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女性骨質疏鬆的評判正常標准

女性骨質疏鬆的評判正常標准

發布時間:2020-10-14 08:24:32

1、中年女性為什麼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骨質疏鬆症在40歲以上的男性發病率為5%,女性為22.2%,40歲以上的各年齡段女性的骨質疏鬆症發病率均高於男性。

女性較男性更易患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女性比男性骨質含量低,所以40歲以後骨骼的變化對女性的影響更大;第二,女性自絕經期開始,骨質變化加劇。中年以後,婦女體內雌激素下降,使得保護骨質的力量削弱,骨質開始疏鬆。由於骨質疏鬆使患者的骨密度緩慢而穩定地降低,使得骨骼抵抗外力的能力減弱,易發生骨折或腰背及四肢關節酸痛。可以說,骨質疏鬆是骨質老化的表現,這時只要未發生骨折,骨的外形不會有變化,但X光片上可見骨密度減小。70~80歲的人骨密度只相當於青年人的50%左右。

事實上,骨密度的降低和骨質的疏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一個人出現身高減低,或是駝背,或是跌跤造成股骨頸骨折的時候,骨質疏鬆的發生已經歷了幾十年的過程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把骨質疏鬆症與老年婦女聯系在一起的原因。其實,骨質疏鬆從30歲或40歲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在絕經期或絕經前期症狀會加劇。作為中年女性,對該病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注意保養,盡可能提早預防。

2、為什麼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發病為多因多果,原因復雜。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均壽命的不斷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高。

但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女性明顯高於男性,據統計,老年男性骨質疏鬆疾發病率約為20%,而絕經後婦女約為50%,老年女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一般佔全部老年骨質疏鬆者的70%—80%。那麼,為什麼女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比男性高呢?要想弄清楚原因,我們就得了解男性和女性骨質疏鬆的特殊性。

人體的各個器官的生長發育都是一個從生長到衰退的過程,骨骼當然也不例外。青少年時期骨骼處於旺盛的生長時期,骨密度逐漸增高,骨頭日益變得堅硬而緻密;到了成年以後,骨的代謝基本上達到了一種平衡;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鈣開始流失,骨頭逐漸變得疏鬆和脆弱。


成年後的骨量主要取決於其生長過程中骨量達到的最大值,以及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骨量流失的速度與程度。男性青春期長,且生長速度快,所以骨旅長的又高又堅固;而女性青春期相對於男性來說較短,所以就顯得脆弱。


男女在兩性老化過程中骨丟失也有差異。老年女性骨丟失的速度快了男性,尤其是女性絕經後,由於體內性腺的萎縮,功能下降,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降低,骨筋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骨筋處於負平衡狀態,所以加速了骨質疏鬆症的進程。由於男性體內性激素的變化遠遠沒有女性的顯著,所以老年男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進展速度明顯低於老年女性。

3、女性骨質疏鬆症狀有哪些表現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治療比較困難,有時單純補鈣及維生素D效果不明顯,因此須中西醫結合治療,因人而異,辨證施治,並充分發揮飲食療法的積極作用,補其所虛,增其不足
意見建議:核桃仁補腎強腰,從營養學角度分析,核桃仁中所含的鈣、磷、鎂、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緩骨質衰老,對抗骨質疏鬆。

4、70歲女性,有骨質疏鬆是正常的嗎?可以改善嗎?

如果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待,就會覺得身體差骨質疏鬆,特別是這個年齡段,身體差也都是正常的,大家也都能夠從內心接受。如果是從傳統醫學來看的話,人可以無疾而終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去看古文醫學的人,更能夠認可這一點。所以,70歲女性有骨質疏鬆到底正不正常,是從你的認知里邊去認為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70歲女性都有骨質疏鬆的,那麼別人為什麼沒有,一定是有原因的。

有些人在這個年齡段不會有骨質疏鬆,所以其他人也可以擁有不罹患骨質疏鬆的。很多的傳統醫學,他們都知道如何讓人們更加健康,從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開始入手。雖然骨質疏鬆特別是在這個年齡段調理起來會比較慢,但是通過中醫葯的著手調理會減輕身體的不適感,幫助進行修復的,而且修復的進程會比現代醫學的要快。快只是一個方面,但是它不傷害身體,是真正的幫助身體修復的,這里說的是傳統醫學哦。

但是如果你採用現代醫學的話,方法不同方式不同,如果與之對抗,那麼更是傷害身體的。而且化學葯進入到體內是很難被排出體外的,對抗身體之後身體會出現很多各種症狀,反而引起更加的不適感。這種身體不適感是很難消除的,可能會伴隨病人生活的。

想要進行治療或者是調理,要看你採用的方式方法,但是是可以使身體進行很大的改善的。這個也需要你進行判斷,然後找到合適的中醫葯來進行調理,因為70歲的年齡也比較大,而且骨質疏鬆它只是一種症狀原因,一定是生活習慣,日常的習慣造成的,所以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

