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是哪個指標超標

骨質疏鬆是哪個指標超標

發布時間:2020-10-15 20:35:23

1、骨密度正常值 三個值各代表什麼意思

"骨密度的正常值,通常還是指的雙能X線骨密度的檢查,在骨密度檢查的報告當中,可以看到骨密度的實測值以及T值和Z值,大家關心的實際上是骨密度的T值和Z值。

是指測到的骨密度和同性別峰值骨密度比較它的標准差,T值的標準是-2.5,也就是說T值在大於-1的時候,叫骨量正常,在-1到-2.5之間的時候,叫骨量減少,那麼小於-2.5的時候就可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這個T值經常用於絕經後的女性和50歲以上男性的診斷,對於50歲以下的男性和絕經前的女性,經常用Z值來做診斷標准,Z值指的是與同性別的同齡人骨密度進行比較的一個標准差,Z值的值就是-2.0。

也就是說當Z值小於-2.0的時候,就診斷為低骨量,這一般可能是一些代謝性骨病導致的。

(1)骨質疏鬆是哪個指標超標擴展資料:

骨密度的測量結果與健康年輕人數據兩者之間涉及一個標准差(SD),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准,骨質疏鬆症的定義基於骨密度水平,如果T分數在「標准」范圍內,則骨密度被認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個標准差的人稱為骨質疏鬆患者,這些人群最終超過95%的人發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個標准差內(+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1~2.5個標准差(-1~-2.5SD)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准差(低於-2.5SD) 

嚴重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准差,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

2、嚴重骨質疏鬆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骨質疏鬆主要通過以下標准給予評估和診斷:
1、骨密度檢測值(T值):如果患者髖部、股骨頸、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於-2.5,則可能引發嚴重骨質疏鬆;
2、脆性骨折:既往發生過腕部、髖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則意味著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臨床上只有符合以上兩種因素,才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嚴重程度分級

骨質疏鬆嚴重程度根據骨密度測定結果進行分級。骨密度測定T值>-1時,數值正常;T值在-1—-2.5之間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鬆;T值<-2.5合並脆性骨折為重度骨質疏鬆。

4、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版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診斷標准如下:

1.發生脆性骨折

2.基於骨密度的診斷: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為骨質疏鬆

5、骨質疏鬆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鈣、磷和鹼性磷酸酶在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中,血清鈣、磷以及鹼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後數月鹼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狀旁腺激素應檢查甲狀旁腺功能除外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者血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標記物骨質疏鬆症患者部分血清學生化指標可以反應骨轉換(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狀態,在骨的高轉換狀態(例如Ⅰ型骨質疏鬆症)下,這些指標可以升高,也可用於監測治療的早期反應。但其在骨質疏鬆症中的臨床意義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些生化測量指標包括:骨特異的鹼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反應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應骨吸收)、骨鈣素(Osteocalcin,反應骨形成)、Ⅰ型原膠原肽(TypeIprocollagenpeptidase,反應骨形成)、尿吡啶啉(Urinarypyridinoline)和脫氧吡啶啉(Urinarydeoxypyridinoline,反應骨吸收)、Ⅰ型膠原的N-C-末端交聯肽(cross-linkedN-andC-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反應骨吸收)。
4.晨尿鈣/肌酐比值正常比值為0.13±0.01,尿鈣排量過多則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
1.對於有局部症狀的患者應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即使無脊柱症狀的患者也應攝取該部位的側位片,以免遺漏椎體骨折。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因椎間盤膨出所致的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亦稱壓縮性骨折,常見於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檢測骨密度檢測(Bonemineral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預測指標。測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來評估總體的骨折發生危險度;測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預測局部的骨折發生的危險性。
根據美國最新的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制定的治療指南規定,以下人群需進行骨密度的檢測:65以上的絕經後婦女,盡管採取了各種預防措施,這類人群仍有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如有骨質疏鬆症存在則應該進行相應的治療;存在1個或1個以上危險因素、小於65歲的絕經後婦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絕經後婦女;需根據BMD測定值來決定治療的婦女;長期激素代替療法的婦女;輕微創傷後出現骨折的男性;X線顯示骨質減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過與健康成年的BMD比較,WHO建議根據BMD值對骨質疏鬆症進行分級,規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減1個標准差(SD)為正常值,較正常值降低(1~2.5)SD為骨質減少;降低2.5SD以上為骨質疏鬆症;降低2.5SD以上並伴有脆性骨折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
測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定量計算機體層掃描(,QCT)測量BMD最為准確,單位為g/cm3,該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響,可用於成人和兒童。但QCT只能測定脊柱的BMD,骨贅會干擾測定值,而且費用較高,同時所受射線亦不可低估。
雙能X-線吸收法(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線較少、相對便宜,而且可重復性較QCT高,可用於成人及兒童。DXA可以測定脊柱以及髖骨的BMD,可視為測定BMD的標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別。建議使用同一台機器上對患者進行隨訪連續測定BMD。影響DXA測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贅以及主動脈等脊柱外的鈣化。外周DXA可以測定腕關節的BMD。
跟骨的定量超聲(quantitativeultrasound,US)可用於普通篩查,該方法費用低、便攜且無電離輻射,但該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確,因此不用來監測治療效果。
射線測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於測定手的骨皮質情況,尤其是第二掌骨。該法可用於兒童的BMD測定,費用最為低廉。但該法不如DXA精確,而且對於BMD變化的敏感性不大。

