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醒你 骨折過一次的人一旦發生二百次骨折是很危險的
人體骨骼中的礦物含量在30歲左右最高(此時您的年紀),也就是骨峰值達到度最高值。骨峰值越高,到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但是由於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空氣質量差,加上現在的青年人問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缺乏戶外運答動、缺乏日曬、飲食不天然等情況,導致青年人的骨質也在逐漸變差。
因而熬夜對骨質疏鬆是有影響的 包括壓力過大 吸煙 酗酒 長期不到戶外活動 曬不到太陽 甚至是性生活不節制回 體重過輕者 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骨質疏答松
任何的不良生活方式都只會傷害自身的健康 希望您不要大意
2、骨折,導致骨質疏鬆百度貼吧2015
中老年出現骨質疏鬆後,由於骨頭強度受到破壞,容易骨折。中老年人與年輕人的骨折不同,骨知質疏鬆骨折往往是在不經意摔倒的瞬間,骨頭就斷了。所以骨質疏鬆一定要及早預防和醫治
骨質疏鬆的飲食原則如下:
一、日常的飲食要補充豐富的維生素道,比如牛奶、蛋類、瘦肉等,同時要補充足夠的鈣質。但是要減少鹽的攝入量,進而保存體內的鈣質。
二、飲食要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量,膳食鈣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不能滿足需要,必要的時候可以補鈣劑。骨質疏鬆的飲食需要合理補鈣。
三、在補充鈣劑的時候,還可以選擇鈣含版量高並且吸收率高的法蘭秀食物鈣,其元素鈣含量高,因此吸收的也會相對的高一些,是鈣補充制劑的上選產品。
四、 骨質疏鬆患者需補充法蘭秀補骨膠原,這是專門防權治骨質疏鬆的,能促進鈣吸收,增加骨密度,強健骨骼.這也是屬於骨質疏鬆的護理方式之一。
五、 骨質疏鬆患者需節制飲酒. 減少鹽量,以免愈多的鈣質隨著鈉在尿液中被排出。
3、骨折會導致骨質疏鬆嗎
你好,肢體骨折後長時間不負重或負重減少,可引起骨量減少,骨質疏鬆,這是骨折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也是骨折病的主要症狀之一。骨折後肢體固定的范圍越廣,時間越長,骨質疏鬆就越嚴重,而骨質疏鬆越重,則骨折癒合需要的時間則越長,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骨折復位固定後,建議早期進行關節及肌肉的功能鍛煉,以減輕骨質疏鬆,祝早日康復!
4、骨折後會引起骨質疏鬆嗎
骨質疏鬆不是幾個月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常年鈣質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造成的。有骨質疏鬆的人很容易骨折。也許你很早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是沒有意識到,在骨折後,去檢查時,醫生才會告訴你。總而言之,骨質疏鬆需長時間的調養。我媽媽就有骨質疏鬆,她現在已經基本上好了。
以下是美國醫生給她提供的治療過程:
每天一盒酸奶
每天補充維生素D3 (5000IU)
每天補充維生素K
每天在陽光下散布30分鍾
每天生吃綠色蔬菜如菠菜,香菜,西藍花等(只要是綠色的)
醫生給她開了處方葯 -Alendronate (阿侖膦酸鈉), 國內也有這種葯 (我媽已經吃了這種葯很久,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我媽媽現在已經70歲了,她很健康也很有力氣,能抬起50磅行李箱:)!
5、老是關節酸痛,年輕人會骨質疏鬆嗎?是不是缺鈣?