5、(1)WHO 規定的白人婦女的骨質疏鬆症診斷標准:以白人青

年成人女性骨密度峰值的人群均值(X)所相應的標准差(SD)為單位,骨量的減少達到或超過2.5SD(T-Score)者,診斷骨質疏鬆症。必須應用雙能X 線骨密度測定儀,測定腰椎1 ~ 4 以及一側髖部。T-Score=-1.0 ~ -2.49SD 者,診斷「骨量減少,Osteopenia」。

+1.0 ~ -1.0SD 為正常。

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① WHO 診斷標準的「骨密度」,僅僅限於「DEXA」(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儀)的測定值。不能應用單光子、雙光子骨密度測定儀,也不能應用定量超聲(QUS)或定量CT(QCT)來診斷骨質疏鬆症。

②應用中國人種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峰值的正常值(X±SD),不應該應用其他人種的正常值。

③目前男性診斷標准,全世界暫時應用白人女性的「2.5SD」的標准,但是男性的「SD」不同於女性的「SD」,不應該混淆。

④「2.5SD」診斷切點是與國際標准接軌,在缺乏明確證據的情況下不應該任意在臨床診斷中改動。

⑤在「三級甲等醫院」骨密度檢查室的書面報告中,骨密度不應該僅僅報告為「g/cm2」,一定要計算和寫出T-Score 值,臨床醫生才能據之診斷。否則不符合「三級甲等醫院」的條件。

⑥腰椎1 ~ 4 和一側髖部比較,人們更加重視髖部。不應該忽略以下提示:「DEXA」測定的髖部骨密度減少到「2.5 SD」才是骨質疏鬆症的「金標准」。

原因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的主要危害僅僅是「髖部骨折」所致卧床期的吸入性肺炎和褥瘡的高病死率。

(2)應用WHO 骨密度「2.5SD」的診斷 僅僅是單位體積(cm3)

的骨礦含量(g)的減少,不包括「WHO 骨質疏鬆定義」中的「微結構損害」和「脆性增加」。

因此,依據WHO 的骨密度「2.5SD」的診斷切點所診斷的,被稱為廣義的骨質疏鬆症。

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①當前的WHO 診斷標准,它所對應的病理形態有多種,包括狹義的骨質疏鬆、骨軟化、纖維囊性骨炎等。不應該忽略鑒別骨軟化等疾病。

②當前的WHO 診斷標准,它所相應的病因也有多種,包括性激素減少、老年退化變性、維生素D 或鈣劑缺乏、多發性骨髓瘤、腎小管酸中毒、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對於疑難診斷病例應該進行全身骨掃描檢查,以發現病變的部位、數目、分布,然後進一步選擇合理技術方法進行確診。進行動脈血氣檢查來篩查代謝性酸中毒,觀察是否「BE < -2.3 mmol/L」(國內有人應用-3.0mmol/L 為切點,美歐應用-2.0mmol/L 為切點)。

③不應該忽略脊柱側位X 線平片的特定意義。大多數DEXA 不能測定側位腰椎骨密度。盡管30% 的骨量丟失才可見到放射線學骨丟失改變,但是對於側位腰椎平片已經顯示椎體壓縮骨折的病例,骨密度儀在測定正位腰椎骨密度時,把椎體前方和後方的韌帶鈣化和主動脈鈣化,都計算為腰椎的骨密度,顯示骨密度正常或升高。

所以不應該忽略側位腰椎平片檢查。

④評估葯物治療或非葯物治療的療效,不應該僅僅依據「骨密度」

這種「骨量」。應該同時評估「骨微結構」 「骨脆性」和「骨折率」。

特定的患者臨床研究依靠活檢針所取標本研究「骨微結構」,必須遵循特定的醫療法律程序。臨床不能進行「骨微結構」和「骨脆性」

檢查,因此療效評估必須同時依靠「骨密度」和「骨折率」的數年觀察結果。曾經應用大劑量氟化鈉達到「骨密度令人驚異的改善」,但是「骨折率」明顯增加也令人驚異。原因是「骨微結構」嚴重損害。

⑤狹義的骨質疏鬆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不應該忽略的是,女性既存在絕經後(女性激素缺乏,需要女性激素替代)骨質疏鬆,同時也存在老年性(退化性病變,需要應用成骨細胞刺激葯)骨質疏鬆症。男性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則是退化性病變,不能常規應用男性激素替代。

(3)幾種簡單易行的診斷推論。女性圍絕經期已經比前5 年出現明顯骨量減少,尤其絕經後5 ~ 7 年為快速骨丟失期。女性比男性峰值骨量小,骨丟失時間提前且速度快得多。因此不應該忽略,廣大絕經後數年的女性,即便不進行DEXA- 骨密度檢查,多數人存在骨量減少或骨質疏鬆症。絕經後年代越久,骨質疏鬆症越嚴重。中國女性絕經的平均年齡為48 歲,因此60 歲婦女幾乎全部進入骨量減少或者骨質疏鬆症的范圍。甚至圍絕經期女性,即便不進行骨密度檢查,骨量減少的比例也相當大。男性則不能進行這種簡單的推論。