6、骨密度正常值是多少呢?T值低於-2.5是屬於骨質疏鬆

骨密度正常值常用於預測骨折風險以及檢測骨質疏鬆程度。
骨密度正常值包括T值、Z值2個指標。T值表示與正常同性別青年人骨峰值的差別,也就是跟30~40歲的同性人群的骨密度來進行比,制定如下標准:T值(常用)正常值:-1SD~+1SD;骨量減少:-2.5SD~-1SD;骨質疏鬆:≤-2.5SD。

7、在地球的九大指標中我國哪些指標超標了?

【1、腰圍:<85cm】

腰圍是預測代謝綜合征的有力指標。世衛組織指出,男性腰圍>102厘米、女性腰圍>88厘米,出現代謝性並發症的風險就會增加。而不同人種的高危腰圍界值各不同,中國人為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腰圍測量方法:

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將帶尺經臍上0.5至1厘米處水平繞一周,肥胖者選腰部最粗處水平繞一周測腰圍。

生活健康的九個標准,你達標了嗎
【2、血壓:<140/90mmHg】

最厲害的殺手往往殺人於無形,高血壓也是如此,它通常無明顯症狀,一旦拖延不治,就會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臟損傷、視力及記憶衰退等。

140/90是高血壓的「底線」。正常人的血壓值要保持在140/90以下,一旦觸碰到,你就是高血壓患者,要開始吃葯了。而已經是高血壓的人,140/90也是降壓治療後要達到的標准線。

【3、血糖:<70~100mg/dL】

空腹至少8小時測得的血糖即為空腹血糖,一旦達到或超過120mg/dL,即被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臟病風險加倍,還會增加腎病、失明等風險。或者糖化血紅蛋白小於5.7%。糖化血紅蛋白被視為評估血糖的「金標准」。它能穩定、可靠地反映檢測前3至4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用過葯物等因素的影響。

如果發現糖化血紅蛋白大於5.7%,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應每年復查一次。若初次篩查正常,每隔3年再查一次。

【4、甘油三酯:<150mg/dL】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檢測出的脂質,被認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預警信號」。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會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特別是女性。

以健康的人來說,甘油三酯應該控制在150mg/dL之下,因此,當發現數據高於150mg/dL時,可以先從控制食物攝取的量及種類、減肥和運動開始做起,若是仍無法降低時,就要和醫師討論是否要使用葯物治療。

【5、總膽固醇:<200mg/dL】

總膽固醇是測量血液中所有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越高,心臟病危險越大。總膽固醇的理想值應在200 mg/dL以下。

