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可能是骨中缺少()A.鈣B.鐵C.鋅D.蛋白
少年兒童的骨成分有機物超過1/3,無機物不到2/3,這樣的骨柔韌,彈性大,不易發生骨折,但易變形.
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機物約為1/3,無機物約為2/2,這樣的骨即堅韌,又有彈性
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機物不到1/3,無機物超過2/3,這樣的骨硬、脆,易發生骨折
通過煅燒有剩餘物說明骨中含有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鈣,使骨表現為一定的硬度;通過實驗來驗證,放在鹽酸中脫鈣,說明含有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表現為一定的彈性和柔韌性.因此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可能是骨中缺少鈣所致.
故選A.
2、有人說常喝茶容易引起骨質疏鬆,是真的嗎?
我建議你盡量少喝茶!因為你正在發育階段,不正確的喝茶方式會影響你的鈣吸收!這對你身體發育是很有壞處的!建議你看一下我推薦給你的文章,希望你能健康成長!考入理想的學校!
-------------------------------------------------
科學飲茶才能保健
泡茶有學問
·沏茶的要領
好茶、好水、好茶具,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
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茶葉用量、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泡茶時每次茶葉用多少,並無統一的標准,訂書機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為茶壺的1/2-2/3。
對於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指水燒開後再冷卻)左右為宜,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因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一杯茶該泡幾次
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汁就容易沖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就慢。
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 3%了。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第三次沖泡後,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氣和滋味,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
一般的紅茶、綠茶和花茶,沖泡以3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一杯茶從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葉經過多次沖泡,能使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葯)逐漸浸出,對人體有害。理想的泡飲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鮮感,又有茶香味。
喝茶要喝對
·四季飲茶有區別
飲茶講究四季有別,即: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其道理在於:春季,人飲花茶,可以散發一冬積存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苛,能促進人體陽氣發生。夏季,以飲綠茶為佳。綠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為好。此茶不寒不熱,能消除體內的余熱,恢復津液。冬季,飲紅茶最為理想。紅茶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助消化,補身體,使人體強壯。
·每日飲茶2~6克
雖然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飲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飲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對於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心臟病、胃病、腸潰瘍的病人都不適合飲茶,哺乳期及懷孕婦女和嬰幼兒也不宜飲茶。
·不飲用過濃的茶
濃茶會使人體「興奮性」過度增高,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飲用濃茶後可能出現心跳過速,甚至心律不齊,造成病情反復。
·臨睡前不飲茶
這點對於初期飲茶者更為重要。很多人睡前飲茶後,入睡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嚴重影響次日的精神狀態。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應注意。
·進餐時不大量飲茶
進餐前或進餐中少量飲茶並無大礙,但若大量飲茶或飲用過濃的茶,會影響很多常量元素(如鈣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應特別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類製品時不要同時飲茶。茶葉中的茶鹼和丹寧酸會和奶類製品中的鈣元素結合成不溶解於水的鈣鹽,並排出體外,使奶類製品的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這樣喝不對
·飲茶過多不利消化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與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質合成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會使腸蠕動減慢,不但易造成便秘,還會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綠茶和枸杞不可同飲
綠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別用開水沖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有不少人乾脆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沖泡。但是,綠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因此,專家建議:上午喝綠茶,以開胃、醒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利安眠。
