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38歲不明原因骨質疏鬆

38歲不明原因骨質疏鬆

發布時間:2020-10-14 13:55:41

1、長期慢性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早期症狀?

疼痛是骨質疏鬆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為多見。其原因主要是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在吸收過程中,骨小梁破壞、斷裂(或稱微型骨折,X線片或CT片中見不到),因而引起疼痛。骨質疏鬆症的另一危險是容易骨折,骨折給病人帶來痛苦最大,甚至縮短壽命,其中最嚴重的是髖部骨折。髖部骨折病人如果不做手術,長期卧床可能並發褥瘡、肺炎和尿道感染等,這些問題使康復更困難,甚至導致死亡。 脊椎骨折常引起急性嚴重背痛。多發骨折的病人可有永久的背痛。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楔形和魚椎樣變形,可引起身長縮短和駝背。 骨質疏鬆一旦發生,難於逆轉,所以如何早期警覺和預防骨質疏鬆的早期症狀十分重要。年輪骨科醫院盧教授鄭重提醒,有以下情形者應提醒注意: 長期慢性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尤其中年以後;有過非暴力骨折(即沒有受到很大力量創傷就發生骨折)病史,或父母有過非暴力骨折病史;習慣於高蛋白或低含鈣食物的攝入,如飲食缺少牛奶或奶製品;體形瘦小;有大量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習慣;絕經前卵巢切除;絕經前閉經;戶外活動過少,或長期卧床;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類葯物;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等。 有了這些情形應及早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該檢測能診斷骨質疏鬆和評估骨密度水平,以便採取預防和治療措施。

2、骨質疏鬆的五大危害是什麼?

骨質疏鬆的危害有哪些?
1、骨質疏鬆的發病率高。我國現約有9000萬骨質疏鬆症患者,其中骨質疏鬆發生率佔60歲以上老年人的56%,在絕經後婦女發生率更高,約為60%~70%。
2、骨質疏鬆症可以導致患者疼痛,身材變矮,骨折。嚴重骨痛可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飲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無規律,牙齒過早脫落,茶飯不思,痛苦異常。這些都是骨質疏鬆的危害有哪些中的影響。
3、骨質疏鬆的病人骨折發生率高。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並發症是骨折,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骨折,如咳嗽可發生肋骨骨折。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並發骨折者高達12%。輕者可使活動受限,重者須長期卧床,給社會和家人造成很大負擔。
4、骨質疏鬆可以造成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導致肺感染和褥瘡等多種並發症的發生,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達10%~20%。
預防骨質疏鬆的五種方法:
查骨骼
女性一旦到了更年期,應定期到醫院檢查骨骼健康狀況,請醫生評估骨折風險。已確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應遵醫囑積極堅持治療。
改劣習
吸煙、酗酒對骨骼的傷害非常嚴重。要保護骨骼健康,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另外,臨床發現,體重偏低的人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女性而言,最好別過度追求苗條。
勤鍛煉
每周應鍛煉3~4次,每次30~40分鍾。鍛煉項目可以多樣化,抗阻訓練和力量訓練相結合,比如,舉啞鈴、仰卧起坐、武術和瑜伽等。
補維D
富含鈣和蛋白質的飲食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另外,補充維生素D也十分關鍵,每天曬太陽15分鍾,日常飲食可多吃奶製品、魚類、魚肝油、堅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者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劑。
知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常見風險因素包括45歲前絕經、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有骨關節炎或吸收不良綜合症等病史、發生過骨折或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等。
生活中大家應該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重視疾病的危害,在出現了類似的疾病以後,應該及早的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癒疾病。