1、定義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簡稱OP)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徵的一種系統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
1)疼痛
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原因是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破壞、消失、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於骨質疏鬆其骨的承重能力明顯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長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勞、勞損,從而產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為甚。
2) 身高縮短、駝背:
它是由於骨質疏鬆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的,也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
3) 骨折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在臨床上主要發生在富含松質骨的區域,主要在髖部、胸腰椎、橈骨遠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髖部骨折最為嚴重,由於骨折後必須要卧床,故容易發生肺炎、靜脈炎、泌尿系統感染及心腦血管異常,據國外報導有10~20%的病人在發病第一年內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男性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in men)的發病率大大低於絕經後的女性,故以往對男性骨質疏鬆症遠不及對女性的重視。近幾年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年時期的男性比女性雖能達到更高的峰值骨量,骨量丟失的起始時間也明顯晚於女性,但男女兩性都有一個與年齡增長相位的骨丟失過程,即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男性骨質疏鬆症與女性骨質疏鬆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病因學、病理學和澈地病學等方面仍有明顯的性別差別。65歲以上的男性普遍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質疏鬆,其嚴重並發症是骨折。
在美國,大於65歲的男性髖骨骨折的發生率為4‰-5‰,相應年齡的女性發生率為8‰-10‰。在北歐的髖骨骨折發生率為男∶女=1∶2,在南歐及其他地區,髖骨骨折的發生率在兩性中均相對較低。在世界范圍內所有髖骨骨折的病人中,約30%為男性,1990年為51萬,預計到2025年男性髖骨骨折的人數將增加到116萬人,而這一上升趨勢在亞洲將更加突出。
Cooper報告50歲以上男性在一生中的髖部、椎體和前臂骨折危險度為13.1%,而女性為39.7%。Neill報道,經歐洲19個國家36個中心15570例50-79歲人群椎體骨折的男性患病率為20%。我國有關男性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據上海地區徐尚忠報道,60歲以上男性為13.9%;北京地區吳青報道為13.4%(腰椎);沈惠良報道為23.8%(腰椎)。
骨質疏鬆性骨折給患者造成生活能力的喪失及生命危險,Poor報道骨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臨床表現]
(1)年齡在60-65歲以上的男性患者。
(2)患者可有腰疼或四肢關節骨疼,也可有四肢無力、疲勞感,以及體型改變、身材變矮、駝背等。
(3)患者有過度飲酒、吸煙和少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
(4)在輕微外力作用下造成腕部、脊椎或髖部的骨折。男性骨質疏鬆後發生的髖部骨折,其發生率高於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和粗隆間骨折。
以上材料來源:全國健康網
人體的鈣99%在骨骼中,1%在血液中。
一般來說21歲的年輕人,如果發育時期鈣的攝入量不足,同樣會導致骨質疏鬆。成人45歲之前是補鈣是最好的,此時鈣可以在鎂的引導下進入骨骼當中。(註:鎂是鈣的引導素,當人身體當中的鎂或鈣片當中的鎂的量充足時,鈣才會被人體充份吸收。如鈣未被充份吸收,鎂也會引導多餘的鈣排出體外,而不會使鈣產生淤積,進行誘發某些病的產生。)但是一旦過了45歲,不論如何補鈣,充其量鈣只能進入到血液成為血鈣,不能再進入骨骼,進行強壯骨骼。因此在45歲之前要加強鈣的補充,45歲之後補鈣,要注意鈣的量。
6、25歲青年手腕骨折後骨質疏鬆怎樣鍛煉恢復
2
7、為什麼中國每12秒就有1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因為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會這樣,還有年輕人不鍛煉。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的代謝性骨病變,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老年群體。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為主要特徵。
骨質疏鬆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稱,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並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2018年年底已達1.6億人。相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人數將增加至2.8億。據央視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260萬人次,相當於每12秒就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19.2%,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2%。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主要與年齡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關,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為明顯,因此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三高的發病群體也是骨折的高風險人群,而且一旦發生骨折,恢復也比普通人難度更大,因此公眾應當同時關注「三高一低」所帶來的危害。夏維波教授提醒公眾,預防骨質疏鬆要注意營養、運動和光照三個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等微量元素,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運動,並接受20分鍾左右戶外太陽光照射。
8、骨折後骨質疏鬆會影響骨癒合嗎
骨質疏鬆病人容易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為:
(1)骨質疏鬆造成骨丟失,使骨骼的強度大大降低,在同等外力作用下發生骨折的機會自然增加。
(2)骨質疏鬆造成的骨丟失是以骨基質丟失為主,其結果是導致骨的脆性增加而韌性減低,因而在外力作用下易發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