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是缺鈣還是蛋白質

骨質疏鬆是缺鈣還是蛋白質

發布時間:2020-10-17 06:04:56

1、缺鈣和骨質疏鬆是一回事兒嗎?

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除了雌激素、降鈣素以及維生素D的不足,以及體液酸化外,鈣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認的因素。可是,很多人在用過各種補鈣產品之後,仍舊不見病症的好轉
健之堂專家解釋說,在這個時候人體攝入大量的鈣,但是沒有血漿中膠原的輸送和骨組織中膠原的粘合,它是無法作用於人體的,由此不難想到,病症得不到緩解的原因了!

緩解和預防骨質疏鬆,需補充大量的鈣,而最好的補鈣方法,應該是經常地、及時地補充結合了鈣的膠原蛋白。

2、老年人骨質疏鬆缺鈣需要用點 什麼樣的補品,

骨質疏鬆需補鈣。人們平時食物——雞、鴨、魚、肉、蛋、牛奶、糧食、蔬菜、水果及天然河水都含有鈣質。雞蛋內如果沒有鈣質,怎麼能長出[孵化出]有雞頭、雞爪子的小雞,小牛犢從出生後到斷奶前的長大過程中的骨骼發育所需要的鈣只能來自於牛奶。河蝦的皮就含有豐富的鈣和磷。豆腐的製做過程:將黃豆泡水數小時後粉碎過濾出豆漿,將豆漿煮沸後加入一定比例的經過煅燒的熟石膏粉[化學名稱:硫化鈣]充分攪拌生成豆腐腦,經縮水成豆腐、豆腐乾等,將大米、麵粉用火燒成灰,灰的主要成份為碳酸鈣,將青菜、芹菜、韭菜、茄子、絲瓜、蘋果曬干燒成灰,灰的主要成份同樣是碳酸鈣。蒸菜不小心把水燒幹了,鍋底的白色粉末主要成份是碳酸鈣。熱水瓶使用時間長了裡面會有白色或淡黃色殼狀污垢,其污垢的主要成份仍然是碳酸鈣。臨床骨質疏鬆是缺鈣的徵兆,需要及時補鈣。但通常人體並不能直接吸收食物及天然水裡面的鈣質,只能在維生素D和膠原蛋白的作用下才能吸收鈣,補鈣的正確方法是及時補充維生素D及膠原蛋白。吃各種肉皮及豬爪子就能補膠原蛋白。補維生素D有兩種方式:1.吃魚肝油丸可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2.曬太陽。人體皮膚在陽光下自行合成維生素D[由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自行合成腦白金[補鈣廣告與補腦白金廣告為兩大騙局!],常曬太陽就不會缺鈣!常曬太陽就是補了腦白金[腦白金有促進睡眠功能]!常見貓、狗在陽光下用舌頭舔身上毛實際上是補維生素D用來補鈣,婦產科醫生要求孕婦、產婦、嬰幼兒常曬太陽[每天不少於10分鍾]就是防止缺鈣。補鈣、防止骨質疏鬆就這么簡單!難道還要上騙子當去買補鈣、補腦白金保健品吃嗎

3、我想問一下骨質流失就是缺鈣嗎

有人認為骨質疏鬆症就是缺鈣,骨質疏鬆了就只要補鈣,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版

骨質疏鬆很多時候是由於體內權維生素D的流失。而骨質疏鬆的預防,一方面要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多曬太陽。

在合理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而單純補鈣補得越多,鈣流失得越快,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會越來越嚴重。

4、缺鈣也能引起骨質疏鬆嗎?

鈣是一種金屬元素,符號Ca。

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4周期、第IIA族,常溫下呈銀白色晶體。

鈣也是生命必須的元素!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分析表明:

人類135種基礎疾病中有106種與缺鈣有關。(多的有點過分啊!)

像骨質疏鬆與骨質增生,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結石病,各種過敏性疾病,肝臟疾病,腎病綜合症,性功能障礙,經前綜合症以及一些癌症等!

大家一定要注意補鈣啊!

缺鈣會怎麼樣!

1.身體骨骼,關節疼痛

由於平時很少運動,身體的體質免疫力也會相應的下降,鈣的吸收也相對的減弱,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身體缺鈣,缺鈣引起關節,骨骼的疼痛。

2.容易抽筋

缺鈣會導致身體易抽筋。這是因為在人體的血液中,鈣離子有著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它能使神經細胞膜穩定,防止膜電位的異常放電活動,又能降低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參與肌肉收縮,降低毛細血管及細胞膜的通透性,參與細胞內的遞質合成。 當血液鈣濃度低時,外加運動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加,低濃度鈣離子進入細胞,嚴重干擾了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使其興奮性增高,容易在微弱刺激下發生放電,從而出現抽搐。

3.晚上睡覺驚醒

其實,這是身體缺鈣的警鍾。因為如果肌肉中的鈣濃度不足,肌肉興奮度會升高,即使你在睡覺,也會感到肌纖維自發收縮,甚至抽筋。

哦!對了,缺鈣還會 踢床和磨牙!(小編會磨牙啊!哎!)

