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如何防止

骨質疏鬆如何防止

發布時間:2020-10-17 08:17:33

1、老年人怎麼預防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而且治療困難,百所以要注意預防。

老年人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主要與鈣缺乏、性激素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平衡失調、蛋白質度攝入不足及體力活動減少有關。預防骨質疏鬆的辦法,主要在平時多吃含鈣質多的食物,如牛奶、青菜、魚蝦。更重要的是增加體力活動,尤其是進行與體力有關的定期活動,如散步、騎自行車、園藝等,但切忌用力猛回的運動。

為了防治骨質疏鬆,應多做擴胸、深呼吸及上體後仰動作。經常打太極拳,是防止骨質疏鬆的好辦法。總之,適量的運動鍛煉,能有效地預防答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2、怎麼預防骨質疏鬆?

3、中老年人怎麼預防骨質疏鬆好?

預防骨質疏鬆方式: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主要包括基礎的預防、葯物的干預跟康復的治療。
第一基礎措施,包括調節生活的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補充劑,調節生活方式就是加強營養、均衡膳食,獲得充足的日照,還有規律的運動、戒煙限酒,同時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飲料和碳酸飲料,盡量避免和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
第二骨健康基本的補充劑,鈣劑攝入對我們獲得理想的分子,減少的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科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成人每天應該攝入鈣劑是800毫克,50歲以上應攝入鈣劑1000到1200毫克,到了老年每天攝入的食物中能提供大約是400毫克的元素鈣,所以我們每天應該補充500到600毫克的元素鈣。還有維生素D的攝入能增加腸道鈣的吸收,促進這個骨骼的礦化、保持肌力,對改善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同時維生素D的不足可導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了骨吸收。
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以降低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還有一部分就是如果發生骨質疏鬆,應該進行合理得治療,這取決於合理的診斷,應該到醫院找專業的大夫進行治療指導,通過葯物的服用跟合理的康復運動能讓骨質疏鬆得到改善。

4、骨質疏鬆怎麼預防?

<

5、怎麼才能預防老人的骨質疏鬆?

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人們稱「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靜悄悄的流行病,是因為它的發生、發展都在無聲無息中進行著,沒有明顯的症狀,極易被人們忽視,當已經出現骨折(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為胸椎、腰椎、髖部、腕部)的時候,再進行防治為時已晚。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病,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結構破壞為特徵,進而導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該病的特徵是骨強度的損害,骨折的危險性增加。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確定為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後的第二個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還沒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骨質疏鬆症的危害骨質疏鬆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費用和低生活質量。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嚴重後果是骨折,因為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的幾率,患者可因劇烈咳嗽或汽車的顛簸而發生骨折,嚴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輕輕一碰、一扭都會發生骨折,並可能因骨折而造成壓迫神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甚至癱瘓。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常見的是椎體、髖部和前臂等,其中以髖骨骨折造成的後果最為嚴重。美國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當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發生後的1年內,約有1/5的患者死於肺炎、血栓等各種並發症,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僅有1/4能夠恢復到骨折前的健康水平。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早期的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的症狀,不易被人們發現。當骨量丟失12%以上時才會出現腰肌酸軟、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長管骨隱痛、乏力畸形等症狀,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症狀時應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為主,並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時疼痛減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並有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疼痛加重的現象。

2、身高減少,出現駝背。由於骨質疏鬆會造成脊椎壓縮變形、前傾、背曲加劇,所以會出現身高減少,形成駝背。

3、骨折。主要表現為脊柱壓縮性骨折、前臂骨折和髖骨骨折等。下面介紹一種自測自評骨質疏鬆症的簡單方法:男性年齡在50歲以上,女性年齡 40歲以上記1分;缺乏體育鍛煉記3分;長期卧床記4分;婦女停經在 2年以內記1分,2~5年記3分,5~10年記4分,10年以上記5分;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者記3分;出現身高變矮者記3分;經常服用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激素者記5分;生長期鈣攝取不足記2分;嗜酒、吸煙記1 分。
各項分數累計達到10分或10分以上,則提示有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以免延誤病情。目前,對骨質疏鬆症診斷的標準是以人體骨密度(BMD)的測定數據為依據的,具體的檢測方法有單光子吸收法(SPA)、雙光子吸收法(DPA)、雙能量X線放射檢查 (DEXA)、定量計算機斷層掃描(QCT)及超聲定量法(UQS)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檢測。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1、飲食預防合理膳食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於鈣參與骨的代謝,是形成骨的重要營養元素,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鈣的補充是有效的預防措施。眾多研究證實,在兒童期或青春期進行補鈣能夠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1)攝取食物中的鈣比補充鈣劑更有效。含鈣量高的食物有牛奶、奶製品、豆類、芝麻等。