3、骨質疏鬆危害有哪些

導語:絕經後女性以及7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越來越普遍,主要表現腰背疼或腰腿疼,常被忽略,有些四五十歲的人也出現骨質疏鬆現象。特別是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活動少,鍛煉少,接觸太陽少,加之吸煙飲酒、喝過多咖啡、吃肉多、營養不均衡、長期使用激素葯物等,都會不知不覺促發骨質疏鬆的發生。那麼呢?輕度時沒有明顯感覺,但骨鈣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強度逐漸下降,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逐漸會出現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發展到關節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樓、負重或用力時疼痛。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困難,甚至脊柱變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縮短、駝背,內臟功能受影響,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即輕微創傷或者在未受傷的日常生活中就可發生骨折,比如跌倒常會發生大腿根、股骨頸、髖骨骨折或因支撐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樓梯踩空腳後跟跟骨骨折;彎腰、抬物等椎骨骨折。其中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最多見,也最不容易被發覺而漏診。壓縮輕者沒感覺,重者會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壓縮後不錯位,數月後穩定下來,疼痛自行緩解,多數人以為勞損或不重視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時才發現壓縮骨折,但風險是該處椎骨或其他椎體還會繼續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最不良的並發症或危害骨折是骨質疏鬆最不良的並發症或危害,即使能夠手術治療,老年骨折的癒合也是困難的,並需要卧床、家庭照顧和護理,加重醫療和社會負擔。而且長期卧床不便活動,進一步加重骨質疏鬆、便秘,免疫力下降,肺炎及褥瘡等感染風險增加、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和脫落栓塞風險增加、原有老年合並症改善難度加大。最終危害是,約20%因骨折的合並症死亡,而存活者約50%致殘,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因此,中老年朋友都應該重視骨質疏鬆症的發生,50歲以後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或腿疼,應該及早就醫明確,而且有不少方法可以合理並有效治療和預防。但不少患者反映常吃鈣片並沒有緩解疼痛。這可能是方法不當,或手段單一,或者有其他疼痛原因,需要進一步就診和檢查,科學防治。

4、骨質疏鬆主要有哪些原因?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極為常見的現象,而且可以導致各種嚴重後果,特別是易發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維生素D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失調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維生素D,主要是由於老年人閑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減少,引起內源性維生素D經光合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飲食中維生素D隨著年齡增長而吸收不良。當長期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時,可以引起骨質疏鬆、骨軟化症。導致各種骨折發生。所以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的。

5、男38歲,不明原因體溫20多天37.1度.現在36.8度,請問這是不是好轉了,

你好,根據您的描述,一般,正常體溫在37度以內。你現在體溫36度8,屬於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注意休息,平時多喝點水。

6、體檢後,你被「骨質疏鬆」了嗎

目前體檢查骨密度多用超聲骨密度檢測儀,專家稱這種儀器誤差大,檢測結果不太准 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資料圖片) 新華報業網訊 今年,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但檢查完後,很多人,包括二十幾歲的小年輕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以至於骨科醫生每天都能接到拿著報告單訴說骨質疏鬆的患者。體檢「骨質疏鬆」,是真松還是假松?對此,權威專家表示,1/3以上的患者屬於「被骨質疏鬆」,這一檢測結果不準,僅供參考。 離奇遭遇 單位體檢,多人「骨質疏鬆」? 「醫生,前幾天單位組織體檢,說我骨質疏鬆了,你幫我看看。」昨天一早,在四五四醫院骨科主任李穎的辦公室,走進來一位不到40歲的婦女,手裡拿著一份體檢報告單。只見體檢報告上有一項骨密度檢測,上面標注「骨質疏鬆」。「我才38歲就骨質疏鬆了,這可怎麼辦?」女子顯得很焦急。 「這個超聲骨密度儀不準的,不能作為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面對一臉焦慮的女子,李穎將報告遞給了她。結合詳細的問診,李穎確認,該女子並未骨質疏鬆,而是虛驚一場。 可該女子依然不放心:「單位這次體檢,100多個同事,大多數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骨質疏鬆的也有很多……」李穎不得不再次安慰她:「沒事的,沒到年齡,不信的話,過幾天你再測一下,結果可能又不一樣了。」 骨科專家天天碰到「被骨質疏鬆」的 據了解,這位婦女有關「骨質疏鬆」的故事並非李穎頭一次遇到。李穎說,每個星期的專家門診,都能碰到好幾例。「來的時候,手裡都是拿著體檢報告,說自己查出骨質疏鬆了,問醫生怎麼辦。」李穎說,看到拿著骨質疏鬆檢測報告的單子來的,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 久而久之,李穎發現一個特點,這些「問題」報告單均來自體檢,由一種「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診斷出來的。其結論要麼是骨質減少,要麼是骨質疏鬆,男女老少都有,但以中老年多見。 一番細問才知道,原來,在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今年都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查看是否有骨質疏鬆。就診者反映說,檢查完後,很多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

7、骨折後骨質疏鬆需補鈣怎麼最有效年齡38歲

<

與38歲不明原因骨質疏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