·酒後茶傷身
飲酒後,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後飲茶,茶中的茶鹼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經常酒後喝濃茶的人易發生腎病。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合而為一,更增強了對心臟的刺激,所以心臟病患者酒後喝茶危害更大。
·品茶不是越新鮮越好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茶葉其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所謂新茶是指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這些茶葉因為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有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長時間喝新茶,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舒服的反應。太新鮮的茶葉對病人來說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這些人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生腸胃不適,甚至會加重病情。
※※※
飲茶也有不宜時
·便秘時
因為茶葉的兒茶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類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而影響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干結,引起便秘或加重。
·神經衰弱或失眠時
由於茶葉中的咖啡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人腦處於一種過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患胃潰瘍時
飯前飯後大量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大量飲茶,胃酸分泌會大量增加,影響潰瘍面的癒合,加重病情。潰瘍病患者應少飲茶,尤其不能大量飲濃茶。
·患心臟病或高血壓病時
過量飲茶,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對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極為不利。
·患動脈粥樣硬化時
茶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咖啡因、茶鹼、可可鹼等,可加快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引起腦血管收縮、供血不足、血流速緩慢,促使腦血栓發生。還可引起心臟冠狀動脈收縮痙攣,造成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心悸、胸悶及心律失常等。
·女性經期
經血會帶走部份鐵質,所以女性此時宜多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品,如菠菜、蘋果、葡萄等,然而自茶葉中含有高達三十%至五十%的鞣酸,會妨礙腸粘膜對鐵質的吸收利用,在腸道中極易與食糜中的鐵或補血葯中的鐵結石,產生沉澱。
·女性臨產期
臨產前喝太多濃茶會因咖啡鹼的興奮作用引起失眠,如果在產前睡眠不足,往往會導致分娩時筋疲力盡,陣痛無力,甚至造成難產。
·更年期
在步入更年期時,除了頭暈、乏力,有時還會出現心動過速,易感情沖動,出現睡眠不足,女性還會有月經功能紊亂等症狀,如過量飲茶會加重這些症狀,不利於舒暢度過更年期。
·貧血時
茶中鞣酸可使飲食中鐵元素發生沉澱而不易吸收。鐵是製造紅細胞的重要原料,機體缺鐵會使紅細胞生成受阻,發生缺鐵性貧血。長期飲茶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缺鐵,對體弱血虧及失血者影響最大。
·缺鈣或骨折時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復。
·患痛風病時
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患骨質疏鬆時
最新研究發現,嗜飲濃茶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經常飲濃茶會導致鈣的缺乏,因一方面濃茶中咖啡因會促進尿中鈣的排出;另一方面是咖啡因可抑制腸鈣的吸收,以致鈣的吸收不完全。
·高熱時
對發熱病人以多給白開水、礦泉水或淡茶水為好,但不宜飲濃茶,茶鹼有提高體溫的作用,使發熱加重,茶鹼的利尿作用還會降低解熱葯的功效。
·服用某些葯物時
茶內鞣酸常會造成洋地黃、鐵劑、中成葯補品的有效成分發生沉澱不易被吸收;服用胃蛋白酶或多?鈣
3、骨質疏鬆容易盯上這6類人,你中招了嗎?
一說到骨質疏鬆,許多人覺得骨質疏鬆離自己還很遙遠,殊不知生活中許多症狀都是骨質疏鬆的早期表現。
怎樣的人群容易患上骨質疏鬆,又有怎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能預防這一病症呢?這些骨質疏鬆的表現你有嗎?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的常見慢性病之一,平時很難發現,很多人在骨折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下面是骨質疏鬆的一些表現,大家可以對照自檢:
1、駝背變矮
駝背是老年骨質疏鬆的典型表現。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常發現腰部難以直起,背部越來越駝,身高也逐漸縮水,而這些表象背後的罪魁禍首正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使骨頭抗壓能力減弱,嚴重時還會引發脊柱椎骨壓縮性骨折,繼而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影響正常生活。
2、腰背疼痛
骨質疏鬆引發的疼痛分為肌肉疼痛和骨痛兩類。做完家務或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後,骨質疏鬆患者就會感到腰背疼痛難忍,即使夜間入睡後症狀也無法緩解,對睡眠質量造成了很大影響。
3、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骨折,它指在日常生活狀態下或者輕微的外力作用下發生的骨折,嚴重者可能打個噴嚏都會發生肋骨骨折。這些骨折常常出現在脊柱、手腕處。老人一旦骨折,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危害極大。
4、牙齒松動
牙齒是人體體表和骨頭最相似的部分,都由大量鈣質組成。因此,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會體現在牙齒上,例如出現牙齒松動、脫落或容易斷裂等症狀。
哪些人群容易患骨質疏鬆?