(4)絕經後或男性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可以同時存在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多發性骨髓瘤、腎小管酸中毒等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尤其不應該忽略:老年女性的腎小管酸中毒、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發病率升高。

(5)不應該誇大骨代謝生化指標在骨質疏鬆症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至今尚未確立以下生化指標對臨床有多大用途:骨形成指標,包括血骨鈣素、骨特異性鹼性磷酸酶、Ⅰ型前膠原羧基端前肽;骨吸收指標,包括尿羥脯氨酸、尿吡啶啉交聯物、尿Ⅰ型膠原N 末端交聯肽。這些測定或許有助於預言骨丟失速率和治療反應,或許有助於診斷某些原因不明的骨質疏鬆。

(6)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骨質疏鬆診斷標准如下。

正常:骨密度或骨礦含量不低於同性別的骨量峰值減1個標准差值。

骨量減少:骨密度或骨礦含量為同性別的骨量峰值減1 ~ 2.5 個標准差值。

骨質疏鬆:骨密度或骨礦含量低於同性別的骨量峰值減2.5 個標准差值。

重度骨質疏鬆:骨密度或骨礦含量低於同性別的骨量峰值減2.5個標准差值,並有1 個或多個部位骨折。

//骨質疏鬆症如何鑒別診斷?

6、請問:78歲老人女性骨密度檢查T-sore:-1.8是骨質疏鬆嗎,什麼程度?(檢

檢查結果給你們那醫院醫生看啊,跑這里萬一人家不懂裝懂瞎說豈不耽誤了?

7、女性骨質疏鬆吃什麼食物好

1、 黃豆豬骨湯 : 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
製法: 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凈,切斷,置水中燒開,去除血污;然後將豬骨放入砂鍋內,加生薑20克、黃酒200克,食鹽適量,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放入黃豆繼續煮至豆爛,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劑。
功效:鮮豬骨含天然鈣質、骨膠原等,對骨骼生長有補充作用。黃豆含黃酮甙、鈣、鐵、磷等,有促進骨骼生長和補充骨中所需的營養。此湯有較好的預防骨骼老化、骨質疏鬆作用。
2、 桑葚牛骨湯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製法: 將桑葚洗凈,加酒、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3、 蝦皮豆腐湯:蝦皮50克,嫩豆腐200克。
製法:蝦皮洗凈後泡發;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加蔥花、薑末及料酒,油鍋內煸香後加水燒湯。
功效:蝦皮每100克鈣含量高達991毫克,豆腐含鈣量也較高,常食此湯對缺鈣的骨質疏鬆症有效。
4、豬皮續斷湯:鮮豬皮200克,續斷50克。
製法:取鮮豬皮洗凈去毛、去脂、切小塊,放入蒸鍋內,加生薑15克,黃酒100克,食鹽適量;取續斷煎濃汁加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豬皮爛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人體的軟骨、骨骼及結締組織都具有重要作用。續斷:有強筋健骨、益肝腎等作用。此粥有利於減輕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8、女性標准骨量

(1)骨量增長期:從出生至20歲,隨年齡增長骨量持續增加。其中7~8歲的男女兒童以及13~14歲的女少年和15~16歲的男少年有兩個快速的骨量增長期。該期男性增長速度快於女性,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2%和19%,這也是最終男性骨密度峰值高於女性的原因。

(2)骨量緩慢增長期:從20~25歲,骨量仍在緩慢增加,年增長率為0.5—l%。

(3)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女性從25~30歲,骨骼生長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骨密度也處於一生的峰值期,男性從25-35歲骨骼生長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女性骨峰值低於男性,該期約維持5-10年。

(4)骨量丟失前期:女性從30~49歲、男性從35~65歲,骨量呈輕微丟失,女性年丟失率為0.4%~0.6%,男性為0.3%~0.5%。

(5)骨量快速丟失期:主要見於絕經後女性,絕經後l—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年丟失率為 1.5%~2.5%,該期約維持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

(6)骨量緩慢丟失期:65歲以後,女性骨量丟失速率降低到絕經前水平,男性亦較以前出現一些輕微的骨量丟失,骨量年丟失率約為0.5%~1%。

9、為何女性更易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鈣;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鈣的含量,保持骨的堅硬度。缺乏運動者容易得骨質疏鬆症。運動會刺激骨的代謝,增加骨量,並能減少脫鈣。骨質疏鬆症還可能會遺傳。曾有人研究過,有骨質疏鬆婦女的女兒也容易得骨質疏鬆症。同卵雙胞胎骨量很接近,而異卵雙胞胎骨含量差異較大,說明骨質疏鬆有遺傳性。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婦女也容易得骨質疏鬆症。長期用激素、強的松、甲狀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質疏鬆症。

與女性骨質疏鬆的評判正常標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