(2)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參與骨重建的調節。動物肝臟、奶油、蛋黃、魚子、海魚及魚肝油等含量較多。(3)適量的蛋白質攝入有助於鈣的吸收,過高過低均不利。大豆蛋白的攝入有利於鈣的吸收,特別是大豆中含有異黃酮,有較好的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作用。

2、運動預防運動鍛煉是通過肌肉張力的機械應力刺激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和骨重建,可以維持或增加骨量,而且增加骨的彈性。中年時期運動可對機體產生多方面的益處。

老年時期運動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以改善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跌倒的風險。(1)運動方式:走路、慢跑、體操、跳舞、騎車、球類運動等。(2)運動強度:以心率+年齡=170次。

(3)運動時間:20~30分鍾,每周3~5次。

(4)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3、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骨質疏鬆症有益。吸煙、酗酒、喝濃咖啡均可增加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啤酒比其他酒類對髖關節骨折的影響更為顯著。

(1)一級預防:強化全民健康教育,增強防治意識。從青少年起就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適當運動鍛煉;不吸煙,少飲酒,少喝濃咖啡、濃茶和碳酸飲料;適量地攝入蛋白質。

(2)二級預防:對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開展骨密度檢測,對確有明顯骨量丟失及骨質疏鬆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性防治。加強防跌、防碰等措施,積極預防骨折。

(3)三級預防:對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或已骨折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治療,並進行各種康復訓練,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6、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流行?

營養學家建議:

要增加鈣的攝入量。首先應調整膳食結構,做到全面均衡適量營養。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質形成,富鈣食品有助鈣代謝平衡,利於礦物質沉積。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又含有豐富的鈣、磷。每人每天攝入1瓶牛奶(大約含有300毫克鈣)或奶製品、一隻雞蛋和50~100克豆及豆製品,同時多食海帶、蝦皮、蝦米、海魚、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利於增加鈣的攝入量。但是,僅僅從膳食中獲取鈣,仍然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婦、乳母、絕經期婦女對鈣特殊需要的人群,最好再能長期額外補充優質鈣劑和維生素D;

要增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能刺激骨細胞活動,有利於骨質形成。有人通過平行組實驗觀察發現,絕經期婦女如果每周鍛煉3次,每次1小時,可使全身鈣量從781~876克逐漸增加到801~919克,而不鍛煉組幾乎每個病人的全身鈣量均下降。據上海華東醫院對500名老年人調查發現,活動量少或僅有少量活動的與活動量大的相比,前者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經常戶外活動,還要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食物中更多鈣。所以,經常戶外體育活動是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發生與流行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控制影響骨質形成的食品或葯物的攝入。吸煙可促使骨質的丟失,飲酒會減少鈣的攝入,增多尿鈣排泄。此外,含鋁的制酸葯、可的松、苯妥英鈉、肝素和咖啡因等葯品,都會影響骨質形成,應加以控制。

此外,還應積極治療引起骨質疏鬆症的許多內分泌疾病,如柯興氏綜合症、肢端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必要的時候,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性激素,可預防骨質過度丟失,控制骨質吸收,延緩骨質疏鬆發生。

骨質疏鬆症是老齡化社會的常見病。老年人由於骨量減少,時刻受到骨折的威脅。女性進入50歲之後,由於雌激素停止分泌而閉經,骨量急劇減少,骨質疏鬆化顯得更為突出。

在日本,骨質疏鬆症患者的人數,男性為100萬左右,女性則高達730萬,兩者相加約占總人口的6%以上。此外,在65歲以上老人中,大約30%患有骨質疏鬆症。由此看來,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研究課題。

人的骨頭,主要由以骨膠原(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基質和以鈣、磷為主要成分的骨鹽組成,並始終處於形成和破壞之中。在人的發育期和青春期,骨質形成快於骨質破壞。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骨質破壞開始快於骨質形成,導致骨密度(每一單位容積的骨鹽量)逐漸下降。由於骨密度下降,只要不慎跌倒在地,甚至扭轉身體,都會出現骨折。

骨量的減少,首先出現在脊椎、骨盆、大腿骨根部、手腕等代謝旺盛的松質骨部位,並直接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大腿骨根部骨折、前胳膊末端骨折等的頻發。其中多見於老年人的大腿骨根部骨折,往往致使患者常年卧床不起,造成回歸社會困難,成為骨質疏鬆症最為嚴重的合並症。

與骨質疏鬆如何防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