有專家提醒,20歲後應該檢查膽固醇。一旦檢查結果異常,最好多鍛煉,堅持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飲食,每年查一次膽固醇。必要時,還應服用降膽固醇葯物。

【6、壞膽固醇:<160mg/dL】

有人把「壞膽固醇」比喻成餃子餡里的油湯,它的累積使動脈變成了皮薄多油的「餃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危險的罪魁禍首。

理想的壞膽固醇指數是因人而異的:

以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健康人來說,壞膽固醇只要小於160mg/dL就可以;

多於2種以上的心血管風險,壞膽固醇至少要控制在130mg/dL以下;

而有更高心血管風險如糖尿病患者,壞膽固醇則不能超過100mg/dL;

若屬於非常高風險如曾罹患心肌梗塞或外圍血管阻塞患者,壞膽固醇一定要小於70mg/dL,甚至更低。

【7、BMI:18.5-24.9】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英國科學家曾對90萬名成年人進行了高達57次調查,結果顯示,那些BMI指數超出40的人,比指數處於22.5—25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壽十年左右。

對中國成年人來說,BMI指數低於18.5屬於偏瘦,會增加月經紊亂、生育問題、貧血及骨質流失導致的骨質疏鬆症等危險。健康體重的BMI指數為18.5-24.9,BMI在25-28之間屬於體重超標,超過28即為肥胖症。

【8、心率:每分鍾75次】

健康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平均為每分鍾75次(正常范圍為每分鍾60~100次)成人安靜心率超過100次/分鍾者,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分鍾者,為心動過緩

不過,75次只是一個平均值,心率可因年齡性別及其他因素而變化,比如體溫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鍾,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運動員的心率較慢,可低於每分鍾60次等。

【9、運動:每周150分鍾】

保證每周150分鍾中等強度的運動,或者75分鍾的高強度運動也行。要達到目標也很簡單,每次午餐或者晚餐後散步半小時即可,也可有與其他有氧運動結合進行。

如果覺得這些數字難以把握,並且每天進行測量也很麻煩,那麼中醫的健康標准,或許會更為直觀:

1、雙目有神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

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

2、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3、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齒堅固

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是骨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6、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7、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建議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

8、體形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病。

9、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 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

從中醫角度和西醫角度,我們都講到了健康。健康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自身的健康;再次強調健康是多方面的。健康包括了身體狀況,精神狀態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等等很多方面。為了自身健康,我們一定要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具備調節情緒的能力。

8、骨質疏鬆容易盯上這6類人,你中招了嗎?

一說到骨質疏鬆,許多人覺得骨質疏鬆離自己還很遙遠,殊不知生活中許多症狀都是骨質疏鬆的早期表現。

怎樣的人群容易患上骨質疏鬆,又有怎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能預防這一病症呢?這些骨質疏鬆的表現你有嗎?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的常見慢性病之一,平時很難發現,很多人在骨折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下面是骨質疏鬆的一些表現,大家可以對照自檢:

1、駝背變矮

駝背是老年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常發現腰部難以直起,背部越來越駝,身高也逐漸縮水,而這些表象背後的罪魁禍首正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使骨頭抗壓能力減弱,嚴重時還會引發脊柱椎骨壓縮性骨折,繼而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影響正常生活。

2、腰背疼痛

骨質疏鬆引發的疼痛分為肌肉疼痛和骨痛兩類。做完家務或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後,骨質疏鬆患者就會感到腰背疼痛難忍,即使夜間入睡後症狀也無法緩解,對睡眠質量造成了很大影響。

3、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骨折,它指在日常生活狀態下或者輕微的外力作用下發生的骨折,嚴重者可能打個噴嚏都會發生肋骨骨折。這些骨折常常出現在脊柱、手腕處。老人一旦骨折,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危害極大。

4、牙齒松動

牙齒是人體體表和骨頭最相似的部分,都由大量鈣質組成。因此,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會體現在牙齒上,例如出現牙齒松動、脫落或容易斷裂等症狀。

哪些人群容易患骨質疏鬆?