4.失眠

鈣是腦神經元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充足的鈣能有效抑制腦神經興奮度,防止神經異常興奮而出現了失眠多夢的症狀。大腦神經元中的鈣含量每下降1%,精神興奮度就會上升10%。

所以,缺鈣會讓人睡不著的!

注意一下哦!

5、視線模糊

鈣元素會參與視神經生理活動,還負責維持眼球彈性。如果「眼睛鈣」不足,就會感到眼前一片模糊。(厲害啊。這一般人都不知道)

所以,補鈣也是保護視力的一部分!

6、皮膚衰老

神奇的鈣還可以維持皮膚細胞膜完整性。當體液中鈣離子濃度降低時,細胞膜會變得更通透,皮膚和黏膜更易滲入水分,導致皮膚發癢,肌膚彈性也會降低,容易誘發過敏等炎症。充分補鈣除了可以改善細胞膜滲透性,鈣劑本身還有抗過敏作用。(神奇的鈣元素)

如果你還在為你的皮膚問題而煩惱,補補鈣也許能讓你恢復年輕面容哦!


5、為什麼有的人天天喝奶,還是缺鈣骨質疏鬆?

首先,我們從牛奶中獲得的通常是鈣和優質蛋白質成分,這對於幼兒和青少年尤其重要。並且隨著市場上品種的多樣化,許多乳製品如早餐,牛奶,水果牛奶,兒童牛奶,核桃牛奶,乳酸菌等。這些所謂的乳製品味道酸甜,比牛奶好得多,在兒童中很受歡迎,因此許多人認為喝更多的牛奶也是有益的。但是這些乳製品不是牛奶,而是含乳飲料,主要由各種添加劑,糖,果汁和少量乳製品組成。蛋白質和鈣含量非常低,有些孩子更挑剔,僅僅依靠這種乳製品來補充營養是不夠的。補充鈣還不夠。因此,身體想要長高但是還不夠,這些營養還不足以使孩子長大。因此,父母在為兒童選擇牛奶時應選擇新鮮牛奶和純牛奶。另外要注意個人體質,是否有乳糖不耐症。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以及豐富的礦物質,例如鈣,磷,鐵,鋅,銅,錳等,它們可以為人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並且是天然鈣補充劑和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尤其是牛奶中鈣磷的比例非常合適,非常適合人體對鈣的吸收。鈣含量達到每100克牛奶100毫克。可以說,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鈣缺乏症的人可以定期喝牛奶,牛奶中還含有大量營養,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無論是從鈣的總量還是從鈣的吸收和利用來看,牛奶都是不二選擇,老年人可以定期喝牛奶。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逐漸減弱,鈣質流失也更快,身體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如果不注意,可能會發生骨折。多喝牛奶可以幫助補充鈣,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症。當然,兒童也可以定期喝牛奶。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鈣含量相對較高的牛奶可以提供足夠的鈣和其他營養物質,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有人要問,每天喝牛奶,為什麼人體仍然缺乏鈣?實際上,骨骼健康不僅取決於鈣攝入量,還取決於鈣。補鈣多,不能吸收,那也沒有好處。另外要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會影響鈣的吸收,比如吃鹽容易缺乏鈣,吃太鹹的食物會引起鈉的攝入過多,尿中的鈉和鈣有很大關系。研究發現每6克鹽將損失約40至60毫克鈣。因此,少吃鹽就等於多加鈣,喝咖啡,濃茶也容易缺乏鈣,咖啡,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也含有大量的磷酸鹽。在人體中,血磷增加。為了維持恆定的鈣和磷離子總量,鈣離子被損失,吸收能力變得非常差,並且鈣就會被緩慢的流失掉。

所以,在平時的時間里,我們需要每天堅持補鈣,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保障。

6、工廠的飯菜很難吃,基本上不吃肉。總感覺腿腳不是很有力 像是骨頭疏鬆一樣是缺鈣嗎?

也是有可能的,要根據你的年齡也可以補充一點鈣質。

7、老年人骨質疏鬆是缺鈣的表現,應該怎樣正確補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09/50/article220925086.shtml 回答者:lizhonggeng - 護國法師 十四級 2-19 14:19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與骨質疏鬆是缺鈣還是蛋白質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