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性骨折大多發生於老年人隨著身體衰老,骨代謝功能減退,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鈣吸收能力逐漸降低,老年人極易發生骨質疏鬆。另外,長期高鹽、高蛋白飲食,嗜煙、嗜酒,缺少運動、少曬太陽,長期患肝腎疾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葯、利尿劑等,都會導致人體鈣質流失,引起骨質疏鬆,在日常生活中,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骨折,稱之為骨質疏鬆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見於股骨近端、脊椎和橈骨遠端。大部分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可以手術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齡較大,老花眼吃什麼食物好?受身體條件和醫療技術水平的限制,害怕麻醉風險,80歲以上的患者大多選擇保守治療。這樣很多患者就只能長期卧床,不僅生活質量大受影響,嚴重者甚至影響到壽命。因為患者年齡較大,再加上骨折,一般需要卧床兩個星期以上,此時各種並發症如肺炎、泌尿系統感染、褥瘡等就會隨之發生,而這些並發症對老年人來說都是致命的。很多人以為骨質疏鬆就是單純缺鈣,認為補鈣就可以。實際上,正如上文所述,骨質疏鬆並不是簡單的缺鈣,而是機體衰老、疾病及葯物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的結果。因此,建議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鈣食物、多曬太陽、適量運動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腎疾病,需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葯、利尿劑等的患者,還可以去看骨代謝門診,請專家評估骨質疏鬆狀況,給予適當的葯物和物理療法干預。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當心,防止摔傷、絆倒和碰擦,從而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
2、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護理要點
一、 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使骨骼脆弱、並容易折斷的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在病人發生骨折時才會發現。
二、 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髖部、手腕。
三、 我國65 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率約有 19.8%;男性則為 12.5%。大約 1/3 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約為 1/5。
四、 危險因子:
(一)無法改變的因子:老年、女性、遺傳、白種人、亞洲人、體型瘦小者、女性賀爾蒙。
(二)可改變的因子:吸煙、喝酒、體重、體能活動(卧床或長期使用輪椅)、飲食中鈣質和維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葯物會加速骨質流失:
(一)類固醇(黑葯丸有此成分)
(二)治療癲癇的葯物(癲能停、癲通等)
(三)甲狀腺葯物
(四)某些利尿劑
(五)某些免疫抑制劑(環孢素等)
六、 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骨質密度 T 值(健保規定首次做骨密度檢查需自費 600 元。若檢查結果未達骨質疏鬆,則以後仍要自費;若達骨松標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給付 3 次。)
七、 照護原則:飲食、運動、葯物及跌倒預防
(一) 鈣質:每天建議攝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鈣豐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綠花椰菜、加鈣豆漿、罐裝帶骨沙丁魚、鮭魚、牛奶、乳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乾等。
2. 一份乳製品(一杯牛奶或優格、或 50g 乳酪)約含鈣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蠣殼、骨粉等成分的補充劑,因可能混雜其他重金屬成分。
4. 挺立:每顆含 600mg 鈣 + 200 單位維他命 D。
5. 銀寶善存:每顆含 200mg 鈣 + 400 單位維他命 D。
6. 碳酸鈣片:每顆含 500mg 鈣,於飯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維他命 D:每天需補充 800-1000 國際單位
1. 維他命 D 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並預防跌倒、預防骨折、對肌肉力量有幫助。
2. 使用維他命補充劑。
(三) 葯物: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骨力強、骨維壯)、抗體類(如保骼麗)、荷爾蒙(鈣穩)、副甲狀腺素(骨穩)等。
(四) 規律負重式及肌力運動(如行走)的好處:增加骨質密度、減輕疼痛、增進平衡感及肌肉力量、減少跌倒和骨折的機會。
(五) 預防跌倒與骨折:以改善視力、平衡感、肌肉強度、行動能力及居家環境安全為主。
(六) 若有使用鎮靜安眠葯劑或會造成低血壓、低血糖、頭暈、下肢無力等副作用的葯物需特別注意。
(七) 有需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髖部保護墊等輔具。
(八) 減少危險因子:類固醇、過量的甲狀腺素、煙、酒、過輕的體重等。
(九) 只要有發生骨折,就應該要檢測骨質密度及治療骨質疏鬆。
(十)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都應該要服用鈣片及維他命 D 補充劑,並更積極的避免其他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所有婦女或男性都應都應增加飲食中鈣質及維他命 D 攝取、保持適當體重、避免煙酒、規律運動、避免跌倒。
資料來源於養老信息網《老年骨質疏鬆症之護理指導》
3、老年人怎樣預防骨質疏鬆ppt課件
經常從事體力勞動,經常曬太陽,吃含鈣高的食物 如海產品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4、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並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致殘率、致死率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 1、原因,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於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 2、發生的誘因, 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沒有較大外力作用下發生,如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咳嗽或乘車震動等日常動作中發生。發作時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無疼痛,部分病人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發生自發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是由於跌倒而引起的。 3、發病情況,男性骨折的發生率從65歲開始上升,而女性則從45歲開始不斷上升。女性骨折佔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發生各種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估計為30%~40%,男性為10%~15%。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 4、骨折好發於胸椎、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骨(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下降,輕微創傷甚至日常活動也可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於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因此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5、老年人骨質疏鬆引起骨折怎麼辦
常規骨折療法!盡量避免切開內固定!下肢骨折要預防因長期卧床引起的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感染!內用中葯,早期活血化瘀,中期接骨續筋,後期補氣養血,強筋壯骨!外固定清除後還可用熏洗葯滑利關節!
6、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ppt
跌倒,是導致老年人骨折的直接原因。所謂「上工治未病」,預防跌倒,其意義甚至大於骨質疏鬆性骨折治療本身。要預防跌倒,首先要認識到跌倒的常見原因,其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類。
內因包括老年人自身生理或病理變化所導致的身體機能下降,通常來講有三種情況,包括:
1)衰老導致感覺遲鈍、反應變慢,並且往往伴有視力減退。當環境突然改變時,不能正確判斷環境結構及障礙物,身體失去平衡時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容易跌倒。
2)老年人易患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腦血管意外(俗稱「中風」)、帕金森病、老年痴獃等,容易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
3)衰老導致骨骼肌肉系統退化,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下降,或者由於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調整能力下降,容易誘發跌倒。
外因則為一些容易誘發跌倒的環境因素,包括:
1)室外不平的路面、復雜的交通狀況、環境光線不足等。
2)室內雜亂的環境、濕滑的地板、未固定好或高度不合適的的床和座椅等、光線不充足等。
要預防跌倒,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讓老年人提高自身的警覺性,在日常生活提高對預防跌倒的重視程度。
2)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延緩中樞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的衰老。有條件的可以對反應能力和平衡能力做針對性的訓練。
3)定期體檢,排除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4)佩戴適當的眼鏡以改善視力情況。
5)避免單獨外出,避免擁擠的環境,避免高速交通工具。
6)改善家庭環境,規則擺放物品,增加室內照明,在容易滑倒的廚房、洗手間等處保持地面乾燥或鋪防滑墊。
7)調整床、座椅、馬桶、浴缸、樓梯的高度,有條件的可加裝扶手,便於老年人使用。
8)穿著寬松舒適的服裝,保證鞋底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