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常踮腳尖的好處
腳跟與人體的腎經關系密切,踮起腳尖可刺激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湧泉穴,沿足跟部上行)、疏通足三陰經,使體內的氣向上運行,從而溫補腎臟、激發中氣、改善腎功能,不僅能促使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還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鍛煉小腿肌肉、增強踝關節穩定性等作用。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後下肢酸脹、乏力時,可採用踮腳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腳時,由於雙側小腿後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的迴流,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和皮膚色素沉著。
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也正是通過顛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盪,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從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具體做法是:踮著腳尖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這兩種踮腳走路方法可交替進行,次數和間隔時間根據自身情況控制,循序漸進,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
參考資料:人民健康網-經常踮踮腳 按摩五臟六腑消百病2、為什麼骨質疏鬆不能踮腳尖鍛練
?
3、右腳掂不起腳,但可以控制崩腳尖和勾腳尖是怎麼回事?
當然是勾腳尖了,壓腿時,如果勾著腳尖,小腿的肌肉同時也可以得到鍛煉的。
下面簡單介紹三種正確的壓腿方法
剛壓腿時高度別超過45度
壓腿是一種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運動,找個攀登架、欄桿、甚至台階把腿往上面一搭,就可以練習了。不過,如果你不經常鍛煉的話,筋骨就會比較僵硬。猛地跨上很高的欄桿容易拉傷。因此,對於初練者,壓腿的高度別太高,腿抬起後別超過髖關節,兩腿之間的角度約為45度為宜。是最安全的,因為這個角度使髖關節在自然的生理狀態,也較容易達到,不容易摔倒和對關節造成損傷。
經過約三五個月的鍛煉,很多人壓腿時能輕松抬到90度左右,堅持下去,腿還能扳過頭頂呢。不過和髖關節持平的高度更為安全。
2.壓腿別只求高度不求質量
在生活中,把腿架到和肩同高甚至更高,但身體動作完全變形,甚至都沒有了振壓的餘地,壓完腿拿不下來要費盡的用手搬下來。這樣可就不好啦!因為腿的柔韌性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特別是成年人,壓腿一定要選擇合理的高度,並注意正確的姿勢。
3.壓腿的3種正確姿勢
1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比如高台、桌椅,雙腿並攏站立,抬起左腿將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兩手扶在左腿膝蓋上。兩腿伸直,挺腰,同時一定要收髖,這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壓腿的動作,逐漸加大力量,然後換腿做。根據柔韌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額甚至下頜去接觸腳尖。
2.側壓腿
身體側對肋木等支撐物,右腿支撐,腳尖稍向外撇,左腿舉起,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右臂上舉,左掌放在右胸前。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左側振壓。髖部和腰部在這個練習中將得到鍛煉。
做這個動作易出現兩腿不直、身體向前彎曲。所以在練習中應注意,支撐腿的腳尖外展,被壓腿盡量向身體正前頂髖,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舉,向頭後伸展。同時,將腿向肩後方振壓。幅度逐漸加大,直到腳尖能接觸到後腦勺。
3.後壓腿
背對肋木,並腿站立,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右腿支撐,左腿提起,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振壓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髖部、腰部和頸部可以得到練習。
該動作要求雙腿直膝,支撐腳要全腳著地,腳趾抓地,挺胸,展髖,腰後展。做這個練習時兩腿容易彎曲,因此可請同伴幫忙頂起自己被壓腿的膝蓋,用一隻手下壓腰、髖,幫助把腰挺直。
4、兩年的骨質疏鬆病史 現有改善,為什麼手和腿的麻困感倒比原來更重了?
可以這樣認為,那是因為病情持續時間太長,所以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我建議你一定要持續治療!
5、導致骨質疏鬆有哪些因素?
6、踮腳尖動作有什麼好處
一、踮腳尖是個很不錯的有氧運動,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
二、踮腳尖不受場地限制,只要是站立的狀態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基本方法:首先把雙腳並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落下,重復20—30次。別看方法簡單,可健身效果不錯。
三、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當你工作、學習、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1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而且,踮腳運動時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消除長時間用腦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
四、還有踮腳走路,就是把腳跟提起完全用腳尖來走路,行走百步。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小腿後側肌肉。從經絡角度看,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再就是把腳尖翹起來用腳跟走路,這樣還可以練小腿前側的肌肉,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兩者交替進行可以祛病強身。當然,對於老年人則應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穩而摔倒。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不做。
五、踮腳尖的確是個不錯的有氧運動,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六、踮腳尖走路:因人而異,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以扶著牆,熟練以後就不用藉助外物了。
七、坐著踮腳尖: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者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調節。
八、躺著勾腳尖:卧床休息時,兩腿並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以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7、媽媽腿使不上力經常絆腳,膝蓋蹲下不易起!是不是骨質疏鬆或骨質鈣流失什麼啊
這個不排除骨質疏鬆,但是單純的骨質疏鬆一般來說並不會引起這些症狀的,這個常見的主要原因還是膝關節的退行性骨關節炎和腰椎的退行性病變,建議完善膝關節和腰椎的X線片檢查予以確診。
8、兩腿突然發軟四肢無力,是骨質疏鬆嗎?
手太陰絡脈,名列缺。起於腕關節上方橈骨莖突後的分肉之間,在腕後一寸半處,走向手陽明經脈;與手太陰經脈並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魚際部。
其病症:實證,手掌和手腕部灼熱;虛證,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