1、絕經後女性
老年女性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原因在於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使得大量鈣質從骨骼流失,骨骼原有的緊密結構逐漸被破壞,骨折風險不斷上升。
2、吸煙人群
吸煙會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降低骨密度,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吸煙人群的骨量丟失率大約是正常人的1.5~2倍。對女性而言,煙草含有抗雌激素的成分,會導致女性過早絕經,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3、重度飲酒人群
酒精會導致骨骼中鈣、鎂等礦物質的流失。日飲酒量超過250毫升的人群罹患骨質疏鬆的幾率更大。建議飲酒人群盡早戒酒,或努力降低飲酒量。
4、骨架較小人群
研究發現骨架較小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要明顯早於骨架大的人群。原因在於骨架小意味著骨骼容量小,而一旦出現骨質疏鬆,症狀也會比骨架大的人更明顯。
5、過度減肥人群
過度減肥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營養供給,不僅會影響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降低雌激素水平,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從而危害骨骼健康。
6、高鹽飲食人群
鹽的攝入量過高時,會導致鈉離子與鈣離子相競爭,造成鈉的排出量提高,骨骼鈣含量大幅流失。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1、適當曬太陽
每天曬20分鍾太陽,讓肌膚與紫外線直接接觸,能夠幫助身體生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曬太陽的時間建議控制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切忌在烈日下曝曬。
2、做些小運動
適當運動能增強骨質強度和密度,例如動作輕柔的太極拳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升骨骼生化指標,並促進鈣的吸收。散步、踮腳等輕量級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3、戒煙戒酒
煙和酒都不利於維生素D的攝取,還會降低鈣的吸收,影響骨骼生長,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4、定期體檢
定期去正規醫院體檢,進行骨密度檢測,有助於及時了解自己的骨骼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或治療措施。
5、多吃含鈣食物
除了鈣片外,可以通過食補的方式來增加鈣的攝入。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平時可以多多食用。
6、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蘊含豐富的鉀元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維持骨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鉀元素可以降低骨的脫鈣作用,並減少尿鈣排出,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7、食譜推薦
蝦皮豆腐湯
食材:蝦皮,豆腐,料酒,姜
步驟:
1. 蝦皮洗凈泡發,豆腐切小塊
2. 熱油鍋,加薑末爆香,加入蝦皮翻炒
3. 加水和料酒,沸騰後加入豆腐,煮熟即可
桑葚牛骨湯
食材:桑葚,牛骨,姜
步驟:
1. 牛骨洗凈焯水,桑葚洗凈
2. 桑葚與白糖拌勻,隔水蒸5分鍾
3. 鍋中熱水,放入牛骨和薑片,煮至牛骨發白
4. 放入已蒸制的桑葚,再煮20分鍾
5. 加鹽調味即可
4、喝咖啡容易缺鈣,骨質疏鬆嗎?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謠言害人不淺,看看這周的破謠榜上,你曾被哪些謠言欺騙過?
抗菌皂真的可以去除99%的細菌?普通香皂更安全有效
抗菌皂真的能有效去除皮膚上99%的細菌嗎?研究表明,抗菌皂並不比普通香皂更有效,而且還會使細菌產生耐葯性。人體大多數的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因為細菌,普通香皂能很好去除體表的病菌,洗手的關鍵是要按正確步驟認真地清洗,不要過分依賴、相信抗菌皂。【詳情】
喝咖啡、可樂會骨質疏鬆?醫學專家:少喝問題不大
據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資料顯示,多個科學研究發現喝可樂和咖啡可降低女性的骨密度,但對男性沒有影響,目前原因還不清楚。美國風濕病學家約翰尼蘇博士表示,這里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具體機制如何,都還不清楚。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可樂或咖啡喝多了,意味著牛奶喝少了,而後者能促進骨健康。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可樂中的磷酸析出了骨頭中的鈣質,證據是檸檬汽水、薑汁汽水等不含磷酸的汽水與骨質疏鬆沒什麼關系。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咖啡因的攝入可能降低女性的骨密度。蘇博士稱,少量喝應該問題不大,例如每天不超過4杯咖啡或者兩罐可樂。【詳情】
「暴走」引領健康新時尚,走越多越好?
今天我跑了多少公里,走了多少公里,成為年輕人在朋友圈曬健康運動方式的流行新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健步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很多人迷上了大步走這種運動,每天在公園里、小區里「暴走」,微信朋友圈裡更是天天都有「曬走路」、「佔領」封面的朋友。為了拼排行,很多人甚至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
健步走這個運動是不是適合所有人?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區副主任湯勇智指出,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運動要掌握適當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會損傷腿部,暴走很容易患上滑膜炎,運動量並不是越多越好,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詳情】
朋友圈熱賣益生菌 專治婦科惡疾?
近日,一款名為「佳*益生菌」的產品在微信朋友圈熱傳,不少女性被其廣告吸引。經調查發現,這款聲稱可以治療陰道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炎症的益生菌產品,其實只有「消字型大小」(消字型大小僅有消毒功能不具備治療效果,並且僅屬於衛生消毒用品范疇)。而婦科專家指出,益生菌只對小部分陰道菌群失調的陰道炎患者有效,醫生推薦用的也僅是「葯字型大小」(國葯准字葯品,包括:中成葯、西葯、還有部分外用葯)產品。衛生部門更是提醒消費者,消毒產品不是葯品,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詳情】(實習生劉麗娜)