1、絕經後女性

老年女性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原因在於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使得大量鈣質從骨骼流失,骨骼原有的緊密結構逐漸被破壞,骨折風險不斷上升。

2、吸煙人群

吸煙會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降低骨密度,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吸煙人群的骨量丟失率大約是正常人的1.5~2倍。對女性而言,煙草含有抗雌激素的成分,會導致女性過早絕經,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3、重度飲酒人群

酒精會導致骨骼中鈣、鎂等礦物質的流失。日飲酒量超過250毫升的人群罹患骨質疏鬆的幾率更大。建議飲酒人群盡早戒酒,或努力降低飲酒量。

4、骨架較小人群

研究發現骨架較小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要明顯早於骨架大的人群。原因在於骨架小意味著骨骼容量小,而一旦出現骨質疏鬆,症狀也會比骨架大的人更明顯。

5、過度減肥人群

過度減肥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營養供給,不僅會影響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降低雌激素水平,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從而危害骨骼健康。

6、高鹽飲食人群

鹽的攝入量過高時,會導致鈉離子與鈣離子相競爭,造成鈉的排出量提高,骨骼鈣含量大幅流失。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1、適當曬太陽

每天曬20分鍾太陽,讓肌膚與紫外線直接接觸,能夠幫助身體生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曬太陽的時間建議控制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切忌在烈日下曝曬。

2、做些小運動

適當運動能增強骨質強度和密度,例如動作輕柔的太極拳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升骨骼生化指標,並促進鈣的吸收。散步、踮腳等輕量級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3、戒煙戒酒

煙和酒都不利於維生素D的攝取,還會降低鈣的吸收,影響骨骼生長,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4、定期體檢

定期去正規醫院體檢,進行骨密度檢測,有助於及時了解自己的骨骼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或治療措施。

5、多吃含鈣食物

除了鈣片外,可以通過食補的方式來增加鈣的攝入。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平時可以多多食用。

6、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蘊含豐富的鉀元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維持骨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鉀元素可以降低骨的脫鈣作用,並減少尿鈣排出,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7、食譜推薦

蝦皮豆腐湯

食材:蝦皮,豆腐,料酒,姜

步驟:

1. 蝦皮洗凈泡發,豆腐切小塊

2. 熱油鍋,加薑末爆香,加入蝦皮翻炒

3. 加水和料酒,沸騰後加入豆腐,煮熟即可

桑葚牛骨湯

食材:桑葚,牛骨,姜

步驟:

1. 牛骨洗凈焯水,桑葚洗凈

2. 桑葚與白糖拌勻,隔水蒸5分鍾

3. 鍋中熱水,放入牛骨和薑片,煮至牛骨發白

4. 放入已蒸制的桑葚,再煮20分鍾

5. 加鹽調味即可

9、什麼是骨密度T值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個絕對值。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於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個相對值,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當T值低於-2.5時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反映骨質疏鬆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

由於測量方法的日益改進和先進軟體的開發,使該方法可用於不同部位,測量精度顯著提高。除可診斷骨質疏鬆症之外,尚可用於臨床葯效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在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方面有顯著的優越性。

(9)骨質疏鬆是哪個指標超標擴展資料:

需要檢查的人群: 

1、兒童:早產/低體重,營養不良,超重,肥胖兒童;疑似佝僂病(夜驚、多汗、雞胸、O形腿等);偏、挑食,厭食及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兒童;生長痛、夜間磨牙等及發育期青少年。 

2、孕婦:孕期3、6個月各測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時補鈣;哺乳期的婦女。  

3、女性65歲以上和男性70歲以上,無其他骨質疏鬆危險因素;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1個以上危險因素者(絕經後、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  

4、其他人群: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X線顯示骨質疏鬆改變者;接受骨質疏鬆治療需要進行療效監測者;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旁腺亢進等)或服用可能影響骨礦代謝的葯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葯物、肝素等)者。

與骨質疏鬆是哪個指標超標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