康復至關重要。
在飲食與疾病的關系中,還有一類不可忽視,即營養缺乏症,可以將其理解為吃少了。營養缺乏可以發生於任何人群,尤其以兒童、孕婦、老人三類人群多見,危害不可小視。
1.兒童營養缺乏 兒童因為生長發育迅速,代謝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相對成人較高。如果出現喂養不當、疾病或者偏食,就會出現營養缺乏。
以鈣、鐵、鋅元素的缺乏最為常見,兒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降低,貧血、盜汗,甚至身高增長受限。其次,各類維生素的缺乏,如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同樣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
2.孕婦營養缺乏,懷孕期間對營養的需求增加,這是因為胎兒的發育需要更多的營養,以及母體本身重要臟器的能量需求增加所致,再加上妊娠反應導致的胃口不佳,所以孕婦的營養缺乏問題更為突出。
應注意補充鈣、鐵、鋅,以及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應注意,營養補充劑不能替代膳食營養源,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否則容易導致攝入過量,甚至中毒。
3.老人營養缺乏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身體器官的功能逐漸退化,牙齒脫落、味蕾數量減少、胃腸功能降低,都會導致老人在營養的攝取、吸收等方面受到影響,導致營養不良。老人營養不良的防治要因人而異,採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比如鼓勵老人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戒煙戒酒,補充營養品等。
3、我老婆懷孕四個月了,但不知為什麼會骨質疏鬆是為什麼啊
懷孕四個月需要母體補鈣懷孕後需要鈣量增加,也易引起骨質疏鬆,平時可以喝些純奶,均衡營養飲食,易多樣化,注意休息,定期產檢。
4、孕婦補鈣是不是挺重要的,聽說孕期缺鈣會骨質疏鬆,婆婆要給我熬大骨湯喝
孕期由於胎兒生長發育,機體對鈣的需求量相對增加,孕婦容易缺鈣而出現小腿抽筋的情況,所以孕期要適當補鈣。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食補來達到補鈣的目的,食品當中芝麻醬、蝦皮、堅果、牛奶等含鈣量比較高,可以適當多一些食用。如果出現腿抽筋的情況,提示缺鈣比較明顯,就需要配合葯物補鈣了。懷孕四個月後一般建議常規補鈣,同時適當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
孕期補鈣的產品也很多,像高鈣軟膠囊、維生素D鈣軟膠囊都可以。每日一粒補,即可滿足日常所需。鈣也要適當,不要過度,補鈣多了容易導致胎兒顱骨變硬,這樣不利於順產。
tips: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